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骨折到底有多可怕?为了爸妈,认真了解一下

69岁的吴奶奶,不慎在家因地滑轻轻地摔了一跤,经家人送医院经检查后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虽然医生为她做了手术,但由于术后长期卧床,6个月后老人因肺部感染,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同样的,75岁的王爷爷,晨练不小心被绊倒,腰椎粉碎性骨折,虽送医救治,但长期卧床并发了脑血栓,4个月后老人还是离世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有同样的经历。家里老人明明身体很好,怎么一摔就不行了,老年人咋这么摔不得?

摔跤对于年轻人来说没什么,但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真的很可怕,一旦发生可能就意味着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死亡率高达50%。

所以有句话说,老年人的骨折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

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跌倒

其中60岁以上的人超过一半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60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约为30%~50%,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20%~30%。

自身肌力下降

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了,无法很好地保护骨关节。

平衡功能减退

上了年纪之后平衡感变差,肢体协调能力不如从前,容易摔倒。

感觉功能减退

老人经常会有白内障、耳朵听力功能下降,导致对于危险环境的判断力不足。

脑血管意外  

有一部分老年人曾经有轻微的或者严重性的脑血管意外发生。

长期服药者(药物副作用)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长期吃药维持。这些药物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也是容易产生摔倒的原因。

心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容易对生活有点悲观,心理落差大。这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造成骨折的原因。

  上肢:桡骨远端骨折

走在路上不小心摔跤,人的本能是用手撑地,在老年骨科里面见得最多就是桡骨远端骨折。

  上肢:肱骨外科颈骨折

摔的时候是往前趴下,整个上臂顶着地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这个部位比较脆弱,很易发生骨折。

  下肢:髋部骨折

临床上,80%以上的老年人下肢骨折都是髋部骨折,如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等,都比较常见。

  腰椎骨折

地上太滑,屁股着地摔跤引起腰椎骨折,也是非常常见。有的老年人坐车时间久了,如果比较颠簸的话,他的腰会痛,特别是骨质疏松的病人,他疼得受不了,这种是腰椎的压缩性骨折。

对于老年人来说,就算是很轻微的摔倒,也可能受伤发生骨折。而且老年人一旦受伤卧床不起,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包括脑部伤害、肺部感染、血栓、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等一系列疾病甚至死亡。

而且中国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统计,老年人很多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身体健康者仅占四分之一。

神志判断

首先要重点判断老人的神志是否清醒,初步查找跌倒原因是什么。排除是不是由于中风、眩晕、心绞痛等疾病而导致摔倒。

怀疑上肢骨折

【进行简单包扎】

老年人说哪里疼,往往哪个地方发生骨折。如果怀疑上肢骨折,我们可以用家里一些材料做成简单、临时保护性的包扎,固定后送医院检查。

怀疑下肢骨折或者腰椎骨折

【不能轻易移动】

发生下肢骨折或者腰椎骨折时,一般老年人家站不起来,如果移动可能造成神经、血管等方面更大的伤害。

如果摔倒发生在家里,应用比较松软的垫子原位置垫付一下,以减轻疼痛这个体位为最佳,这个时候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来移动,并送医院检查。

大家可能觉得,老人家发生了骨折,送到医院就可以了,该住院住院,该手术手术。其实不然,老年人骨折有一点特殊性。

家属方面需要考虑:选择怎样的医院?老人骨折治疗后果会怎样?老人平时身体就不好,又摔倒骨折了,需要有怎样的心理准备?

医院方面需要考虑:老年人多数都有很复杂的内科病,如何处理?依据老人目前的情况,应该保守治疗还是或手术治疗,哪个是最佳方案?

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认识,达成共识是治疗骨折后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这方面大多数人都做的不错,有人会把老年人平时吃的药,做了什么治疗,都跟医生沟通好,然后我们根据情况定制个性化方案,来处理骨折。

1

骨折治愈不等于完全恢复

人类从老年阶段开始,各种各样的功能是一个逐步减退的过程。

四肢骨折(特别是近关节部位的骨折)治愈以后不管怎样的功能康复,都恢复不到骨折前的功能状态。

2

注重功能复位首选微创治疗

老人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复位以后穿针固定,不用开刀,关节的功能完全可以够用穿衣服、冲凉,没有问题。

如果是腰椎骨折,我们多推荐微创治疗,比如骨水泥锥体成形术,在骨折的地方注入骨水泥,把它撑起来。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住院3-5天就可以回去,而且腰也不疼。

如果是年轻人,我们要上钉棒系统固定,让它完全长好。

3

个性化治疗方案

人是有个体差异的,骨折前的生活状态与基础疾病,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生活状态很差、基础疾病很多者多采取简单方案以止痛为目的治疗,否则应选择能康复生活自理状态的治疗方案,如坚强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所以,同样的地方骨折,我们可以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解决,最后能够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4

