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文化最经典馆藏——秦砖汉瓦博物馆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坐落于雁塔区大汉上林苑(杜陵)文化生态景区内,由任虎成、任军宜父子共同筹建,“馆藏西周至明清各个时期秦砖汉瓦 的瓦当及古砖2600个版别3000余块,是目前中国唯一的、馆藏瓦当数量和品类最多的秦砖汉瓦专题博物馆。”(引自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公众号)



“馆内展品陈列区共分为七大展区,包括瓦当的使用及功能展区、瓦当发展史展区、瓦当分类展区、古砖展示区、佛像瓦当展区、瓦当王展区以及汉宣帝杜陵遗址保护展示区。”(引自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公众号)


瓦当使用及功能展区

“秦砖汉瓦”是民族文化观念里,是国人最耳熟能详,而又古色生香的标志性词汇。人们未必见到过秦砖、也未必目睹过汉瓦,但只要稍有文化修养,都会明白“秦砖汉瓦”是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它们与民族文化之建筑、书法、文学、文字、图像、符号、生态、祥瑞等文化息息相关,是研究中华五千年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实物资料,也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承载者。


(瓦当展示)


(任军宜先生)

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里了解秦汉建筑的恢弘壮观和富丽堂皇,但在辽阔的中华大地,除了些许汉阙,我们已看不到它们辉煌壮丽的任何踪影。由于朝代的更迭、中国特有的风水意识,要切断前朝龙脉的狭隘王权观念,使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宫廷建筑都惨遭毁灭,只留下以“秦砖汉瓦”为代表的点、片文化遗存,如繁星般散落在中华大地历朝历代历史尘埃里,想要把它们收集和展示出来谈何容易。从这一层面上,我们就能体会到博物馆创办者——任氏父子的伟大。据说任老先生为了收藏,常常省吃俭用,并不惜负债;为了收集、整理和研究“秦砖汉瓦”的文史资料,踏遍三秦大地考察了数百个秦汉文化遗址,为文化界研究“秦砖汉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任军宜先生从起初靠做书画生意默默支持父亲,转而热爱和痴迷,并逐渐成为这个专题的权威专家,投入的金钱、精力和情感都是无可估量的。我们一家前去参观时,任军宜先生精神饱满、双眼放光,如数家珍般给我们一一讲解藏品,使我们深深被感动、感染,也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受益良多。每到新年,任先生就会寄来瓦当拓片和博物馆藏品台历,其真诚、宽厚的人品体现在日常交往的点滴间。

古砖展示区

许多外国朋友都说:中国人很伟大——他们会倾尽全力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中国人看来子孙事,就是最大事,他们关系到家族繁衍和民族兴盛,都把培养下一代当做己任。这一点和许多民间博物馆人很相像,他们都把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当做自己的使命,付出精力和金钱无数,着实令人钦佩!这也是笔者夫妇想做“民间博物馆”系列推介的诱因,这种由热爱生发出的保护行为,是一种伟大的义举,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毋庸置疑“秦砖汉瓦”创始人任虎成、任军宜两代人,切切实实为保护民族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是提升“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实实在在的践行者。
来秦汉博物馆,把脚踏上玻璃地板,覆观汉代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践此万岁。十六字砖,来体味封建帝王独孤天下胸襟。去感受古代雄伟宫殿屋檐上的精灵,所传达出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性智慧,以及传承有序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去体悟蕴藏在画像砖文字和图像中中华文明的图腾、密码和民族精神内核。这是一个来了就会受益无穷的地方!


(玉兔蟾蜍瓦当)



(金乌神鸟)

(佛像瓦当)

(文中图片来自“秦砖汉瓦博物馆”公众号、网页、古建中国、Artron.Net等网源,再此深表感谢!)

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发布

敬请大方批评指正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汉遗珍 ——— 文字瓦当(一)
集秦砖汉瓦之大成: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汉代瓦当·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
鉴赏|汉代瓦当·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
走进秦砖汉瓦博物馆
名胜|浙江·江南窑文化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