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味上海市井里的深夜美食

上海的夜,在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之外,总有着另一抹充满了市井气息的温柔。曾经热闹的十里洋场,如今渐渐蜕变成了老马路和小弄堂,但深藏其中的,是上海数十年不变的平民味道。

2019年,上海大肆推广“夜经济”,其实这三个字还是有点精致洋气的意味在里头。作为呼吸着烟火气长大的上海人,我们对夜经济最深的理解就是:来点夜点心吃吃。夜点心可以是点心,又完全不止于点心。生煎锅贴馄饨炒饭是夜点心,烧烤海鲜小龙虾甚至小火锅也都是夜点心。夜点心就是夜宵的本地化说法,听起来比夜宵更小巧,实际却比夜宵野心更大。

有人说上海太光鲜亮丽,缺少了平民气息,但其实上海夜里的烟火气并没有减少,它们只是退回到了马路边边和弄堂深处,不要温和地走入上海的良夜,要带着食欲和热爱,一点一点吃掉上海的夜。

路边摊里的都市灵魂

柴爿馄饨

一人一灯一汤锅加一条扁担,这不是日本的街头拉面,而是上海的柴爿馄饨。早些年,上海的柴爿馄饨摊多在深夜出没,雾气缭绕间开到东方半白,顾客也是随意地坐在路边,摊主多半是外地来的青壮年,因为旧时候用柴火烧,所以称之为“柴爿馄饨”。

《花样年华》里张曼玉风姿绰约地走过上海的夜色,灯火阑珊间,只剩下那一碗柴爿馄饨依旧抚慰着无数上海人深夜的灵魂和胃。柴爿馄饨在上海出现的很早,基本在民国时期就已成气候。张爱玲就曾写过:“冬夜,亭子间窗口,娇滴滴的女子垂下吊篮,内置一碗,给情郎买柴爿馄饨,那吊篮的长绳,然是连起来的丝袜……”

柴爿馄饨的地域属性也十分有趣,虽然是上海名小吃,但摊主多为安徽来沪的小贩,骨子里透着的却是徽派美食的底蕴。那薄如蝉翼的面皮和带着一点猪油的清汤,都是无数上海人深夜里馋虫发作时的解药。

由于木柴易燃,所以柴爿馄饨是旺火高歌猛进的产物,有条件的店家会直接用一个个搪瓷小锅子当容器,一锅即为一碗,也有小贩直接支一个不锈钢大锅,任馄饨在其中上下翻飞,待烧熟以后装在瓷碗里上桌。

如今街边的柴爿馄饨只能可遇而不可求,原本几家保留在老弄堂里的柴爿馄饨现在也悄悄地歇了业,剩下的也悄悄退回到了城市的更深处,或许只能期待在某天的深夜路口,可以再遇见记忆里的柴爿馄饨。

油墩子

也许每个上海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夜晚:或者刚刚结束了一场加班,或者刚从晚自习下课,再或者因故从网吧、游戏厅早早撤退,在这漫长又灯光点点的回家路上,一个人很难不被饥饿打败,于是,路边街角点着一盏橙灯的油墩子摊头就成了你的寻觅处。

油墩子就是“萝卜丝+面糊”,拌好后放入特制的铁制容器里,轻轻倒入油锅炸,简单到极致的配方却无比好吃,除了油炸带来的香气,还有一股莫名的鲜香萦绕在其间。有些遵从古法的摊主还会加点虾皮一起炸,让香气和鲜味更上一层楼。

油墩子的出摊时间也比较长,可以从放学一直卖到子夜,有点闲心的摊主也会顺带做一些其他小吃,臭豆腐、年糕火腿肠和炸鸡,都可以在一锅油里翻滚冒泡。其中臭豆腐真的是油墩子的真爱搭档,时常一圆一方相看两不厌地码在滤油网上任君挑选。四块臭豆腐点一点辣糊再加一个油墩子,一口咬下去,瞬间被那焦黄酥脆的皮烫到征服。

现在,上海的深夜油墩子也是神龍见首不见尾,曾经广延路和延长路交叉口弯进去一点的小区门口有一家油墩子摊头,常年在夜里哺育周围街坊和路过的大学生。那里方方正正的鸡排也是一绝,不知现在还出不出摊。

此外,新闸路附近据说也有一家小摊子,运气好可以点上一份解解馋。其实,在许多弄堂口、十字路口、路灯下,都会有油墩子摊头出没的痕迹。怀着一颗吃心,总能在夜色的街头遇见一家,一饱口福。

小馆子里的深夜食堂

上海的深夜小馆比路边摊幸运一点,因为他们还有迹可循,借着一个店面一面招牌,不断吸引着上海的夜猫子们过来互诉衷肠。在上海也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所有传统的点心,在深夜照样可以吃到。

健康夜市大饼油条

提到这家店会有很多人吐槽,但它的确是夜市大饼油条的鼻祖,它将早餐品类引入了深夜档,并且开成了连锁店,造福了无数加班党和夜游神。相比非本土化的小桃园和桃园眷村,我更喜欢这家名字朴实到底的海派点心店。毕竟台式咸豆浆和上海咸浆的差别,真是闻着味道都能区分出来。

据说健康夜市的创始人大有来头,是个官方认证的“中国烹饪大师”,退休后闲不住开办了这个点心品牌,目前老师傅做不动了,生意交由关门弟子打理,但老底子和老手艺都在,想必落差不会太大。

东泰祥

如果嫌弃大饼油条太清淡,那么来点生煎锅贴可好?

