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心武散文12篇,篇篇有简析,我写故我在!


我写故我在

张敬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刘心武是一位名人。他不时引起文坛内外的轰动,一直成功而顽强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1978年刘心武的《班主任》获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头奖,这篇小说揭开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序幕,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使刘心武一举闻名天下,这是他的第一次轰动;随即他又发表了《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立体交叉桥》,其中《我爱每一片绿叶》蝉联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这是他的第二次轰动;随后第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他的第三次轰动;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93年开始陆续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2005年修订增补为《红楼望月》,同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由此引发了红学界声势浩大的争论,这是第五次轰动。这五次轰动奠定了刘心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稳固地位。

刘心武在文坛上多次引起轰动,大部分源于他的小说创作,人们读多了他的小说,相对地就不太重视他的散文和随笔了,其实刘心武曾经说过:“我是从练习写短小的散文随笔开始尝试创作的。尽管我现在以写小说为主,只要有所感,我仍经常写些散文随笔乃至评论一类的文章。”(《垂柳集》后记)

刘心武从未间断过写作散文和随笔,1992年以后,他再度进入创作的喷发期,这一时期散文和随笔的写作数量增至惊人的程度,他同时在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报刊上先后开辟了十五个随笔散文的专栏,并结为多本集子出版,数量颇丰。

刘心武为什么对散文和随笔的创作有如此持久而热烈的激情呢?

我们知道,散文是用文字来表达或书写自己思想感情的最自由最方便的一种工具,在感情涌溢之时,文随心而生。无论是议论、叙事、抒情,都是最单纯的发自内心的欢呼或感叹,是一朵从清水中升起来的“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对于刘心武这样一个勤于思考,时刻关注社会人生的作家来说,散文随笔是最适合的载体,承载着作家对人生、人性的探寻,以及对人的灵魂深入细致的开掘。

刘心武曾经说过,在自己的散文随笔中逼视人的灵魂、解析人生的奥秘,用的是一张“三齿耙”。第一个“齿尖”对着自己,挖掘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探究那些最本原的生命冲动;第二个“齿尖”对着他人,窥见芸芸众生的所作所为,生死歌哭,悲欢离合,以及隐蔽于深处的人性的涌动激荡;第三个“齿尖”对着变幻莫测的社会风云,探究看似紊乱无序的冲撞中所包含的深刻而本质的规律。

总的来说,刘心武借用散文随笔为工具,叩问心灵,从单数到复数,由个体到整个人类社会,最终叩问个体生命与整个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刘心武的随笔散文创作数量十分惊人,下面简单概括一下他散文随笔的总体特征,以便于读者在阅读时作为参考。

1.散文随笔涉及领域十分广泛,折射着或强或弱的时代精神。

这些散文随笔涉足的领域十分开阔:生活处事、事业理想、情爱家庭、人生命运、出游记胜、文化见闻、时事评论……无不涉猎。例如有一篇散文题目为《勇对平淡》,认为人生就是平平淡淡的,勇对这种平淡,也能凭借真本事取得成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而《心灵百叶窗》、《一把米有多少粒?》、《从今不怵这只杯》都是讲处事原则的。还有很多文章,如《神圣的沉静》、《父亲脊背上的痱子》、《阳台上的蝴蝶》、《冰箱贴下》都是抒写亲情的。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文字寻求与世人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刘心武曾经说过:“我把自己放在同读者平等的地位上,我们一同去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认识人。我提供的不是现成的训诫性的结论,而是丰富、细致、深入的关于世界、生活和人的鲜活的材料……”(《我写〈钟鼓楼〉》)

在这些涉及人生很多领域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清晰地谛听到时代的足音,感受到一种或强或弱的时代精神的折光。例如《疏浚与藤鞭》是关于环保问题的思考,《非量化因素》是对当前数字化趋势的质疑,《遭遇个性》关注的是如何化解学校教育和学生个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刘心武总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现实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体现出一个当代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善于从细微处着笔,以小见大,揭示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勤于思考,善于说理。

