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笔记(七),摘选自《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

学习笔记(七),摘选自《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

七,诗体与结构

清人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

格律诗的结构,也有大抵的章法。比如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以“起、承、转、合”四个环节来归纳格律诗之章法:“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使;……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从理论上讲,写作的开头一句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头开得好,即“占地步”,使下面的诗句自然承接,如有源之流,顺势而下;其次是结尾,它是全篇的收束,需有力,有味,或首尾圆合,结尾的关合要自然不露痕迹;中间诗句的语意要有所变化,要有转折,有转折才能扩大诗意的容量。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起)

孤城遥望玉门关。(承)

黄沙百战穿金甲,(转)

不破楼兰终不还。(合)

一、二句显然有起承关系。三、四句当然也可以继续承前写,但近体诗讲究言少意多,所以三、四句多为另起一意,这就是转,即与上联既有联系又要有变化。此诗的上联写边塞的苍茫的景观,层层云雾迷漫着远方的雪山,这幅远景正是从孤城玉门关登高望见,这是一个倒装句,在写景中透露出边塞的壮大气象和艰苦的战斗环境。第三句如果继续写景,就是再承,但第三句要有变化一一转,所以诗人笔调一转,转写士兵的爱国情怀和战斗决心。写出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第四句自然关合,使全诗精神为之一振,升华到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学习笔记(五十二)诗词的评价与创作(5)
古诗词学习笔记(四十八)诗词的评价与创作(1)
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授鉴赏诗词时满腹才学,却作不出一首好的诗词作品来?
学习笔记(十三)摘选自《诗词创作十日谈》写诗就是写语言之
初三语文诗词鉴赏和文言文笔记整理第n次
学霸笔记 | 语文'诗词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