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窗幽记》 | 人生三乐:开卷读书,闭门修禅,一语济世

可以找到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却很难找到一间没有门的房子。


房子有门是为了必要的生存,而有窗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可以把眼睛比做心灵的窗户,却很少有人把眼睛比做心灵的大门。


曾经有一位古人,他在窗下读书,并且把书中有益于人生的句子摘录下来,编辑成一本书,名字叫《醉古堂剑扫》,后来又被人称为《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宣讲处世智慧和抒发人生感慨的格言书,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人生往往是苦多乐少,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更提醒我们要学会快乐,懂得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小窗幽记》:“人生一世,有三乐:开卷读书,闭门修禅,一语济世。”



开卷读书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


纵情于声色,还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让自己得到宁静的快乐。


富贵中人,事多心烦;声色的刺激,往往扰乱人的心志,而读书养心,所以读书人多长寿。


如果说一本书是一扇窗户,那么四壁书就是万种风景。


林语堂说:“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被监禁于周遭的环境中。他的生活完全公式化,他只限于和几个朋友接触,只看到他生活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他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人开玩笑说:“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现代的人,在学校内要被迫读许多自己不喜欢看的书,但是人一生中所读的书,大部分还是在学生时代,而在工作后往往苦于没有时间读书,所以在学生时代读书面要广一些,离开学校后则读书要有所选择,尽量读精品,因为时间有限。



闭门修禅


看淡红尘即修禅闭门便是入深山


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其实,闭门即是深山,关起门,就像住在深山中一样。


古代把居家修行的人叫做“居士”,修行根本不必去深山古寺,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闭门修禅,实际是一种姿态,追求一种心清如水的境界,从而推开名利的诱惑,摆脱尘世的纠葛,拍去身上的喧嚣,滤掉心中的渣滓。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不用归隐深山,无需访僧问道,当下心静,超脱尘世,就是在修禅。


修禅,修的就是达观的人生,坦荡的胸怀,淡淡的欢喜,生活的智慧,和滋润万物的善意。


有一句禅语说:“你且坐在雪峰,看最后一朵雪莲开放。”


活着,就是为了遇见美好!



一语济世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遇人迷障处,出一言点化之,亦为济世济人。


行善助人,不一定非要巨大付出,别人急难、困惑的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语,几句明智的劝告,这都是在济人利物。


行善不为求名,也不必倾家荡产而为之,所谓“济世而超然,超然而济世”,以一颗平常心来做就可以了。


贫土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


独善其身,做好自己,不危害别人,这首先就有利于世道人心,这已经是行善做好事了,在这基础之上,再有利于别人,哪怕微不足道,也是极其珍贵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最切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菜根谭》:“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高尚的情操,但是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社会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窗幽记
【专栏】《小窗幽记》十句至理名言解读
明清笔记中的生活美学丨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明代《小窗幽记》名言名句精选
处世三大奇书之《小窗幽记》译释1
《小窗幽记》之灵篇: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