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篮协姚主席谈“什么是体育”

 

今天,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姚明众望所归出任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迎来了体育人生中的新使命,而处于改革浪潮中的中国篮球,也在初春时节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解放周末》曾经与姚明有过一次深度对话。让我们听听他眼中究竟”什么是体育”。


02月23日,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我们不太注重“惜败”这种文化,我们喜欢大胜、险胜,一旦惜败,就等同于败
  
解放周末:您曾经说,我们“误解”了体育。谈到误解……

  

姚明:对不起,打断一下,我现在认为不应该用“误解”这个词,可以叫对体育的“渐进理解”。 “误解”意味着错误,但不经历过去的阶段,我们就无法进入到下一阶段,产生新的理解

  

解放周末:但对“体育”这个词,我们的确误读了。

  

姚明:对“体育”这个词,我们的理解确实有些偏差。这个词在中文里面本来没有,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体育的英文词是什么呢?按照课本上是“physicaleducation”,不是“sports”,我们现在一般翻译成“sports”。

  

“sports”其实是竞技的意思,而“physical education”直译过来就是“身体的教育”。“教育”是目的,“身体”是一种手段。但是我们现在把它翻译成“sports”,完全就冲着目标去了,竞技,它就是要赢嘛。

  

解放周末:但体育的魅力绝不仅仅在胜负之中。

  

姚明:对,应该跳出“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文化。我们不太注重“惜败”这种文化,我们喜欢大胜、险胜,一旦惜败,就等同于败

  

我看过一部好莱坞电影叫《铁甲钢拳》,主角到最后是输掉的,而且只输了一分,但在体会到其中一系列的跌宕起伏之后,你就会发现,输一分的结局比大获全胜更具有震撼力


(电影《铁甲钢拳》剧照)

  

解放周末:在体育史和奥运会的历史上,有不少类似这样的“惜败”。比如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坦桑尼亚选手在比赛途中摔倒受伤,但他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当他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跑过终点时,全场观众都起立为他鼓掌。赛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他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姚明:这样的例子很多。
  

解放周末:1968年奥运会中产生了多少胜利者,我们可能记不清了,但这位伟大的“失败者”却永远留在了奥运会的历史中。
  

姚明: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有时候失败比大获全胜更有震撼力,我们不要把体育仅仅看成“竞技”
  
  ■谁能说,这位母亲不崇高,她的体育生涯不崇高?
  
解放周末:正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体育单纯地理解为竞技,所以有时候只讲第一,只求金牌。这种“争创一流”的想法有问题吗?
  

姚明:“争创一流”的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但这应该是一种态度,而不是对最终结果的追求,结果应该是“我尽力了”
  

我用一块银牌来举个例子。在大邱田径世锦赛上,刘翔被罗伯斯两次打手,结果跑了第三,后来罗伯斯被判犯规,刘翔拿到了银牌。赛后刘翔非常大度地说:“他打了我两下,但我不怪谁,这就是比赛,这就是游戏,我们还是应该享受这种比赛的快乐。”我想,这块银牌就是一种体育比赛特有的过程,锤炼人意志与道德的过程。


  (刘翔与罗伯斯)


解放周末:只看结果,就是专注于成功;关注过程,就是注重成长。我们往往只讲成功,很少讲成长。这是我们的体育文化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姚明:这个总结得很好,就是成长与成功的关系。
  

我不想讨伐大家对金牌的关注。运动员最后取得的成绩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他们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和出发点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肯尼亚家庭主妇击败了所有职业选手。赛后,有记者问她一举夺得冠军有什么想法,她说,“有了这笔冠军奖金,我的孩子就能去上学了”。
  

通过体育,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种人群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需求。我们现在往往把体育限制在精英群体中,他们的价值观就是要为国争光。我并不反对这种价值观,但体育的涵义远比这大得多。比如刚才我说的这位肯尼亚母亲,她的出发点就比为国争光低吗?
  

解放周末:体育当然可以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这从“体”字的构成上就可以解读,“体”的一边是“人”,一边是“本”。
  

姚明:对,体育从根本上就应当“以人为本”。 像著名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她是乌兹别克斯坦人,代表德国体操队参赛。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在当运动员,她说,“如果我不参加比赛,不赢回奖金,我儿子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有选择”。她代表德国队参赛,也是因为德国的医疗条件更适合她的孩子。谁能说,这位母亲不崇高,她的体育生涯不崇高? 