刘心武的散文随笔都是写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它们来自作者的切身体验和对生活的广泛观察及深入思考,亲切自然,读后令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的作品都有很明确的主题,富于哲理意味,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隐藏在情节之中,隐藏在对人物的描写之中,隐藏在人物的行动中,隐藏在人与人的心灵交流之中,令人深思,让人在细细的品味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如《皱皮苹果》一文,作者由一只小小的皱了皮的苹果联想到它在被人遗忘的日子里依旧洁身自好,保存实力,一旦有施展的空间,立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甜,作者由此反省自己能否像皱皮苹果那样在受人冷落的时候不自暴自弃,依然默默地积蓄能量呢?又如《电话机旁的纸片》一文,作者从日积月累用来记电话号码的纸片中读出了生命的沉重、关爱、悲痛、幸福,笔触细腻而充满温情。

刘心武的作品总是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发掘人性善的方面,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有关心、热爱、理解、同情……虽平淡如水,却耐人回味。

3.文笔冷静沉稳,语言质朴自然,字里行间流贯着深入的思考和诚挚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刘心武的散文和随笔充满着细腻温和的柔情和冷静缜密的思索,语言通达流畅。例如《框住幸福》一文写的是失去老伴的惠姨自己制作镜框,在怀念丈夫的同时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她还把这种幸福和快乐的情绪与亲友分享,让人体会到一种持久的幸福与满足。在《快乐何必无穷大》一文中,作者由一个商品房品牌“快乐无穷大”联想到人除了快乐就没有其他的情绪了吗?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应该把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控制得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语言简练明快,极具说服力。张凤珠女士在为《为你自己高兴》一书作序时这样评价刘心武:“他的文章绝无花哨,文笔沉稳,语言质朴,表达的是深远的寄托,字里行间是对社会的关注。”

刘心武曾经说过“我写故我在”,他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生活,从自身的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感悟人生,以从事文学创作的方式来尽自己作为人类一分子的责任,一直在文坛上辛勤耕耘,笔耕不辍,乐在其中。1987年有一位研究者写过一篇颇有见地的关于刘心武的研究文章,文中说:“恐怕很少有人会将刘心武视为1976年以后中国最杰出最有艺术深度的作家,但同样也很少有人会否认刘心武是这一时期中国最有社会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我觉得现在用这句话来评价刘心武依然非常恰切。

刘心武的散文随笔以说理见长,善于观察,感受敏锐。于细微处感悟人生,语言通达晓畅。希望广大青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一些收获,对提高写作水平有所帮助。

勇对平淡

一位二十啷当岁的年轻朋友向我怨叹:“哎,太平淡了!”

我十分理解他的心境。年轻人多半喜欢轰轰烈烈,而厌烦平平淡淡。但个体生命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往往非自身可改变或逃逸。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了“大历史观”,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的眼光看待历史过程,其实这一原则亦可移用于个人的生命历程。年轻的朋友对我说:“要是生在抗日战争那时候多好呀!我一定参加铁道游击队!”可是他偏生在如今这样一个和平时期。这几天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连续剧虽是表现当代军人生活的,剧名却叫《和平年代》。我前些时曾为一位从“商海”归岸的作家的长篇小说《午夜阳光》写了篇序,这小说出版后,那位年轻的朋友读后更加怨艾起来:“唉!九二年那时我刚上大学,毕业已经是九六年了,我出校门以后,连想到‘午夜’里去感受一下‘阳光’的机会都没有啦!”他的意思是,九二年前后,什么房地产热呀、原始股呀、期货启动呀、组建民营公司呀,乃至于凭“点子”发家呀,等等,等等,“下海”发财的机会多多;而现在,似乎骇浪已无,水已流平,而且“游戏规则”已趋细密,插针难觅缝隙,任性而为必遭谴罚,甚至于大学毕业后找个差强人意的工作已属不易,只能是暂息浪漫狂想,面对俗世琐务,且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再说。

