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癌症脑转移总控制率达57﹪!17﹪患者完全治愈!PD-1联合疗法新进展丨医麦猛爆料


2018年4月9日/医麦客 eMedClub/--2011年FDA批准Ipilimumab单独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后续有研究发现,联合Nivolumab或者仅用Nivolumab单药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缓解率。但由于这些研究中,通常将脑转移患者排除在外,因此Nivolumab在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还尚不明确。那么究竟Nivolumab单药或联合Ipilimumab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是否有效和安全呢?下面请跟随小编一探究竟。


背景:


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往往会有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发生脑转移,这部分患者预后非常差,通常只有4个月左右的生存时间。PD-1和CTLA4免疫治疗与BRAF靶向治疗相对于传统放化疗方案能大幅提高恶黑患者的总生存率,但不幸的是,很多发生脑转移的恶黑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通常被排除在黑色素瘤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中。那么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能否使用新的免疫治疗方案呢?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怎么样呢?这些都是临床工作者亟待知晓的问题。


方法:


本研究是在澳大利亚4个中心开展的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NCT02374242),针对18岁以上、ECOG评分0-2分、增强MRI判断颅内至少存在一处5-40毫米的病变、且未使用过免疫治疗的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排除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入组后将患者建立了3个研究队列:无症状且之前未进行过局部治疗(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或全脑放疗)的脑转移患者,采用最小化中央随机化方法,被随机分配到队列A和B中。预后因素较差的患者,如先前治疗失败(出现新的脑转移;或根据RECIST标准出现新的病变;或在之前病变直径总和的基础上增加20%;或在之前病变直径总和的基础上增加5毫米以上)、出现与脑转移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软脑膜疾病等状况的患者,不进行随机化,直接分配至队列C中。


队列A中的患者接受Nivolumab(1mg/kg)和Ipilimumab(3mg/kg)静脉注射,每3周4次;然后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Nivolumab(3mg/kg)。队列B和C的患者接受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Nivolumab(3mg/kg)。


研究主要终点指标是12周以后颅内治疗缓解率,缓解有效率定义为CR和PR患者在各队列中所占的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颅外治疗缓解率、总体治疗缓解率(包括颅内颅外综合评价)、颅内无进展生存率PFS、颅外PFS、总生存率OS以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缓解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判定。主要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是基于ITT分析,患者至少接受过一次试验用药。此外,本研究还对是否曾经接受过BRAF和ME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进行事后的亚组分析。目前本研究仍对患者进行随访中,以期望获得长期生存分析的结果。


结果:


自2014年11月4日至2017年4月21日,共入组79名患者,其中队列A、B、C分别有36人、27人和16人。队列A和B中分别有1人和2人满足排除标准而被剔除。因此,最终共有76名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队列A、B、C分别有35人,25人和16人)。队列A和B中共有45人(75%)完成随机化(分别为26人和19人),基线指标在参与随机化的队列中和未参加随机化的队列中基本一致。截止2017年8月28日数据分析时,总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IQR:8-25)个月,三个队列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4(IQR:8-22)个月、17(IQR:13-22)个月和31(IQR:25-35)个月。


① 主要疗效指标:颅内缓解率(12周)

根据ITT分析,颅内治疗缓解率在队列A、B、C分别为46%(95% CI:29–63),20%(95% CI:7–41),6%(95% CI:0–30)。三个队列中达到完全缓解的人数分别为:6人(17%)、3人(12%)和0人(表1、图1)。


表1 队列A、B、C中主要疗效指标及各次要疗效指标的比较

图1 队列A和B中12周时每位患者肿瘤直径总和变化情况瀑布图(橙色表示PD、紫色表示SD、蓝色表示PR、绿色表示CR)


② 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截止数据分析时,队列A和B中分别有16人(46%)和20人(80%)发生颅内疾病进展,因此队列A中尚未观察到中位PFS,队列B的中位PFS为2.5(95% CI:1.7-2.8)月(表1,图2)。队列A、B、C中分别有13人(37%)、12人(48%)和13人(81%)发生死亡(图3)。

图2 队列A、B患者颅内PFS比较

图3 队列A、B、C患者OS比较


③ 安全性评价:

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人数在A、B、C三个队列中分别为34人(97%)、17人(68%)和8人(50%)。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A、B、C三个队列中分别为19人(54%)、4人(16%)和2人(13%)。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在三个队列中分别为16人(46%)、1人(4%)和2人(13%),但没有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出现。


结论:


Nivolumab单药或与Ipilimumab联合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治疗前期采用联合治疗方案(队列A)还会产生长期持续的缓解。考虑到免疫治疗在多个瘤种的脑转移患者中均有不错的疗效,因此对于黑色素瘤脑转移且无症状、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采用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联用,应考虑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进行推广。本文作者也建议在新的药物研发过程中,应考虑纳入脑转移患者。


点评:


抗PD-1(Nivolumab)和抗CTLA-4(Ipilimumab)虽然都是免疫治疗方法,但这两种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并不重叠,PD-1抗体疗法主要会触发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途径,而CTLA4抗体疗法却能触发胞内大多数信号途径,其中还包括细胞周期调控途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它们联合治疗要比单药治疗更有效的原因。


此外,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或许出于对结果评价方面的考虑,通常会将脑转移患者排除在外,这也就造成了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还是一片空白。但实际上这部分患者比例还不算小,例如晚期恶黑患者中,约有25%会发生脑转移。虽然本研究在一些具体的实施环节上存在一定瑕疵,但并不妨碍其成为一项优秀的研究发表在Lancet Oncology。因为好的研究始终是以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的。


参考文献

Combination nivolumab and ipilimumab or nivolumab alone in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18)30139-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门诊遇见这样的直肠肿瘤,你知道该怎么治吗?
案例分享:PD-1单抗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
长期疗效!K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2例长效案例分享!
胃癌的免疫治疗
双免疫疗法大获成功:有效率提高50%,生存期更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重大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