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化腾:不想成为科学家的投资人不是好企业家



“斯坦福大学有三分之一的老师是住在校园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跟邻居聊天时,发现他创办了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他是计算机系的教授,因为觉得改作业非常麻烦,要在三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切换。于是,他把硬件物理的计算机切割成三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可以装一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我非常感兴趣,于是和斯坦福大学时任校长做了他的天使投资人。”9月8日,在中国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讲起他自己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时,仍津津乐道。


这是张首晟第一个天使投资项目,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这位名叫孟德尔·罗森博格的邻居创办的公司叫VMware,如今的VMware市值高达439.5亿美元(按9月19日收盘价算)。


在世界知名学府中,斯坦福大学算是一朵奇葩。“斯坦福大学是硅谷创新的发源地,它将科技和商业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产学研结合的典型。”在论坛上,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评价说。据统计,硅谷高达80%的企业由斯坦福大学学生和教授创立或投资,这其中就包括了惠普、谷歌等知名企业。


科学家VS投资人:

既懂前沿科技又懂投资


产学研结合,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身份的跨界,跨界连接技术、资本和产业。常见的身份跨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科学家跨界当投资人,另一种则是科学家跨界当企业家



张首晟是典型的从科学家跨界投资人的例子。在斯坦福大学,并不缺研究成果,张首晟本人更是全球最为知名的华人物理学家之一,他们拥有对未来和技术敏锐的判断,知道哪些技术可以产业化。张首晟说,很多斯坦福的学生、老师出来创业,几乎都有斯坦福老师成功投资的身影,甚至可以说,当年硅谷的创立,斯坦福大学本身就是最大的天使投资机构。


“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然需要科学,就需要投资,需要既懂最前沿科技,又懂得投资的人才。投资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一个眼光,他要判断下一步人类社会的文明到底应该朝着什么地方走。”基于这样的考虑,2013年张首晟创立丹华资本,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用资本打通研究和产业之间的通道。



身兼投资人和科学家的,除了张首晟,还有晨兴创投主席陈乐宗,他拥有哈佛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辐射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病理学研究员。1986 年,拥有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两个上市公司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美国创立了晨兴(Morningside)。晨兴投资了很多医疗和科技领域的公司,包括搜狐、携程、迅雷、YY、UC、小米、快手等优质项目。陈乐宗虽然已经是一位知名的成功投资人,但在2016年5月7日的中美生物医药协会(CABS)方瑞贤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的演讲中,他说他首先是个科学家,然后才是投资人。


科学家VS企业家:

科研和市场的“产研相长”


我们在分析投资人的来源时,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张首晟、陈乐宗这样的科学家跨界投资人;二是企业家跨界投资人,比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顺为资本的雷军,现在很多企业,比如BAT、美的、海尔等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投资基金;三是明星跨界投资人,比如创办Star VC的任泉、黄晓明、李冰冰等;四是专职的投资人/机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身份往往是重叠的。比如科学家,在产学研这个链条中,除了做投资人,更多的是成为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企业家。还以斯坦福大学为例,除了上述创立创办VMware的孟德尔·罗森博格,还有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K·科比尔卡(Brian K. Kobilka)。


作为科学家创业者,2002年,布莱恩教授创立了一家专注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将其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G-蛋白偶联受体产业化。“以前跟医药公司合作,医药公司的律师和斯坦福大学的律师总是会为知识产权归属吵个不停,合作协议根本就签不成。于是,我就决定成立一家公司自己做,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国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布莱恩教授说,创办企业和科研其实是双向互利的,“我希望把团队在斯坦福大学研发出来的技术,应用到药品的研发当中。同时,创办公司对于促进我的科学实验也是有帮助的。”目前,这家公司也得到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风投。


“研而优则产”的还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



“我在2002年也成立了一家美图公司,做人脸识别、摄像头、VR,但只做了一年就关掉了。我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不够,人才也不够。在中国做原创要做积累,等积累足够了再出来创业。”汤晓鸥说。