 

(丘索维金娜)


  ■球队与社区的联系越深刻,这种寄托和共鸣就会越强烈
  
解放周末:许多人认为,我国目前的职业体育与大众之间似乎还没有形成密切的融合,或者说,体育还没有融入大众的生活。
  

姚明:现在职业体育的功能在我们这儿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其实除了夺取锦标、夺取成绩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社会精神方面
  

解放周末:您曾经提到过,在NBA,球员不管比赛有多累,一定会抽时间进入社区。
  

姚明:运动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有生命力。一项运动要深入人心,光靠训练、比赛是不行的。按照我们原来的理解,体育是精英文化,就是说你是行业精英,你唯一的目标是争夺成绩,用成绩去激励市民,激励国民。但是体育其实是很多元的,它的功能也是很多元的。
  

解放周末:比如带给观众共鸣?
  

姚明:没错,很多人来看比赛,就是渴望在球员身上看到自己想做但没有机会做到的事情,比如赛场上的拼搏,获胜时的光荣,失败时的尊严。人们希望在球员身上看到这些东西,这会带给人们心灵的共鸣。球队与社区的联系越深刻,这种寄托和共鸣就会越强烈。


  


老实讲,我现在看篮球比赛时,就会有这样的共鸣。我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理想传递给上海男篮,当我看这支球队打球时,如果看到我传递给他们的理想被呈现出来了,被传承下去了,虽然不能再上场打球,但我仍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解放周末: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对观众来说,他们也有梦想,他们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托付给运动员来实现。

  

姚明:对。但与此同时,从同一场比赛中,每个观众又能解读出不同的东西来,会找到各自不同的共鸣点。这也是体育的丰富与多元所在
  
  ■体育最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它追求的是过程公平
  
解放周末:您刚才也提到了,“体育”是一个舶来词汇。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出现时指的是“身体的教育”。在您看来,体育的教育意义究竟何在?
  

姚明:可以看看《奥林匹克宪章》。
  

解放周末:我们查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
  

姚明:这段话概括得很好。很多体育比赛形式是由人类的行为模式发展出来的。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机构中,几乎没有一个人单干的,都需要互相协作。像篮球这样的集体运动,也需要组织、合作、团队能力,这些在体育中都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体育不仅仅能强健身体,锻炼个人的意志力,同时也锻炼人的沟通能力,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体育其实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增强人的这些能力


  


解放周末:在游戏中,是否还有使人形成对规则认同的作用?
  

姚明:你这句话提醒了我。体育最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它追求的是过程公平,而不是结果公平,结果是顺其自然的
  

解放周末:正义应当体现在过程中,程序正义很重要。
  

姚明:问题是在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过程和程序的公平与正义。
  
  ■从某种程度上,体育和读散文、唱歌是一样的,都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解放周末:您在退役之后选择重返课堂,到上海交大读书。有一次到一所大学参加体育文化论坛,被一位研究生一年级的女生提问,您回了一声“学姐”,把大家都逗乐了。很多人好奇,已经功成名就的姚明为何也会选择回到课堂,并且苛刻地要求自己从本科读起?
  

姚明:我们现在越来越发现,一个运动员对体育的学习能力与对他社会的理解能力是成正比的,但我们常规的训练模式是把一群体育“苗子”圈在一块儿,他们只需要一心训练,不用再去课堂学习了,这种培养模式使他们缺少与社会的接触,容易导致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的低下,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
  

解放周末: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对运动员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技能。
  

姚明:对,并不是你长得足够高,就适合打球。尤其像篮球之类的团队项目,由于运动员普遍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使我们在和世界先进球队比较时,总是差了那么一截。
  

解放周末:身体是硬件,心智是软件。只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


  

姚明:我刚才强调过,体育其实就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去锻炼人的心智。我们总习惯于把学科分为文科和理科,我想体育应该是属于文科的,因为体育从某种程度上和读散文、唱歌是一样的,它也体现了人思想的变化
  

解放周末:体育也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姚明:是这个意思,但我不想把体育说得这么“大”,太“大”我就说不上去了。 (笑)
  
  ■从竞技体育回归全民体育,首先要从观念上认清体育的本质
  
解放周末:“一切体育是为了大众”曾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的美好愿望。从竞技体育回归全民体育,您认为我们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姚明:首先要从观念上认清体育的本质。冠军并不代表全部。
  

解放周末:应该适当淡化“冠军”的概念。
  

姚明: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51枚金牌,现在我们还能记得起几个冠军的名字?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只获得了5块金牌,每一块都弥足珍贵。2008年,金牌的数量变成了51块,人们就记不住了。从经济学来说,就是边际效应递减。

