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找出界限丨《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学习笔记

找出界限

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来就有趣的主题,也没有注定无聊的题材。一个只是发生在我们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自然很难打动人心。因为我们总是走不出故事叙述者的角色,习惯以他的眼光来审视故事的因果,评判相关事物的影响。……皈依上帝的说教,……会乏味得让人昏昏欲睡。反之,若是能唤起人们沉思冥想或反省肉骨凡胎是多么脆弱,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那么,即使一篇关于剪纸的文章也能对读者产生“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吸引力。

怎么样才能唤起沉思和反省哪?

虽然,还没有答案,但是也能看出一个比较老套的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写的素材。

若想找出一篇小说中标识分寸感的界限,作家就要打破平衡,写出的情节要引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结果。正如小说一样,非虚构文学的推动力来自戏剧性叙述——场景、电话、对内心状态的描写。对我来说,虚构与非虚构叙述的主要区别在于叙述者的真诚。小说的叙述者可以是傻子、吹嘘之徒或谎言的制造者,但是回忆录和其他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纪实文学作品却不能如此。这类作品的叙述者依赖于叙述者心甘情愿地去研究那些无法解决的矛盾。

我比较喜欢给出结果,总是担西别人看不懂,因此写的非常啰嗦,可是,还是有人说看不懂。可能是偏于讲道理吧。场景、对话、内心独白,这些可不是我的特长。写自传最重要的应该是真诚。

要创造出某段经历具有普遍性的幻觉,叙述者要让自己“有懈可击”。……你必须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看起来蓬头垢面,不再相貌堂堂,不再性情甜美,不再言之凿凿。……回忆录见证了人类情感的矛盾性,表明了痛苦中蕴含着快乐,美丽中隐藏着丑陋,失败中暗含着释然,爱恋中蕴藏着腻烦。

普遍性的幻觉,大概是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吧。读者读起来仿佛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样。一个公众号的作者就特别愿意写自己是个胖子,长得丑,其实看照片也挺好看的啊!哦,原来原因在这里。真是不得了,怪不得我写的东西没什么人看。

当然,也不要把自己弄得特别不堪。要有一个度,夸大与贬低故事中的事件,可不是什么好办法,讲故事,合理才是王道。另外一种办法是将读者至于并不舒适的状态。

卡夫卡说:“书应该是我们心中那片冰海的破冰斧。”

伤疤的故事

伤疤给人留下来的记忆。心里是否矛盾。恐惧吗?痴迷吗?痛苦吗?还是释怀哪?

快乐与内疚的故事

快乐基本上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这种快乐会让自己内疚吗?当然会。

就是这种矛盾心态,如果是这样一篇文章,我也喜欢看啊!我为什么没想到哪?

写自传时候不矛盾吗?干嘛装得满不在乎哪?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两个老师的文章。一个兢兢业业,一个是没有人性的狼师。看得我一会感动一会气氛。想来记忆中也有这样的老师啊!为什么就不能写哪?

总是觉得没有素材,看来还是我的感觉不灵敏啊!

学习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5个角度解读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
《小说技法十一章》
诺奖作家谈写作 | 略萨:叙述者空间
诺奖新桂托卡尔丘克演说全文:世界快死了,我们没有注意到
几乎无法改编的20本书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