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我寄出了第一封情书

作者/老亮   

原文标题:《那年,我寄出了第一封情书——一个伪文艺青年的发展史(四)》

1.

一直以来,总想向人讲述我的初中时光。可是,动手码这篇文字时,我却纠结了很久。

怎么开篇就成了一个问题。我写了一遍,删掉。又写,再删。如此反复,折腾很久。以至历时两周,才码了不到两千字,格外地慢。

最后,我还是一叹气,一皱眉,一咬牙,一狠心,选中全文,一键删除。合上笔记本,呆望着窗外。窗台上,雨珠滴答滴答,滴落雨棚,四处飞溅。

我摸着下巴,陷入冥思苦想,内心焦躁,像雨珠在心脏上乱跳。于我而言,这段时光为何如此难写?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半晌无答案。

于是,我起身,烧了一壶开水,泡了一杯红茶,顿时,屋内茶香四溢。

我开始慢慢静下心来,听着细碎的雨声,随着思绪飘散,渐渐进入一堆宁静的时光碎片。

2.

如果说,人生一世,总有一束光穿过生命,那么,在我初中时代,那束光正好穿过。

因为那束光,我开始有了一个文字梦,我开始渴望走向远方。

因为那束光,我尝到到理想主义的滋味,那种滋味如今依旧残留在精神的味蕾上,细细品味,如陷缥缈云端。

有时想想,倘若没了这种滋味,漫漫人生,将会少了多少乐趣?

因为那束光,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深陷纠结徘徊时,内心总有一个声音传来,那声音虽微弱却有力,它轻轻呼唤着我: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吧。

于是,当我义无返顾地一意孤行时,我总会往回走一点,往自己内心想要去的方向靠一点。

我知道了,一段意义深远的日子,总可这样烙在灵魂深处。等你午夜一觉醒来,它还飘荡在你空空的心海里。

那时,你内心的回响,就像夜幕降临时,远处传来母亲唤你乳名的呼唤,某个瞬间,你内心那深藏多年的柔软处终被唤醒。

那时,你禁不住会回首往昔。

在回眸中,感慨半生糊涂,感叹一生中错过了的那些美好,叹息一技之长已荒废已久,为很多想做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深感惋惜。当然,也开始不自觉地思考未来的人生去处。

这就是生命中那束光的意义,文字于我,就是这样一束光。

过去,在文字中,我度过了美好的初中时代。现在,在文字中,我想抓住青春的尾巴,让梦,理想,迷茫,内心的召唤,都在这束光里,被重新捕捉,重新被放飞。

那样,哪怕我皱纹满额,我依旧可一如少年,看见那脸上冒出的朵朵碧莲,看它们在清风里,笑着绽放,让人生再留一段美好的念想。

所以,这篇文字,得格外认真地对待。有一束光,贯穿了我的前半生,也将继续贯穿我的后半生。

3.

初中时光,一直影响我至今,让我时常想念。有时想起来,大概因为在那段岁月里,有了太多第一次。

第一次遇到臭味相投的书友,第一次狼吞虎咽地阅读,第一次尝试各种体裁的写作,第一次做了自由散漫的演讲。

第一次怀春,第一次写情书,第一次打群架,第一次把目光投向远方,第一次开始向往山的那边。

那年,14岁的少年,懵懂无知,却第一次有了一个文字梦。

直至如今,14年过去了。28岁的我,还在键盘上,为着那个文字梦奋不顾身。在一个字一个字的触摸中,用心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或许,人生如花开,从花骨朵开始,一寸寸地绽放,是一个自然展开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正在于过好当下,一点一点去品悟的其中真意。闲适的情调,舒缓的步子,自在的心态,这一切,如步云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哪,生命便到哪,那里便是未来。

既然如此,那又何不放下对未来的焦虑呢?当前,只需往下走,往下写,在一个接一个的脚印下,在一个接一个字符中,让生命自然展开。

比起过于关注未来,专注于脚下,或许更有实际意义。可见,回忆初中那段时光,至今还能给我这样的启发。

4.

