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两拨千斤”是怎样的技击功夫(七)

山下道人 山令誉

积分6487等级8江湖新手

“四两拨千斤”是怎样的技击功夫(七)

-----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认识太极拳(七)

“四两拨千斤”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的是太极拳技击功夫广义的概念。文章认为中国武术种类繁多,招术多变。基本上都属于外家拳。拳术基本特征是强者欺侮弱者,反应慢的怕动作敏捷者。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文章指出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作者认为外家拳的武功都是建立在人的力的本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太极拳需经后天训练的拳理没有共同之处。我们从“奥运会”上也可以发现,所有对抗型竞技项目,都是依人的力的本能,强化力量训练的竞技。从中可以理解作者对于太极拳赋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拳术。是与外家拳理论正相反,也就是说太极拳是对人体潜能新开拓的非力量型的拳术。如不相信有小力能御大力的拳术?可以从对太极拳手与人对搏的评说证明;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在这里“四两拨千斤”指的是太极拳柔克刚,弱胜强的技击效果。如不相信有体弱、动作迟缓者能胜身强、敏捷者的拳术?可以从耄耋太极拳手与人对搏结局得以应验。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里的耄耋能御众,说的是七、八十岁的老年太极拳者能被动制胜众多动作灵活的年青人(无论是连续一对一交手,还是一对多交手)的攻击的技击效果。有许多人不相信太极拳有“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的技击功夫。其中包括武协当局和一些被称谓权威们。他们将没有历史拳论根据的,快拳慢打拳套路拳操认定是太极拳,观念至今不变。所以现存的所谓太极拳理论多是避开拳术搏击主题,只谈不及边的形形式式的快拳慢打拳套路的健身运动。

“张三丰、王宗岳、张松溪等的太极拳论”中,我们可以见到有关技击功夫的三句警句。“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扑”。首句突出的是四两御千斤。强调小力者可以通过“粘拨”而御大力者攻击。二句突出的是耄耋也能够御众。强调太极拳老年拳手也能抗御众多的青年拳手攻击。三句突出拳手粘贴对搏,以静制动。强调拳手心静体松,无需外形动作,不必用力,仅运用内功技巧,就能控制对手全身,阻止攻击。同样是耄耋能御众。三句警句都体现太极拳的纯防御自卫和非力量型性质,技击功夫能柔克刚,弱御强的特征。对应三位太极拳家的身份,张三丰是道士,教中人,是修道传教不重事实业劳动者。王宗岳是秀才文人,不习力量型外家拳。张松溪是浙江地方上的老裁缝。是重事针线服装手工业者。没有强体力劳动。他们的身份与拳艺二者相宜统一。“拳论”如是真实的。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太极拳家。

对于历史拳术文献研究,如果仅从文字,章句中谈拳术,那是纸上空谈,难以论证历史武术文化遗产。所以还需遵照拳论的内容所指的,在民间江湖上寻觅到遗存的拳手和拳艺。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历史与现实统一,历史文化与遗产文化统一。这样我们能对历史太极拳研究做到科学挖掘,认真保护,真实继承。这项中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工作,应该是武术界一项重大工程,它的发现是近代武术史上一次重大发现。

