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届考研大军的21条“军规”,家长赶紧转给备考的孩子做起来

2022年的这个暑期,将是2023届考研备考的黄金期。因为在这个暑期结束后的开学时,9月份就要进行2023届考研预报名,然后在10月份进行正式报名。对于2023届考研预计500万人的考研大军,这个6~8月份的暑期时间至关重要,我整理这21条考研备考”军规“,让暑期中的孩子赶紧做起来。

  • 第1条,淡定点、质朴点,不要天天自我感动!

英雄不问出处,考试只看结果,过程再感动天地都无意义。不要因为备考过程中遇到挫折而悲观沮丧,也不要因为状态良好而欣喜骄傲。不要每天熬夜看书、一连学习几个小时不休息、中午也不休息、买很多很多复习资料等。学习时长不代表什么,别每天自我感动得不行。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每天保持淡定一点、质朴一点,心如止水,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只斗鸡经过训练后,达到所向披靡的高超境界,是“呆若木鸡”,不是趾高气扬。

  • 第2条,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自信。

无论全国每年考研报名人数的总数是多少,考研的每个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哪里、有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别人的水平。备考复习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战斗,每个人的对手就是自己,只需要战胜自己的弱点、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自己,不要跟风与别人比,复习过程中需要淡定、务实。也不要个人盲目自信,不要把考研的目标定得太高,要了解清楚避免掉入哪些坑,做最充分的准备、打最稳妥的仗。

  • 第3条,不要做渣男渣女,对于考研资料和名师,见一个就爱一个

考研资料在于精、不在多,一本资料吃透足矣。一本资料读三遍,比三本资料读一遍,效果好太多了。对于考研名师也是一样,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认认真真跟着听课,认认真真做练习。

  • 第4条,手机是最大的干扰,请把手机放进书包里而不要放到桌面上

不要高估自己对手机的自控力,考研最大的干扰就是手机。作为在校学生,别老想着有人找你,没有那么多人找你,也没有什么事比你的学习更重要。把手机放进书包里,只在早、中、晚三餐时间和回寝室时间才拿出来看,集中回复来电和信息。别用手机查看学习资料,用电脑时请关闭微信和QQ。

  • 第5条,学会取舍

要做好考研这件事,就必须对其它事项有所取舍。不要谈恋爱、塑身、减肥、打工、挣钱,做这些事在短期内并没有什么大的结果,暂时放下也无妨。尽量减少社团、竞赛、聚会、娱乐活动。回到高中时期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每天足够有效的复习时间,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 第6条,考研是选拔性考试,总有人能考上,但也总有很多人考不上

对于考研,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因为考上的名额就只有这么多。要考研,必须首先站在可能失败的立场上,想想如何在可能失败的情况下去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而赢得一生,也没有人会因为考试而输掉所有。努力了、拼搏了,接受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它总好过什么也没有。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 第7条,全程有规划、每天有计划

首先要作出考研备考复习的全程规划,然后分解落实到月、周、天。每天有计划,每天完成任务。

  • 第8条,每天保持足够的复习时长

建议每天的复习总时长不少于8~10小时。足够的时长是复习效果的基础保障,但中间要适当安排休息时间。时间总量并不是衡量复习效果的标尺,复习效果=时间长度* 效率。

  • 第9条,保证复习效率、效率、效率

复习效率是指每投入单位复习时间,因而产生了多少复习的收益。复习的收益是指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记忆了多少内容条目,解决了多少问题,做完了多少题目,等。千万不要只顾投入复习的时间,而不管复习的收益。每人每天可以用于复习的时间就这么多,而差距就在于复习的效率不同。

  • 第10条,复习时间不要出现大的间隔

考研复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保持每天复习不中断。即使有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出现,也尽量不要出现3天以上不复习的情况。

  • 第11条,多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上岸经验

多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上岸的经验贴,或多问问自己学校上岸的学长学姐,你就能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否适当。对于每一科考什么、该怎么样复习,这些上岸的学长学姐肯定是有可取之处,基本上你采用这种复习方法应该问题不大。尤其是专业课科目,这个非常重要。

  • 第12条,如果本身是“双非”或二本院校的学生,注意是否会被歧视

对于本身是“双非”或二本院校的学生,如果想考一所比自己学校高出2~3个等级的学校,你要特别注意看看往年你校有没有学长学姐考上过这所学校。如果近几年有成功的先例,那就证明你校学生有这个实力并且没有被歧视。如果没有这样的先例,那你就应该懂了。

  • 第13条,可以找研友,但不要在一起学习

不要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学习,这样只会降低彼此的学习效率。找研友可以,但不要在一起学习。研友是用来在学完以后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启发解决问题,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但如果研友每天拖着你不去看书、早点回寝室或去逛街,你就要坚决远离这样的研友。

  • 第14条,不要过多关心别人复习的情况,收起你的玻璃心。

不要过多地关心别人复习的情况,你只要关注自己是否完成了复习计划。毕竟每个人的习惯、方法、目标、计划都不一样。在备考复习的中后期,如果某人因心态爆炸而放弃考研,你对此不要大惊小怪。你不必心碎、不必沮丧,你仍然要淡定地继续做好你自己。

  • 第15条,去图书馆或考研教室复习,不要在寝室复习,也不要在家复习

选择去图书馆或考研教室复习。一个人的学习需要仪式感,这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可以抵抗其它干扰。

  • 第16条,大三的暑假一定要留校复习,家里不太适合复习

大三的这个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期。留校是为了借助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学习环境,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和学习效率。

  • 第17条,数学和专业科目要多花时间复习,这两科能拉分,也能被拉开分。

考研初试中数学和专业课科目,这两科各为150分,占到初试总分的份额最大。考生之间初试总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数学和专业课科目上,得此两科者、得天下。初试不考数学的除外。

  • 第18条,预报名、正式报名、缴费确认、现场确认、初试、复试、提交材料等,在这些关键节点上提前做好准备,不要拖延。

请时常关注 “研招网” 发布的2023年考研日程安排及通知、公告的信息。

  • 第19条,保持身体体力、每天去操场跑几圈

考研备考的过程是一场马拉松,最后拼的是良好的体魄和持久耐力。尤其最后的备考冲刺及全国统考是在岁末寒冬,如果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而生病,会让你的考研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双重打击。

  • 第20条,好好写字

试卷上干净漂亮的字体,很大程度上会给得分带来很大优势,尤其是考英语和考政治。在平日复习中作笔记和解题时,注意好好写字,顺便就把字练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研人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说的是你吗?
怎么准备21年考研?
「20考研」网上这么多经验贴,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考研期间|不要做30件事
17个研一学长学姐首次曝光“考研备考用时”,有人居然每天只学了5小时?
2018考研,你规划好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