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我在德国的日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三个月的德国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感觉时间好快,一上班就进入高速列车时代,忙的应接不暇,今日门诊,下午终于松了一口气,坐下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次国外短暂的学习经历除了专业技术之外,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我的思想,改变了我对外科医生的看法,说起外科的操作技术,感觉我们并不比老外差,甚至有些操作,老外还不如我们,因为我们不缺的是病源,不缺的是锻炼手术的机会,那么我们缺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昵?当然除了一些客观的条件比如器械的配置、手术的同质化等方面我们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外,但是做为一名无国界的外科医生,为什么很多手术方式的创造和发明大部分是他们搞出来的?我想这里面肯定也有我们自己的原因。

当然老外善于总结、乐于探索。在学习期间,老外每个月的手术台数没法和我们比,好像年轻医生对手术的欲望也不像我们年轻医生那么渴望和强烈,下午没事的时候,他们就把自己关进办公室,品着咖啡,面对电脑阅读最新的文献,思考着、琢磨者,很少见他们几个人坐在那闲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轻医生敢于否定别人的治疗策略和手术方案,会向上级医师提出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思路,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收集资料,如此长期坚持下来,定会厚积薄发的,而我们很多医生每天都是忙于收治病人,忙于手术,忙于走穴,忙于开会......,经常在微信上看到某某医生今天门诊看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手术,从早到晚就泡在手术室,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累得甚至衣服都不脱,倒头就睡,一觉醒来,满血复活,匆匆忙忙又赶到医院,继续重复昨日的劳动,当然这种拼命工作的精神值得大家赞扬和敬佩,长期的日复一日的这样重复的劳动,操作技术练的是炉火纯青,然而部分医生当然包括我在内,做完手术,只要手术顺利,过程满意,很少去思考总结每一台手术的得与失,成与败。反正我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学,看看国内大碗的手术录像,比葫芦画瓢,能把瓢画的向大碗那样就算是很大的成功,很少时间思考过要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思路?如何能在专业著作中或者文献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人甚至干了一辈子,一生做了数千台甚至数万台的手术,临近退休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没有发明改良一个手术方式或者治疗方法,一生都没有自己的东西,写的文章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题目五花八门,始终没有确定一个方向。这恐怕就是目前我们的现状,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

还有在这段学习的日子里,在医院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不管是医患之间还是患患之间,见面总能友好的说过hello,good morning,或者示意的点点头,笑一笑,医院如同宾馆,十分的安静有序,很少有大声喧哗和打闹的局面,病人要么静静的等待,要么在认真的阅读一些医学科普读物,医生把病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病人也非常相信和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关系其乐融融,好一派和谐温馨的场面......

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有生命就会有回忆。我们都是尘世中的人,值得回忆的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曾经的感动。无论苦涩,无论甘醇,无论欣愉,无论哀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外科轮转出科小结
一个外科医生的自述:每一天这里都惊心动魄
裘法祖先生《写我自己》节选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70年未错一刀,去世时没有一双像样袜子
德国留学杂记 2
他是“中国外科之父”,从医70年获奖无数,却没有一双像样的袜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