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遗体在水晶棺里,保存情况如何?负责人徐静披露:一切良好

1976年9月9日,中央广播电台一直在广播中反复播报“下午三时有重要消息!下午三时有重要消息!”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整个中华大地。

下午三点整,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同时在哀乐声中宣告: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6年9月9日0时10分在北京逝世。

伟人长逝、巨星陨落,全国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当中...

随后,根据中共中央领导班子通过决议:毛主席的遗体将会被永久保存,以供后人瞻仰。

指示一经下达,相关人员立刻展开了对毛主席遗体的保护,以及水晶棺的制作工作。

徐静临危受命

1976年9月9日凌晨4时左右,时任中国医科大学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的徐静突然迎来了一位陌生的访客。

“我是卫生部的江焕波,请问是徐静同志吗?”

徐静点点头。

“卫生部有紧急任务!请你跟我走一趟!”江焕波此时不敢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和盘托出。

徐静眼见对方一脸焦急和严肃的模样,不敢大意,跟丈夫交代了一声便登上了对方的车。

一路上,徐静猜想着各种可能的任务,但怎么也不会想到,组织上赋予她的竟是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处理和保存这样特殊的任务。

天蒙蒙亮,徐静一行人来到了中南海北门,毛主席的住处。

徐静大步疾行的走进屋内,迎面与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撞在了一起。

“你是徐静同志吧?”

“我是。”

汪东兴随即招呼她坐下,房间内一直没有人说话,静得连掉一根针都能听见,沉默的气氛仿佛要将空气凝结住了。

此时,徐静隐隐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终于,汪东兴发话了:“我有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今天凌晨逝世了,现在消息还未对外公布。让你过来,主要是想将主席的遗体保存工作交给你。”

闻言,徐静脑子里一片空白,她努力克制着沉痛的心情,使自己平静下来。

“你有什么要求吗?”

“首先我必须回医院跟相关专家教授共同协商具体方案,第二我需要先看一下主席的遗体情况,最后还需要准备相关的遗体防腐、处理药品、器械。”

徐静克制着颤抖的声音,尽量语气平缓地说道。

三条要求都得到了汪东兴的首肯,随后徐静被带进了毛主席的卧室。

这是徐静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内心十分崇敬的毛主席,又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下,她的内心异常激动。

但是她很快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医生,现在必须拿出绝对严谨、专业的能力来对待这次任务。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主席遗体的皮肤、褥疮,感受了一下肌肉和关节的状况,一一记在心里。

从中南海离开后,徐静立刻去拜访了张鉴教授,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解剖学专家,也是徐静的老上级。

与此同时,组织任命的另外两名“遗体保护小组”成员也已经到位。

38岁的陈克铨同为形态教研室的副主任,接到通知后在一个半小时时间内,就将一应药品、器械全部备齐,往中南海赶去。

张炳常,辅仁大学生物学系的高材生,参加过马王堆保存2000年之久女尸的发掘工作。

上午九点多,三人均已到达中南海。

主席遗体初步处理保护工作完成

在中共中央紧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各位中央领导就遗体保存问题对三人进行了认真询问。

然而,中国在此之前鲜有遗体保存的案例,少数可以参考的遗体保存例子,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无法借鉴。

徐静更是直言:“主席的遗体保存与我们之前做过的工作大不相同,不但不能腐烂,还要栩栩如生,让人们瞻仰,这是我们从未做过的,我们只能努力去探索。”

华国锋听完汇报后说:“就按你们的方案办!”

会议结束,三人立刻奔赴毛主席住处,对主席遗体开始处理。

首先,徐静三人将主席的遗体转移到了卫生间,这里既宽敞,又有上下水,只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就能够进行对遗体的初步处理。

几人将主席的遗体摆放在临时找来的尸体台,开始进行防腐处理。

三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徐静从事组织学研究,素来胆大心细;张炳常是搞人体解剖学的,技术非常娴熟;陈克铨最年轻,动作灵活。

由于遗体需要长时间保存,所以注入了大量的防腐液,但是这就导致遗体的肿胀现象非常严重。

徐静的心里有些没底,但是张炳常说24小时就能消退。

不过在防腐液没有消退之前,三人的情绪一直非常紧张,直到24小时后遗体肿胀有了明显消退。

到11日清晨遗体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时,主席的遗体已经达到了满意效果,几乎已经看不出大量防腐液充斥的痕迹。

