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武汉院士,“一米七”轧机系统1021项技术改造的引领者

钢铁工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被视为国家工业化的基石。迭经上世纪50、60年代的发展,新中国钢铁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坎坷历程,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步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范围内钢铁生产技术的迅猛提升,在“讲工业就看钢产量”的理念激励下,为追赶与发达国家的炼钢差距,满足工业产品制造中对高端钢材的需求,1972年,我国决定在武汉钢铁公司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一米七”轧机系统。

当年,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的引进费用为6亿美元,包括热轧带钢厂、冷轧薄板厂、冷轧硅钢片厂、二炼钢厂连铸车间及其配套设施。其中的连铸车间和冷轧厂设备从德国引进,热轧厂和硅钢厂设备从日本引进。但武钢从设备到工艺都保留着20世纪50年代苏联钢铁行业的特点,所以“一米七”轧机系统在1981年建成投产初期,原有装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都不能适应新要求,导致生产不正常,事故多发且长期无法达到预期的生产能力。

当时有外国专家断言,这套机器在中国人手里过不了三年将会成为一堆废铁。

1982年,为了恢复“一米七”轧机的生产能力,钢铁冶金和工程管理专家张寿荣临危受命,被中组部任命为武汉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全面负责武钢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工作,从而为“一米七”轧机系统恢复正常生产能力带来了转机。

为适应“一米七”轧机系统对各厂生产的需要,张寿荣针对炼铁厂落后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包括矿山系统弱磁、强磁工艺改造,烧结大修增加铺底料,高炉大修增设烧结矿下过筛,料场增加矿石退匀设施等。

在“一米七”系统各厂投产后,张寿荣结合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技术上的薄弱环节积极推行创新攻关。截止1985年6月,“一米七”轧机系统共进行了1021项技术革新与改造,其中21项为重大攻关项目,由此而使整个设备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在1982年开展“一米七”轧机系统的技术攻关之初,张寿荣经常深夜接到工作电话,紧急赶赴现场处理问题。此后不久,他为了常驻生产第一线,及时处理生产中的技术故障,他直接搬进了离车间更近的老办公楼,很少回家,真正做到了“以厂为家”。

对此选择,张寿荣自有回答:“事情确实复杂,工作太多,真的是脱不开身,假如我回家了,晚上厂里一旦出事,从位于红钢城的家里往厂区现场赶,路上花的时间肯定比从办公室到现场多得多,生产也会耽搁更多时间。”

而他的这种忘我工作的态度和精神,无疑是“一米七”恢复正常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1982年,武钢干部视察团参观日本钢铁工业事业部纪念照(前排右三为张寿荣)

1985年,“一米七”轧机完全达到了核定的设计能力,使武钢实现了钢铁日产量平均达到“双超万吨”的水平,大大改变了国内钢铁行业难以生产优质钢材的短板,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对于高端钢材的需求。如今国民经济中的车用钢板、家电产业用的钢板都得益于这个项目。

1990年,由张寿荣主持的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张寿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炼铁院士。

2003年,众院士参观武钢博物馆(左三为张寿荣)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张寿荣:钢铁无情人有情》,中国科学报

2.《【讲述】武钢一米七轧机的引进始末》,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3.《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取得丰硕成果》,《学会》1990年第5期

4.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专家风采】张寿荣:钢铁无情人有情
「矿冶人物」张寿荣院士的钢铁人生
七十年代初期引进外资建立的项目之:4、钢铁项目
武钢发展历程
八十年代武汉钢铁厂职工待遇有多好?单位发电视机分房子
首钢冷轧开拓路(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