这篇文字,我写了几遍,都不甚满意。

原因就在于,有一个人,在我那段时光里,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融入成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我却不知道怎么写好他。

这个人,就是我文青生涯的第三节火箭,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尚老师,一个可爱的胖子。

初中三年,在他的培养下,我文字的童子功,打得很扎实。三年中,我也成了一匹脱缰野驴,在文字的草原上,左冲直闯,纵横驰骋。

初遇尚老师,是在小升初的分班典礼上。

当时,只看到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胖子,站在秋风中,手里拿着名单,一个接一个地,喊着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就这样随机分配到各班。

”小亮,1班”。

于是,我就走进七年级1班的教室。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是这个胖子。

5.

开学第一天,秋风四起,操场上,刮起一股旋风,风里卷着尘土,在空中疯狂地打着转。忽然,风停了,尘埃落地,隔着玻璃,都听得见尘土落地的声音。

教室外,放学的孩子们,狂笑着,大叫着,奔跑着,像从圈里放出来的牛犊,肆无忌惮地撒着欢。

教室内,一片安静,这个新班级里,同学间还很生疏。讲台上,尚老师还在黑板上写着,没有下课的意思。半晌,黑板上抄写了一首诗,杜甫的《客至》。

尚老师转过身了,扔掉粉笔头,依旧皮笑肉不笑,正是宣布:从今天起,这三年,你们得每天背一首诗词。话毕,他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

台下,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担忧的神色浮现在一个个小小的额头上。不会吧,每天背一首,怎么可能背得下来?

胖子扫了一眼教室,接着宣布:还有,你们每周必须写一篇周记。

自那天起,就这样,我人生中最欢乐的一段时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当然,每天背一首诗词,由于胖子懒得监督,最终半途夭折。但是,每周写一篇周记,却很好地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很多年后,回想起来,写周记对我的文字童子功,功不可没。而在一次次写周记时,我对文字的驾驭潜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6.

第一篇周记,我改写了《韩非子》中那个矛与盾的文言故事。

原书中,故事的结尾,有人提议,既然卖的矛无坚不摧,卖的盾又坚不可摧,那何不让那个商人用自己的矛来刺自己的盾呢?最后,那个商人一脸尴尬地走开了。

在改写时,我对结尾做了一点创造性的改写。听到提议后,那个商人兴致勃勃,不假思索,抡起自己的矛,就使劲地朝那枚挂在墙上的盾牌刺去。

就尖峰触及盾的瞬间,矛一下子停住了。”哐当”一声,矛掉落地上,那个商人呆呆地症在那里。

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写,被胖子注意到了。大概,一篇写小故事的周记,总能在那堆割猪草、放牛的周记中脱颖而出。

胖子笑嘻嘻地走向我,开口问:你这篇写的不错哦,你叫什么名字?

7,

这一次无形中的赞扬,刺激了改写的兴奋点,在改写的路上,我一发不可收拾。

至今,回想起来,七年级时,我改写《木兰辞》的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多年后,我了解到,改写花木兰的故事,成了很多文青回忆录中必提之事。

网红写手周冲,在她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她初中时改写过木兰辞,获得过表扬。诗人余秀华,也曾提到过,她中学时改写《木兰辞》,收获赞赏和喜悦。

于我而言,我也收获过改写《木兰辞》的快乐和成就感,当时,我那篇作文题目叫《巾帼英雄》。

那个周末,我什么都没做,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写这篇作文上。

当时,我刚看完西游记,对章回体有了认知。于是,我的这篇故事,就模仿这种章回体的结构,对景物的描写,也模仿西游记的写法。

两天下来,一本作文本被我填的满满当当。

多年后,坐在老家门口的石板上,看见秋风扫过,落叶滑落,树枝光秃秃地立在风中。

我总想起一个秋日黄昏,那一刻,我正坐在这块石板上,一字一句地改写着花木兰的故事。

那篇作文,很多细节我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当时刚刚学过互文的手法,于是就偷偷使用了一次。

为了描写战场的血腥残酷,我模仿原诗中那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写了这样一个句子,”君欲少杀戮,吾欲多立功”,想说士兵们的矛盾心理,他们都不愿杀戮,却渴望立功。

很多年后,我都还在为能写出这个句子沾沾自喜。

当然,这篇改写,得到尚老师的大力赞赏。还记得,那天下午,冬日阳光,懒洋洋地斜洒进来。

他坐在我前排的座位上,斜倚着身子,反复地翻着我的作文本,查阅我改写的这个故事。阳光照进来,映红了他半个脸颊。

而我,也被映得满脸通红,脸上火辣辣地,烫得眼泪都快流出来。

当然,时至今日,我之所以对这篇习作记忆如昔,还在于后来发生了一件事,那件事让我很长时间都难以释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8.

