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悟太极—资讯详情
【导读】“其实身法里蕴含着巧妙的力学,长期训练,走路时可以同常人一样,但一到应用上,就是跟常人不一样。你宣传自己的功夫有多高,如果没有这个身形,那也高不到哪去。”——作者【难度】★★★☆☆  石崇英,郑州大学体育教学部教授。解放初的体操运动员,70年代初,拜杨式太极拳、马派八卦掌第五代传人王教福为师,学艺22年。1982和1983年曾两次参加郑州市太极推手比赛,两度获得第一名。自1982年开门授徒以来,弟子千余人,遍及海内外,许多优秀弟子被聘请为武校和名山的武术教练。此视频是他09年对弟子授课的录像。对太极功夫讲的不多,但很精要。大部分是他的太极功夫的展示。
  他讲的重点是六合,具体什么六合,没有介绍。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六合手肩膝胯脚,就不得而知了。从他说合就整来看,似乎是。在后面他又说,人的整体质量,是太极拳修炼而能够掌握的。人越老,质量没变,其发挥的越好,所以对手是承受不住的。运用时是球体旋转。其次讲人本身就是一个大阴阳,把这大阴阳弄明白,修炼到,才能得到太极拳功夫。这三点看似简单,掌握起来并不容易。话虽简易,说的确是真实。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说是习练了十几年的陈氏,看到把人发老远的视频,不理解,专门拜访了石崇英的徒弟,得到的回答是只有整力把整力的人才能发得很远,对没有整力的人是发不远的。这纯属外行。整力是浑圆力的一个方面。如果连整力都没有,就别奢谈什么内家功夫。在内家功夫中,有一个说法,就是先把人打整了,然后再把人发出去。此整非彼整,这整就是僵。也有人说是把人带散了,然后就好发,这说法就好理解了。  太极拳的一种说法是,先把人叫起来,再四两拨千斤就易如反掌了,这叫起来也可理解为把人叫整了。我们的语言很有意思,同一个词,完全指的不是一回事。你不整,一出手就能把你叫整了,此整是僵整。与整力不是一个概念。两个都有整力的人对手,一般来说,我们就认为他们是一个级别的,那才谁也难弄谁。  陈小旺与廖白的推手,可以看出两人基本处在同一等级,就是都有整力。廖白的缺点是,他的推手有点像常说的推手游戏,常见到有这样的,用动腰胯来化解来力,效果就一般玩来说是可以的,且见效。但如实战,那缺陷就显现出来了。从技术上来说,陈小旺略胜一筹。以浑圆力衡量,陈得到了一半的功夫。他远比他同辈的几个陈氏的强。其他几个全凭架势低,招法熟赢人。陈小旺架势不低,腰胯肩都不盲目摇动,显见得他的底盘扎实,上身与脚褪连成一体。但他手上没有,手脚不能连成一气。别说陈小旺,许多大师看着发人很利索,其实那要看发的是谁。底盘扎实,上身也能连上,要是与没练过的,就可以出现跟耍小鸡子一样的效果。
  同是浑圆力,各派内家拳也各有其侧重,因太极拳是专练此功夫的,它对浑圆力研究的更透彻。太极拳的显著特点是四两拨千斤。别派都把这说成巧劲,太极拳并不是巧劲可以完成的。它是要把人叫起来,人的脚下没了力点,前面落空,那四两拨千斤也就顺理成章。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不再赘述。就从这一点说,它是内家拳之王并不为过。石崇英在视频中没有讲,他有没有此功,我们无法得知。也有人是把叫起人来与整力合为一体的,说是合为一体,但在训练中是必须能单独做出来,如做不出,其功夫就显然逊色。  浑圆力。有的人不叫这名字,这只是名称问题,骨子里是一样的。无论太极拳还是其他什么内家拳,其训练步骤大体是这样的,一是站桩,二是把站桩求得的通过式子来表达,太极拳的拳架子为什么那么缓慢,就是在进行这种训练,三是推手,学会听劲问劲用劲,检验自己所学。此外就是单操和实战。以本人经验,每天练俩个小时,没有三年的桩功,是不好进行下一步的。当然,有两年的桩功,也可以训练出一点东西,但很难再往下走  桩功包括站坐卧。最好是以站为主。桩功首要训练的是皮肉筋骨,骨是指骨缝,全部放松分离。没有够长的时间,这些是做不到的。站桩还得来副产品,就是抗击打。现在,很多散打运动员,除了体能训练柔韧性训练就是实打,很快就上擂台比武,虽然效果不错,但留下的隐患是很大的,就是很容易受伤。甚至被打得终身残疾。站桩为什么抗击打,现在的理论很难说清楚,从体会上来说,感觉是内脏很容易抱团,不容易受到震动,拳头打在身上,有点像打在鼓面上。当然,皮肉也可能受伤,但往往是表皮的。