 
解放周末:从“冠军”的概念说开去,我们对“为国争光”的理解似乎也不该过于单一化。
  

姚明:我觉得应该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需要鼓励的目标;第二,最后能不能争光,要根据运动员的实力来决定,有些运动员虽然没有拿金牌,你也不能否定他的付出;第三,为国争光并不是自娱自乐、自我欣赏,而是需要让社会共同认可的


  

解放周末:而且这种认可不该仅仅局限在国内。
  

姚明:没错。为国争光是要让世界来认可的,要看你的成绩是不是被国际社会的价值标准所认同。当然我这么说,绝对不是要贬低我们的运动员取得的成绩。
  
  ■情感的支持是一切物质支持的本源,没有情感支持,什么都不用谈
  
解放周末:从竞技体育回归全民体育,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对大众进行怎样的启蒙,让大家不再把体育狭隘地等同于成绩和金牌?
  

姚明: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形成的观念恐怕不可能那么快就扭转过来。我认为,全民健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是一种体育的启蒙教育。上海举办的市民运动会,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全民运动概念,让全民健身、自娱自乐,升级为有一定水平的竞技和娱乐。这种松散形式的、而非大操大办的运动会,可以慢慢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淡化成绩在运动中的意义比重,鼓励人们更注重运动的过程。
  

解放周末:您刚才提到球队进入社区的理念,运动员走近市民,这是否也是一种体育的启蒙?
  

姚明:作为职业篮球队,应该肩负起它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球队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尤其是球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给他们回馈,我们选择的回馈方式就是跟他们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我觉得,支持未必要以一种功利的金钱模式来体现,完全可以是情感上的,情感的支持是一切物质支持的本源,没有情感支持,什么都不用谈。
  

我在美国打球的时候,每年至少会参加有4次左右的社区活动,一般会安排在重大的节假日,比如圣诞节、感恩节等。

  

解放周末:在美国,人们看到篮球巨星来到社区,他们的表现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吗?
  

姚明:他们可能更淡然一点。他们首先是个篮球迷,然后才是个追星族。在我们这里,来看球星的人大多是追星族,是不是篮球迷,再说。对此也不应该完全否定,要一步一步来。我们推广的应该是某一种运动,而不是某一个明星,当然每个运动员其实也是一项体育运动的载体,就像一部电脑有硬件和软件之分,运动员是硬件,而篮球运动是软件。
  

解放周末:过去,人们对“硬件”的关注主要聚焦在赛场上,现在关注点宽泛了许多。
  

姚明:以前运动员的生活大多是封闭式的,随着媒体对体育的曝光率越来越高,体育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封闭了,体育界也开始接触社会了,运动员因此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解放周末:比如在社区与市民近距离接触,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姚明参加社区活动)  


姚明:的确如此。体育明星更不容易,他需要面对的可能是狗仔队式的追逐,尤其是那些特别有名的运动员。我就“深受其害”,出去买个奶茶大家都知道。 (笑)
  
  ■“单飞”能给李娜们创造一些环境,去接触更精彩的世界,去充实自己
  
解放周末:现在有一些运动员脱离了原先所在的国家队,开始“单飞”,您怎么看待运动员“单飞”的现象?
  

姚明:人要多方位地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单飞”能给李娜们创造一些环境,让他们去接触更精彩的世界,去充实自己。人只有看见更多的东西,才能意识到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解放周末:从某种意义上说,您也是“单飞”的运动员。
  

姚明: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可以打NBA的呢?是18岁那年,我去美国训练,我打败了美国球队里的一名中锋,还把他打得挺惨。有人告诉我,这个人将来肯定是NBA球队里很好的中锋。我当时想,如果他能打NBA,那我也能!如果当年我没有出去打球,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2000年,在悉尼。我们第一场比赛的对手就是美国队,当时美国队的中锋是阿朗佐·莫宁,他是当时除了奥尼尔以外美国最好的中锋球员。比赛前,我心里是有些发怵的,因为他的身体看上去很壮实,而大家对我的评价一直是很瘦很瘦。在赛场上,当我们第一次发生碰撞之后,我发现他虽然力量很大,但他对我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解放周末:这更加坚定了您去美国打NBA的信心?


  


姚明:的确如此。我觉得要想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应该放运动员出去,让他们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当然,这是在短期内提高水平的方法,并不是长期的,长期的方法还是要让培养运动员的整个系统与国际接轨。


(转载须注明来源:微信号“解放周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楠,你们结婚还用了日本美女当伴娘呢
李娜单飞的意义
收入抽成!姚明被打劫,刘翔缴一半,易建联无言以对
我最喜欢的运动员
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才是《夺冠》这类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国产第一代体育电影,绝非浪得虚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