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素材,不知道怎么写,老舍和村上春树是怎么说的?我向文学创作爱好者们推荐两本经典著作!

据我观察,来简书的朋友们当中有不少都是文学爱好者,之所以来简书,就是想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搞一些创作,成就心中的那个文学的梦想。

但是,据说,在注册简书的人当中,发表过文章的只有不到20%的人(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哦),而能够坚持写下去、定期更文的,就更少了!因为,时间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决定因素,我相信,大多数人之所以不去写,或者说坚持不下去,是因为常常有着和我一样的困惑,或者是不知道写什么,一点灵感都没有,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写,写不出来好东西,与大神们的一对比,相形见绌,就不敢再去写了!

文学创作,往大了说,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传播,往小了说,是语言文字的排列组合游戏。可语言文字是何其精妙的东西,岂是随便写写或者偶尔碰运气就能一鸣惊人的?文学创作这东西,没有刻意的练习和长期的积累,万万不可能写出好东西!可既然是刻意练习,就需要一能拿起笔,笔耕不辍,二能在刻意练习中提高,找到写作的规律或者说适合自己的方法。

可到底需要怎样写,需要写些什么?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部由顶尖级的文学大师写的关于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经验之谈,希望对喜欢搞文


我怎样写小说

老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伟大作家,堪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据说,要不是因为去世得早,是能够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他一生中孜孜不倦地创作了大量作品,小说、散文、戏剧,无一不通,曾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

老舍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是有名的文艺理论家,因为其长期在大学任教、长期在作协、文联任职,所以写了很多关于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的讲稿。《我怎样写小说》就是老舍关于文学创作理论的集大成,虽然收录的东西大多是老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写的,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丝毫不过时,是一部指导文学创作者怎样进行文学创作的经典论著。

这本书收录了老舍在成名之后写过的关于文学创作的几乎所有讲稿、讲义之类的文章,既有文学概论讲义这样的相当于专著类的东西,也有详细介绍、回顾自己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四世同堂》背景、动因等作品的文章,既有对小说创作的独到见解,也有对诗歌、戏剧等创作理论的阐述。其中,对文学创作者最具指导意义的,应该是这部书中对于怎样写小说以及怎样描写景物、人物,怎样运用事实和运用语言,以及怎样通过读书提高自己创作水平的阐述。

——关于读书,老舍认为,要多读书。“书一念多啦,心中有一些故事、有一些思想的时候,马上就能找到一个最好的表现形式”,另外,多念书是养成自己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

因为文学必须有美、有感情、有思想和好文字,“我们念书越多,越能判断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坏的作品。”同时,他认为,读理论书籍永远不如读真正的作品。所以,对我们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一定要多读经典作品,比如,你是写短篇小说的,就要多看短篇小说;你是搞长篇的,就要多看长篇小说;你是写散文的,就要多看散文,你是写时评的,就要多看时评。总之,看得越多,见识越广,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才能采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即便是去刻意模仿大师名家,也不知比自己瞎编乱造强一万倍!

——关于景物,老舍认为,“写景不要以为景物是静止的,不要前面有人,后面加上一些不相干的田园山水,作为装饰,像西洋中古的画像那样。我们在设想一个故事的全局时,便应打算好要什么背景。“那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他认为要认真地观察,”无时无地不在留心,而到描写的时候,随时都有美妙的联想,把一切东西都写得活泼泼的“。

'写一件事需要一千件事做底子,因为一个人的鼻子可以向一头蒜,林中的小果在叶儿一动一闪之际都可以像个猛兽的眼睛,作家得上自绸缎,下至葱蒜,都预备好啊!”所以,要想写出好作品,恐怕在日常要养成细致入微地观察景物、事物的习惯

——关于人物,老舍认为,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要使人物能够立得起来,也就是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又符合身份身份特点。“要描写一个人必须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作相面式的全写在一处,我们须随时的用动作表现出来”,“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

老舍强调,写人物“最好采取戏剧的写法,把人物预先想好,以最精到简洁的手段,写出人物的形貌,以呈露其性格与心态。”

——关于言语,老舍指出,“我们必须去找到那最自然最恰当最现成的字“,”凡是可以拿事实或行动表现出的,便不宜整本大套的去讲道理或者说教。

“在句子的使用方面,老舍认为,句子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是要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和人物的行为举止来定。”短句以表现迅速的动作,长句则善表现缠绵的情调。“关于对话,他认为,要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要把平淡无奇的话语调动得生动有力。”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是最应该注意的。“也就是说,言谈举止应该合乎人物的身份,而且应该合乎他当时的心态与环境。

同时,老舍针对在写作的言语使用方面,青年同志们也即初学者们容易犯的毛病提出了一些建议,“写东西时,用字、造句必须先要求清楚明白。要少用修辞,非到不用不可的时候才用。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楚楚写下来的文章,而且写得好,就是最大的本事。”

