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吐蕃的权臣时代:西域的血腥博弈和安西四镇的反复易手

2020-12-23 10:34:16 来源: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原创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吐蕃的权臣时代:06

  唐朝与吐蕃绵延一百多年的国战,并非两个帝国的单人PK,而是将南诏、川西羌、西突厥、回纥、葛逻禄、突骑施昭武九国、吐火罗诸国,都卷入其中的大混战。

  在西域广袤的土地上,博弈的势力主要表现在唐、吐蕃和西突厥诸部,三家或分或合,杀得昏天黑地。

  西域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不同时期所指的地区有很大变化。

  商周时期,“西域”最早指周朝西部诸地

  到了汉朝,“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地区,而广义上则包含了亚洲中、西部等广大的地区。

  清代“西域”的范畴,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也在其中。

  对于长期承受北方游牧边患的中原王朝来说,控制西域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商业目的。

  所有中原王朝,有一颗征服西域之心,汉唐元清属于成功案例自不必说,享国日短的隋也曾设过西海四郡,就连大家印象里孱弱的北宋,都曾西出河陇,饮马湟水(河湟之役)。

  所有朝代都把西域作为主要战略发展方向,究其原因,无不是想控制西部游牧部落,作为解决北方边患的答案。

  “北方的问题,从西部解决”,通过打断西、北两个战略方向的联动,来割裂、孤立北方的游牧势力,进而消弭、瓦解其威胁。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李世民联合薛延陀、回纥等部,一战而亡东突厥。

  此时,唐朝对西域的概念尚沿袭隋朝旧制,以敦煌为西域东界

  但随着唐朝对西域经营的开始,“西域”所指的范畴也开始不断变化。

  贞观四年(630),唐军灭北突厥,置西伊州。贞观六年,去“西”字,称伊州(今新疆哈密)。

  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贞观十八年(644年),讨伐焉耆国(今新疆焉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蕃联军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此时唐蕃尚处于,盟友关系。

  《资治通鉴》:“戊寅,诏使阿史那社尔、契芯何力、郭孝恪等将兵击之(指龟兹),仍命铁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浑连兵进讨。”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因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将安西都护府由交河迁回高昌故都。

  显庆二年(657年),平阿史那·贺鲁,诛龟兹大将羯猎颠,置龟兹都督府

  次年(658年)五月,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故安西为西州都督府。

  从唐朝27年间,逐次向西推进的步骤上,明显可以看出,由东向西、先北后南的大战略。

  


  在天山以北形成伊、西、庭防御三角形后,李世民强硬的推行了政治制度改革,以“州、县、乡、里”制颠覆游牧部落的统治。

  从唐朝的视角来看,直辖于中央的伊、西、庭地区,已不再纳入西域的范畴。

  此时的“西域”,实际上指的是“唐朝疆域以西”,北疆的西州已取代了敦煌,成为唐朝经营与交往西域的桥头堡。

  但在南疆,由于受沙漠绿洲地形所限,唐朝的管控方式与北疆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北疆三州和北庭都护府是“抚镇结合,以镇为主”,那南疆的安西四镇则是以“抚”为主。

  虽然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冬,苏定方率军剿平了阿史那·贺鲁之乱,唐朝设龟兹都督府,管辖九个羁縻州,并于次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按政治结构来说,此时南疆的宗主权,已从西突厥可汗王庭转至唐朝囊中。但由于后勤压力太大,唐朝并未在安西四镇大规模驻军(每镇五百人的兵额),实施管理主要依靠当地部族力量的忠心。

  此时,唐史中“西域”的范畴,更多是指安西(南疆)以及中亚的河中地区(昭武九国)。

  但经营西域多年的西突厥部落,并不甘心沦为附庸,不断有强势的豪酋掀起叛乱。

  与此同时,吐蕃从高原上强劲崛起,染指西域成了吐蕃拓展的重要一极。

  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谷浑为吐蕃所灭,但吐蕃从青海一路向西,截断天山南北的计划,实施得并不顺利,北庭唐军多次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应。于是,吐蕃转向了唐朝控制力更弱的安西地区拓展。

  如果说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吐蕃第一次入南疆是友情助拳,那吐蕃再次进入西域,两国则是不折不扣的敌对状态了。

  《唐会要》记载,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十月,(西突厥)兴昔亡、继往绝二可汗发兵与苏海政讨龟兹。继往绝与兴昔亡有隙,密请苏海政矫诏收斩之。其部落亡走,海政追讨平之。继往绝死,十姓无主、附于吐蕃”

  《册府元龟》则记:“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

  由上述两处记载看,662年吐蕃军队已出现在“疏勒以南”地区,并有足够强的势力,既可让十姓突厥前来归附,又可让唐朝远征军忌惮,而不敢与之交战,“约和而还”。

  龙朔三年(663年)底,吐蕃再次联合弓月、疏勒等部,围攻安西重镇于阗。这次于阗之战的战况,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唐庭连续两次自龟兹,西州调兵救援来看,此战持久而激烈。