我不想对年轻的朋友说:平平淡淡才好,轰轰烈烈未必佳。脱离开生命所处的具体时空,妄评人文环境的优劣意义不大。不仅从“大历史”角度来看,社会生活是一张一弛,亦即轰烈一时平淡一时地衍进,就是从一个人一生所逢的“小历史阶段”来看,也往往是惊涛席卷一时、涟漪轻漾一时,甚或其间还有水静如镜的时候。就普通人而言,无论是顺应现实还是挑战现实,前提都应是认知现状。年轻的朋友对眼下的情势指认为平淡,确有他的道理。前几天我们俩曾一起观看在雅典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实况转播,荧屏里所传递出的信息,仿佛是“整个世界趋于平淡”的一大缩影。这次规模盛大的世锦赛上,竟未能破掉哪怕是一项世界纪录,不仅往日的冠军落马者多多,就是未落马的,其成绩也多逊于其前。乌克兰的布勃卡虽创造了一个“六连冠”的例子,但他那撑杆越杆的镜头实在远非潇洒,有一回还握着跳杆从杆下钻了过去,状甚狼狈,而且其拿到金牌的成绩,比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纪录,竟低了13厘米!

既临平淡的世事,也就沐平淡而勇进吧!平淡也有平淡的好处,就是冒险投机一槌子买卖而获取功业的可能性虽减弱了,踏踏实实稳扎稳打谨谨慎慎兢兢业业凭真本事真功夫建功立业的可能性反会提升。而且就整个社会而言,平淡的世道或许更有利于在稳定中渐进,特别是,能得以心平气和地厘定、健全“游戏规则”,使法制严密而推及于社会的细部,却浮躁,化焦虑,少些冒险家的乐园,多些草根人物恬静生息的空间。

我与年轻朋友共勉:勇对平淡,创造实绩!

简析

作者由一位年轻朋友的怨叹想到年轻人多半喜欢轰轰烈烈而厌烦平平淡淡,但当今社会趋于平淡的现实。让人只能暂息浪漫,面对俗事琐务,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因此,只要认识现实,勇对平淡,依然能够凭借真本事创造出实绩。本文用坦诚而平实的语言阐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心灵百叶窗

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这时,如果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那么,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甚至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憬悟——即使你的作为已接近至善完美,但他人仍会严酷地审视你哪怕是一丝的不妥、一毫的疏忽,你要习惯这种人类的心灵碰撞现象——其实,你作为别人的一个“他人”,那审视称量的眼光,又何尝不苛刻?

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系。而一般的窗帘,比如左右开合的布制窗帘,又有着要么遮蔽要么豁然的弊病,还是百叶帘好,它可以使你与窗外的光线与风景的关系随时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简析

作者以问起笔,把自己的心灵比作小屋,引人思考,同时产生疑问:为什么要装百叶窗呢?原来与外界沟通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但从外界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光。如果心灵安装了百叶窗,就可以灵活调整叶片开合的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射进来,滋润心灵,使自己能认识不足,有更深的憬悟。作者信笔写来,如话家常,轻松自然的行文,质朴明快的文字,令人如饮甘泉,心旷神怡。

一把米有多少粒?

