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108)
华元是宋国的首席大臣,宋国当然不想让他客死异乡,于是提出要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为赎物将华元换回来。

  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不是个小数目,都快够装备一个小国的主力部队了,显见宋国为了营救华元是不惜血本的。

  可赎物送了一半后,宋国忽然没有了下文。

  究其原因,既不是华元遇害已无赎取的必要,也不是华元不堪牢狱之苦一夜之间重度脑残即便赎取也再无为国效力的可能。而是因为,华元竟然凭借一己之力,挣脱囚禁日伏夜行逃了回来。

  那么,智勇双全的华元,又将如何处理申舟这个棘手的烫山芋呢?须知,不杀申舟则国威尽隳,杀申舟则触怒楚国无疑。在一般人眼中,这根本就是个无解的题目。

  华元的处理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他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说完,毫不犹豫地将申舟杀了。

  华元的意思是:楚国人路过宋国而不行通报,实际上就是把宋国当楚国的县邑看待,也就是说楚国已经在主观上把宋国给灭亡了。如果不杀申舟,宋国无异于承认自己亡国;如果杀了申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楚国兴兵伐宋,将宋国灭亡。既然杀不杀申舟,宋国都是灭亡,那宋国又何妨过把瘾再死呢?

  申舟殉职的消息传回楚国时,楚庄王正在寝宫里休息。

  听闻申舟身死,楚庄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意为庭院),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如此夸张震怒酷似于电影特写的表情动作,我猜想,除却国体受辱导致血压飙升的成分外,大部分应该还是顺势而为演给天下人看的。

  大家瞧瞧,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宋国竟然罔顾江湖道义,无故截杀楚国使者,我熊某人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倘若不主动出面主持公道,这世界上岂不是没有正义可言了?

  当年9月,处心积虑的楚庄王大起刀兵,以司马王子侧为中军主将,浩浩荡荡亲征宋国。

  公元前595年的这场楚国侵宋之战,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气,这大概是因为它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并不怎么大、很多人都把它看作是邲之战余波荡漾的缘故。

  但我要强调的是,它的过程和它的细节,并非如它的意义那般,平乏得可以任人一笑而过。

  我是海棠栖露,我为自己代言。本文唯一授权连载网址为:天涯煮酒http://bbs.tianya.cn/post-no05-381555-1.shtml。朋友们的每一次点击和留言,都是对海棠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战争初期,楚军一直打得很顺利,三下五除二就抵达了宋国都城商丘的城下,围城而攻。

  说到围城,老师必须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春秋时代城市攻防战的相关特点。

  那时候工程技术水平很落后,因此城池普遍筑造得低矮,能上两丈就可称作蔚为壮观了。

  大家先别急着质疑如此低矮的城墙到底能关小白兔还是能挡大灰狼,评判盾的坚固程度总是要以矛的锋锐程度为参照物的。

  当时攻城手段的技术含量相较而言更加落后,几乎没有重型投掷设备,大多靠士兵顶着矢石攀爬城墙抵近攻击,效率极其低下。

  也就是说,哪怕是个两丈高的城墙,也足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敌人拒之门外。

  因此,古代的城市攻防战大多殊途同归演化成了持久战,打到最后,基本上要么是攻方不堪伤亡或粮草不济而主动停止攻击,要么是守方粮食耗尽或大势已去而被迫投降。

当时攻城手段的技术含量相较而言更加落后,几乎没有重型投掷设备,大多靠士兵顶着矢石攀爬城墙抵近攻击,效率极其低下。

  也就是说,哪怕是个两丈高的城墙,也足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敌人拒之门外。

  因此,古代的城市攻防战大多殊途同归演化成了持久战,打到最后,基本上要么是攻方不堪伤亡或粮草不济而主动停止攻击,要么是守方粮食耗尽或大势已去而被迫投降。

  前文曾述及公元前597年楚军围攻新郑,就是耗费了三个多月才破城而入的。而商丘,尤以城防坚固闻名(上世纪末,经中美联合考古队的发崛,证实宋国城池大多达到了“顶宽12-15米,底宽在25-27米之间,高11.5-12米”的规格)。

  历史上,我所知道的就有郑军来过,鲁军来过,楚军也来过,但从没见到谁攻破过。

  特别是公元前632年城濮大战前夕,成得臣曾率领多国联军在此围攻一年而未果,显示出了商丘深厚的城防能力。

  那么,此次围城,商丘能不能延续它坚挺不倒的传奇记录呢?

  我是海棠栖露,我为自己代言。本文唯一授权连载网址为:天涯煮酒http://bbs.tianya.cn/post-no05-381555-1.shtml。朋友们的每一次点击和留言,都是对海棠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闲话少说,直接将日历从公元前595年9月翻到终战的次年5月,在总共长达9个月的交战时间里,楚军至始至终没有一兵一卒踏入商丘城。


  然而,楚军最终未攻破商丘城,并不代表楚军铩羽而归;相反,楚军藉由此战圆满完成了征服宋国、鼎定中原的作战任务。

  假如大家迷惑不解,觉得打仗应该不带这样的,那你们就恰好找到了此战最大的耐人寻味之处。

  公元前595年的后四个月里,宋国一直是咬紧牙关独自抗击着楚军的进攻。

  宋国原本也是有帮手的,譬如晋国和齐国以及周围一些靠宋国吃饭的小国。

  小国就不说了,反正他们也不敢螳臂当车不识时务地跳出来打抱不平;但是晋国和齐国为什么也熟视无睹,任由宋国苦苦支撑呢?

