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七次派兵征伐,二百年未曾融化的“铁疙瘩”(上)

原创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2020-12-16 08:02:00

“瞻对”是四川新龙县的古称,此名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13世纪时,扎嗄神山脚下出了一位名叫喜饶降泽的高僧,他于1253年跟随八思巴入京觐见忽必烈。在大皇帝面前,喜饶降泽展示法力,将一把剑团成了个铁疙瘩。忽必烈赐其官印,令他回乡为官,但喜饶降泽无心俗务继续修行,由姐姐行使管理之权。

由此,神山脚下出现了一个尊贵的家族,藏语称为“瞻对本冲”,意为“因挽铁疙瘩而得到官位”,渐渐地名也改做了叫瞻对。

新龙县的藏胞颇以“铁疙瘩”为荣,因为这代表着强硬和桀骜不驯。即便在以彪悍著称的康巴人看来,瞻对人也是彪悍中的翘楚,更何况在瞻对的传统文化中,“夹坝”是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

“夹坝”就是抢劫!

由于瞻对位于于南北两条川藏道路之间,本身无法获得商贸收益,且地处雅砻江峡谷深处,群山耸立中农耕用地稀少,生活困顿下瞻对人便以夹坝作为生活物资的补充。

当然,康巴地区并不是只有瞻对人夹坝,其他生活困苦之地,如三岩、色达、乡城也有夹坝风俗,但瞻对夹坝却屡见于清朝皇帝的案头。

因为,他们无人不可劫,无人不敢劫,上至钦差,下至清兵,都是瞻对夹坝的目标。

以至于,在彰显男子汉气概的藏刀中,便有一种宽三四寸,长二三尺的利刃,被称为“夹坝”。

正因为什么人都敢劫,瞻对才会被清朝七次派兵征伐。

但这块硬邦邦的“铁疙瘩”,却始终未能融化,成了一个让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七位皇帝心烦的存在,几乎够写本清朝帝位史的了。

乾隆九年,大清国正在盛世之中,史上最强小广告皇帝喜滋滋的,享受着父祖两代留下的家业。

可就在此时,川西大道上一群不开眼的匪徒把清兵扒成了光猪。

清朝定鼎以来,康区便是控制西藏的重要抓手,历经数个皇帝努力,进藏通道上布设着多处塘汛、粮台(驻兵关卡),这些关卡既保证道路安全,又是管控康区的节点。

但1744年(乾隆九年),“江卡汛撤回把总张凤带兵丁三十六名,行至海子塘地方,遇夹坝二三百人,抢去驮马、军器、行李、银粮等物。”

“江卡”,即今芒康县;“汛”,清代绿营兵驻扎之地;“海子塘”,理塘土司管辖的地面。

清军换防的把总带着部下,走到理塘地面遭遇劫匪,按道理说军队和匪徒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清军却“怯懦不堪,束手被劫”,这让川陕总督异常愤怒,在奏折里怒斥“川兵积弱,向为悍番玩视”,一场大战风起云涌。

其实,早在雍正六年(1728年),瞻对夹坝便见诸皇帝案头,为彰显帝国威仪,四川调汉、土官兵进剿,诱杀了下瞻对土司策冷工布

本以为群龙无首中,瞻对可一击而定,不想瞻对民众利用深山密林设伏,歼灭清兵两百余人。两年后,四川提督派一万二千余人再度征剿,却因山道崎岖兵力难以展开,其运粮之路漫长,只能草草收兵。

首征瞻对的教训,让乾隆在奏对中反复强调“兵贵神速”,但清军的进剿却旷日持久,从1744年一直拖到了1746年。

在川陕总督庆复的调动下,南(理塘)北(甘孜)两路清军夹击,中路左右策应。

但进瞻对的道路,无不是山高水险之地,清军只能如拔钉子一样,逐次攻克坚守的堡寨。可当清军辛苦攻坚得手后,瞻对人逃进密林,清兵也只能望而兴叹。

所以,在大臣的奏折里,清军攻克堡寨数量众多,但人员杀伤却极为有限,甚至远在北京的乾隆都看出来,问道:“以贼入箐者多,将来作何了局?”(“箐”,幽深密林)

1746年4月,这场耗粮千万斤、银百万两的二征瞻对,似乎“获胜了”。

攻入瞻对的清军找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经过多人指证为首领班滚的遗体,清朝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虽然乾隆似乎还有些怀疑,但前线诸将一口咬定班滚已死,皇帝也只能把疑虑咽了回去。

就在瞻对尚在善后之时,大金川之役与次年爆发,就在清军进剿金川土司期间,已经死了的瞻对首领班滚又活了过来。

他不但不隐匿行踪,还召集旧部攻打曾协助清军的上瞻对土司肯朱,乾隆震怒之下,瞻对之役的前线官员都被革职处斩。

等大金川土司投降被赦后,班滚也顺道获得了赦免,乾隆爷的瞻对之战,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时间过去了59年,瞻对再一次浮出水面,这回瞻对土司首领换成了洛布七力,清朝皇帝换成了嘉庆

