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正康:上海劳模的相机情怀,十年收藏建相机馆,被誉海鸥第一人

梅雨季节到访上海,第一站直奔延安西路,在定西路口看见马正康老师在那里等我。

他带我来到了位于一家公司七楼的“海鸥之家”相机馆,这里摆放着马先生收藏的500台多台相机,100多个镜头,还有大量摄影、暗房器材,以及摄影资料。

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海鸥相机的。

我对于上海的相机收藏,特别是国产相机收藏还是很熟悉的,其中同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相机收藏研究会很多人都是好朋友,但同马正康先生却是第一次见面。

马先生说他收藏相机的历史只有十余年,是他退休以后才把精力都投在这个上面,他以前是做建筑方面的,是个成功的企业家,而且他还在1995年、1997年两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他是实干家啊。

马先生说他退休以后开始收藏相机,这主要是源于对上海相机与海鸥品牌的热爱。中国相机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也是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上海照相机厂起点就是模仿莱卡相机,生产出的“上海58-1”和“上海58-2”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相机,这说明了上海的加工能力,还有上海人的眼界与格局。

上海相机的起点是很高了,特别是六十年代研制的海鸥双反,一直延续生产到2016年,长达50年,成为生产年限最长和最后停产的一款双反相机。

早期的上海相机品牌是“上海”,后来按国家规定改成“海鸥”品牌,成为国内的名牌,也曾大量出口,享誉世界。

海鸥双反不仅生产时间长,而且质量与镜头都非常优秀,成为中国相机的代表,被世界所认可,这不仅给海鸥人,给上海,还给整个的中国制造留下值得书写的一笔,海鸥飞的很高,也飞的很美。

马先生说他年轻时很喜欢海鸥相机,但是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把玩相机,2009年他退休了,有了时间和精力,加上也有一点积蓄,就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到收藏相机上,后来干脆缩小收藏范围,专门收集海鸥,既找相机、镜头,也搜集海鸥品牌的其他摄影器材、光学器材,以及相关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他想打造一个海鸥相机文化实物馆藏,再出一本有关海鸥相机研究书籍。

在马先生的海鸥相机馆里遇到了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相机收藏研究会秘书长祖忠人先生,他介绍说马先生加入收藏协会时间并不长,但收藏非常有特点,他立足于上海的本土相机和文化,汇集比较完整的实物资料,创办这样一家有规模,有品位的海鸥相机馆,看似品牌单一,实际上内容丰富,内涵厚重,为上海的相机文化留下珍贵的实物资料,意义深远。

杨明虎是老海鸥人,原海鸥精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这里有他生产过的相机,也有他逝去的过往岁月记忆。

他1968年入上海照相机厂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辈子,见证也经历海鸥的辉煌与困难,他是200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直到2010年退休,现在是海鸥相机研究会副组长,也是海鸥展的负责人。

杨先生告诉我,现在海鸥厂虽然不再生产,但品牌还在,公司也在,只是剩下了一些厂房与土地,而上海相机工业的60多年缩影都被压缩和打包在这个海鸥相机馆里了。

上海照相机的生产起始于1958年,而马先生的海鸥相机收藏起始于2009年,这两个年限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却给马先生的收藏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就是他的开始收藏时间晚了,错失收藏海鸥的最佳时机,他的每一台相机,每一件藏品,都是来之不易,甚至花费比别人更多的代价和精力。

上海在九十年代被称为中国收藏界“半壁江山”,起点高,收藏的人多,各种活动及购买渠道也多。早期收藏相机主要购于信托店、委托行,那时相机收藏都喜欢德国或日本早期相机,国产相机不受重视,价格低廉也少人问津,但进入2000年,进行大面积的拆迁和城市改造,很多不用的都拿出来卖,开始是摆地摊,后来是网络上交易,这一时期东西丰富,价格低廉,也经常能捡漏或意想不到。

