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评论|世界、迷宫与文本 —博尔赫斯


世界、迷宫与文本

—博尔赫斯



在福柯那本最杰出的《词与物》的前言里,他直接说这本书诞生于博尔赫斯的一个文本。

“本书诞生于阅读这个段落时发出的笑声,这种笑声动摇了思想、我们的思想所有熟悉的东西,这种思想具有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地理的特征。这种笑声动摇了我们用来安顿大量存在物的所有秩序井然的表面和所有的平面,并且将长时间地动摇并让我们担忧我们关于同与异的上千年的实践经验。”

这个段落看起来匪夷所思,这是一部关于某部“中国百科全书”的分类,在这本里写道:“动物可分为:a.属于皇帝的;b.进行防腐处理;c.驯服的;d.乳猪……”这个分类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几乎不可理解,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分类中,正是在博尔赫斯的寓言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思想具有的异乎寻常魅力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的界限,即我们完全不可能那样去思考。”

 

福柯所说的在博尔赫斯文本里发现的思想具有的异乎寻常魅力的东西,正是一种颠覆,一种隐秘的关系,一种我们几乎不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和发现的视角。这是对一种几乎被僵化和固化的思想的重新疏导,使其意义发生流动,从而使几乎凝结的思想发生流动。可是对于这种新的展现为迷宫的世界,博尔赫斯的意义很多人认为是走向玄学的,即几乎不可解的。而不是走向了德勒兹所说的“块茎”,即思想在错综复杂的交互网络里流动,每一个人,每一样食物,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节点,这无数的节点发生了新的链接,从而产生了块茎一样的结构。而这其中所有的点跨越了本身的意义的界限,并相互链接,产生新的滑移和共变。因此,哲学便变成了一种双向的运动:一方面是是解域,而另一方面则是产生相异的意义空间,即建构。于是,我们会发现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世界的隐藏的一面。但这可能发生在文学式文本之中么?即博尔赫斯能通过文学式的文本展示世界的相异的意义空间么?或者说他的文本,确实让我们滑离出我们的固定的世界而进入新的意义空间么?也即他可以通过文学创造思想的空间么?

 

也许正因为如此,谁也无法定义博尔赫斯,他就是唯一,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就有的体系的滑移,是一次冒险。他创造的迷宫,唯有走完他全部作品之后,才能隐约看到光明。甚至竟然通往也有可能通向一片玄虚。但重要的不是意义,而是滑移,而是解域与生成。

 

有一段时间,博尔赫斯似乎是热点。我记得残雪为他写过专门的评论文集,在各种各样的文艺评论中,也经常看到他的名字。然而,实际上在我的阅读生涯中,从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像博尔赫斯那样去写作。甚至将其放在拉美的群星之中,他也依然是如此独特。他似乎是文学的,但又更像是思想的。人们提到拉美文学爆炸,大多数人会提到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略萨,或者科塔萨尔。可是,几乎无人会提到博尔赫斯,而他几乎是和他们同代的人。并不是他的作品,不可以跻身于所谓的爆炸文学之中,而是因为他自成一体,因为他的作品生成的意义空间早已经超越了文学。

 

他自称是一个读者,一个优秀的读者。在他所列出的快乐之中,阅读排第一,创作则是第二。所以他写出了大量的文学评论以及口述的关于文学的讲座。他甚至自顾自地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写起了序言,而且写了整整两本之多。一本是《私人藏书:序言集》,一本是《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在这些他自顾自写的序言集之中,我们根本无法追溯他的阅读轨迹和阅读对象和范围。《私人藏书》之中,还有一些是虽然不太出名,但是依然可以寻觅得到的作品和作家,但仍然大部分是生僻的;而在《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之中,则几乎是,不仅仅是中国的作者,甚至是英语世界的读者也难以到达的生僻之地。相对于那些经典,他似乎更喜欢在非经典里拼凑出一个整体的有意思的图景,也因此,他的阅读其实不仅仅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通过阅读的深入,在一流的经典作品之中,因为作者的强势,已经甚少可以发挥得地方,而恰恰在二流作品之中,才适合他这样的读者去发挥自己的想象。

 

所以,假如要盖棺定论,我觉得博尔赫斯更想阅读作品而非创造作品,他并非无法创作,而是认为至今已有的作品或许已经足够多,足够深刻和伟大,或者他认为所有的作品不过是一种重写,更多的重写几乎没有意义。重要的发现书之中的意义,而不是去重复地创造书,或者重要的是在已有的文本之中发现其溢出的价值和意义空间。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其意义不逊于一种创造作品,因为任何一次创作型的阅读,都是一种新生,一次解域和重构。同时也是一种时间的融合,作者的时间和读者的时间;一种观念的亲密接触,作者的观念与读者的观念。自然已经有足够多的作品,多到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阅读完,并且其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也足够多之时,那么相对于创造性的阅读,创作新作品的更多意义在哪里呢?在《博尔赫斯,口述》之中,在谈论到书籍时,博尔赫斯坦诚了这个观点。我从未见过一个作家如此看淡自己的创作。当然创作也并非毫无意义,也许每一种天性都渴望碰到相似的天性,就像哈罗德·布罗姆所言:同一种天性,同一种天性读,那应该是最美好的相遇。但对于创作和阅读最重要的,也是博尔赫斯一直所努力的,就是解域和重构。

 

博尔赫斯是一个诗人。在拉美文学之中,与聂鲁达、帕斯齐名。可是相比其它两个人,他的作品显然太少。在他那本著名的《诗艺》里—-一本可以一读再读的关于诗的文论——也是难得的在他的作品之中相对严肃的作品,甚至他还专门写过关于解读的《但丁九篇》。而终其一身,他都流连于诗的世界里,尽管他诗的世界相对生僻,可是从他对每一句子极度的敏感之中,我可以看出,他依然保持对文字诗一般的敏感和热情。而热情和敏感,是对文本的创新的必要条件。可是,我要说的不是他仅仅凭借着极少量的诗,就与其它两个伟大的诗人并列。而是要说明,其实除了他的诗可以当作诗,甚至他的小说也可以当作诗来欣赏,因为他依然在他的小说之中追求:语言简洁,过目不忘。

 

他当然也是一个小说家。可是他的小说作品依然很少。在拉美的文学大家之中,任何一个似乎都比他要多。不仅仅马尔克斯,即便是科塔萨尔也比他要多产。除了《小径分叉的花园》《恶棍列传》《虚构集》《沙之书》稍微出名之外,其余两部似乎很少有人识。即便是将全部六部加起来,其总量也显得有点过少。并且全部都是极为短小的短篇小说。但依然略微比他的诗集要多。

 

可是,为什么,又凭什么,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因为这极少的作品,而不朽。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已经足够优秀,足以使其跻身于经典作家?还是由于作品本身所开创的特殊的风格和特色,使其不可并入,或者省略,必须为其单独在世界文学史上列出一章?在我看来,正是博尔赫斯作为一个终身的读者,在饱读了历史,文学,哲学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而这个虚构的文学的世界,精致优美深入。并且它独一无二,因为他开创的是一个滑移出来的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得以发现我之前从不曾发现的东西。正如福柯所言:阅读这些文字,会发出笑声,并且在这笑声动摇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所熟悉的东西。


假如世界的文学是一个花园,博尔赫斯漫游终身,最终在一个角落种下了属于他的独特的品种。尽管稀少却与众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的暴动(读者时代)书评
2015年文学那些事儿
德里达的思想是什么?
博尔赫斯:世界会变,但我始终如一|博氏全集终于再版
博尔赫斯谈艺录
「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