从处理完主席的遗体开始,三人就一直守在主席的身边,对遗体的细微变化做着最精确的记录。

10日下午,工作人员送来了刚刚赶制出来的中山装,几人为主席穿上。

随后,理发师和技师又为整理了头发和遗容。

从9月11日开始,主席遗体被转移至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在这里将举行吊唁活动。

由于遗体保护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低,遗体在转移进大会堂时,厅内的制冷设备就已经被全部打开。

炎炎夏日下,厅内的温度让人穿上大衣还觉得冷,不少前来吊唁的老同志身体开始吃不消。

不过,这对于遗体保护来说仍然不够。

而且,厅内众人身上散发出的热量、灯光的热量、军乐队呼出的热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主席遗体的变化。

“这样下去不行!”徐静三人非常担心主席的遗体会在这样的温度中发生变化,于是果断联系了组织,要求将现场乐队撤去、尽可能减少灯光照射。

不过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厅内温度仍然达不到遗体保存最理想的温度,且遗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也会给遗体带来不可预知的变化。

中共中央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9月9日下午便指示北京市计委部门,要求他们联系相关单位制作出一个隔氧、降温的玻璃棺。

彼时,北京只有一家小厂生产有机玻璃,且生产出来最长的玻璃仅有1.6米长,距离要求的2.2米还有一段距离。

厂房上下在接到任务后,一边眼含热泪,一边夜以继日地对玻璃棺进行粘接和打造。

齐心协力之下,他们仅用了十几个小时就成功打造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玻璃棺。

11日,棺材被送到人民大会堂。

同时,北京氧气厂和化工系统为棺内充满了氮气,将氧气含量快速降到了要求以下。

11日午夜时分,毛主席遗体正式被安放完毕,短期内的保存工作告一段落。

只不过,中共中央一开始的目的是将毛主席的遗体进行永久保存。

在这样的诉求下,一个能够完美保存主席遗体的棺材、一套完整的保护流程显得非常必要。

水晶棺的制作

9月11日,北京608玻璃总厂接到了一项神秘且艰巨的任务——为毛主席的遗体打造一副水晶棺,且要在次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开放前完成任务。

水晶棺看起来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内在工艺却相当繁琐,且涉及技术领域众多。

国内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制造水晶棺的经验,再加上中央提出了“庄重大气、气魄雄伟、具备民族特色和抗意外措施”等要求,一时间让同志们犯了难,只能一点一点摸索着来。

首先是水晶棺的材料问题。

根据遗体保存要求,使用石英玻璃制作水晶棺是最好的选择。

但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可以大规模生产石英玻璃,国内的玻璃厂生产过的最大石英玻璃直径也不过0.5米。

为了攻克难题,中央领导决定以605玻璃厂为“主战场”,将上海、锦州、武胜等地石英玻璃厂技术人员请来,搞一场全国范围的“大会战。”

这项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从未有人做出过两米多长的石英玻璃板,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该使用什么设备、何种工艺、哪种材料,大家心里都没底。

经过多番实验和商议,师傅们决定采用“以小拼大”的办法,将熔炼好的20厘米大小的玻璃,通过高温焊接的手段将其拼接起来,然后再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打磨。

焊接工艺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石英玻璃的熔点在1700度,玻璃焊接必须在其熔化的瞬间完成。

进行此项操作的老师傅,必须穿上厚重的金属防护服,一边往身上浇水一边作业。

但即使是这样,师傅们的头发、眉毛也都被烧焦了,脸部、胳膊被烤脱了皮,防护服被烤得冒了烟。

好在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块块石英玻璃大板顺利诞生了。

这是所有技术人员、工作人员不怕艰苦、勇于拼搏的结晶。

水晶棺主体材料有了,接下来就是对其进行镀膜,这步工序的目的是解决倒影问题。

经过商议,水晶棺镀膜最好选用真空镀膜,可国内当时只有一台进口的真空镀膜机,且实现不了对如此大面积玻璃的镀膜。

于是,相关厂方技术人员在得知诉求后,立刻对原有的设备进行图纸绘制,并联合北京仪器厂、上海齿轮厂等单位,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直径达4米的真空镀膜机,并圆满完成了对石英玻璃镀膜的任务。