  先说晋国,作为北方联盟老大,晋国不是不想来,而且翻过年头后宋国也多次向晋国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是晋国在邲地新败于楚国之余,实力不济兼胆气减损,实在是不敢与楚国再来一次正面较量。

  再说齐国,齐国虽然今非昔比,但优越的地缘环境使他一直保持了较为强大的综合国力。他与宋国交情深厚,如果在平时见到宋国落难估计是会伸出援手的。

  可非常不巧,在齐国此时的战略定位里,楚国被认作是一个可资利用的非敌非友的国家,对齐国没有现实威胁;而且这次宋国杀了楚国派往齐国商谈要务的使者,齐国的自身利益也受到了损害。鉴于此,齐国扭扭捏捏地保持了中立。

  不得不说明的是,晋国不敢开展军事援救,并不等于他完全坐视不管。毕竟,他现在还要竭尽全力维护家里那块摇摇欲坠的中原盟主的金字招牌。

  既不敢出兵,又想支援宋国,这可怎么操作呢?

  答曰:无他,继续诈唬而已。

  晋国分析判定,楚军攻势甚猛,但后勤供给堪虞,已是强弩之末;宋国虽然危若累卵,但最难捱的阶段已经度过,总之以后的形势不会比现在更差。

不得不说明的是,晋国不敢开展军事援救,并不等于他完全坐视不管。毕竟,他现在还要竭尽全力维护家里那块摇摇欲坠的中原盟主的金字招牌。

  既不敢出兵,又想支援宋国,这可怎么操作呢?

  答曰:无他,继续诈唬而已。

  晋国分析判定,楚军攻势甚猛,但后勤供给堪虞,已是强弩之末;宋国虽然危若累卵,但最难捱的阶段已经度过,总之以后的形势不会比现在更差。

  所以,晋国只需表示出援救宋国的立场,装模作样要夹击楚军,令楚军悚然收止,就能收获无敌楚之劳而有救宋之果的功效。

  晋国的具体做法很简单,派解扬出使宋国,诈称晋国援军不日将至,让宋国继续拖住楚国,并依托城防使楚军知难而退。

  说句良心话,这个办法无耻是无耻了点,若论行之有效,还真挑不出什么大的瑕疵来。

  当时的楚军确实粮草转运困难,士兵疲惫,和城内的宋军一样,都是凭着战斗意志在互掐。倘若得知晋军从屁股后面杀来,楚庄王极有可能主动撤兵以免陷入被动局面。

  可是问题又来了,楚军把商丘围得像个铁桶似的,难道解扬有什么飞天遁地、大幻挪移之类的法门可以避开楚军的耳目混进商丘吗?

  当然没有。

  既然如此,那解扬能轻而易举地将口信送到宋国人手中吗?

  当然不能。

  事实上,解扬才跑了一半的路程,就在郑国被截获了。然后郑襄公派专车运送,一路特警开道,仿佛唐明皇给杨贵妃送荔枝那般,把解扬马不停蹄地押解到了楚庄王设在商丘城下的行营。

  我是海棠栖露,我为自己代言。本文唯一授权连载网址为:天涯煮酒http://bbs.tianya.cn/post-no05-381555-1.shtml。朋友们的每一次点击和留言,都是对海棠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正在为围城僵局苦苦思索的楚庄王动起了脑筋。

  首先他确定了一个基本前提。解扬的口信决不能进入商丘,因为不管晋国援军何时到达,都能立刻起到提振宋国士气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楚军攻城的难度。

  其次他想清楚了一个道理。如果就地处决解扬以报复晋国,那就是一种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去的愚蠢行为。因为,利用这个晋国派出的信使,楚国可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宋国带入圈套。

  楚庄王派人对解扬施以重贿,请求他反其来意而言之,告诉宋国人晋国不会出兵、不要再负隅顽抗了。

  解扬一口回绝。

  楚庄王又派人对解扬施以恐吓,逼迫他按照楚国的意图行事。

  解扬还是毫不动摇。

  楚庄王濒临绝望的边缘,他坚信只要解扬愿意开口诓骗宋国(其实楚庄王和解扬都不知道,解扬领奉的使命本身已经是在诓骗宋国了),那解扬的话就会成为压死宋军的最后那根稻草,无形之中能避免楚军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耗。

  怀着听天命尽人事的想法,楚庄王最后一次派人去说服解扬。他想好了,要是解扬再不从命,他就把解扬一刀剁了,免得节外生枝。

  谁知这一次,解扬终于改变了初衷,同意配合楚军组团忽悠宋国。

  楚庄王顿时浑身舒爽。

  第二天,楚庄王安排解扬登上一台特制的楼车,让他居高临下对商丘城头喊话,自己则率领一彪赳赳武将踌躇满志地在阵前观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梦春秋048|这一次,楚庄王把宋国围了九个月
出来混,一个讲义气的都没有
尔虞我诈:楚庄王的最后一战
因为一碗羊汤,宋国大将华元被自己车夫出卖,被楚军活捉|楚庄王|齐国|郑国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144节;迅读网手机版
《春秋左传全译》(卷七宣公) - 长春好吃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