很快,我对改写上了瘾。

中学有一篇课文,叫《宋定伯捉-鬼》。

故事说,东晋时,有个人叫宋定伯。夜行逢鬼,壮起胆子,欺骗鬼说,自己也是鬼,于是与鬼同行,互相背着前行,一路上,与鬼交谈,他探知到鬼最怕人的口水。

快到集市时,宋定伯肩背着鬼。鬼因害怕而大叫挣扎,宋定伯将它牢牢抓住。到达集市后,鬼因害怕而变形为羊。于是,宋定伯将它卖掉,得钱一千五百文,最后怕它复形,还往它身上吐了口水。

当时,我们刚学完新闻通讯稿的课文,知道了新闻稿的””5W1H”。于是,我一时兴起,在一次周记中,便将这篇捉鬼的故事改成新闻通讯稿。

胖子看了,眼睛一亮,犹疑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信。半天,说了一句:写得不错,挺像模像样的。

“写得不错,挺像模像样的。”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时,已经是十多年后了。

那时,我在一家卖酒的广告公司实习,老板去西南大学演讲,我作为实习生随同前往。回来后,写了一篇新闻稿。

不料,得到老板的褒奖。同时,也招来个别同事嫉妒的眼光。

一位记者出身的女同事,工作已逾五年,职业发展一直不顺,脾气很古怪。

在得知老板认可我后,虚情假意地称赞几句,假装诚恳地向我讨要这篇稿件,说是想用来借鉴学习。

呵呵,当时,我内心有点发憷,当我实习生是傻子吗?

不过,考虑到初出茅庐,职场多心机,处处得留意,我还是很快把稿件传给了她。

很快,她在微信上回复:写的不错,挺像模像样的。末了,她又回我几句:被老板认知是件好事,不过,你完全可以找个更好的公司发展。另外,作为前辈,我劝你,写稿真的没有意思。

我职场的第一次喜悦,就被这位前辈的忠告冲淡的寡无一味。

我心里想,大姐,虽然我理工科出身,虽然我不务正业没有进入律师队伍。但是,就写新闻稿这种小事,我在还是小小亮时,就已经把鬼故事都改写成新闻稿了,至于现在写人这点事,呵呵,真的是小事。

在微信聊天窗口里,我狠狠地敲下这几句话。转念一想,算了,这样的同事得罪不起,猛敲一阵删除键,清空聊天记录。和这样的同事撕逼,不值得,还不如去多改写几个鬼故事。

9.

多年后,看《放牛班的春天》。故事里,那位代课老师,用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面对我们这群放牛娃,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激发了我们对于文字的梦想,也激发出很多孩子的写作潜力。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我那三十多个人的班上,作文写得好的,就有十几个人。

多年后,我就在想,音乐能够唤醒孩子们的潜力,文学也能,这或许就是艺术的力量,当然,老师的领航方法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那时,除了鼓励模仿和改写外,胖子鼓励我们尝试各种体裁。

为了教会我们写诗,他做出表率,写了一首打油诗。

那首诗,讲述了他的一段艰辛日子。他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破烂的乡村中学,寄住在一间破烂的宿舍里。

刚来不久,夜里风雨大作。屋顶上,床头正对的瓦片间,雨泄如柱。他只好用脸盆来盛接漏雨。不料,睡到半夜,一个翻身,把半盆水打翻,被窝瞬间被淹没成河。

我们想,这样的小事都可以写成诗,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入诗的?于是,孩子们纷纷挽起袖子,写起诗来,一时间,班里兴起一股小小的写诗风潮。

我当时写了一首小诗,题目是《雪花》。这首小诗,我现在还能记住,理由和改写木兰诗一样。这首诗,后来引发了一件令我尴尬的事情。

除了鼓励写诗,后来,胖子鼓励我们学写小小说。

我写了一篇故事,题目叫《笑脸》,灵感来自一首同名的歌。

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打工女孩的故事。

她抛弃了贫穷的青梅竹马,去到沿海的城市打工。很快,认识了一个男人,被这个男人哄骗得团团转。不久之后,便和这个男人上床、同居、生子。

然而,不久后,这个男人就杳无音信。她四处打听,打听到男人老家的村庄。经历风餐露宿后,一路辛苦,她终于找到他家。

那一刻,女孩欲哭无泪。

这个男人早就结婚,孩子都三个了。而他家,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并不是他骗她说的那样家境殷实。