应该说现代科技技术巳经高度发展。许多事物很难在大众的眼底下隐蔽。那里还能存在什么秘传的原生态太极拳活动圈?但是历史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以假压真的假象东西玩弄历史,蒙骗社会的事总会发生。许多事情必须经过认真研究,科学发掘,去伪存真才能看到它真实的本来面貌。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中华武术界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体时尚太极拳运动的兴衰就是一例。一个拳非拳,操非操的东西冒名武术,将负有盛名的太极拳冠名搞得滥得不能再滥地步。逐使原生态太极拳只能默默秘传濒临消亡。笔者在网络上化了数年时间对全国各地武术网站进行搜索。北京、西安、广卅、杭卅、四川、陈家沟、武当等地。都未发现有人从“王宗岳太极拳论”文中研究原生态太极拳,更没有发现原生态太极拳的真人,实拳。有句俗语很灵,“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负有盛名的原生态太极拳,不会隐藏在高山深处。或者边远农村。只能卧虎藏龙在大城市里。果然最终还是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一隅的民间中间,市武协视线之外,发现了原生态太极拳秘传圈,它长期被人误认是“上海推手”。因为此拳不重外形,精内功。难授难学,低调传授,人数极少但很活跃。上海是笔者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所以天赐良机,得天独厚,让我觅到数位杰出的原生态太极拳耄耋高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笔者得到数位原生态太极拳高手指导,努力学习和研究原生态太极拳。终于梳理出原生态太极拳的与“拳论”讲的一致的三层功夫,一层连一层一脉相承,一层更比一层高。下面概略介绍一下原生态太极拳各层次功夫情况;

一“四两拨千斤”。指的拳手双手粘贴在对手的双臂上,依着对手攻击动作,随曲就伸,无过不及被动的运动。促使大力对手发力即落空,回收即失去身体重心跌倒。而我保持身态稳重,立于不败之地。通过这样运动使“四两拨千斤”效果成为可能。大力者落入此拳术后英雄无用武之地。保护自己免受大力的欺侮,免受肉体的伤害。其难度是拳手在运动过程中,双手始终要轻柔于对手,不顶不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即拨即放”。在“四两拨千斤”的技法运用中,对手虽然落空失势,但是仍然能粘着你不倒。此时拳手利用阴阳转换原理,转换脚上重心,使身体的重力产生很小的迟发劲,在对手肤肌还未察觉时,足够通过粘联的手臂传递“放”倒对手。迟发劲的作用点不在对手身体正面,而是后背的腰间。对手倒地并不是拳手发力造成,而是对手自我对腰部保护性本能反应。所以此拳不会致对手皮肉伤害。

三“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扑”。此功是太极拳最高层功夫。明朝老裁缝张松溪凭此功夫胜过少林和尚。曾有“得其一,二者足胜少林”的历史评价。身高力大者一经与太极拳高手搭上,尽管拳手触手是轻轻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就是不能动,手不能动,身不能动,脚更不能动。若身动或者意欲发劲攻击,即刻会让你双脚离地,就地拔起仰身倒地,或者向前扑他。笔者曾对82岁原生态太极拳高手进行测试。除了上述功夫外,他手无搏鸡之力,拧不干一条湿毛巾。但是触手或轻如棉,或重如钢,随心所欲。他站着,你从任何方向贴着他身体用劲、发力推不到他。抱腿提不起。两人握手辦手腕,仅管手劲比他壮,但总是他胜。曾有一位体重近两百壮汉弓步站桩,其他人都推、拉不动,而他只要双手轻轻的在他肩上一搭,他就很自觉的倒退。此功夫不是历史传说,不是武侠小说描写。而是一反常规的另类拳术。地地道道有真人可示范的真功夫。不是个例功夫,而是可学习,可复制的拳术。不是内劲所为,而是有着符合太极哲理,潜在的人体功能,科学的人体力学原理的内功技巧所为。

原生态太极拳虽然是高功夫。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它是被动的纯防御拳术。没有暴拳、刚腿动作,只能招架,不能主动攻击他人。其二它是非力量型,反人体生理习惯的放松自然态训练远难于基于人体本能的力量训练。年青人很难掌握。其三是它没有直接杀伤力。所以它能成为较理想的文人防暴自卫术。成为一项很安全的对抗性的竞技体育项目,但很难服务于军、警队伍。


山下道人 山令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志俊太极拳研究网-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太极拳真正的技击效果(一)
张志俊太极功夫理论之第六篇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
原创:驳斥太极人的各种“神论”(附吴式太极吴公仪和白鹤拳师陈克夫的比武视频)hHP3BG
原生态太极拳“快胜”的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