新来的小阿姨端着锅问妻子:“我抓的这三把米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要数数一共多少粒?”妻子莫名其妙,一旁的我也惊诧不已。原来,她在前一家帮厨,那家的女主人就曾让她数过米粒。吃过晚饭收拾完一切,小阿姨主动跟我们细说端详。那家女主人年事已高,她管她叫姥姥,她一去,姥姥就跟她交代,要用玻璃量杯量米做饭。姥姥说,每次量出的米粒,上下误差不会超出八粒。可是那天玻璃量杯落地碎掉了,是姥姥自己失手砸碎的,小阿姨就只好用手抓米,衡量着两把米差不多,但姥姥非要她把那米一粒粒数过……我和妻子听着都笑了。小阿姨不笑,她认真地告诉我们,其实姥姥是个很好的人,她并不是吝啬刻薄,就那么个脾气,不论事情大小,一概要精细计算,这样做好处也真不少。比如姥姥阳台上养的花,因为换土施肥浇水什么的全都根据书上的规定按量执行,所以总是叶肥花艳;又比如好些人家因为总不能严格按规定配兑消毒液弄得气味熏人,杀菌效果又不好,姥姥却总是量杯量筒来回按说明书细细配兑,结果消毒作用非常充分。当然,依小阿姨的见识,姥姥这样的脾性坏处挺多,首先就是几乎没有哪个阿姨能在她那里长做,姥姥跟邻居们的关系也总是很紧张,甚至跟抽空来看望她的儿孙也总要不欢而散,因为姥姥一天到晚总在那里“合理精确计算”,让再好脾气的人也难以长期忍受。妻子喟叹说,这位姥姥活得多累啊!小阿姨就告诉我们,姥姥前些时候去世了,大家都说是累心累死的。

小阿姨讲述的这位姥姥可能是具有这类心理疾患的人士中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在某些场合面对某些问题时,心理上也会出现算计过细,导致别人心烦自己心累的毛病。

就整个社会的进步而言,数字化确实是必要的推动手段。尤其科技的发展,计算得越精微,迈出的步子就越大,像现在大家经常挂在嘴里的纳米技术,就是以超精微计算为基础的新技术。已故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他的主要立论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进入数字化管理的社会。“数码”这个词汇现在已经大踏步进入了日常消费领域,数码相机、数码手机、数码彩电、数码冰箱、数码空调……都意味着以精确的数字为代码的新技术正在全面覆盖我们的社会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精确计算的数字心存敬畏,是必要的。

但是,社会生活的意义除了科技进步、经济高速增长,还应该更加人道、更能促进人性中的那些良善因素的丰茂,这方面要做的事情恐怕不是一味地施以数字化手段就能奏效的,应该以熏陶、感化的方式来浸润性地进行,那方式有时甚至可以是十分模糊与暧昧的。就个人而言,在家里准备出许多的度量衡器具,比如供每次从菜市场归来时按品种复验斤两的弹簧秤什么的,固然未为不可,不过千万不能以为人生的任何领域都是可以一律数字化地加以精微计量的,尤其是情感领域、审美领域,还有日常人际相处的微妙境界,都是非数字化、非精微计算,含糊一些,包容多些,伸缩尺度大些,进退余地宽些,才为好、为善、为快乐、为轻松,才既有利于自身延年益寿,也有利于滋润他人,乃至和谐于社会。

不能马虎的事情绝对别马虎,可以马虎的事情则一定要马虎,这才是正常的人生、正常的心态、正常的活法。不该马虎的事却马虎了,多半会危害他人与社会,并到头来自尝苦果;可以马虎的事偏不马虎,也许倒不一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什么损害,但一定会遭人厌烦,自己则会在多余的焦虑与烦躁中弄得了无乐趣,最后心累而亡却难以被未亡者以温情忆念。

一把米究竟有多少粒?没算计过吗?那么,好,永远也不去探究,便是你一生的福气。

简析

本文写了一位精打细算的姥姥最后心累而死的故事。作者由此引发了对数字化的思考,一方面数字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人生有很多领域并不能用数字化来计算,要含糊宽容一些,才能幸福快乐。不能马虎的事情绝对别马虎,可以马虎的事情则一定要马虎。作者见微知著,给人以启发,读后让人体悟到人生的真谛,质朴自然,韵味深长。