这时候,她想起了一张笑脸。那个初恋男友的笑脸,那个为了不离开她,可以割腕自杀的大男孩的笑脸。

然而,这个时候了,一切都已经没办法回到过去。而那张真诚的笑脸,在她眩晕的记忆中,也只能笑得像夕阳一样惨淡。

当然,这篇故事是有原型的,只是我添加了一些杜撰的成分。

多年后,我想,要不是发生了一件严重打击我写作积极性的事情,我或许有机会读梦寐以求的中文系,然后再上一个鲁院什么的,或许,有望成为一名出色的言情小说家。

10.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胖子语文老师做了一个英明的决策:由他掏腰包,为班上订阅了三年的《语文周报》。

多年后,看着家里泛黄的《语文周报》,我在想,人生真的总有很多意外,而每一个意外,都藏在那些我们不曾会想到的细节中。

我接下来要讲的那件令我尴尬的事,就藏在那张《语文周报》的细微处。

订阅报刊后,不久,胖子神秘地召见了我,鼓励我把文章投到《语文周报》去。

对我们这群身处偏远山村的孩子,投稿这种事不敢想象。

尽管,校广播站,几乎都成了我们班的专栏。班上好几个同学的作文,总会在校园广播站大喇叭里播出。

怀春的少男们都在想,听到那个声音甜美的女孩儿,念出自己的作文,心里别提有多美。

所以,能在大喇叭中听到自己的作文被播出,我就已经知足了。

当然,我人生的第一封情书,据说也是通过这个途径,传递到那个播音女孩那儿的。不过,作为帮我传递情书的对价,我得帮别人写情书。从此,我便背负上情书老手的坏名声,

有这样一份快乐,我们不想念山外那个世界,也不期望自己有机会把文章发表到报纸上。

但是,胖子总是不乐意。

一天,操场上的广播正在播送我的文字。胖子听了一段,走向了我,皱了皱眉,撇撇嘴,用一种深邃的眼光看着我。

“娃儿,你应该把稿子投出去。文字能够穿越千山万水,你应该让外面的世界知道,让大城市的人们知道,有我们这样一个乡村学校存在。你说你把稿子投到校广播站有什么用?”

很多年后,我在给别人讲解内容营销的重要性时,谈到文字可以穿越时空,在某个节点上,总会有人遇到你的文字,那时便如遇见了你,他会上来招呼一声:喂,是你呀。每次这样讲解时,我都会想起那个胖子的音容笑貌。

回到当时,我红着脸颊,害羞地会了一句:”投到广播站,一篇稿子,可以得到2块钱的稿费呢?”

如今,写公众号已经一年了。有朋友问我:你写文章赚到了多少钱?

我尴尬一笑,不知如何回答。

目前为止,我除了逼迫彭老师给了点冠名费,诗人李健(帅过歌手李健)重重打赏若干大洋,两个姐姐友情打赏过。

迄今为止,我写公众号赚的钱,还不如我初中时给校广播站投稿的稿费。那时,我一年下来,少说也能得到几十块钱的稿费。

11.

不过,很快,我还是被胖子怂恿起来了,我开始关注怎么向报纸投稿的问题。

某天,在报纸的中缝处,看到”黄-河-杯-第三届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的征文启事。

于是,我开始着手整理自己写的作文,开始期待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开始幻想自己文字散发出来的那种油墨香味。

当时,我选了三篇作文,一篇是改写木兰诗的《巾帼英雄》,第二篇是我写的那首《雪花》的小诗,第三篇就是《笑脸》。

誊抄了厚厚几十页稿纸,我把它们放进书包里,背着上学放学,过了几个星期,我都不知道怎么邮寄出去?

不久,全镇中学生运动会如期举办了,我参加了短跑和跳远项目。终于有机会到镇上去了。比赛休息期间,我偷偷跑到邮局,把自己的作品邮寄了出去。

一段时间后,到了五月中旬,我收到了回信。

回信告知,我的作品被初评为优秀作品,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但是,每个作品需要交纳50元的专家审稿费,否则,视为自愿放弃参赛。

多年后,我参加”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初赛后,我的诗有幸又被初评委种子作品。但是,很不幸,未能进入决赛。

不过,我看到,网站提示我:可以缴纳一点专家费,让诗词专家诊断把脉,为我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话,作品还有机会复活的。

看了这个赚钱项目,我莞尔一笑。不过,我了解到,这个比赛曾经在央-视举办过颁奖典礼。我不知道,这样的low-逼的捞钱方法,为什么能上央视?