而到了马正康开始收藏相机的时期,这一切似乎都结束或进入尾声,收藏人最喜欢逛的地摊不见了,城市拆迁的结束,也没有旧物处理,马先生的藏品大部分都是购买在国内外一些旧物网站,这样不仅他每天用大量时间用于网上寻找,也学会了国内外网络平台购物,他开启了十年的网上搜寻海鸥之路。

除此之外,他利用出差、旅游的机会在各地相机店,旧货市场,甚至国外寻找相机,这台海鸥40周年纪念金鸡就是在日本秋叶原相机店里购买的,它同国内版本有所不同,是罕见的外销版,非常珍贵。

而这台“上海-7”相机是一款试验机,仅有几台问世,他花了6.8万元买到。

这四只镜头被马先生誉为“四大金刚”,都是海鸥厂产的折返镜头,能凑齐非常不容,不仅要花费不菲资金,更是要持之以恒的搜集,最后他用了好几年终于功德圆满。

这台怪异模样,充满了魔幻色彩的海鸥DF5000相机,是海鸥厂的最后一款单反相机,因是国际著名设计师柯拉尼设计,也被称为“柯拉尼机”,遗憾的是此时胶片相机走向了末路,谁也无力回天了,仅有很少量的生产,成为相机收藏家的热门。

除了小型相机,相机馆里还有十余台大型木座机、铁座机、外拍机和一些特殊用途相机。马正康说这些老相机每一台都是岁月与时光的见证,而收藏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让他感慨,也品味了收藏的乐趣。

海鸥相机馆里最多的是海鸥单反的各种品牌,这些都是给各国代工制作的。在生产后期,海鸥大量的出口,但是品牌也是五花八门,不再叫“海鸥”,这些相机的收藏难度很大,有些产量很少,马正康用了很多心血,但他对成果很满意。

在海鸥相机馆里有两个柜台,摆放80多台简易傻瓜胶片相机,这都是海鸥厂后期的产品,可以看出海鸥的努力和变化,但是数码的出现,让胶片相机出现了断崖。

马先生仔细收藏这些不引人注目的简易相机,他在微小的变化中寻找的产品的相同与不同,分析海鸥厂家的产品走向。

他说海鸥一直是很努力的,一直想应对市场去做好,虽然最后大势所趋,没有了出路,但海鸥人是值得尊敬的。

在海鸥厂的后期产品也努力做了拓延,生产各种民用、天文望远镜,甚至出了五款数码相机,怎奈技术上没有优势,都是悲壮的一搏啊!

到2004年海鸥厂整机生产线全部停产,四十六年共生产相机2066万台。

海鸥尽力了。

馆藏的内容很丰富,除了相机和摄影器材实物资料,马正康还收集了很多书籍和厂家档案与其他资料,成为相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海著名摄影家夏道陵先生逝世后,家属委托生前好友诸福根先生,将600册摄影书籍与资料,转赠给海鸥之家,还有数千张底片都妥善得到了保护。

海鸥作为中国相机的代表,也是民族工业的荣耀与希望,在共和国的工业历史上,曾有过重要的一笔,对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巨大贡献,不能被遗忘。

马正康正是因为这个想法,集十年的精力去收集相机和其他实物资料,研究、归纳、整理上海相机文化,他主编的《海鸥相机大观》一书已经定稿排版,今年就可以出版了。

而他的海鸥相机史料馆也引起越来越多人注意,成为上海相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方面的宣传与资料查证,提供依据和出处,遗憾的是由于相机馆处于公司办公地点,暂时还不能对外,满足大众参观的需求。

马正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弥补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也给后人重要资料。对海鸥人是最大的怀念与安慰,而对中国相机工业,是书写者和记录人,功不可没。

而在相机收藏领域,他就是海鸥相机收藏第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海鸥''故里行
100台双反老相机
如果相机只要一两百块,那么……
上海58
记忆不会生锈!海鸥相机历代机型大盘点
古董相机少收藏学问多 ——记古董相机收藏家左家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