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或肾虚,宜脾肾同治
人体的“先天”是指受父母精血所形成的胎元,为人体生命之根本,是与出生后饮食营养生活调护的“后天”相对而言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如果一者有虚,宜两者同治。
《灵枢·决气篇》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显然,先天是指禀受父母“两神相搏”之精。是人体生命之本源,而先天之精又恰恰藏于肾,由于肾的精气充盈,具有生殖能力。到老年,由于肾的精气渐衰,生殖能力随之减退消失,形体也逐渐衰老。
总的来说,肾为生殖、生长发育之源。素体强健称为“先天充足”,素体虚弱称为“先天不足”,如某些不孕症,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的“五迟”“五软”“解颅”等症,都与先天不足有关,往往以治肾而获良效,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人身脱离母体之后,就要依赖饮食营养。当水谷入胃以后,其中营养部分,由脾吸收,经过气化作用,变为津液,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气散精,上归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总之,脾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是后天营养的源泉,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靠肾中阳气温煦蒸化才能完成。肾中精气为后天形体之基础,而肾所藏之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与补充。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的关系,是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
脾与肾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等病证。
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证。
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证。
通常采取“补火生土”“培土制水”或“安奠两天”等脾肾同治的治疗原则,证明了“先天生后天,后天济先天”之说。
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依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
脾与肾—先天温养后天,后天滋养先天,土水互助才能沃野千里
脾肾同调,活力四射
中医所说的“先天”与“后天”究竟是什么?
中医脏腑脾与肾的关系
【脾肾阳虚有什么表现】中医讲,脾为后天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