从今不怵这只杯

年前,我的德国朋友福斯特给我带来了一只口杯。是从法兰克福机场商店里买来的,那是一种杯壁上绘有幽默字句的“趣语杯”。这种类瓷材料制作的厚壁带把杯,如今在中国商店货架上花色品种也已很多,不过杯壁上大多只绘有卡通人物或西洋风情,而没有“趣语”。我曾在若干西方国家的商店里看到过形形色色的“趣语杯”,有的“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半月形杯口的双杯,当然,那“剖面”已然由竖直的杯壁封住了,两个杯子可以交错合拢摆放,杯把一左一右,一只杯上写着:“唉,我只有半杯的心情!”另一只杯上写着:“咦,谁偷走了那半杯?”还看到过一只胖若南瓜的杯子,杯壁上写的是“傻人有傻福”;有的杯子像比萨斜塔一样歪向一边,杯壁上写着“别让我垮掉”;有的杯子杯壁上鼓出一个“瘤子”,一个箭头指向它,注明:“别慌!良性。”诸如此类,引人发噱,也折射出生存在商业竞争中的人们心中程度不等的焦虑。

福斯特送给我的那只口杯,杯壁上的德文有两行之多,写的是:“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他把那意思翻译给我以后,我不大高兴,问他:“为什么选这样的话送我?”他直率地说:“这话说的不是你,是我!送给你,为了你能记住我!”福斯特当时正失业,临时帮旅行社带旅游团来中国,充当导游糊口。听了他的话,我一笑释然。

可是,我使用起这只杯子以后,开始还确实想起福斯特,后来,却不禁频频联想到自己,其实,我不也常常是“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吗?特别是,那原因,还往往并不能推诿到客观上,说到底,还是我自己意志薄弱,不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一次,我正打算静下心来开列构思已久的长篇小说的人物表,电话铃响,是要我去参加一个“研讨会”,所研讨的课题非我所长,亦非我所感兴趣的,因此试图婉拒。但对方一连串宣谕出了十多条我“非去不可”的“道理”,如:开拓视野有利于创作;若干大名家都应允出席了,你不去岂非架子太大?赞助者一向仰慕你,你跟这样的人建立关系意义很大;若干朋友可借此聚会,何乐而不为?会上还能领到点“小礼品”和“车马费”,不无小补嘛!你不去,是不是众人皆浊唯你独清了?……我还是说考虑考虑,但在那之后又有几个电话,邀请者搬来的“面情”皆难抗拒,再不应允,实在要成为“六国反叛”了,于是,那天只好去了;本来说好“听听,不发言”的,但按“齿序”排下来,轮到我时,又不能不说,说,又只能敷衍成话,回送到自己耳内,很不是滋味。而一瞥之中,又发现有并不熟悉的在座者,对我面露鄙夷的冷笑……会议拖得很长,会后的饭局从冷盘到果盘更是悠悠历程,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中,想列长篇小说的人物表,却已没了精力。这类本不想参与的事体,勉为其难地参与了,还常常会后患无穷。如过两天忽见报上一角有报道,把我没说过的话或并不愿表达的意思,赫然嵌于其中;我这人又最不能“见面便熟过后不忘”,也不善保存活动中别人赠与的名片,所以往往是,又在某场合见到某人时,反应木讷,由此招人嫌厌……

有一段时间,我见了福斯特送我的杯子便发怵,因为我总是“明知故犯”,惭愧,而又无勇气扭转。

可是近年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履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尽我应尽的义务,承担我应尽的责任,但我有拒绝非我必尽的义务非我必担的责任的权利。我越来越勇于对我不想接受的邀请、要求客气而明确地说“不”。同时,我也越来越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议论与指脊梁骨,只要我觉得那话该说,那文章该写,那意思该表达,那事情该做,我便直率地说,从容地写,痛快地表达,愉快地参与。如今我不怵那只口杯了。那上面的两行“趣语”于我基本上不再具有讽刺意味。我拿它喝茶时会想起福斯特来:这小子现在有份好职业了,可他会不会还要发出这杯壁上的慨叹来呢?

