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志正健脾胃的经验方

脾胃之症,始则热中,终传寒中:路志正认为,人体的阳气,如同阳光之于花草树木,是生命产生的原动力。如果饮食不能节制,进食生冷,伤及脾胃阳气;或恣食肥甘厚味,加重脾胃负担,宿食积于胃中,早期多为湿食中阻,继而化热,酿成湿热,出现胃脘胀痛、反酸、烧心、呃逆、纳呆、口干口苦、大便黏腻排出不畅或便秘等症,日久不去,由实转虚,伤及脾胃阳气。

正如《医学纲目》云:'脾胃之症,始则热中,终传寒中。'而温运中阳,可以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否则阳衰土败,土湿水寒,水盛土湿,万物萧条'(《四圣心源》)。

这在脾胃病的中后期、以及老年或体弱之脾胃病患者中尤为突出。所以,路志正认为:脾胃之德运昌盛,才能使其升降相因,燥润相济,纳化如常,则气血充盛,阴阳平和,万物生机盎然。

脾胃贵运,运脾贵温:路志正在治疗慢性脾胃病时,常以培土建中,温运中阳为大法,佐以祛湿化浊,调其升降,以仲景理中汤为主方化裁。扶阳派医家郑钦安认为:'阳气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健脾伏土,使真火伏藏,才能命根永固。'充分表明脾胃贵运,运脾贵温。

温阳不忘顾阴:肾阳充旺,脾土健运,自无寒湿诸症。'附子辛热纯阳,走而不守,用之则为附子理中,温运之力更强。湿性重浊黏滞,易阻气机,路志正常选用藿香、佩兰、苏荷梗、厚朴花、八月札等花、梗、叶类芳香悦脾,宣畅气机;脾胃阳虚,湿蕴日久亦可以化热,出现阳虚与湿热并见的症状,可在温运中阳的同时,酌情加入茵陈、黄芩、滑石、生薏仁、通草等祛湿清热之品;湿性重浊,郁久可成湿浊、湿毒,影响血脉运行,出现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滞,甚至导致癌前病变者,酌加醋莪术、石见穿、丹参、郁金、元胡、酒军、败酱草、乌梅等,化浊祛湿,通利血脉。

总之,温运中阳不忘顾阴,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患于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大暑|冬病夏治好时机,让体质打个翻身仗!
明师课堂 | 大便要么不成型要么黏马桶,该怎么办?
牢记三大养生密码,疾病远离身!
大暑养生:护脾阳 莫贪凉 利水化湿 留芳香
基于《伤寒杂病论》“三中汤”病症解析
《伤寒论》温中益津法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