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道中医】黄帝内经揭秘诊脉判生死

说到中医把脉可以说是让人感到最神秘的技术之一,有很多朋友感兴趣,也有几个朋友要求我讲一讲,我也很想讲一讲这个话题。可是,中医把脉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技能,如果仅是讲技术,大多数朋友会听不懂。因此,就这个话题我是思虑再三,也迟迟没有下笔。

最近一个患者来,提到一部电影《黄连 ▪ 厚朴》,让我想起了这个话题。用这部电影来介绍把脉再好不过了。这是一部讲中医的老电影,影片中提到一位御医传人善用黄连、厚朴。黄连是一味清心火的药,也是最苦的一味药,古时候有人形容说命比黄连苦,也就是没法再苦了。

可是你知道吗?黄连如果用对了,患者吃起来一点也不苦,甚至还有点甜。什么是用对了?也就是说这个患者真的是有心火亢盛,这就叫用对了。另外一味药厚朴,学中医的叫这味药厚朴(厚魄),没学过中医的朋友大多读(后补),不管是厚朴还是后补,你到药店去买,药店的药师都知道是这一味药。厚朴这味药有降气宽肠的作用,能治咳嗽,能治腹胀。这两位药放在一起有清心火兼通大便的作用,使心火通过大便以排出。因为心火旺的人有很多大便不通者。

说到这部电影,是80年代初的一部电影,是一部老影片。片中介绍一位老板因为身体不适找到这位御医传人来看病。老中医看罢之后,就说你回去准备后事吧,然后就不说话了,这位患者当时就惊呆了,不停的追问,并且让老中医给开个方子,而且拿出很多钱来。老中医说:不用了,我不赚死人的钱。并且告诉他,7日之后,你死在丑时。这位患者正直壮年,虽有身体不适,但也不影响日常工作,自然是不相信7日后必死的断言。只是,这位老中医不同凡响,又不得不相信他的话。之后,他虽然又请其他医生开方吃药,可最终在7日之后的凌晨2点突发心梗死亡。

看到这个结果,无不让人错愕,无形之中又为中医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中医看病能断生死,并且能精确到那一天,哪一个时辰?这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让大多数人看来有点宣传封建迷信的味道。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在2000年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死脉的特点,并且能够预知大概在什么时间死亡,这个并非夸大,而是确有其事。电影之中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也确是有理论依据在,并非全无道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去学习,了解。

说到中医把脉这个争议很大,西医认为就是一个挠(手腕)动脉,每人的跳动次数都差不多,生病的时候真的就能摸出病来?太不可思议了吧,前些年甚至有西医拿诊脉说事,打擂台赛,你中医不是说能摸出怀孕来吗?我拿超声波和你比,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后来让中医药管理局给叫停了,事情虽然停止了,但是争议还在。

其实,有争议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医学体系对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比如西医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解剖学的,而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实践和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的,如果有西医朋友对中医把脉真的感兴趣,不妨去学习一下中医,这样了解之后,再批评,就有理有据了。不过,我相信大多数西医朋友学习了中医之后,都会爱上中医。

说到西医对中医脉诊的误解,只摸挠动脉其实也是个误解。最早的中医脉诊不仅在手腕,还要摸颈部动脉,中医称之为人迎脉,脚面动脉,中医称之为趺阳脉,这两部脉都关系到脾胃中阳气的变化,还要摸太溪脉观察肾气的变化,太溪脉在脚踝内侧太溪穴的位置。自晋代太医令王叔和著述《脉经》之后,提出独取寸口,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医大夫都只摸手腕的挠动脉以观寸关尺。

说中医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难道脉搏的跳动也和自然有关吗?这个真的可以有。下面我们看《难经》原文。《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八十一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然后归纳成书。

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草长木旺,植物的根系在土中伸展,树木还没有长出叶子,黄帝内经称为发陈。这时候人的脉中气血阳气开始充盈,如同草木之根系生长一样,因此见弦脉,弦脉有点象弓弦的意思。春季正常的弦脉是气血与阳气充盈之象。这个一定要和病脉区分开,因为病脉也有弦脉,这个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做到。另外,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因此弦脉是肝脉的特点。如果一个人一年四季都是弦脉,除去先天因素之外,就表示这个人肝部功能有问题。


