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椒文化解读

花椒,古称申椒、椒聊,《尔雅》称为大椒、檓,又称秦椒、蜀椒、香椒、大花椒等,是芸香科花椒属灌木花椒树的果实。花椒原产中国,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工业原料及药材等多种功用的经济树种。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说明中国人在两三千年前已经利用花椒了。古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这种宫女住的房子称为“椒房”。花椒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是做香料用,《诗经·周颂》有“有椒其馨”;花椒也可浸酒,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约南北朝时,贾思勰《齐民要术》关于花椒脯腊的记载中可洞悉花椒已开始做调料品使用。唐宋以后,有花椒作味烹菜的详细文字记载。如宋代林洪的《山家清洪》、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刘基的《多能鄙事》、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清末《成都通览》中有椒麻鸡片的菜名,麻便成为一种基本味了,并且被列为群味之首。现代人对花椒的认识也多集中在食用、药用层面,而对花椒的文化寓意认识不够深刻。古人曾赋予花椒多重文化解读。大量考古文献资料证明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花椒的功用多反映在巫术、养生、道德、审美与抒怀等层面,现有花椒的研究多集中在花椒栽培技术及花椒产品的入药和调味两大领域,对传统花椒文化的研究较少。

1.制酒与祭祀

先秦时期,人们每逢祭祀,必“选其馨香,洁其酒醴”,以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楚国人发明了以花椒入酒的新用法,开椒酒之风。用花椒酿成的酒称为“椒浆”或“椒酒”,古人也用这种酒来祭祀祖先,送神迎神。西周时期,祭祀中使用“椒”已是普遍现象。《诗经·载芟》记载了人们在丰收之后,在祭祀祈福的时候说道:“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在供品中摆上花椒来祈求风调雨顺,家族安宁。最早有关花椒的文献见于《诗经·东门之枌》:“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诗序》:“《东门之枌》,疾乱也,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就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讽刺巫女在祭祀之际却不务正业以椒娱神,而将花椒赠送于人。而把酒写入诗文的当数楚国的屈原与宋玉,屈原《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意即将用香草做出来的菜肴和花椒调制的美酒,敬献给尊贵的神明,这是描述民间以酒祭奠“八方之神”的民俗。

花椒是古人制作祭祀食品的香料。《离骚》有:“巫咸将夕将兮,怀椒糈而要之。”“椒糈”就是用椒拌入精米制成的食物,巫咸神今晚将要降临,我带着花椒饭去接他。刘向《楚辞·离骚注》:“椒,香物,所以将神,糈,精米,所以享神;言巫咸神将夕从天上来,愿怀椒糈要之,使占之吉凶也。”“桂酒”(以桂置酒中)、“椒酒”(以椒花浸泡)则是当时常见的酒类。古人以花椒或者椒酒献于神灵,是因为其芳香具有自然质朴品性,花椒用于祭品,主要在于礼神敬神,导引降神,发挥人与神之间的媒介与桥梁作用。汉代以后,元旦这一天,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崔寔认为“椒”是玉衡星精,吃了以后能使人身轻耐老,他在《四民月令》中就有“正日子孙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的记载。晋人董勋的《答问礼俗说》中有:“岁首,祝椒酒而饮之。”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有“欲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供樽”的记载。古代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清孙枝蔚《冬青行》:“桂酒椒浆前跪持,孤臣精诚天鉴兹。”刘师培《文说》:“桂酒椒浆,侈列宾筵之品。”可见椒酒除用作祭祀外,后世新年饮酒强调的是人要顺四时而兴功业,天人合一,庄稼丰稔,生活幸福,家庭祥和,社会安定。

2.辟邪与养生

在古人眼里,花椒枝繁葉茂,果实累累,品性温和,气味芳香,具有神秘超自然的力量。花椒也被巫师用来招待神灵,可以通神降神,认为花椒或椒酒具有辟邪祛病、祈子延宗、延年益寿之功效。先秦两汉时期流行将花椒作为殉葬品的习俗,人们赋予花椒特殊的作用与功能:作为一种巫术性物品,花椒主要在于驱邪避凶、导引魂灵,人们将花椒拌泥涂在墙壁上,以求辟除邪气。花椒有一定的药性,可保护尸体,表达人们对亡灵的缅怀与祝福,借以寄托美好情感。作为一种调味品,在胡椒和辣椒之前,人们使用的三大辛香调料是花椒、茱萸和姜。