瞻对核心区的地形

嘉庆十九年(1814年),瞻对土司与章谷土司(四川炉霍县境内)因血仇大打出手。

由于两个土司名义上都归属清朝管理,清军便介入以平息事端。

没想到,瞻对土司竟然将赶去调和的清官击伤,与章谷土司站在一边的朱倭、麻书、孔萨、白利等土司联名上告,呈请清廷派大军剿办瞻对土司洛布七力。诸多土司异口同声的请求,源于他们也都受过瞻对人的欺负。

元明清三朝分封了大量土司进行协助管理,但康区处于中央政府力量的边缘地带,各土司间依旧处于丛林法制之下,弱肉强食相互攻侵是主要的游戏规则。

尤其康区盛行血亲复仇的传统,能否手刃仇敌,是爷不爷们的主要标准。

洛布七力的长子曾率人越境打劫,被章谷土司亲手杀死,瞻对便以报仇为由,大肆在炉霍抄掠,各土司深受其害。

1815年(嘉庆二十年)5月,四川将军发兵进剿。

这次倒是很快见效,6月便奏报“上瞻对、中瞻对土司投诚,番酋洛布七力被烧毙于寨中”,又是一具烧焦的尸体作结尾,跟上次的班滚一毛一样。

更相似的是,没过多久,四川的御史便上报,洛布七力并未烧毙,还杀了阵前投诚的上瞻对土司。

嘉庆命令四川总督“必须察访真确”,调查结果三年后才出炉,结论是“却有人扬言洛布七力未死,还向上瞻对寻仇,但上瞻对土司并未被杀,经逐细查访,找不到洛布七力的踪迹。”

随后,便不了了之。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驻藏大臣琦善调任四川总督。他从拉萨取道川藏线去成都,遭到理塘时也遭遇夹坝,被困在当地土司官寨中十多天,裹足不前。

这次夹了琦善的,是瞻对的传奇人物——贡布朗杰

嘉庆年间征洛布七力草草收兵,他的三子贡布朗杰便开始崛起,等到将琦善堵在理塘时,上下瞻对都已是贡布朗杰囊中之物,一统上中下瞻对的他,不再满足于打打秋风,而是开始有意识的开疆拓土。

等琦善到了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备受贡布朗杰摧残的章谷、麻书、孔萨、明正等土司,都跑来告状,请求出兵清缴。

琦善认为上下瞻对都是清廷册封的土司,贡布郎杰毫不避讳的侵夺,属于无视皇命,大逆不道的行为,必须给予迎头痛击,以正大清威仪。

要知道,此时的大清可不再是康雍乾的盛世,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人打得灰头土脸。但打不过船坚炮利的英国人,还打不过弹丸之地的瞻对土司?

琦善先是鼓动各地土司共同围剿瞻对,得到了四川总督的支持,八家土司联合在一起围攻瞻对。

可贡布郎杰并不慌乱,他将境内十八岁至六十岁的男丁全部征集,挑选精壮组成敢死队,各要道隘口设置大量滚木礌石,还坚壁清野将粮食财物一律密藏。

土司之战持续了几个月,参战各方均死伤无数,冬季到来后,大雪封道,后勤供应困难,士气便日渐低落,只能分路撤军。

贡布郎杰趁此良机,一路追杀,将八家土司的兵马全部逐出境外。战后,他将阵亡土兵的人头,分送到各土司领地示威。

惨败而归各土司,再次围住了琦善的官衙,要求给个说法。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琦善代五千清兵在六个土司的配合下,分由甘孜、炉霍、道孚三路发起进攻。

没几天,京城皇帝的案头便放上了捷报,“攻获碉卡十余处,夺占隘口四处,歼毙贼番数百人。”

皇帝龙颜甚喜,肯定成绩道:“所办甚好”,同时又提出要求,“乘此兵力精锐,正可一鼓作气,捣穴擒渠。”

要是道光翻翻前朝旧案便能发现,他几位先祖对瞻对的进攻,基本都是初战顺利,而后久拖不决,现在他也走在老路之上。

发兵不到半年,道光便收到了“琦善督兵直抵巢穴,野番贡布郎杰震慑兵威,递结投诚,情愿将所得地土、人民退还各土司,照旧各安住牧”的奏报,皇帝宽宏大量的表示, “应宽待既往,赏给贡布郎加六品长官司虚衔,以昭劝勉。”

好像一切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不是妥善,道光说了不算,琦善也说了不算,还得问问瞻对周边的几位土司。

新龙的山

清军退去后,首先遭殃的依旧是炉霍的章谷土司。

贡布郎杰整顿军马,发动了七八次攻击,章谷土司虽勉力抵抗,但大量土地被瞻对夺取。随后,贡布郎杰顷全军之力发动了总攻,章谷土司自知不敌只能举家逃亡,贡布朗杰占领炉霍章谷土司全境。

获胜后的贡布朗杰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孔萨、麻书、白利、朱倭四个土司,均无力对抗瞻对,各土司纷纷逃亡称臣。

下一个倒在刀下的是康巴最大的土司——德格土司

德格土司的辖地位于瞻对西北方,作为康巴地区最大的土司,德格土司控制着今四川和西藏境内几个县,数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这与章古等土司多人分食一县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德格民谚才有“天是德格的天,地是德格的地”的说法。

