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本洋---诺贝尔文学奖收集整理
诺贝尔文学奖收集整理——胡本洋

(2010~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授奖词:他在伟大的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


代表作:《像一块滚石》、《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





2、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授奖辞: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代表作:《二手时间》、《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


创作特点:阿列克谢耶维奇并非按照正式的历史文献来描述历史,而是从个人经历、机密档案以及从被忘却、被否定的资料中挖掘。这样的创作意义更加深远,远远超出技术性文献的意义。她关注的焦点永远是人,探索人的心灵是她与其他作家的区别之一。她成功地表现了一代人的茫然和恐慌,作品触动人的内心深处。


3、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授奖辞: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代表作:《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环城大道》、《星形广场》

创作特点: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莫迪亚诺在创作中往往会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追寻为主线,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揉和在现时的叙述中,以片段撑起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莫迪亚诺的小说都既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没有蕴含道德内容的价值评判,他只是借助片段,以虚构和臆想的手法,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个令人迷乱、困惑的虚实相间、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事实上,莫迪亚诺也正是想用这样的手法来揭示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


4、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


授奖辞: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快乐影子之舞》、《逃离》、《爱的进程》《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创作特点:突出的地方性是她的小说重要特点。另一个特点,是故事的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一边讲述一边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理解。很多人因为芒罗笔下的小镇场景而把她跟美国南部的乡村作家相类比。芒罗作品的一个常见主题(尤其反映在她的早期作品里)是正在步入成年的女孩子面对自己的家庭和她成长的小镇时所面临的两难处境。芒罗对婚姻暴力现象关注较多,多数作品从侧面审视婚姻暴力。她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进而以反映客观世界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时空转换是芒罗进行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藉此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这也表现了她想表现的观点: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


5、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授奖词: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代表作:《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天堂蒜薹之歌》《蛙》


创作特点:通过对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状况的描写,传达了某种带普遍性的人性内容和人类生存状况,将一般的乡情描写转化为对人的“生存”的领悟和发现。这样就使得莫言的作品超越了一般“乡土文学”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达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莫言小说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的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具有明显的空间形式小说的特征。莫言在运用意识流手法的过程中,兑现了自己对于仿梦小说的追求,形成了他独特的幻觉现实主义。莫言作品具有强悍的暴力主义。纵观莫言的创作,他是以狂欢化的眼光观察世界。莫言的语言狂欢还体现在语类的大杂烩,还体现在对狂欢节日和狂欢场面的描绘。



6、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授奖词:通过其凝练、透彻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代表作:《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


创作特点: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非常紧密,他使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在结构上特兰斯特罗默从一开始就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他的用语比较温和,不强硬,他的风格简单,但节奏性非常强,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来吸引人。在内容上特兰斯特罗默很少描写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一般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反想。在这里他既不描写对媒介报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写内心的冲突。

7、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授奖词:因为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代表作:《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

创作特点:结构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并置、拼贴、对位法、影视技巧


乱入: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







本来是想写鲍勃·迪伦的某些东西,但并没有找到他具体的获奖作品,所以就写一下他的一本回忆录《像一块滚石》

《像一块滚石》

目录 :1.记下得分

(这是书中的) 2.失落之地

           3.新的早晨

           4.喔,仁慈

           5.冰河   

童年

我生于1941年春天。如果你在这时候出生或生活在这个年代并还活着,你就能感觉到旧世界即将离去,新世界即将来临。这就好像把时钟拨回到公元前后的交替时代。每个和我同时代出生的人都是新旧两个世界的一部分。希特勒、邱吉尔、墨索里尼、斯大林、罗斯福——这些后无来者的巨人,他们都只依靠自己的决心。为了更好或者更坏,他们每个人都准备好单独行动,对他人的赞许无动于衷——对财富或爱情无动于衷,他们掌控着人类的命运,将世界碾成一堆碎石。他们与亚历山大、裘力斯·恺撒、成吉思汗、查理大帝和拿破仑一脉相承,像对待一顿精美的晚餐一样瓜分了世界。不管他们梳着中分的头发还是戴着海盗帽,他们的意志都不会被拒绝,也不可能被预料到——粗鲁的野蛮人踏过土地,敲打出他们自己定义的世界地理。

