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中桂枝的5种用法

桂枝,味甘、辛,气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小毒。乃肉桂之梢也,其条如柳,故又曰柳桂。入足太阳之腑,乃治伤寒之要药。

桂枝一药在《伤寒论》中乃太阳病的常用药,可见其地位不一般。

桂枝

解表邪

桂枝乃太阳经之药,邪入太阳,凡遇头痛身热之症,桂枝当速用以发汗,汗出则肌表和矣。在太阳经证中,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中的桂枝,均具有解表邪的作用。

助心阳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此条文论述的是汗出过多而导致心阳受损的证治。桂枝甘草汤为一次顿服,用药桂枝、甘草二药,辛甘化阳,能温补心阳,养心定悸,桂枝用量达60g(四两,汉代一两=15.625g)。

桂枝甘草汤为峻补心阳之剂,也是补心阳的基础方剂。在其加减而来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和桂枝加桂汤中,均起到助心阳的作用。

降冲气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个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此处患者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其病机为心阳受损或心神被扰,下焦寒气乘机上冲,而发为奔豚。

此处桂枝作用有二。一是温补心阳,以制下焦寒水。二是重用桂枝以平冲降逆,使下焦寒水复归。

开结气

《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此乃太阳蓄血证血热互结初期,方用大黄、芒硝、桃仁、桂枝、甘草。此处在寒凉药中酌加桂枝这个温热药,其意不在解表,而在于通阳行气,行阴开结。且桂枝辛温升散,大黄苦寒沉降,一升一降,结瘀之势破,全身气机畅达

交通上下、协调寒热

《伤寒论》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此为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此处桂枝通阳散寒、交通上下寒热阴阳、温阳升清,与半夏降逆和胃之效与共,使升降复司,胃肠安和而为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3条
- 伤寒大白·卷三·痞满
《伤寒悬解》清黄元御著卷五·太阳经下篇 二十五章(转载)
【学伤寒】条文第163条
伤寒论太阳病篇深度答疑 | 360度伤寒训练营内部资料
第3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28-178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