关于怎样进行文学创作,老舍在这部书里面还有很多精辟的论断和具体的论述,不再一一举例。

上边的几点,是从中选取的一些例子。我才疏学浅,对于大师的论断十分赞同,而且不敢妄加评论,所以用了引用了书中的很多原话。但不知能否说清楚一二,还是请朋友们自己亲自去阅读一下老舍先生的这本著作,用心去体会、去学习,相信读了这本书之后,对我们的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推荐书目二: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推荐指数:四颗半星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村上春树,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日本著名作家。说起《挪威的森林》,估计来看我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十有八九是看过的。村上春树在当代世界文坛享有盛名,连续多届陪跑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对他的形象没有丝毫的损伤,反而一再证明着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是一位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被拿来当做顶级文学奖项获奖热门的人物。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于二零一五年写的一部类似于自传体的文学著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自己作为小说家坚持写小说状态的一番总结“。在这本书里,村上不仅回顾了自己进行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而且,就文学创作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对于我们未来或者现在正在进行文学创作的人来说,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在书中,村上用整整一章的内容,回答了很多人向他提过的“要成为一个小说家,您认为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和习惯?”这个问题,也就是“写点什么好?”的问题。村上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

——首先要多读书。“我觉得要写小说,这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训练”,他说。 哦?这句话好像很熟悉啊!对,好像刚刚老舍先生也说过呀!看来,不仅文学大家们在某些创作经验方面是相通的,而且说明读书对于写作来说,确确实实是极其重要的。

既然大师们都这样说,所以,我等后辈们就不要想什么捷径、不要追求什么速成法之类的东西了。想写出好作品,老老实实地去读书才是基本的前提。正如村上所说,”尤其是青年时期,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书。优秀的小说也罢,不怎么优秀的小说也罢,甚至是极烂的小说也罢,总之多多益善,要一本本地读下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业。“

——其次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村上认为,这个习惯应该要先于动笔,“应该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要对周围的事物和身边的人物,仔细认真地进行观察,并且深思熟虑。不要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是非判断,不要匆匆下结论,而是”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也就是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好的坏的,先尽量原封不动地收集和积攒素材。

但是,记得东西太多了怎么办?村上说,“要把某个事实(某位人物、某种现象)中兴趣盎然的细节主动存储在记忆里。”所谓细节,他精辟地指出,是会让人“咦?”地生出兴趣的细节,也就是能够引起别人的疑惑、感叹的东西。

村上认为,“我们的(至少是我的)脑袋里配备着这样的大型档案柜,一个个抽屉中塞满了形形色色作为信息的记忆”,“我一边写小说,一边根据需要拉开相应的抽屉,取出里面的素材,用作故事的一部分。”

——触类旁通会起到重要作用。呵呵,这句话是我自己的理解。村上的原话是“在推进这项作业(写小说)时,音乐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他由八十八键钢琴能够变幻出如此之多的差异来,得到了重要的启示——就算只能用有限的素材去构建故事,仍然会存在无限(或者接近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他说,“干脆像演奏音乐那样写文章好了”,就是说,在写作中也要掌握准确节奏。

在这点上,老舍在谈论写作的语言时,才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作家若以为音乐、图画、雕塑、养花等等与自己无关,是不对的。丰富的生活,才能带来丰富的词汇。虽然老舍说的和村上讲的,一个是丰富生活对词汇运用的益处,一个是讲对创作方法的益处,但无论怎样,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音乐、美术、科学等等之类的东西,我们必须都要有意识地去接触、去学习,这样才能扩大知识面,既丰富了创作的素材,也丰富了创作的思维和语言

同时,他认为,所谓“手头没有东西可写”,换句话就意味着“可以自由地写任何东西”。即使手里拿着的素材是“轻量级”的,但只要掌握了组合方式的魔法,无论多少故事都能构建出来。所以,觉得“自己手头没有写小说的素材”的人,也不必灰心丧气,只要稍稍变换一下视角,转换一下思维,肯定会发现素材在身边简直比比皆是。

当然,村上在书中还对长篇小说的创作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还是希望大家认真地去读一下这本书。

我本人其实是一个不称职的读书者,过去不怎么读书,总坚持不下去,现在呢,读了不少书,但是读完就扔一边,似乎收获不大。所以,我就想着,以写书单、书评的方式,来督促自己能够及时复盘,不得不去把书中的精华摘抄下来,再加以评论,以便加深印象。同时,能够通过写书单的方式,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③ | 能名垂千古的却是这些小事
2016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类2):村上春树的铁人相
村上春树:想成为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素材储物间”!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书笔记
村上春树:四十年小说创作经验告诉你如何成为职业小说家
小说家写评论与评论家写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