原材料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组装环节。

在对石英玻璃水晶棺组装之前,北京玻璃研究所已经率先完成了两台光学玻璃水晶棺的组装,为石英玻璃水晶棺的组装积累了经验。

按照计划,石英玻璃水晶棺组装在钛合金底座上,由于石英玻璃热膨胀系数低于金属,所以采用了质地柔软、弹性较大的硅胶,作为底座与玻璃拼装的连接过渡。

粘接时再用上科学院研究出来的特制胶,使得水晶棺的组装非常完美。

1977年8月初,一副晶莹剔透、庄重大方的水晶棺诞生了,这是全国一百多个单位、30万人共同协作,历时近一年时间奋战出来的结晶,纯度高达99.9999%,可抗8级地震。

不过,水晶棺至此还没有完成全部步骤,棺内的灯光设施还没有安装完成。

要想让毛主席的遗容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要么对遗体进行妆容上的修饰,要么使用特制的光学照明对遗体进行光学美化。

考虑到毛主席的遗体需要长时间保存,任何化妆材料涂抹上去都会对遗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就只剩下了另外一种选择。

专家们选择了馆内照明、光学整容的方案,利用摄影投光和配色的原理,通过对遗体脸部特殊位置投射光线,改变面部胖瘦形态和色彩,达到美化、修饰的效果。

为了实现预想效果,组织上从全国各地抽调了有关医学、摄影、光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照明措施的制作和工作流程。

经过多番实验,技术人员模拟瞻仰路线进行灯光调试,终于得出了一套可以让遗体脸部始终保持红润丰满状态的灯光照射流程。

此外,棺内的灯光系统采用的是冷光源,使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光纤传导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灯光热量对遗体产生的影响。

同时,这些灯源的位置也非常隐蔽,分布在棺内两侧,普通人在瞻仰时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可以让毛主席的遗体呈现出最好的观感。

1977年8月18日,完工后的水晶棺被正式移进毛主席纪念堂,次日晚间毛主席的遗体就被安置到了里面。

20日开始,开始有人陆续来到纪念堂瞻仰主席遗体。

再往后,前来瞻仰的群众络绎不绝。

这么多年过去了,瞻仰过主席遗体的人数早已经过亿,而水晶棺仍然完美如初。

只是,很多人都很好奇,棺内主席遗体的状态究竟如何呢?

遗体保存情况究竟如何?

毛主席纪念堂落地后,正式成立了卫生保护室,负责处理毛主席遗体的徐静女士,成为了室主任。

自从当年接到了毛主席遗体保护工作的任务以来,徐静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时间奉献在了这一事业上。

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是毛主席纪念堂的人,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这里、离不开主席遗体的保护工作。”

在这样坚定信念的主导下,徐静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时间。

多年来,徐静始终兢兢业业的看护着主席的遗体,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而外界对于主席遗体的状况一直非常关心,有不少热心群众向徐静寄来信件,询问这方面的情况。

甚至一些国际友人也不远万里前来,一睹主席的遗容。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明真相、不负责任的媒体,对主席遗体情况进行了负面的揣测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于是在主席90周年诞辰前夕,徐静女士亲自出面,对主席遗体保护情况进行了首次披露。

徐静女士表示,主席遗体情况一切良好,已经趋于稳定状态。

未来,相关保护单位会一如既往的拿出十二分努力,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将主席遗体万无一失的保护好。

徐静女士的发言,让很多人打消了内心的不安和疑虑。

1989年3月,徐静女士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传言和误解,再次公开发表谈话。

她指出,毛主席的遗体处理是非常及时、科学、可靠的,现在的保存状况非常好。

随着国内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席遗体的保护措施只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完善。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主席遗体“缩小了”“变色了”的说法,徐静做出解释:“主席遗体的身长、体重有着大量、频繁的测试数据记录,并不存在所谓的变小。至于瞻仰者认为的颜色变化,实际上是灯光的效果造成的。”

1993年,徐静女士卸任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再一次就主席遗体问题向全国人民做出回应。

“17年过去了,我现在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主席遗体保存得非常好,毫不夸张地说,完全可以万无一失的一直保存下去。”

徐静女士一次又一次掷地有声、信心十足的言论,彻底打消了人们心中的不安。

现如今,毛主席遗体仍然完好无损的安放在纪念堂,表情依旧栩栩如生。

徐静女士的话,经受住了时间的验证。

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将近半个世纪,幸运的是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的留存了下来,让后人得以瞻仰、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的遗体为何至今满面红光?韩伯平揭晓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毛主席逝世46年,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面色红润?不只是药物作用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人民大会堂
89年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系谣传
毛主席水晶棺:纯度99.9999%,可抗8级地震,至今已无人能再做
毛主席水晶棺,从选料到制作,采用纯度高达99.9999%石英玻璃板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