古代饮酒习俗,最能体现群体之间的分享、庆祝、纳吉、驱邪、敬祖等亲情友情和信仰礼俗。花椒入酒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容。唐李嘉佑《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椒酒既是祭神供品,又是敬献长辈、觥筹交错的福物。从“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等诸多记载中可知,花椒已被赋予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从而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内涵。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正旦蒙赵王赍酒》诗有“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的句子。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椒柏酒,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有“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的记载。

从中国酒文化看椒酒的地位。古人认为以椒酿成的酒能使人健康长寿。成书于秦汉的中国医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收录了365种药物,论及花椒云:“味辛温,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久服身轻、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也讨论了花椒能治寒痛和饮食不振。从汉代开始,人们对花椒的医药作用有了明确的认知。范成大七绝《癸巳元日》:“界天山雪净黄埃,溪上扁舟夜泛来。匝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这说明南宋初期正月初一依然保留着喝椒酒的习俗。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有“椒柏酒,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说明椒酒在中国酒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赋予椒酒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花椒作为药物,可以用来杀虫、防腐、防湿。从传统饮食文化审视花椒,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古代医学家将中药“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都有寒、热、温、平“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适度利用食性差异,调节人体的阴阳差异,可使人体达到动态平衡。

3.定情与熏香

古人赋予花椒许多含义,借以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情怀和对幸福生活的希冀,人们常常把花椒与芳草香木并喻,象征纯洁的爱情,誉为君子贤人。花椒作为爱情信物在《诗经·东门之枌》中约略可见。男子喜欢上了一个女子,邀请她趁着大好时光去“南方之原”跳舞。女子也非常乐意,在一次愉快的约会之后,送了男子一把花椒作为礼物,所谓“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幽会,互赠礼物,男子送女子一捧锦葵花,女子送男子一把花椒。花椒多子,寓意多子多福、幸福美满。《诗经·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以花椒密实火红的外形比喻多子多孙,赞美女子身体健壮、男子生命力旺盛,这恰恰是封建社会大家族所追求子孙昌盛的愿景。

古人非常迷恋香水香木。《诗经》《楚辞》中就充满了椒、兰等种类繁多的香木香草。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的四个香囊和六个绢袋内,就盛放着辛夷、肉桂、花椒、兰花等芳香植物。古人赋予花椒意象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约略可见。《离骚》中有“苏粪壤以充帷兮,谓申椒其不芳。”“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王逸注:“申,重也。椒,香木也。”古人将花椒装入香袋,君子淑女佩戴以祛疫避秽,并储椒实于屋内使香气洁身,美己悦人。”《荀子·议兵》:“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芳若椒兰。”以椒兰喻贵戚。

原始巫术认为,花椒馨香多籽,表明有一种超常的繁殖能力,被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女子经常接近花椒,就可拥有花椒一样强大的生命力,这对崇尚生殖的先民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占卜者也常用它来作为卜筮休咎的灵物。许多贵族人家的妇女,房间里放置花椒,随身佩带花椒,希望获得像花椒一样强大的生命力,达到人丁兴旺、宗嗣绵延的愿望。关于“椒房”的称谓源自一则历史典故:汉成帝微服私访,在其姐姐家遇到一绝色美女赵飞燕,轻盈善舞,婀娜多姿,成帝一见倾心,将其纳入后宫,封为妃子,后册封为皇后。她一心想为成帝生一太子,但久不孕,经御医诊断,系因风寒入里,宫寒不孕,因此在其宫内,用花椒涂满四壁,取其室温气正,不几年生一子。《汉官仪》载:“皇后称其椒房,取其实蔓延,外以椒涂,取其温。”到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就中云幕椒房亲”的吟叹。