简析

本文由一只口杯上的“趣语”引发了对自身的深刻反省。朋友送给作者一只趣语杯,上面写着“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经常勉为其难地参加一些研讨会,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写作,心中有愧,却没有勇气扭转。后来他终于转变了做事的态度,勇于对自己不想做的事说“不”,真正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此不怵这只杯,活得从容而洒脱。本文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格审视,超越自我的努力,以及做真正洒脱的自己。作者勇于自省的勇气和坚持改变的努力都令人佩服,引人深思。

神圣的沉静

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七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呕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么地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竟那样地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面临危险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有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为不可。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第二层次的深刻想法。

母亲去世快二十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晞嗦,具有点穴的效果。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秘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那时母亲已仙去十二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简析

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无论是孩提时代的我故意冒险,还是成年的我事业取得成功,母亲都能够从容面对,镇定自若,表现出沉着冷静的性格特点。文中表达了母亲对我无私而克制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由衷的敬佩和深切的怀念,同时感激母亲给自己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生活中的跌宕起伏,要沉心静气,默默承受,从容面对。

父亲脊背上的痱子

我5岁时,本已同父母分床而睡,可是那时我不仅已能做梦,而且还常做噩梦。梦的内容,往往醒时还记得,所以惊醒以后,便跳下床,光脚跑到父母的床上,硬挤在他们身边一起睡;开头几次,被我搅醒的父母不仅像赶小猫似的发出呵斥我的声响,父亲还叹着气把我抱回到我那张小床上。后来屡屡如此,父母实在疲乏得连呵斥的力气也没有了,便只好在半醒状态下很不高兴地翻个身,把我容纳下来。而我,虽挤到了父母的床上,却依然心中充满恐怖,于是我便常常把我的身子,尤其是我的小脸,紧贴到父亲的脊背上,在终于获得一种扎实的安全感以后,我才能昏沉入睡。

我做的是些什么样的噩梦?现在仍残留在我记忆里的,大体是被“拍花子”拐走的一些场景。那时,母亲和来我家借东西兼拉家常的邻家妇人,她们所摆谈的内容,绝大部分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也不可能留下什么印象,但是她们所讲到的“拍花子”拐小孩的种种传闻,却总是仿佛忽然令我的耳朵打开了接收的闸门——尽管我本来可能是在玩胶泥,并在倾听院子里几只大鹅的叫声——她们讲到,“拍花子”会在像我这样的小孩不听大人的话,偷跑到院子外面去看热闹时,忽然走到小孩身边,用巴掌一拍小孩脑袋,小孩就别的什么都听不见看不见了,单只能听见“拍花子”说:“走,走,跟我走啊跟我走……”也单只能看见“拍花子”身后的窄窄一条路,于是便傻呆呆地跟着那“拍花子”的走了,当然就再看不到爸爸妈妈,再回不到家了……这些话语嵌进我的小脑袋瓜,使我害怕得要命,特别是,每当这时我往妈妈她们那边一望,便会发现妈妈她们也正在望我,妈妈的眼光倒没什么,可那女邻居的一双眼睛,却让我觉得仿佛她已经看见“拍花子”在拍我了,我就往往嘴哭起来,用泥手去抹眼泪,便急得妈妈赶快来抓我的手……

我在关于“拍花子”拍我的种种梦境——一个比一个更离奇恐怖——中惊醒后,直奔父母那里,并习惯性地将脸和身子紧贴父亲的脊背,蜷成一团,很快使父亲的脊背上,捂出一大片痱子,并无望消失;开始,父亲只是在起床后烦躁地伸手去挠痒,但挠不到,于是便用“老头乐”使劲地抓挠。但那时父亲不过四十多岁,还不老,更不以此为乐,他当然很快就发现了那片痱子的来源。不过,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愤怒,更没有打我,只记得他对我有一个颇为滑稽的表情,说:“嘿嘿嘿,原来是你兴的怪!”母亲对此好像也并不怎么在意,记得还一边往爸爸脊背上扑痱子粉,一边忍俊不禁地说:“你看你看,他这么个细娃儿,他就发起梦铳来啦!”“发梦铳”就是因做梦而呈现古怪的表现,但母亲似乎从未问过我,究竟都做过些什么梦。

