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说》复习教学案

                          《马说》复习教学案

 

                                            yingshanhong689  

 

 一、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词语盘点

   (一)重要词语解释

 1、伯乐:本名孙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
 2、祇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
 4、不以千里称: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5、一食(shí):吃一顿。

 6、或有时。 

 7、食(sì):通“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念sì。
 8、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9、且:犹,尚且。 

 10、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11、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1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3、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4、临:面对。
 15、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6、其真无马邪(yé):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三)一词多义

1、         虽有千里之:才能,能力
             安求其千里也:能够
2、           之不以其道:驱使            

                而临之:马鞭
3、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4、         食之不能尽材:它的
            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5、         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其道:按照 

 

 


 、重点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课文内容理解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答: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六、阅读训练

阅读(一)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弃    之:指死马   期年:满一年    诚:真心  致士:纳贤士  见事: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3)买首五百金(                           

(4)鸣不能通其意(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三)(11分)21.用鞭子打  买  它(的)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24.唉!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是不识千里马呀。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语  文  试  

阅读(二)[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15分)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比:副词,接连地。  还:通“环”,环绕。 朝:早晨。 一旦: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分)(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8.(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分,直译、意译均可。)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1分)

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说》电子教案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说》精要学习笔记
马说---韩愈
马说 知识点梳理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