纽约找到的光源

我在纽约市。共产主义者或非共产主义者,周围可能都有不少。还有不少法西斯主义者。不少未来的左翼独裁者,或右翼独裁者。各种各样的激进分子。有人说二战宣告了启蒙时代的终结,但我从来不知道。我还在启蒙时代里。我多少还能记得并感受到启蒙的光。我在读那些书。伏尔泰,卢梭,约翰·洛克,孟德斯鸠,马丁·路德——这些空想家,革命家……我好像认识他们,他们就像住在我家后院一样。

我走进另一间房,这间房子没有窗,只有一扇漆过的门——简直就是个从地板到房顶都是书的黑暗的大洞穴。我拧开灯。这地方太强有力地把文学呈现在你面前。”“它们让整个房间都有力地震动起来,让人晕眩。”

美国有很多东西都在改变。社会学家在说电视极其有害,正在毁灭年轻人的思想和想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在下降。也许这是对的,但一首3分钟的歌曲也在做同样的事。交响乐和歌剧都不可思议的长,但观众好像从未丧失过兴趣或跟不上。我唱的很多歌实际上都很长,也许不如一部歌剧或交响乐长,但仍然算是长的……至少歌词很长。

在我来纽约的最初几个月里,我就对“及时行乐”这种嬉皮士精神失去了兴趣,克鲁亚克的《在路上》把这种精神描写得那么好。那本书曾经是我的圣经。虽然现在不再是了。我仍然爱杰克笔下流淌出来的那些让人透不过气、强有力的、急促的诗句,但现在,书里的主角莫里亚蒂像是有点过时,没有目标———像是一个只能激起白痴想法的角色。他像身上骑着一头公牛那样横冲直撞般地对付生活。

约翰就是约翰·哈蒙德,伟大的星探,他发现了无数重要的艺术家,许多录音史上的伟大人物。这些艺术家创作的音乐回响在美国人的生活里。他把所有这些带到了公众眼前。他是个传奇,纯粹的美国贵族。他的母亲来自航运大亨范德比尔特家族,约翰在卜层社会长大,生活舒适惬意——但他并不满足这些,而是追随了自己的真正所爱,音乐,特别是热爵士、灵歌和布鲁斯的热烈节奏——他用一生支持并捍卫这些音乐。没人能阻挡他的路,他也没有时间来浪费。

生活改变

生儿育女改变了我的生活,把我从身边的一切人和事中分离了出来。在我的家庭之外,没有什么能让我保持真正的兴趣,我开始用不同以往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件事物。即使是报纸上那些骇人听闻的新闻,比如肯尼迪被枪杀,马丁.路德.金被枪杀,马尔克姆.X被枪杀...,我不是将他们看成被枪杀的领袖,而是更多地联想到他们的家庭失去了父亲,将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创伤。我出生在美国,这是个自由、独立的国度,我一直珍爱自由、平等的价值和理想。我决心用这些理想来培养我的孩子。

关于回忆录

写歌是我的习惯,创作的的时候,我可以用上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然而写书就不同,写书得告诉读者真相,不然很容易就会被误读。我为《编年史》感到自豪,可是写的时候一点不好玩。写作的时候,就像远离开这个世界,人们好像把这种状态叫做什么‘壮丽的分离’吧?我怎么一点不觉得壮丽。

我感觉音乐不可能再像我们当年所见、所经历的那样发展下去,今天令人听而不闻的东西充斥得厉害。在‘现代化’的大环境里,我像很多人一样在怀旧。这里现代化,那里现代化,到底还有多少需要铸上‘现代’的字样?幸运的是近来我还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干我想干、或者说是我抱有使命感去干的事。

我的命运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化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行呤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的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我的命运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化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近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代表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推荐代表作《蛙》
诺奖得主经典作品,你读过哪些呢?
14分钟了解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代表作《檀香刑》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细数巨匠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