选好医院和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具备的全面技术也是成功治疗老年人骨折的关键。

很多老年人下肢骨折,还硬撑在家里面,拖了一个礼拜甚至十天半月才来。有一部分人甚至卧床都有压疮了,这种状态是没法处理骨折的,需要护理团队翻身、拍背、理疗、换药,压疮好了以后再做手术。

1、女性84岁

摔倒左侧疼痛,障碍5个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

左侧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有高血压、胆囊炎,有很多内科病,但骨折前生活能自理。

经术前评估,选择“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案,术后三天她可下地。

2、女性92岁

摔伤右髋部疼痛、活动障碍1天入院。

入院诊断

右侧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她同时有高血压、脑梗、脑萎缩、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症等10种病症,这个老人家24小时离不开护理人员。

我们跟家属沟通,采取“牵引复位固定保守治疗方案”。两个星期后,我们把牵引解除了,她还可以坐在床边,吃饭说话都可以,没有问题。

3、女性86岁

摔伤左髋部疼痛,5个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

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第四型),右侧股骨头坏死伴骨性关节炎,糖尿病、心功能不全。

我们选择了“股骨粗隆间骨折牵引复位有限切开PFNA髓内钉内固定术”方案,通俗地讲就是微创手术,上髓内钉固定。术后第3天在床边坐起活动自如,减少了卧床并发症。

4、男性84岁

髋部骨折

入院诊断

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第五型)。他有帕金森氏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膀胱造瘘。

跟家属沟通以后,我们同样采取微创手术,上髓内钉固定。5天后,他可坐在床边吃饭活动。

分享这几个病例,

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老年人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所以,应该尽快让他们从卧床过渡到坐起,最后到下床活动,这样最大限度减少他的并发症,为进一步康复行走创造条件,这也是医生和家属们的心愿。

老年人只要不需要卧床,很多问题都好办了,如果自己能够上厕所就更好办了。作为子女、家人也是轻松很多,心理负担也会减少。

地板

家居地板应为防滑地板。深圳很多回南天,注意地板湿滑。

卧室

卧室不要堆很多杂物,常用的物品如闹钟、台灯、眼镜、开关这些,摆放的位置要合理、固定,不然一找容易摔倒。

灯光

照明系统保持正常运作,光线要充足,特别是夜间,灯光不要过于昏暗。

卫浴

卫生间、浴室、楼梯这些地方要安装好防护扶手,必要时加防滑垫。晚上跌倒的老人通常是上洗手间时发生的。

楼道

保持出入楼道畅通、不漏水、不发生湿滑,这是很多老旧小区容易出现的情况。

衣物

穿著的衣物应轻薄而保暖,裤子避免过长,鞋子避免过大,不合适的容易被绊倒。不要穿过量的衣物,会导致行动不便。

外出活动

提倡以缓和的运动为主,如国民健康操、散步、骑固定式脚踏车等。一些人喜欢在公园晨炼,露水可能让路面和草地变得湿滑,这也是摔倒的原因。

单腿站立

规范动作:两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平伸,一足后抬,膝部弯曲45度,坚持5~10秒钟,换腿。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是有很大的好处。平时生活中,随时随地也可训练单腿站立,可以增强稳定性,加强腿部力量。

平坐与站立

规范动作:在椅子上坐直,双臂交叉,在不依靠双臂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站直和坐下。重复这一练习10次,每天1-2回。

能增强下肢三关节协调、增强腿部和臀部肌肉力量。到了70岁、75岁,我还可以蹲起,有没有坐便器都不怕。

侧步行走

规范动作:面对墙壁,一条腿向一个方向侧步移动另一条腿自然跟上,10步后向相反练习,一次来回3~5分钟 。

这个动作好处是增强平衡功能。

直线行走

规范动作:沿着一条直线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让前脚跟刚好碰到后脚尖。类似“猫步”,在5~10米范围来回行走,每天重复练习5-10分钟。

同样能增强平衡功能。

平躺蹬车动作

规范动作:仰卧,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将腿抬起,缓慢进行蹬自行车的动作。每天早中晚各练习一次,每次3-5分钟或更长一些。

在非负重条件下,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锻炼关节的协调性。

请记住,老年人能够做哪一种就做哪一种,经常练习可以预防摔跤。

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下平衡能力测试。也就是单腿站立,从闭眼睛开始计时间,到你撑不住另外一个脚着地的时间,这是平衡功能非常重要的指标。

标准时间

男性: 13-37秒      女性: 12-35秒

不要小看,很多人达不到10几秒钟的正常标准。所以如果你的平衡标准低于这个标准,这种就会容易骨折,容易摔跤。

最后还是那句话,没有摔倒就没有骨折。

-End-

愿天下老人家都像不倒翁一样。

本文根据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老年骨科副主任邓邦瑾在《健康深圳大讲堂》讲座内容整理,感谢邓邦瑾副主任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有多可怕?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老年人髋部骨折,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可能导致致命并发症
为什么老人怕摔
福祉康养 丨 髋关节骨折不容小觑,这是老年人最怕的骨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