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手必知的排放控制逻辑

共轨之家
让卡车跑得更健康


你打开了小轨第303篇原创文章

每周为你带来有料的修车知识


共轨导读



排放超标故障是SCR系统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也是各位维修师傅最为头疼的故障之一,什么是排放超标故障?排放超标故障又是怎么报出的?有哪些影响因素?我们在这篇文章一探究竟。


先给大家来一段关于氮氧传感器的故障判断

请见下方视频



排放控制


柴油机主要的污染物是PM(颗粒物)和NOx(氮氧化物),柴油车排放法规的升级,就是对尾气中Nox和PM要求越来越严格。


发动机标准循环排放限值(WHSC),单位g/kWh



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NOx是高温富氧产生的,PM是未燃烧或者燃烧不充分造成的。简单来讲一个是温度高产生,一个是温度低产生,要想同时降低这两种污染物是不可能的,只能先降低一个,再想办法降低另外一个。因此国三到国四的技术改变就有两种路线,分别是EGR和SCR。


第一种:EGR技术。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排气再循环,机内措施,降低NOx。


具体实现途径:控制燃烧降氮氧,尾气处理去颗粒!


通过EGR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排放中NOx(在发动机内处理降低NOx),再用颗粒捕集器(DPF/POC后处理技术)捕集因使用EGR而略有增加的颗粒物,从而达到同时降低NOx和PM的效果。


第二种:SCR技术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降低NOx。


具体实现途径:高效燃烧去颗粒,添加尿素降氮氧!


通过燃油喷射系统优化(高压共轨、单体泵)和喷油提前正时以降低颗粒物(在机内减少PM,优化发动机功率),再使用SCR技术降低因燃烧优化而产生的NOx排放(在排气中添加尿素后处理降低NOx)。


国四到国五,可以看到PM的限值没有变化,但是Nox的限值更加严格了,从技术路线上面看,国五之于国四的升级,就是对Nox的控制更加严格与精准。


排放超标


在实际维修中,经常会看到如下故障码:

· 发动机氮氧排放超3.5g/kW.h故障(国五)

· 发动机氮氧排放超5.0g/kW.h故障(国四/国五)

· 发动机氮氧排放超7.0g/kW.h故障(国四)

· NOX排放超标故障-超限值1(国四/国五)

· NOX排放超标故障-超限值2(国四/国五)

· 排放轻微超标(5g)(国四/国五)

· 排放严重超标(7g)(国四)

· SCR催化系统转化效率低(超5)(国四/国五)

· SCR催化系统转化效率低(超7)(国四)

· SCR实际平均转换效率低于阈值1,排放超5(国四/国五)

· SCR实际平均转换效率低于阈值2,排放超7(国四)

· 后处理SCR催化器转换效率-数据有效但高于正常工作范围(中等严重级别)(国四/国五)

· 后处理SCR催化器转换效率-数据有效但高于正常工作范围(最高严重级别)(国四/国五)


这些故障码其实都是在讲排放超标,但是我们认真去分析这些故障描述,大体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描述强调NOX排放超过某一限值,如发动机氮氧排放超3.5g/kW.h;


第二种描述强调SCR的转化效率,如SCR实际平均转换效率低于阈值1。为什么有两种解释,哪种解释更切合实际?又怎么去判断排放是否超标呢?


多数人有这么一个概念,排放超标,就是指某个工况下产生的Nox浓度超过标定的限值,假设在数据中标定了转速2000rpm、排温300℃时、发动机处于某一工况时,NOx限值分别是300和400ppm,超过了300ppm就报排放超5,超过了400ppm就报排放超7,实际上这种概念不完整。


以博世系统为例,衡量一款发动机排放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实际上是通过计算催化剂的转化效率得出的。



用上图来阐述下催化剂的转化效率。催化剂的实际转化效率就是在达到条件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SCR催化剂转化掉的NOx的量,与该段时间内发动机产生的NOx量的比值。表达为公式如下:



下游Nox浓度很好得知,因为装了NOx传感器,可以通过其测的。那么上游呢?国四阶段是没有上游氮氧传感器的,那上游的Nox浓度是怎么得来的?没有装上游氮氧传感器的上游氮氧浓度是通过模型计算出的(这个模型根据进气量、喷油量等参数确定出生成的NOx,并通过台架实验对模型不断修正,使模型计算出的与实际情况尽可能一致)。