  从史料记载上见,吐蕃进入南疆后,活动非常积极,影响也逐逐扩大,弓月、疏勒等部落先后成其盟友,于阗也一度倒向了吐蕃。

  


  乾封二年(667),大相禄东赞病逝,儿子赞悉若(噶尔·赞悉若多布)和论钦陵(噶尔·钦陵赞卓),开始主持吐蕃朝政。

  吐蕃军队开始在东起剑南,中经河陇,西至安西绵延数千里的战场上,全面向唐朝发动进攻。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蕃军取西线穿越昆仑山入南疆,攻陷西域十八州(羁縻州),又联合于阗周边突厥部落,攻陷龟兹拔换城(新疆阿克苏)。

  唐朝被迫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撤安西都护府回西州。这是安西四镇,在唐蕃间的第一次易手。

  四镇失守引得唐高宗震怒,首次大非川之战爆发。(详见前文具有转折意义的第一次大非川之战

  首次大非川之战,虽以唐军惨败告终,但倾尽全国之兵而来的吐蕃,可能也是惨胜。

  其后数年,吐蕃攻势渐落,甚至五年后的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于阗王伏阇雄以一己之力,便击走了吐蕃占领军。

  唐朝也遣萧嗣业兵入安西讨伐弓月部落,唐军尚未到达疏勒城下,孤立无援的弓月部便与疏勒一起降唐。

  上元二年(675年),于阗王伏阇雄入朝觐见,安西四镇重归唐朝控制。唐庭在于阗设置了毗沙都督府,并在且末(播仙镇)、鄯善(石城镇)、于阗一带设十二州。

  但安西四镇依旧没有大量唐军驻扎,唐弱蕃强的战争态势,并未根本改变。

  仪凤元年(676年),西突厥酋长阿史那·都支自称十姓可汗,与吐蕃联兵进攻安西。

  唐军一面以西州为基地,派兵南下到龟兹附近与吐蕃争战,另一面在河南、河北诸道颁布《举猛士诏》招募猛士出征,第二次大非川之战爆发(详见前文毁于唐朝内斗的第二次大非川之战)。

  


  678年(仪凤三年)九月,李敬玄率领的十八万唐兵在青海,再次惨败于论钦陵之手,吐蕃“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

  但次年(调露元年,679年),唐将裴行俭以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为幌子,奔袭阿史那·都支王帐,尽擒其首,再复四镇,并以碎叶代焉耆为四镇之一。

  武周初年,后突厥崛起,唐朝北疆再次风声鹤唳,吐蕃借唐朝无暇西顾之机,大举进军南疆。

  武则天被迫于垂拱二年(686),以“养民”为借口战略收缩,放弃安西四镇,固守北疆伊、西、庭三州和河西走廊。

  但很快,吐蕃就用军事行动证明,“拔”四镇是个蠢主意。

  唐朝撤出后,被寄予防御厚望的西域诸酋长,迅速倒向吐蕃,干脆成了带路党。

  吐蕃军队沿着沙漠东缘一路向东,连克重镇播仙镇(今且末)和若羌,兵锋直指沙州(敦煌)。

  武则天平定唐宗室诸王之乱后,重新开始在西域落子布局。

  她先命行军司马宋师将,出兵收复焉耆作为试探。成功之后,又于永昌元年(689年)五月,命韦待价领唐军西入安西。

  可惜,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今新疆伊宁西南),再度惨败于钦陵之手。当时恰逢天降大雪,唐军士卒在旷野上败退,冻饿交困,伤亡甚众。

  寅识迦河之败,并没有让性格强硬武则天放手。

  公元692年(长寿元年),在西州都督唐休璟的请求下,十八万唐军再入安西,“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

  两年后(延载元年,694年),不甘心失败的吐蕃卷土重来。但王孝杰在北庭唐军和突骑施的配合下,连续在大岭、冷泉两地,重创蕃将悉多于(噶尔·达古日耸,钦陵四弟)、勃论赞刃(噶尔·赞辗恭顿,钦陵五弟)和西突厥阿史那·俀子的六万联军,悉多于阵亡,勃论赞刃回朝被杀。

  收复安西四镇后,唐朝再次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并以“三万人以镇之”(后减至二万四千),此后唐军稳固控制了安西四镇,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爆发。

  


  由于安西地区处于几大势力的衔接部,没有人能够在此拥有绝对的控制力。所以在西安的博弈,表象上是唐、蕃、大食的游戏,但其实本土势力的向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葛逻禄曾是唐朝盟友,在最终联合吐蕃与唐、回鹘交战;突骑施也曾联合唐朝重创吐蕃,但最终被唐军剿灭;西突厥就更不用说了,始终都是散装势力,不停的挑起事端。

  这些一会儿倒向这边,一会投向那边的本地部落,是大国博弈天平上的重要砝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局势的走向。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同吐蕃帝国的百年战争
武则天为何要拆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在哪?
安西四镇:大唐帝国的西方前线
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和疆域面积是怎样的?不要复制百度别人结论的,要研究者自己的结论?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唐风拂西域——唐朝对西域的经营(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