弗洛伊德,当然很了不起,但他那关于儿子多有“恋母情结”和“弑父情结”的潜意识等论述,于我的个人经验,实在是对不上号。尤其是对父亲的感情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在极端恐怖时,得到了他脊背的庇护,且给他长期造成了一片难息的痱子,他又并未因此给我以责罚,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会生“弑父”之心?父亲的脊背,并不怎样宽阔雄厚,我现在回忆起来,也并无更丰富的联想,比如后来他又如何以“无形的脊背”,给我以呵护和力量等等,而且,情形还恰恰相反,他年过半百之后,对我的亲子之情虽依旧,对我的学业、前程、着落等大事,竟懒得过问,甚至撒手不管。记得我上中学以后,班主任来找家长,他招呼一下,便自己看报,母亲跟班主任谈完后,跟他说,老师要走了,他便站起来点头送客,这时老师话语中提及了我们学校名字,他竟脱口而出地说:“怎么,心武是在二十一中上学吗?”我上到高中,换了学校,他还是闹不清,递给他成绩单,他草草拿眼一浏,好坏都不感兴趣;据说我大哥小的时候,常因成绩不佳,挨他打屁股,打得很是认真;母亲后来对我说,父亲是因为管孩子“管伤了”(腻烦了),所以到我这老五,便听之由之,全权交由母亲来管教;1960年,父亲由贸易部调到一所部队院校任教,他和母亲去了张家口,当时哥哥都在外地,姐姐已出嫁,我还在上学,父亲却把北京的宿舍全部交出,让我去住校,不给我留房——那时贸易部是完全可以给家属留房的,另外同时调去的就给家里人留了房,但父亲觉得我应该过住校的生活,并完全独立。那时,我还未满18周岁。

父亲在73岁那年过世(母亲则是在84岁那年),他那曾被我捂出痱子的脊背,自然连同他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都化作了骨灰。父亲不是名人,一生不曾真正发达过,他的坎坷比起很多知识分子的遭遇来,也远不足以令人长太息,他的同辈友人,几乎也都谢世,现在能忆念他的,也就是我们四个子女(大哥先他而逝),而我对他的忆念,竟越来越只集中在他那脊背因我而生出的一片痱子上。在人类漫漫的历史中,在无数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世事中,这对我父亲脊背上那片赤红鼓凸的痱子的忆念,是否极卑微、极琐屑,而且过分地私秘了?

不,我不这样看。在这静静的秋夜里,我回忆起父亲脊背上的那片痱子,我想到了一个伟大的话题,这个话题常常被我们所忽略,那就是父爱;我们对母爱倾泻的话语实在已经太多太多,甚至于把话说绝:“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仅有妈妈的爱,人子的心性是决不能健全的,世界、人类,一定要同时存在着与母爱同样浓酽的父爱,我指的是那种最本原的父爱,还暂不论及养和教,不论及熏陶和人格影响。

所谓“阴盛阳衰”,是时下人们对我们中国体育竞赛状况常有的叹息,其实,就母爱和父爱的外化状况、宣揄程度、研究探讨,特别是内在的自觉性和力度上,我们似乎也是“阴盛阳衰”。中国男人要提升阳刚度,浓酽其父爱,也应是必修课之一!

我自己现在已年过半百,比背上捂出一片痱子的父亲那时,还老许多,我的儿子,也已经很大,扪心自问,我对儿子,是有那最本原的父爱的。我常常意识到,不管怎么说,他和我,有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的链环关系——他是我一粒精子同他母亲一粒卵子的共同作品。他的基因里,有我的遗传。我不能不给予他一种特别的感情,并企盼这种感情能够穿越我们的生命,穿越世事,并穿越我们的代间冲突(那是一定会有的),而熔铸于使整个人类得以延续下去的因果之中。

