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眼万年 马泰拉

Tazanna

意大利值得深度游的好地方实在是太多,有很多地方飞机不飞火车不达,驻扎下来深度自驾是唯一的方式。马泰拉就是意大利南部这么一个神奇的所在!

从海边Salento的家出发,自驾2小时到达马泰拉外围的新城,第一眼真的挺惊讶,这个意大利南部,曾经以落后贫困著称的小村庄如今相当的富裕,精致的名牌店,路上的跑车,米其林餐厅,穿着讲究的路人……都在告诉我,这里早已经今非昔比!

世界文化遗产石头城

老城入口处的青铜雕塑 :上帝的眼泪。

马泰拉,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Basilicat),其老城区萨西区被推测为人类最早的人类居所之一,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所谓萨西,意大利语中的Sassi,原意为石头,在这一地区特指在钙质的凝灰岩岩石上,掘出的供人居住的洞穴。

漫长的历史中八方风云在这片荒凉的山地间来来去去,从古罗马到伦巴第,甚至它还在拜占庭和德国皇帝的角力中左右为难,又曾经被来自北方的诺尔曼人统治。

 Gravina 河把峡谷一分为二,石头城就凿建于峡两侧岩石上。

公元前3世紀,古罗马人在此建城后逐步发展壮大,不但克服了先天贫瘠的条件,还在石灰岩地形之中发展出了良好的供水系统。在马泰拉,除了丛聚壮阔的石屋群之外,古老的地下水道建设也是看点之一。

现在,游客们一进古城便可以看到的下水道博物馆,固定时间都有专人导览,非常值得一看!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人家几千年前的下水道比现代城市的下水系统都完善。到17世纪,马泰拉确认有1600多户穴居。民居中有不少洞窟教堂,是11世纪遭迫害的土耳其基督徒逃到这里建造的(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也有很多基督教洞窟教堂)。17世纪之后,马泰拉的生活环境恶劣,疾病和饥荒使这里不再适合人们生活, 人们逐渐搬离,很多民居闲置。慢慢的,马泰拉被大多世人遗忘了,甚至被意大利遗忘了。但也正因如此,马泰拉少了很多的商业气息,在这里除了感受到万年历史沉淀后的浩荡余威之外,还能感受到意大利小镇的淳朴民风。可能是交通不便利的原因,这里亚洲游客很少,看来看去就我一个人,大多数都是在附近海边度假的意大利人,也有少数欧洲其他国家游客。

 艺术家用马泰拉 Sassi 石做的雕塑。

1993年,马泰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意大利骄傲的一部分;

2019年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两座古城之一,另外一座是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

天地初开的马泰拉

马泰拉的历史就是人类居住的历史,这里也是被证实欧洲大陆最早的人类居住地!

古城门一角。

马泰拉位于Gravina河流所切割的大峡谷两侧的山崖上,地理贫瘠很难生长农作物,使这里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却因山脊两侧特殊松软含沙质的岩石,为人类在此开凿洞穴提供了自然的便利。

就这样,一个石洞,两个石洞,一座石头城就神奇地出现了。

 马泰拉的山岩上植被丰富,美丽却不知名的花朵。

两侧的山崖上密密麻麻布满了Sassi窑洞,相互之间又由迷宫般的石板路相连接。曾经的一座山峰,变成了一座城市,后来的考古学家把它称为“不可思议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平衡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意大利政府最终于1952年才开始迁徙马泰拉居民,迁徙工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1986年,在多位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马泰拉获得政府层面的法律保护及援助资金后,被废弃的古城的情况才慢慢好了起来。1995年,在马泰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三年,在被废弃了40年之后,意大利政府正式启动了古城修复计划!

废弃的马泰拉洞穴民居。

时至今日,我眼前的马泰拉依旧在修复工作中,我想,这样的修复工作还会持续很久吧。如今的马泰拉,也是艺术家音乐家的天堂。这里甚至有一个音乐学院:卡萨卡瓦。窑洞里特殊的凝灰岩高拱形结构,简直就是最理想的录音棚和刻录光盘的工作室。这里甚至有一个可容纳200名观众的音乐厅,天时地利,为大家奉上神奇美妙的交响乐演出。

傍晚的马泰拉华灯初上,白天苍茫的无彩色古城披上了灯光的霓裳,远处的露台上有姑娘在吹长笛,笛声穿透沙黄色的凝灰岩在古城里飘扬。酒店醇美的卡布基诺咖啡香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

一影成名,失落之城

《孤独星球》曾把它评为“失落的文明城市”,听起来就充满了孤独感。由于马泰拉地理风貌及建筑风格与中世纪的耶路撒冷极其相似,2004年,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讲述耶稣生命最后十二小时的电影《耶稣受难记》在这里拍摄,一影成名!这让马泰拉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里,成为了旅游胜地。