这样上下游的氮氧浓度都有了,就可以计算出催化剂的实际转化效率。有一个实际的转化效率还不够,这个值高了低了没有参考,因此需要一个参考值。这个参考值就是催化剂的转化效率限值。


催化剂的转化效率极限值可以这么理解,通过SCR催化剂转化后的NOx浓度为排放法规限值时(如为3.5g/kW.h,5.0g/kW.h,7.0g/kW.h)的转化效率,表达为公式如下:



1)催化剂的效率极限有两个值,当下游Nox浓度为5.0g/kW.h时对应的效率为限值1,当下游Nox浓度为7.0g/kW.h时对应的效率为限值2(国五为3.5和5)。


2)当催化剂的实际转化效率<催化剂效率极限

2,且累计超过一定次数时,系统报出SCR实际平均转换效率低于阈值2,或者发动机氮氧排放超7.0g/kW.h故障这样的故障。


3)当催化剂的实际转化效率<催化剂效率极限1,且累计超过一定次数时,系统报出SCR实际平均转换效率低于阈值1,或者发动机氮氧排放超5.0g/kW.h故障这样的故障。


4)当催化剂的实际转化效率>催化剂效率极限1时,系统正常。


注:催化剂的转化效率极限是通过台架试验标定出来的,主要和废气流量以及排温相关,不同排温,不同废气流量下催化剂转化效率极限不同,将这些实验得出的数据记录到数据MAP中,需要的时候调用。下图是某款发动机的某个效率极限MAP图,可以看到其主要和废气流量以及排温相关。



SCR转化效率监控


下图是SCR系统检测排放是否超标的流程:


进入系统后,首先判断当前状况是否满足监控条件,常见的条件如:露点温度是否达到、是否有氨泄露、排气流量以及氮氧量等。如不满足,继续等待;如果满足,开始计算效率,计算催化剂的实际转化效率和根据当前工况(排温以及废气流量)在MAP中计算出极限效率,判断两个值的大小,如实际效率小于极限效率,则计一次,当计次次数大于一定值,报出排放超标故障。



我们用上图解释下判断排放是否超标的控制策略:区域1内,不满足监控条件不进行计算;区域2满足了监控条件,开始计算效率,但是上游氮氧累积量没到限值,不进行效率比较判断;区域3不满足监控条件;区域4满足监控条件,开始计算效率,且当上游氮氧累积量达到限值(比较效率的限值)时进行效率判断,判断出实际效率大于极限效率,则系统正常。



这张图可以看到,在区域4时满足监控条件,开始计算效率,且当上游氮氧累积量达到限值(比较效率的限值)时进行效率判断,判断出实际效率小于极限效率,说明系统存在问题,计数一次,开始下一次效率判断;当累积次数高于一定值时,报出故障。


SCR转化效率监控


从上面的理论知识讲解,我们清楚报出排放超标故障的直接原因就是实际转化效率<极限效率,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无非两个,实际转化效率算低了或者极限效率标高了。


1、实际效率算低了



导致实际效率低的几个原因:

1)下游累积的NOX量太高了。

· 催化剂问题,反应效率降低;

· 喷射系统故障,实际消耗量不足;

· 尿素问题;

· 传感器问题,测出的值偏高;


2)发动机原排增加,常见原因如下:

· 喷油器磨损,喷油量增加;

· 中冷器效率不够;

· 烧机油;


2、极限效率高了

我们刚讲了,极限效率是在台架上做试验,将试验结论写到数据里面,应用时,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出来的,因此可能有以下情况导致极限效率算高了:

· 厂家的试验数据不对,即模型有问题,导致计算的极限效率偏高,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刷数据;

· 计算极限效率时用的参数不对(排温和废气流量,简单理解就是排温、进气量、喷油量、EGR率等,参数不对,导致用模型计算出的值偏高)


版权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明斯国六技术全景解读(1):关于氮氧化物的排放
氮氧传感器驾到,统统闪开
工业锅炉NOx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基于国家新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烟气脱硝改造技术路线
浅议水泥生产的脱硝问题(二)
SCR、SNCR、COA等烟气脱硝工艺及其组合如何实现NOX小于50mg/Nm3的超洁净排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