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隋唐到清未,科举制度在1300多年的历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与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隋朝科举考试属初创阶段,为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相结合。隋初,每年各州荐举学生3人入京考试,成绩优异者称秀才。此后又有分科考试,当时仅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由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总管、刺史荐举考生。隋炀帝即位后,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10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级。隋炀帝大业二年,开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要标志。由于科举考试公开进行,有规定的知识结构作为公认的主要录取标推,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平等地公开竞争,尽管此制当时尚不完备,但已显示其选拔人才的一定优越性。

唐代是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的时期。唐代科举考试种类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应试者最多,考进士科难度最大,往往是百人中取一、二名,明经则为十取一、二,故唐代进士科特别受到士人的重视,以至当时进士有“白衣公卿”、 “一品白衫”之称。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即京师或州县学馆学生送尚书省应试者;一是乡贡,即非学馆出身,先经州县初考及第,再送尚书省应试者。

唐代乡贡入京应试,通称“举人”。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体用科等上百余种。应试者可以是现职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还可以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房初仅考策问,唐玄宗时加试诗、赋。制科考试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制科考试合格后可以由朝廷直接授予官职。唐代已有较正规的考试程序与考试规则。常科录取等第,一经尚书省礼部试合格后,明经科为四等,进士科分甲乙科,但仅获出身,须再经吏部试后方可入仕。吏部试项目有四:一曰身,指形貌端正丰伟;二曰言,指语言清晰有条理;三曰书,指书法好;四曰判,指判案文词得当,考察吏治能力。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设武科考试,由兵部主考,考试方法如文职明经、进士考试之制。武科考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以及马枪、翘关、负重等,从考生中录取身材魁梧、应对详明、有晓勇之气且可为统帅者。如文职官吏要求参加武选,则取身高6尺以上、年龄40以下,强勇且能统帅部队之人。

宋朝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唐制,但又有所发展。其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考试内容从神宗起改为以经义为主。考试规则在唐“糊名”(密封考卷上的姓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雷录”,即另派抄书手将试卷用正楷誊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以保证公正阅卷。考试时“锁院”,严禁出入,以防内外串通舞弊。殿试合格后分三甲发榜: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登第后即可授官。宋代改为三年一考,扩大录取名额,允许礼部试落第举子复试,合格者仍可登第授职。宋代武科先考骑射,而后笔试。以策论成绩决定去留,以弓马武艺定名次高下。

元朝蒙古贵族有做官的特权,无须通过考试,所以开国之初不重科举。中叶以后,为了笼络汉人,才开科取士。元朝科举每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全国共设17个乡试科场,分布在京城、中书省直属行政区以及各行省的省治所在地。总共录取300人,其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75名。会试在乡试次年举行,定额100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25名。次月举行殿试,分两榜公布,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各分三甲,赐进士及第(右、左榜各一人)、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并授以官职。考试时的命题答卷,基本上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为依据。蒙古人、色目人必须以汉文应试,但试题较汉人、南人为易。元朝科举所录取的人数少于前代,进士的地位也要低于前代。

明代据元代科举命题取自朱烹《四书集注》之法,规定试卷应“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同时规定试卷须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又名制义、时文。考试程序也更繁琐,增加各级预考,同时将学校与科举结合,所谓“学校储才,以应科举”。

清代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一致。以经义八股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发展至清朝,弊端已暴露无遗。清初即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将科举考试作为笼络汉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固知识分于思想的工具,除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旧。乾隆皇帝还指派学者方苞编定明清两朝名家所写八股文,定名《钦定四书文》,刊行全国,供赴考举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教育史之元代的科举制度
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名次?
延祐复科,被停废的科举制度在元朝的坎坷复兴路
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科举,科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