咸丰二年(1852年),贡布郎杰的兵马分为上中下三路步兵和南北两路骑兵,分头向德格发起了进攻。

为了保证战役的突然性,贡布郎杰故布疑阵,说是要南下攻打理塘土司。

毫无防备的德格土司,直到大军合围了官寨才如梦初醒,只能收拾细软举家逃亡。而德格土司的逃亡之路,甚至都在贡布郎杰预料之内,他们刚刚逃过金沙江,便被设伏已久的瞻对兵俘虏。

北面基本没有一战之敌了,贡布郎杰开始往南打,理塘土司成了新目标。

应该说理塘土司还是挺强悍的,两军死磕了七个月,把贡布郎杰拖得着急上火。

结果贡布朗杰没想出好主意,理塘土司的老婆想出了个“细菌战”的武器。

她让理塘土司搜集天花患者的结痂,将这些结痂磨成细末,掺入糌粑面和鼻烟末中,送到贡布郎杰帐前,号称愿意称臣投降,先送点“补品”意思一下。

贡布郎杰不知是计,将慰问品分散下发,鼓舞士气。

结果,几天后天花便在瞻对的军营广为扩散,连贡布郎杰的孙子也染病而亡,军队失去了战斗力,贡布郎加只能含恨而去。

第二年,贡布郎杰卷土重来,军中战士都是染过天花的幸存者。这些人对理塘恨之入骨,一路烧杀抢掠,毫不吝惜。

这回理塘土司难以抵抗,只能一路狂奔逃过金沙江,去投奔西藏的格鲁派。

攻占理塘后,贡布郎杰切断了川藏大道,清军的粮台塘汛都是他的目标,不但清朝文书遭到拆阅,就连新任驻藏大臣,也被堵在半路进退不得。

强横的贡布朗杰赤裸裸得打了清朝的脸不说,对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也不放在眼里。

他给达赖喇嘛写信道:“拉萨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共有的菩萨,不应当仅让你们供在拉萨,我们要迎请到瞻对来。如若不然,我瞻对的兵马如菜籽一样多,武器如针一样锋利。”

同时挑战了东西两个巨头,自然也让两个巨头对他引起了重视。

同治二年三月,皇帝接到了驻藏大臣满庆的奏报,表示西藏愿意配合中央遏制贡布郎杰的扩张,达赖喇嘛已派一千五百土兵驰赴巴塘驻扎,以为声援。

正当清朝还在纠结兵源粮弹,西部的藏军却已先行发动。藏军分作南北两路,取道巴塘、德格攻击前进。

凭借当地土司和格鲁派的宗教影响力,各地民众相继投奔倒戈,而此时不愿意西藏地方政权插手康区的同治皇帝,还下旨要求藏军退回驻地固守待援。

这圣旨要是康雍乾三位下发,肯定能令行禁止;道光嘉庆颁发,估计也能有点作用,可同治皇帝的大清朝,权威已经退了颜色。西藏地方政府看着在太平天国、捻军、川陕回乱折腾得死去活来,早就对清朝失了敬意。

所以藏军根本不听皇帝命令,持续向康区纵深发展。同治四年10月,皇帝得到奏报,藏军以全部收复各土司辖区,贡布郎杰手里只剩下瞻对本境。

这时清朝的态度也从禁止转向了支持,被堵在四川数年无法赴任的驻藏大臣景纹,通过已畅通的川藏大路,向藏军输送均需物资以示慰问,并督促他们继续进攻。

在瞻对事件上的态度逆转,可见清朝不但对西藏的控制力渐失,甚至曾俯首帖耳的川西土司,也开始不买账了。

藏军攻入瞻对后,贡布朗杰放火焚烧官寨,一代枭雄灰飞烟灭。

贡布朗杰从崛起到灭亡的二十余年,恰逢清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

正因为清朝对康区控制力减弱,才让他寻机而起,先后攻掠章谷五土司、德格、理塘、崇喜、明正等十三家土司,其势力最大时“东至打箭炉(康定)地界,南至西藏察木多(昌都),北至理番厅,西至西宁所属二十五族,横亘万余里。”

贡布朗杰是最近接近一统康区的本土势力,这在康区千百年的历史上几乎是个孤例,至于因何康区始终未能出现统一政权,大家自己考虑原因吧!


下一篇将讲述,瞻对是怎么归了达赖喇嘛的,以及后面三次征瞻对的事件。


本文其实是历史小说《瞻对》的简编版,阿来先生的书结构宏大,背景繁杂,没点西藏历史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会有点晕头转向。

故将文中,七征瞻对的骨干节选出来,并加入了一些个人理解。

在此,向阿来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于小冬老师的新书《西藏绘画风格史》,经历三年酝酿终于要出版了,于老师新加了文字和图片,还有几十张国内没出版的高清外版大图。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老布微信,参加预售活动了!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四川德格 更庆寺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四)
桑披寺之战:大清帝国最后的荣光,清军一战收复西藏百万国土
只到理塘就回,因丁真更走红的地方,拥有中国最美的6大草原之一
藏族服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