上海罕见的24小时营业的生煎店,绝对是深夜里忽然抓耳挠腮想吃生煎锅贴的首选,名声在外,有好有坏,但总能拿到一个尚可的分数,也稳坐深夜生煎的头把交椅,这就是东泰祥。

走进深夜的东泰祥,环顾四周,也许彼此都有难言的苦衷,又或许只是和你一样,是个忽然想吃生煎的馋佬胚而已。

东泰祥的生煎底脆馅厚,汤汁饱满,第一下破皮,第二口嘬汤,吹一吹后第三下才是大口吃肉,这是上海人对于吃生煎的仪式感。目前,东泰祥已经把生煎店开到了加拿大,在异国他乡慰藉着游子们躁动的乡愁。据说上海这家店多年来依旧守着传统老味道,就预防着无数夜猫子“馋虫”,猛一下来搞突然袭击。

冬明铁板烧

这是一家开在菜场里的日式小店,半夜三更周围商家都关门了只有他们家夜夜笙歌,一种都市探秘的气息油然而生。老板开店开了30年,搬了很多次家,最近七八年才开到菜场里来,老顾客也一路相随跟到现在。不要被店里的日式装潢给欺骗,其实他家真的是万国荟萃。日式的烧鸟串串、俄罗斯的啤酒、中国甘肃的沙棘汁,看看菜单居然还有法式羊排?可以说应有尽有。

虽说万国荟萃,但店家自成章法。比如上海泡菜就是别的地方吃不到的海派味道,而海鲜炒面用的是货真价实的日本伊面,因为老板遍尝百味以后还是觉得这种面条口感最好。烤串多汁鲜美,海鲜清爽可口,铁板牛肉肥厚饱满,来这里吃一顿夜点心,收获的是一肚皮的满载而归。最后再来一口每桌必点的肉末大茄子,碰一杯扎啤,这不是梦想破碎的声音,而是深夜不睡党酒足饭饱的凯歌。

人生缩影的夜排档

夜排档就是夜里的大排档,虽然简单易懂,但只有三个字连起来,才是上海人对夜宵最大的尊重。既然是排档,规模自然比路边摊和小饭馆要大一点,烟火气也是最浓烈的。夜排档的招牌多以生猛海鲜为主,现点现杀现吃,摊主或者主厨永远忙碌,但永远会在顾客爆发的临界点上好菜。

威皇平价小海鲜

这家店白天路过时只觉得平平无奇,但夜里走过顿感光芒万丈。虽然主打平价海鲜,但商家凭一锅醉鸡煲征服了无数老饕。花雕的酒香和一点点药材味将鸡汤的鲜美拉升了至少一个档次,所有人第一次入口的感觉就是“哇哦,这也太鲜了吧”!

在深夜的老酒和重口味麻痹味蕾的前后,最需要这样一锅治愈系料理帮你抚平白日的委屈。等到汤喝到半饱,酒过去三巡,就是友谊萌发、交情发酵的时间了。当然,单菜不成席,这里的海鲜也算是生猛而鲜美。各种海味小炒也是鲜美到每个人的心坎里。

大塊头夜排档

一家在城隍庙学院路开了20多年的小排档,早就成为了市区的地标性夜宵站点。老板娘能从昔日的大块头到如今瘦身成功,你们每一个来吃饭的小馋鬼们都有责任。虽然店面不大,但路边的排场还是挺长的。菜品也是教科书级别的模子菜,可以从一家店里吃到上海夜排档的前世今生。海鲜也有,不过随缘点单。一手呛虾是绝活,你要问为什么上桌的时候盖子盖得牢牢的,因为虾是活醉的,怕它们跳走。

蛤蜊、蛏子什么的都洗得干干净净,用的是上海最熟悉的老味道调味,一口下去,童年夏天跟着父母在街边乘凉的回忆逐渐上涌。不怕麻烦的还可以点一盘椒盐皮皮虾,剥剥啃啃嗦嗦。不过毕竟是排档菜,重口味+脏乱差的情况也是有的,仙女们可以谨慎打卡。

温州海鲜黄牛馆

这是一家开在静安大悦城附近主打海鲜的夜排档,地道的温州味+杂合的模子菜,是爱吃海鲜的朋友们的圣地。店内够宽敞,所以露天座位不太多,门脸也很小,全是靠多年的口碑撑出一片天的老店。

明档海鲜食材新鲜,调味也有点独到之处。竹蛏王、海瓜子和酱爆章鱼算是每桌必点,都是下酒顶好的小玩意。点单的时候遇见不认识的生物可以大方问问店员,也许还能收获今日推荐。除了海鲜,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要吹爆这一碗炒粉干。作为温州菜馆的隐形尊严,一份炒粉干的好坏决定着这家店厨师的水平。

上海的“夜点心”,其实之前一直处于一个渐渐萎靡的状态。如今夜经济+地摊热潮双管齐下,希望借此可以恢复一些往日的生气,毕竟再高大上的摩登都市,深夜里每个人最思念的,却是那一碗最接地气的汤面饭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过上海凌晨2点的街,才发现这座城市可以这么好吃
上海即将消逝的早餐,你还记得伐?
盘点40种小时候的上海味道
上海最地道的10种小吃,不到10元吃到撑!
李知弥:上海小吃指南
只有老上海知道的66种经典小吃,你吃过几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