魏晋南北朝以前,花椒作为一种香料和象征物被人们仰视和崇拜,花椒是宫廷和贵族们的专利品。据史料考证,宫中后妃居住的房子一般用椒和泥涂抹墙壁,取其保暖,兼有辟除恶气,且有暗香飘荡,还有多子的含义。花椒的价格昂贵,涂抹椒房则需要大量的花椒,魏文帝曹丕的文德郭皇后说:“汉氏椒房之家,少能自全者,皆由骄奢,可不慎乎!”古代的皇后妃子因为椒香的诱惑,甚至奢侈地用花椒和泥涂在宫殿墙壁上,每时每刻都能呼吸到花椒的芬芳,且取花椒“实累累、结子多”的吉利之意。椒房、椒掖、椒室、椒殿、椒庭皆指皇妃的宫室。《汉书·车千秋传》中记载“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椒房就是皇后的居所。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椒房也作后妃的代称。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椒房特指的是杨贵妃的宫殿。杜甫《丽人行》中“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这里的椒房就是指杨贵妃,含蓄讽刺椒房之亲杨氏兄妹的骄宠姿态。《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颗小小的花椒,郭皇后能反省王朝兴衰的根本,它美好的寓意本是人们赋予的,却也在人们手中成为骄奢淫逸的代名词。

花椒熏香有祛除虫害、防病治病的作用。将花椒置于箱柜中可起到现代人用樟脑球驱虫杀菌之效。史载,汉代贵族上层社会普遍有燃香料熏衣之习,宫廷内设有专门熏烤衣物的女官。《太平御览·服用五·香炉》:“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南朝梁简文帝《拟沈隐侯夜夜曲》:“兰膏断更益,熏炉灭复香。”熏衣习俗沿用至今。

4.审美与抒怀

花椒这一审美意象常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吟咏抒怀之物。酒与诗,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緣。《诗经》“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寄托了古人多子多福、家丁兴旺的夙愿;范成大“匝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更是深情而真挚的田园牧歌;杨万里称劲酒为“椒花雨”,有“余爱椒花雨,甚于金盘露”“金盘夜贮云表露,椒花晓滴山间雨”;宋张镃《以洞庭橘寄杨秘监》诗有“遥知老监开奁处,为釂椒花雨一觞”;苏轼有“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诗人一次次椒酒与激情的碰撞,辉映着他们独特的审美体验,抒写人生之思,留下了无数传世诗作。花椒镌刻并珍藏着古人美好的记忆,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俯拾皆是。

“椒丘”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次繁多。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南朝宋鲍照《芙蓉赋》诗云:“粲雕霞之繁悦,顾椒丘而非偶。”一般“椒丘”解释为高丘或生有椒木的丘陵,而后者更符合古人的审美判断。在众多咏赞花椒的诗篇中,王维的《椒园》、明代宗林的《花椒》广为传诵,尤以宋代刘子翚《花椒》令后人称道:“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诗中提到了花椒的外形和用途,花椒一颗颗小巧玲珑的果实,给人以多子多福的象征。独特的芳香气味曾被人们视为美好的祝福,被酿制成美酒以奉神明,被采摘果束送给心上人。花椒和文学结缘,融入无数文人的美好情怀乃至对花椒文化的礼赞。

“莫教姜桂独成功。”花椒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果实,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入药救人,与味蕾为友,花椒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代饮食、医学、养生、伦理、哲学、文学等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小花椒折射出古人的智慧之广博与中华文化之深厚,“椒聊之实,蕃衍盈匊”,五千年的文化交融不正如花椒一般,结出累累硕果。

花椒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符号,种植面积也日益扩大,还成了重要的出口物资。明朝郑和下西洋便将花椒带到了非洲地区,法国潜水员曾在毛里求斯附近海域发现一艘三百多年前的荷兰沉船,并在其中发现了花椒、豆蔻等香料。如今,花椒产业已成为不少地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小花椒要做成大产业,一要进一步发挥花椒传统辛香料、药用的功能,加强花椒产品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挖掘花椒的文化内涵,丰富传统养生保健饮食文化内容。二要大力开发花椒文化旅游产品,举办花椒文化节,充分利用花椒树绿化美化和观赏价值,发展生态旅游,推出系列花椒旅游产品,使椒酒、椒浆、椒茶、椒奶、椒糈、椒叶、椒芽、椒盘等传统产品焕发生命力。三要重视国内外新型花椒市场的培育,扩大花椒出口和内需。四要进一步提高花椒栽培技术,发展无公害优质花椒,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无公害的花椒食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花椒种植的综合效益。

郭文龙: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江湖医话:红泥椒殿缀珠珰
花椒——从远古的祭祀台到家家户户的灶台
《诗经》第一百一十七篇《椒聊》
中国美术人物志——刘铁奇·第七届艺术名家书画大拜年
女娲、盘古、伏羲,本意都是……葫芦?
花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