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这七条,分分钟写出好故事。

今天与大家分享《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杰克·哈特),如书名,讲述写故事的技巧,满满的干货,不怕你嫌干,就怕你不看。

最重要的是事件的结构,事件与人物无关,而关乎行动和生命。——亚里士多德

1,了解故事的结构——叙事弧线

在很多讲述写作的书中都会看到一个名词:叙事弧线。那么什么是叙事弧线呢?本书作者给出以下图形为我们解释叙事弧线,它就像正态分布图一样,分为五个部分,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故事的模式基本上就是主人公-困难-解决困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阐述

阐述阶段也就是作者像读者介绍故事的前提、氛围、人物背景、动作、场景、情绪。所有这些都可以在阐述中描写,但并不是全部都告诉读者,阐述部分的写作技巧,就在于作者只告诉读者他们必须知道的信息,如果全部都描写出来,故事的发生就会推后,从而降低读者对故事的兴趣,读者可能还没有等到故事发生,就合上了书。

上升动作

上升动作可以看作是故事发展的开端,由此一步步将故事推到高潮。我们可以理解为上升动作是主人公遇到的重重困难,这一部分占到了文章的大篇幅,这一部分包含了主人公希望的新生与幻灭、谜题的设定与揭晓、悬念的形成和解开,而在上升阶段的最后一个大悬念之后就进入叙事弧线的顶峰。

危机

对于作者来说,危机是一个关键点,因为读者此刻正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此时已将读者的情绪带到了最高点。而这时,故事就进入了高潮。

高潮

高潮仅仅是解决危机的一系列事件,在真实故事中,高潮往往来自于主人公自身的努力,而在艺术中,往往来自于外来的惊喜。

结局

高潮将你带到了故事的顶峰,这之后你就要开始下行了,逐渐放缓接近尾声。这个阶段我们要写的就剩下一些未解答的问题,比如,在故事中受伤的人现在的伤势如何了。

故事的结局可以是确定的,清楚无误地表明故事已经结束;或者是开放性的,留下更多的想象给读者。

叙事不仅仅报道事实真相,而且还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话题。——泰德·切尼

2,确立主题

世界提供事实,而作家需要理解这些事实的意义。主题会让读者感觉到花时间来阅读是很值得的,也让作者在写作中明确众多素材的取舍。

主题的陈述非常重要,本书的作者认为陈述主题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比如《故事技巧》这本书的主题是“故事提炼生活意义”。明确主题后,根据素材列出一个简单的话题或者场景提纲指导主题的展开,然后开始创作。

一切素材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本书作者的习惯是将故事中的情节点列出小标题,明确这些小标题是否围绕主题,从而进行取舍。

当作者在书里故事的素材时,他必须一再确定谁是核心人物,他会问这究竟是谁的故事?——克林斯·布鲁克斯

3,确定主人公

推动故事发展的人物就是主人公,因此当你寻找主人公的时候,务必要找到那些真正能够推动情节发展的人,最好是那些具有英雄气概,或者至少是可爱的人,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又有助于宣传正能量。

4,选择视角

所谓视角,也就是我们要用第一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可以带领读者经历整个故事,顺着动作线来告诉你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方式能够传达一种特殊的亲密感;但第一人称的弊端是将作者限制在一个人的视角中,而无法窥探另一个是视角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想凌驾场景之上,描写更多人物的细节及感想,可以选择用第三人称,因为第三人称能极大的拓宽视野,让读者观看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

说到底,作家的工作就是在写一个人,讲一个关于人的故事。——理查德·普里斯顿

5,人物的描写

人物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因为人物能够推动动作和场景的发展。

对人物的描写,可以通过其外表、动作、表达和习惯、身份标识、语言等进行阐述,从而让读者能够构造出作者想要表现的人。作者在对人物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就是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而存在的,任何一个关于外貌的细节、奇闻趣事、或者个人财产,无论在本质上多么有趣,如果不能推动故事的展开,都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在写作时,只挑选与故事相关的东西进行叙述。

提纲式叙事的结构骨架,将其变成血肉之躯的并不是章节,而是场景。——比德·鲁比

6,场景的描写

场景的描写能够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但如同对人物描写一样,并不是要把所有场景的细节都写出来,而是选取其中与故事发展相关的一部分。比如描写一间屋子中的景物,书桌上随意散乱的书刊报纸、地上到处堆砌的杂物,都表现了房屋主人生活混乱的迹象,而墙上挂的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故事毫无关系,则不必描写。

叙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一部电影。——泰德·切尼

7,动作的描写

文字是死的,但经由文字表现出来的东西是活的,作者必要让读者在阅读故事时脑补出一部电影。

本书的作者讲述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我只能领会其中一条介绍给大家——被动语态。

在一篇故事中,被动语态最大的问题是去除了句子中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就减少了故事的力度。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对比:“医生鼓励他返回事故现场”VS“他被鼓励返回事故现场”,在主动语态中,我们可以知道是医生鼓励他回到现场,重点是医生的鼓励,而不是他被动地回到现场。但如果实施动作的人并不重要,或者主动语态会使叙事变得杂乱无章,那我们还是要使用被动语态。


书中的知识点远不只我总结出的以上七条,我只根据自己学习到的冰山一角向大家阐述本书的内容。书中还有大量的写作事例,能够让读者理论结合实际,供读者品味作者讲述的方法。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34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想象一下,当你采用这6种方法写作时,会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干什么
3招破解写作症结,让写作之路不再痛苦
格非:什么是讲述和描述
word格式的《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五)
日式推理小说家的写作技巧 !
[读书]有些雨必将落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