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式太极拳(32目)“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的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住之成功,而后能寸住、分住、毫住。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
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故云:对待着,数也,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非秘授而不能量之者哉。”
一篇“太极尺寸分毫解”长短仅百字,读前辈大师拳谱,我常体悟两大震憾,太极拳被称为神功自不必说,而拳谱用字、用词的精练,能说超越历代诗人、词人,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篇“太极尺寸分毫解”虽百字却分了三个段落,能悟者当悟玄机之精奇。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的成,才讲尺、寸、分、毫。”
开篇是太极拳的“功夫”,恩师杨振基大师有一句名言“功夫在拳架里”,随后的“先练开展,后练紧凑”更直接的表明此谱是讲拳架。杨式太极前辈大师传拳皆为此理。“开展成而得之”,指确实练成了。“才讲紧凑,紧凑的成,才讲尺寸分毫”,紧凑没有限度能“成”越小越好,直至毫。这应对了孙碌堂大师一句“太极练的是一点点、点点中的点点。”
太极拳拳架修练过程,历代大师均强调从求松入门,师祖杨澄浦言“不松就是挨打的拳”,松中求柔,当功夫达一定程度,如拳言“成”时自会感觉不论练拳架和推手,自己会像一个大水球或大气球,圆转如意,举手投足均显轻柔。这当为“开展成而得之”。当球体越练越小,转动弧度如尺、寸、分、甚至毫计时,拳架推手均显现柔极生刚,搭手沉重,浑身发力,外观看拳架生刚,举手投足的“圆”成直线时,则功夫大成。
至于“要至其数,非秘授不能量之者哉”。拳友当自悟之。
吾本太极 写于 2014年6月3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太极大师道出了太极实战功夫最高秘决, 献给追求太极拳实战的拳友
历史上第一部太极拳教学视频,你见过吗?
太极大师杨守中高徒展示不可思议的太极拳功夫!
杨式太极八法口决 3
【太极内功解秘】什么是“太极点”?
杨式太极拳董虎岭大师1963年。原汁原味的拳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