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行的“招核男儿”:日本陆军精英,二战中神秘的日本陆航部队

在二战历史中,许多人往往会将航空部队和空军混为一谈,在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中,英国、德国和苏联都由自己独立的空军编制,英国有皇家空军,而德国的空军更是他们闪击战的重要环节。不过并非每一个参战国都是有自己独立的空军,例如太平洋上的两巨头——日本和美国,美国人没有空军编制不外乎是他们参战晚,航空部队只能依附于陆航和海航,不过不要小看二战美军的航空部队,海航和陆航加起来有将近300万人。

二战中的美国陆航

而至于日本没有空军,则是近代日本海陆相争的产物,海军和陆军尚且还不够瓜分资源,再加入第三军种空军进来分一杯羹,这是海陆两军所不能忍的。因此日本海陆军就默契地各自发展自己的航空部队,而归属日本陆军的则是日本陆军航空部队。

巅峰时期的日本陆军的拥有将近3万架各种类型作战飞机,大致与海军相当。

素质“友好”的日本陆军和海军

航空部队发展‍

日本飞行之父“徳川好敏”(此人也是日军在关内战场陆航总指挥官)从法国留学归来,并在1910进行首次试飞以后,日本就开始大力发展陆航。陆军士官学校在1922年设立飞行学科,并在38年正式建立专属陆航分校(校址位于埼玉县)。

日本飞行之父徳川好敏(德川家督主)

1937年全面扩军之前,日本陆军航空部队不过22个战斗机中队、14个空炸机中队,再加上侦查运输机等辅助飞机合计1000架而已。最初也仅为第一到第三飞行兵团,合计14个飞行联队,日本陆航的编制和地面部队一致(联队——大队——中队)。

在二战全面开始之前日本的陆航部队实际上战斗力很有限,在大的会战中对地面部队的支援效果很一般,因此很多人将抗战初期的日军的胜利归咎于天上航空部队起到决定性因素,其实是不正确的。

历史上的日本陆航部队合影

42年以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开始对陆航部队进行全面改制,也学地面部队一样成立飞行师团,其编制为:航空总军(相当于地面部队五大总军,高于方面军)——航空军(等同地面部队军)——飞行师团(师团编制)——飞行团(联队编制)——飞行战队(大队编制)——飞行中队(中队编制)。

航空部队编制‍

和日本陆军地面精锐师团一样,日本航空兵编制也是较为规范和统一。

飞行中队:飞行中队是日本陆航最基础的作战单位,按照机种类型来划分,一个战斗机飞行中队可划为12架战斗机和9架轰炸机。

飞行战队:飞行战队是日本陆航出击的基本战术单位,执行战术任务,一个飞行战队通常有2-5个飞行中队组成,飞机大概为24-36架,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不是资源分配不同的原因,往往海军的飞行战队战机数量要超过陆军。

飞行团:等同地面部队联队编制,作为合成化(含战斗机和轰炸机)作战单位执行作战任务,日本在战争期间先后成了将近30个飞行团。

飞行师团:飞行师团会下辖数个不等的飞行团,飞行师团下面还会有相应的后勤、地勤和防空等部队,可以进行独立作战,在日本投降前合计有13个飞行师团,飞行师团和陆军师团比率为1:15(在二战参战国中算中等水平)

不过日本陆航除了常规的航空部队编制之外,还效法二战中的其他国家成立自己的空降部队(空降部队并非日本陆航特有,日本海军的空降部队属于陆战队编制),日本陆航空降部队成立较晚,40年日本陆军在滨松陆航基地开始进行空降作战授课,41年12月份组建了陆航第一支空降部队——第一挺进团,受制于战术和飞机数量原因,陆航空降兵的数量并不算大,到投降时才有一个飞行挺进集团(师团级)。

日军陆航空降部队

航空部队战绩‍

如果说太平洋是日本海航的作战范围,那么日本陆航的作战区域则是主要集中在东亚大陆、东南亚和中南半岛,因为陆航战斗机的航程普遍不如海军,因此他们最初的作战职能只能是近距离支援地面部队为主,但随着37年以后97重炮等一批中型空炸机的服役,他们开始对关内腹地进行战略轰炸,如兰州、昆明、重庆等一大批后方城市都受到日军轰炸机的光顾。

但受限于飞机载弹量和数量因素,轰炸效果并不理想(和东京烧烤没法比)。

电影《大轰炸》中,轰炸重庆的日机

整体而言,日本陆航部队战绩并没有他们的海航兄弟那么耀眼,其一方面原因是他们飞机的集群轰炸效应并没有欧美国家那般聚集,能起到一种战略轰炸破坏战争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的作战对象是美国为首的盟军,实际上从飞虎队入华后日本陆航就已经基本失去了关内战场的绝对主动权。

甚至在1943年后,无论是东南亚战场还是关内战场,日本陆航就已经慢慢隐身,彻底沦为鸡肋……

关内战场的飞虎

雨田君说

日本陆航看似都是陆军菁英组成,但其在战场中一直“打酱油”,战术地位既不能如德国闪击战中的航空部队,也不如实行战略轰炸的美国陆航。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对于陆航体系的“混乱发展”

指挥混乱:日本陆航的高层向来是外行指挥内行,日本陆航最高指挥为航空总监,本庄繁、阿南惟几等11人先后担任总监职位,但真正是航空兵科出身的只有菅原道大,其他人多为工兵和炮兵科出身。除了指挥官外行之外,航空部队也是游离于陆军指挥系统之外,一般配属给军或方面军的陆航部队,但一般都不听调,战场协同意识极差。

关系混乱:日本海陆相互挖墙坑的行为也蔓延到航空部队,陆海两航既没有合作,也没有明确的分工,相互浪费资源研制新飞机,从而导致航空部队发展一直落后于欧美强国虽然针对这些弊端,1941年在任的航空总监的山下奉文大将主张将航空部队合并,但一方面日本已经面临全面战争,另一则是海陆历史渊源,导致一直未能成型。

从日本陆航部队的发展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并没有系统的航空战体系(仅仅作为地面部队的补充火力),在西方列强都重视制空权的二战战场,思想落后的也为其注入了失败的定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畑英良:在太平洋关岛“玉碎”的日军第三十一军司令官
二战「日本」二战中的日军编制(下篇)——分不清、数不尽的“军”☆
侵华日军师团之上原有三级编制:最高一级竟超百万兵
1937年,日本陆军17个常备师团有多少人?武器装备配置都是怎样?
1937至1942日本陆军及陆军航空兵充实计划
太平洋海战之二十八:杜立特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