回到当年,我收到回信后,便在心里盘算,我投了三个作品,总计需要150元参赛费,对于我来说,哪里出得起这么浅?

别说150元,就是15元,对于贫困交加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奥数比赛,我连20块的路费都出不起。当其他孩子意气风发、整装待发时,我就只有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泪水涟涟。

最后,还是我的胖子语文老师,给了我20元路费,我才抹干眼泪,第一次进城,去参加那次比赛。那时,我就深深体会到,贫穷是对人才最大的浪费。

可是,放弃比赛,我又不甘心,我还期待着文字变成铅字呢。

我去找胖子老师商量,他半晌无语。最后他劝我放弃,他认为参加这种比赛没有意义。

但是,我不想放弃。一个对世界完全无知的人,是最容易执着的。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父母面露难色。于是,我就不再敢说下去了。

几天后,一天晚上,我妈塞给我170块钱。我妈说,只要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再苦再累都要支持你去做。

今年五月,我南下深圳,我妈硬要塞车费给我。在母给子拒的瞬间,当年她塞给我170块钱的情景,一下子跃动眼前。现在想起来,那笔钱,不知道他们后来要还多久?现在想想,都心酸不已。

当然,我妈朴素的观念里,还有一个回想起来都让人哭笑不得理由。

我妈说,我有一个姓詹的表叔。当年,他就是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有个千里之外的湖北妹子,看中了他的文章。

然后,联系上他,从此,二人书信往来,日久生情。最后,那个女孩远嫁千里,成了我的表叔娘。当然,这个是真事,现在他们两过得很幸福。

我妈希望,这样的好事能降临在我身上。天啊噜,我当时才上七年级啊。如今,每次想到我妈当年的想法,我都汗颜不止。

我想,我妈要是知道我现在还在码字的话,大量也会再塞给150块钱,支持我发表文章吧,毕竟,她比当年更期待儿媳妇。

毕竟,在她朴树的观念里,总有女孩子不嫌我丑穷矮矬,而会选择嫁给我的才华。我妈不知道的是,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不写字了,他们玩直播当网红去了。

无论如何,我最后还是把那来之不易的150块钱汇了过去。

不久,亲戚们都听说了,直言我上当了。为了驳斥这些言论,我甚至和四姨爹在话头上杠上了很久。很快,我哥来电话了,明白无误地指出,我被骗了。

第二天,我出门去上学,看到母亲眼里的忧伤和失落。

不过,很快,父母便反过来安慰我,只要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哪怕被骗,也是值得的,就当是花钱买一个教训。

很时候,想起这句话,鼻尖上泛起一阵心酸。

多年后,我兼职被骗无数。被骗的次数多了,也总结出一个结论。我始终认为,在我这里,骗子之所以有可乘之机,正是切进了我理想主义的软肋。

很多时候,我们被要求有梦想,要活得有情怀,最后才发现,那些梦想,不过是别人营造出来的骗钱的机会。也逐渐清醒,多少讲情怀的人,在我们这里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多像地里的野草,被暖风吹得神魂颠倒,最后乖乖地交出自己,甚至不惜连根拔起,或者加入浩浩汤汤的草丛,心甘情愿被善于算计之人一火烧尽。

多年后,我对很多东西都多疑,怀疑周围的人,怀疑所待的单位,怀疑自己的未来,怀疑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怀疑这一代人的明天在哪里。如此下去,竟有病态的特征,由多疑而产生的焦虑,日夜包围着我。

后来,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我开始自学心理学,了解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开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追溯造成我多疑神经质的早期经历,一路冥想,一路追寻下去。

终于,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是那次投稿被骗,那时我人生的第一次被骗。

自此后,我对写作的热情低落谷底,也深信了友戚们的那句劝告:写文章有屁用,写书的人那么多,有几个养得活自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老师”征文|我的语文老师高俊宝
坚持的力量——我用23年的时间让自己和曾经仰慕的人同行
初中语文该怎样学习?
来自“真真假假”的启示
初中语文秒变作文300篇精选(上) 共214页
初中语文作文素材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