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情总被无情恼,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年前网上广泛流传的一系列小学生的“天才”诗作中有首特别触动我的,叫做《原谅》: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水,把春天砸的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我。如果这是大人写的,我会赞叹它太精妙了;可如果是孩子写的,我被深深震撼了,个中情感难以描摹,被孩子的诗人情怀完全征服。

如果是我,我想我怎么也写不出这首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大约都不懂什么是“原谅”;当我懂得什么是原谅的时候,我却再也找不到除了“原谅”这个词之外的任何表达方式来表达“原谅”。

中国诗词大会上,主持人问小学三年级的参赛小男孩:会不会告诉千里之外工作妈妈说想她;小男孩说:不会;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不告诉妈妈;小男孩说:我怕我妈妈她会哭。

我想这个小男孩和那个《原谅》的小作者有些特质一定是一样的,比如内在的敏感、想象力的丰富。三联生活最近有一期的一位作者提到:想象力能够使我们抵达他人,能够使我们体会他人的痛苦和幸福,而这正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关系——想象力是人与人、人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唯一通途,它是爱和善良的引路人和保姆。同情心需要想象力,设身处地也需要想象力。

好几年前我才第一次读《小王子》,书不到200页吧,不是很厚,但我仿佛在小王子那种忧郁的氛围里跋涉了很久。读完之后我好像也不是很明白,试着很努力的分析了一些相对显而易见的道理,即使反复看那句:“重要的东西都是眼睛看不到了”,也好像并没有真的理解。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即使不懂,我这些年来还是会一次次回到书里,找寻意义,找寻那些重要的东西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想象力大概也需要时间成长。

是不是随着成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事物的想象力。答案应该是:大部分人是。

不过这样就好解释一些问题,比如,当你读起那些文学大咖写的情书,你总是感叹才子多情、辞藻华丽,现在想来,原来是想象力丰富,所以一句“我爱你”才能变换成一百种表达方式;比如,当你读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总觉得意蕴悠长、情思深远,想在想来,原来是想象力丰富,所以情与景才能浑然一体。总之现在想来,恍然大悟,普通人和诗人大约就是两种物种。并不是诗人的日子只有书画琴棋诗酒花,是他们即使过着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脑子里依旧想象的是诗意的人生。

我整个少年时期读圣贤书,皆爱慕诗词作者细腻高洁美好的品行,读李清照不悦于侍女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深爱词人玲珑剔透的心思。成年后却越发收敛,一是无“卷帘人”可嗔怪,二是深感“卷帘人”势必不会喜欢“矫情”的“小姐”,像焦大不会喜欢林妹妹一样。

普通人生活是现实的,而诗意却只存在想象。所以有人说:不应该把写诗当成职业,如果有想表达的东西,写就完了。因为人不能永远处于诗意的生活状态,现实生活挺残酷的,要忙于生活。

我不会写诗,所以,只能原谅自己的多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育慢一点走,等一等孩子没长大的“心灵”
瑞瑞读诗: 柠檬|畑地良子:诗塾课(94)
学者作家谈聂鲁达:像写情诗那样写政治
生活不简单,但我想要你开心
岁末的沉思
李瑛诗集《李瑛七十年诗选》他让诗歌艺术走向深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