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唱歌一定要学共鸣?什么是唱歌中的共鸣?

现在我们遇到一个术语,它像“民主”这个词一样,被人们如此滥用,以致每次使用它时,都意为某种不同的东西。歌手们在滥用共鸣这个字上,比任何其他人都罪过深重。

最常见的错用是把它当成音色的可取音质的同意语。如果我们喜爱某一特定嗓音,我们说“它是一个丰满的、有共鸣的男中音”,意思是,“它具有丰满的男中音音质”。而当我们意欲说“改进音质”时,却说“增加共鸣”。通常人们把它与“鸣响”或“辉煌”联系在一起,但同一个人也可能把它与“热情”或“深度”连在一起,而这恰恰是前者的反意。我决心完全不用共鸣这个术语,除非在与其科学定义一致的地方。我劝你们也这样做,并且相信,这样做将免去很多混乱。

对于物理学家,共鸣是存在于两个同音高的振动体之间的联系。当一个振动体引起另一个的和振时,这种现象被称为共鸣。

共鸣有两种,和振和迫振。嗓音乐器中的共鸣属于前者的变形,所以对我们更加有趣,我将首先论述它。

我们再次借用钟摆进行类推。你能用强烈的一推使钟摆摆动,或者,如任何一个打过秋千的孩子所知的那样,能通过一系列柔和的冲力,使它摆动得同样强烈。重要的是,要使冲力与钟摆的频率同步。如果推动的时间不对,就会慢下来;但如果恰恰在每一摆动开始的时刻推动它,它每次将走得更远一点,而且越来越远,但总在同一频率上。

假定我们把一条琴弦调到每秒440周,又假定把一个汽笛开动到每秒发出440次喷气噗噗声。喷气噗噗声将刺激我们的耳朵,使我们感觉到高音谱表上的A,但它们还要做某种其它事情。它们将击打琴弦。一次噗噗声的效果是觉察不出来的,但数千次噗噗声的积累效果将使琴弦振动,数秒钟后,我们可以停住汽笛而听到琴弦声,直到它自然消失。你能唱高音谱表A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在钢琴上做这个试验:把A键轻轻按下去,使制音器离开琴弦,然后唱这个音符,并听琴弦继续振响这个音符。这被称为和振或自由共振,因为琴弦只与和它有同感的音自由地共振。

和振为基音和泛音原理提供一种易懂和有趣的论证。放开低音谱表下面的C的制音器,然后用力击打几下高一个八度的C(第一泛音);当上面的琴弦停止振动后,这低音的C弦将对上边琴弦的音高进行和振。这证明,在低音C中,实际上有这个音。把试验倒过来,作为击打较低的C的结果,较高的C发出音响(在它自己的频率上)。

共振的音总是在较高的音高上。换言之,使较高的音振动的不是低音C,而是低音C弦的第一泛音,它与较高的C弦是合调的。同样方法可用于低音C和G(低音谱表第四间),在你把两种方式都做了几次之后,试试只单独敲响低音C,并仔细聆听。看看你是否听不到G音在其中响动。

可以用其它泛音做同类的试验,但不会令人十分满意,因为它们较弱,更重要的是,与它们对应的那些弦并不完全合调。我们用的钢琴是平均律的,只有八度才合调。五度还接近,其它只不过是些折中音而已。如果一个人过去未曾注意听过泛音,那么下面的试验会有效,它将使人们的耳朵对泛音敏锐起来。放开低音C的制音器,并用断音弹奏几次高音谱表上的CEG和弦,低音C将仍然发出大和弦的音响,可以听到三个音,并把它们区分开来。过后弹奏低音C,并倾听其中的和弦音响。

至今,我们谈到的是琴弦,而嗓音是一种管乐器。共鸣特质相似,但更难以解释,这些有待你们从更科学的著作中去阅悉。我仍将留在我们的临时试验室中,并要求你轻轻吹一个瓶口,听到的声音是腔体中空气的自然频率。它是由瓶子的容积决定的,不会改变,除非你改变瓶子的容积,例如用注入水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其它不变,水越多,容积越小,音就越高。一个腔体的口越小,其音越低,也是确实的。

空气腔体被用来扩大弱振动体的声音。例如,你听不到音又的声音,除非你把它放在耳边,或者把它附着在一个与它有共同自然频率的盒子上,使它产生共振。在任何距离内,音又臂都不能引起足够的空气骚动来影响耳朵,但由于自由共振使盒子中的空气和振起来,从而形成足以被听到的音响。同一个盒子也将对其它音又起共振,条件是,它们处在其泛音系列中。


赫尔姆霍兹做了一个与46节所述相似的试验,只是用含有空气的腔体代替共振的琴弦。他做了一系列萝卜形的铜质共鸣体,各有两个口。他把小口的一头放在耳内;为了使音响能通过,它必须与共鸣体具有同一频率。他在钢琴上弹一个音,然后对所有共鸣体依次进行试验。那些与泛音同调的,会大声响起来,其它的则只有把声响减弱。歌手们应了解赫尔姆霍兹共鸣体,因嗓音的共鸣系统比任何其它乐器更像这些共鸣体。

迫振完全是另一回事。用一把餐叉,通过弹动叉齿发出音响。音响微弱,但将延续数秒钟,把振动的又子碰在盘子上,其音响将被扩大。这两个物体之间并无共振一盘子只是被迫在同一频率上振动。叉子的能量消耗得快些,因而声音不能持续那么久,但由于盘子有足够大的面积,比叉齿能激起更多空气骚动,因而声音将响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钢琴科普:关于琴弦共鸣
关于手工小提琴的判断与选购
如何辨别提琴声音的好坏
36个关于声带的答疑,全面解析,帮你解决困惑多年的声带秘密!
共鸣器官
为何小提琴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