 新城是个非常美丽的意大利小城,人们晒着太阳吃着冰激凌,意式惬意生活。

至今耶稣背着十字架蹒跚走过的线路还是马泰拉著名的景点,有路牌指引游客行走。

除了《耶稣受难记》之外,还有很多电影在这里取景拍摄,比如2015年由刘江导演、由高圆圆、刘涛、李晨、郑凯等主演的电影《咱们结婚吧》也把马泰拉作为拍摄地。

 著名的马泰拉粗粮面包店 Pane altamura。

事实上,在马泰拉取景的著名电影多达几十部,可以说,大屏幕在马泰拉重生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每年这里能够迎来多达8到12万的游客,也彻底地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着史前文化,好在意大利政府管理维护非常给力。今天大家看到的马泰拉,既保留了史前文化的魅力,又给大家提供了足够现代化、舒适,甚至奢华的感受。

独一无二的

马泰拉石洞酒店

一路上,我路过了好几家洞穴酒店旅馆,惊艳感叹之余,不得不再次佩服意大利人设计与审美的天赋,以及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这里最大的酒店只有19个房间。主人达尼烈告诉我,他见到马泰拉第一眼就决定要把余生都消磨在这里。马泰拉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牢牢地吸引著他,我想这个力量就是历史。在近万年的窑洞里建酒店本来就是件太不可思议的事儿!作为第一批购买了窑洞的达尼烈告诉我,当时窑洞之多、之破败,其实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拆了重建,能省下90%的钱不说,还能最快地营业赚钱。但是他并没有,也万万不可以有。恢复窑洞昔日的光辉是每一个深爱马泰拉人的最大愿望。马泰拉的窑洞一间连着一间,多的能有几十间,这样的房间非常的潮湿。为了让客人完整地触摸感受马泰拉的历史,同时还能拥有现代化舒适的住宿感受,达尼烈和多名设计师一起为窑洞定制了全地下通风排气系统。他们把窑洞里每一块石板、石墙全部编上号,拆下来,把水管、通风管、电路装在地板之下,再把石板一块块原封不动地安回去……据回忆,当年拆出来的巨大石板多达2万多片。可想而知,设计施工都遇到什么空前的困境。

四星标准的马泰拉洞穴酒店的庭院。

而这个设计在上世纪80年代可谓一个壮举,更为后来的窑洞设计改造提供了完美的蓝图。然而造价花费之高也是大家始料不及,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多次停工。

就连每一块窗户玻璃都是工人们当时手工烧制而成,这些当年因为资源资金有限而不得不自己动手制作的材料,在今天看起来却那么的奢侈,独一无二!

所以,今天的马泰拉酒店,大的房间可能会有200平方米、7-8米高,小的房间可能只有几平方米……如果你身在其中,千万不要觉得奇怪,恭喜你此刻就站在神秘的历史年轮上。

普利亚地区特有的 tufo 凝灰岩雕刻的房子,普通民居也好教堂也罢,都沉浸在一种神秘古老的气氛里。

马泰拉的民宿和酒店完美地还原了古代人的洞穴生活和历史故事,现代的修复技术完全被隐藏,你只能体会到它的舒适与方便,却完全看不到它,这就是意大利人修复古物的厉害之处。这个浩大的全民修复工程至今依旧在进行中……在马泰拉的石屋里,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古代人的生活,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故事,你会觉得人类的历史,从你身边的墙壁往外渗出……

我想这就是那些第一眼看到马泰拉,就想永远留下的理由吧!

经过无数次修复的古老教堂。

后来,我又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卖古董旧货的老爷爷,他说他出生在窑洞里,在这里长大又结婚娶妻,现在和家人生活在马泰拉新城的公寓里。儿子开了两家餐厅,生意非常好,能赚很多钱,所以孩子们早就不让他出来折腾自己的小生意了。老爷爷说,我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很想念这些石头里的味道……眼里充满着浓浓的思念与敬意。

后来我在老爷爷的指点之下找到了马泰拉一家著名的粗粮面包店Pane Altamura,排了半天的队买了著名的黑面包!

以前这里生活贫困,当地只产一种硬质小麦,当地人也只会做一种麦麸面包,纯天然、无任何添加的粗粮面包是唯一的主食,现在也成为特色美味一种!

晒着马泰拉温暖阳光,啃着手里的老面包,必须承认,生活真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意大利全境游-沿东部海岸至马泰拉 
如果去意大利石头城,住这个石头酒店才算不虚此行
意路向南,海水渐蓝7 | 石头城Matera
随性的诗和远方
果然是欧洲版的中国,美炸了的意大利酒店居然是个窑洞!【设计联·1433期】
实拍欧洲的“楼兰古城”-马可中国——汉文化重建博客-搜狐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