2011年,得益于大数据的积累、算法的进步,最主要的是人才储备也足够了,“到那时,我们已经培养了一百多个博士。”于是,汤晓鸥第二次创业,成立了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科技公司商汤科技。2017年7月,商汤科技公布了B轮4.1亿美元融资,总估值高达15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角兽。投资人既有国家队(中金公司),也有大型的市场化产业基金(晨兴资本),同时还有产业资本(TCL资本)和个人投资者(梁伯韬),非常多元化。


我们在分析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模式时发现,斯坦福大学对硅谷创业者的投资方式非常多样化,既有老师投学生,老师之间、校友之间的相互投资,也有斯坦福大学以校方名义的投资,即使是教师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也不存在需要和校方分享的说法,机制非常灵活。


发挥企业的激励作用


在国内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成果市场化,无论是节奏和收益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收益和科研人员的付出并不成正比。


这就需要发挥企业在产学研这个链条中的纽带作用。


在美国,斯坦福这样的私立高校有很好的机制,在中国,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也在逐步开展。比如腾讯和清华很早就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近期也转向研究AI。腾讯前不久发布了一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能够对早期食道癌的筛查准确率达到90%以上,这款产品就是腾讯AI Lab、优图实验室等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食道癌研究所)等医疗单位合作的产品。尽管在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仍未完全放开,但在业界的推动下,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我们希望通过和清华大学举办‘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不断地尝试来促进科研和产业界结合与创新。”马化腾在中国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不想当科学家的投资人不是好的企业家。”当然,他这句话是有潜台词的,那就是通过企业来将科技和资本打通,对于腾讯来说,青腾大学以及背后的腾讯开放平台,正是承接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载体。


那么,科技和商业怎么结合?换言之,企业如何将科学家和投资人联合起来,共同打通产学研的通道呢?



在这一轮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浪潮中,有一个趋势特别明显,那就是科技越来越融入到各行各业,所有产业界都必须关注科技,“过去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业,基本上是能源和金融巨头,但在这一两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五家在这一两年全换成了以互联网、信息科技为主的企业,前十大企业中有七家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连投行高盛都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企业,它超过三分之一的员工是科研人员,超过了Facebook的研发人员。”


马化腾预测,未来企业的基本形态将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充分挖掘云、人工智能(AI)、大数据的应用场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和各行各业、学界和研究界进行合作,是未来互联网科技企业存在的基本方式。


如今,在“互联网+”方面声名在外的企业,如腾讯、科大讯飞、IBM、谷歌等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布局,我们分析这些企业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产学研这三个链条中都有布局,贯穿了始终。


在研究方面,企业一直是科研最不可忽视的力量,比如腾讯和清华建立了实验室,和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有共同研究的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基金作为创投市场的重要力量,不断扶持初创企业,BAT方面,腾讯通过青腾大学囊括了一大批国内优质项目,对符合其生态战略的进行投资,京东、小米,制造业企业中海尔、美的、TCL等都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基金,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打造生态;笔者发现,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 投资未来 ,比如腾讯投资了阿拉伯卫星公司,投资了特斯拉,尽管目前电动汽车和卫星公司尚未真正给投资带来回报,但它代表了未来的希望。


在国外,关于产学研融合的有些探索可能更加先进。比如位于波士顿附近的富兰克林欧林工程学院,学生进入校门后,打破传统院系专业,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与企业合作,让学生通过做项目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得到结合。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也开展了一个叫“引擎”的计划,通过学校的基金,鼓励学生把想法变成一个现实,把样品变成商品。


这或许也是未来产学研融合的新趋势。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硅谷?因为缺少这些
张首晟: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年轻人离开投资圈,技术型投资人正在进场
建立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学家出去创业?科研资源所有人共享?这家研究所是要“搞事情”啊!
关于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的几点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