  为什么从表面就可以看出这人有没有浑圆力呢?其实很简单,人体本身就是力学。骨骼的支撑运动,是有力学原理的。不是神学。关于这方面,并没有人对我系统的传授过,但却有人给我指点过。我举个亲身感受的例子。我曾与一位高手学习,他也是讲到适可而止,在讲手的时候,他身形动作并不大,他的奇怪的力量使我着迷。但无论他怎么讲,我也弄不明白他的力量是怎么来的,我是怎么做,也得不到他的效果。我耐不住了,有一回对他说,您别出力打,只推,我真使一次力,怎么样?他同意了。基本的用力方法我是很熟的,而且我那时脚下也已经有根,我真的使出我最大的力量推起他来,开始他身形并没动,还像说手那样,结果被我向后推动了几步,他立刻变化身形,那身形是非常的明显,当此之时,我是无论如何也推不动他了,能明显的感觉到我的力量推不到他身体里去,大约定了这么数秒钟,他手上一个动作,就把我向斜处甩了出去。我从地上爬起来后,清楚地印记了他那身形。  此后,我反复验证那身形,但还是不得要领。以后,又遇到一位高人,跟他推手,发现他的身形跟前一位一样,而且骨骼能动。我反复向他请教,他终于点了我一下。为什么在我国可以学到,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氛围。董英杰也反复强调身法。其实身法里蕴含着巧妙的力学,长期训练,走路时可以同常人一样,但一到应用上,就是跟常人不一样。你宣传自己的功夫有多高,如果没有这个身形,那也高不到哪去。表演时可以掩饰身形,实用时就必须得有。关于这力学的基本原理,在以前的文中已经说过。没有长久的桩功训练,这身体的力学是做不到的。  人们在解释内家拳时,常用的一个词是发挥人体潜能,用这个词等于什么也没说。石崇英用的是人身的整体质量,这个说法接近真实。研究过概念的人应该知道,在纯技术领域的抽象概念,是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准确表达的。多数只是接近真实。
  再说发力,人们可以总结出数十种发力来,如抖力,弹力,寸力等等,其实,发力只有两种。一是放,一个是渗透力。石崇英在视频中表演的是放力。把人放出很远,而又不伤人。真实的情况也是真的能把人放出很远。而最需要的是渗透力。渗透力是打到前胸,能让人疼到后背,直接伤及五脏。力量是从脚下直接叫到手上。这非有我以前讲的意力不可。当然,渗透力功夫也有深浅不同,浅的是意力混合型,深的就纯粹是意。无论哪种形式的渗透力,首要的也是身法正确,身法没有,几乎就不可能。如果身法正确,哪怕没有意力,也能打出寸劲来。就所能见到的陈氏来说,其放力比较差,没有叫起人,渗透力也是最浅的那种。为什么?因为陈氏的训练方式就决定了很难走进这一步。洪式的似乎要好一些。  以上纯属个人观赏一些大师视频所得之浅见。希望没有这些功夫的拳师见此不要生气,更希望习练其他内家拳的也不要拔剑而起,这纯属技术探讨。  '体悟太极'为您甄选太极拳的经典文献与视频,梳理太极拳的技击与健身理论,探索太极拳技艺交流与传承的新途径!非常欢迎各位拳友将习拳心得或精彩文章或视频发到tiwutaiji@163.com,与广大拳友分享交流!长按二维码关注“体悟太极”公众号(微信号:tiwutaij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太极十三势歌诀及行功心解_潘攀
通透易懂!学习太极拳推手的心得体会
我所知太极拳传人石明的真功夫
​太极拳之内劲-好文章
太极:如何让大力士推不动你? 附视频,带讲解
太极拳视频 学习太极推手的六大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