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 

夏季万物生长,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黄帝内经称之为蕃秀,夏季人的脉博是洪脉,脉博洪大,脉管充盈饱满,跳动有力,因此称之为洪脉。洪脉有一个特点,来时盛去时衰,在脉搏上仿佛出现一个顶点略带钩状,因此也称钩脉。另外,夏季是心火旺盛的季节,因此洪脉是心脉的特点。如果一个人一年四季都是洪脉,就表示这个人有内热的症状。

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 

秋季天高云淡,秋风萧瑟,草木萧条,黄帝内经称之为荣平。意思是荣耀之后,恢复平静。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见浮脉,浮脉,只要把手指轻轻放在脉搏部位就可以摸到,因此称轻取可见,浮脉犹如水上浮木,重按则无。浮脉在黄帝内经称之为毛脉。另外,秋季是肺气收敛的季节,因此浮脉是肺脉的特点。若一个人四季都是浮脉,除去先天因素之外,就表示这个人有表症,表症的意思是体表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邪气的侵扰造成的。

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 

冬三月,水冰地坼,万物萧条,此为封藏,因为寒冷的缘故,水液可以结成冰犹如石头一样坚硬,这个时候人体脉的波动也下沉了,沉濡而滑,形容脉有气血濡养的样子。冬季见沉脉,黄帝内经称之为石脉。另外,冬季是肾气封藏的季节,因此沉脉是肾脉的特点。如果一个人一年四季都是沉脉,除去先天因素之外,那么就表示这个人有脏腑类的疾病。

上面所说的就是一年四季之脉,这其中春季脉弦属于肝,夏季脉洪属于心,秋季脉浮属于肺,冬季脉沉属于肾。唯独缺了属于脾的脉。那么,脾的脉脉象特点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说: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脾脉,脉来柔和,如同鸡走路的样子,脉来舒展而下沉略快。脾脉称之为平脉,所谓平就是平和的意思,在四季当中应长夏。有人问长夏是什么时候,其实这个长夏你可以理解为伏天,因为伏天湿盛,因为脾容易生湿。

另外,脾中平脉,在其他四脏脉当中都有显示,上面介绍的四种脉的特点都要有从容和缓的平脉特点,就是正常脉。如果出现不及或者太过,就都是病脉。

学习脉学只有理解了正常的脉象,才能知道生病的脉象,这个就需要一定的经验才可能理解了。

说到中医脉象一共有27种,但都离不开基础脉象,中医的基础脉一共四个脉象,浮、沉、迟、数。掌握了这四部脉,以后就很容易掌握27种脉了。其中浮脉和沉脉上面都讲了,这里也简单归纳一下。

浮代表感冒类的表征,表症就表示病在肌肤,例如感冒、发烧都是表症的特点。沉为里整,沉脉代表阳气被阻塞,不能外达,中医说阳气被郁,迟代表脉跳动缓慢,说明阳气虚弱。数脉的特点是脉跳动的快速,代表体内有热,鼓动脉搏跳动。

上面我们讲解了四时之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也讲解了四个基础脉浮、沉、迟、数。讲到这里呢关于脉学的知识就基本讲解完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诊脉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个人去诊所看病,如果走的太急,则需要休息一下,让脉搏平复一下再去诊脉,这样会比较容易辨清疾病。一般中医也会告诉患者,等一等再诊脉。另外,告诉大家一个看病的秘密,你找中医看病,最好上午去,排在前几个,因为中医看病纯粹靠脑力,一但看的病人太多,大脑缺氧,这样诊治效果就不好了。

另外,中医诊脉,是外观四时,内观脏腑、气血之变化,非静气宁心而不能得。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是不适合学习中医了。因此,我建议学中医的朋友要适当学习一下禅定,在佛教有四禅八定的修行方法,不仅有利于身心,而且有利于看清楚自己,因为看清世界易,看清自己难。修习禅定对中医把脉更是有无穷的益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跃远-中华脉神:现代脉诊篇
教你从头到尾学习中医诊脉,看完你也是号脉高手
脉象解
教你学诊脉2
中医二十八脉及主病
初学把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