直到这个静静的秋夜,我还没有把父亲脊背上的痱子,讲给儿子听。不讲了,既然写下了这篇文章。儿子现在不读我的文章,虽然他以我写文章而谋生暗暗自豪;儿子说过,不着急。我的书就在书架上,总有那么一天,他会坐下来,专门读我的书。我希望他会在一个集子里发现这篇文章,那时,也许他已经有自己的儿子或女儿了。他心里会涌出一股柔情,想到:你看,父亲从爷爷那里得到过,我从父亲那里得到过,我还要给予我的孩子。那是很朴素很本原的东西,一种天然的情感磁场,而这链环般的连续“磁化”,也便是永恒。

简析

这是一篇关于父爱的散文。作者以温馨的笔触回忆了童年往事,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总被“拍花子”的噩梦惊醒,硬挤到父母床上睡。致使父亲的脊背上捂出一大片痱子,父亲却并未因此而生气。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酽的温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由衷的感激与深切的怀念。

御恒堂二十七味舒眠贴

阳台上的蝴蝶

电视里正放映着一部新加坡连续剧。我们都没有认真地看。我在为打印机安装新墨盒,妻则是来往于厨房与阳台之间,把洗衣机甩干的衣物拿去挂晾……

荧屏上出现了一个大特写,大概是那剧中的女一号,不知情节发展到哪儿,她为什么要珠泪涟涟。

妻路过,看了一眼,道:“咦,这不是×××吗?”她说的是一位我国当今算不上“大腕”可也小有名气的女演员的名字。我瞥了一眼,马上驳斥她说:“怎么会?根本不可能!”

这是我家经常出现的情况。妻总是会对着荧屏上的某一形象说:“是×××吧?”其实根本不是,不可能是,没有道理是;她有时候干脆挑明:“这人”(指荧屏上的某形象)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也就是,她明知“不是”,可还是要让自己产生出“不是也是”的联想。我呢,常常地,极认真,或者简直是极冷酷地扫她的兴;有时我根本也不看荧屏,只是头头是道地分析,比如说:“×××根本不可能去新加坡电视剧里演一角!这又不是一部中新合拍的电视剧!她也没有移民新加坡!再说,人家就是特邀,也邀不到她!……”当然往往是“真理在我这一边”,可惹得妻很生气。有一回她就说:“你行!你总对!可你这样又有什么意思!”我平心静气一想,可也是,我掌握这种“真理”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与乐趣呢?特别是,妻明知“不是”,而联想起我们都认识的某一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娓娓道出她的一些感慨时,她那“不是也是”的兴致,不是比我那“不是就不是”的生硬宣布,有价值得多吗?

后来我悟出,妻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女性直觉思维。而我,因为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所以我的思维方式,也便往往都是典型的男性的理性思维。

直觉思维,惯于从一个形象、事件、细节,叠印、引发、延伸到另一个乃至多个形象、事件、细节;伴随着这种思维的,往往是丰富的情感,或产生出细腻入微的关爱,或派生出难以抑制的厌恶。

理性思维,则惯于从经验中而不是从所面对的具体形态中引导出结论来;伴随着这种思维的,往往是超情感的冷静(乃至冷酷)判断,或产生出具体而微的应变措施,或大而化之一笑了之。

仔细想来,我和妻一起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两性间这种不同的心理定势,也就是思维差异而撞击出来的,甚至弄得大吵大闹(我吵闹得最凶)。闹完冷下来一想,有时连具体起因都想不起来了。

自从意识到我们既为两性,各有其思维习惯,而且改不了也不必改那习惯,不如互相理解、尊重,乃至互补互济,这以后,我们的相处,便和谐多了。比如我们一起出游,她对人对事的直觉,往往被事态的发展,证实为相当的准确。她在坦诚善意地待人接物时,也以她的敏感,使我们多次掌握好了与人交往的“度”,有助于主客尽欢。而我的理性逻辑推导,也往往有助于预防不测,避免麻烦。

有一天,我家阳台上忽然飞来了一只硕大的蝴蝶,那花纹艳丽的蝴蝶竟落在围栏上,翕动着双翼,良久未飞……

妻先发现了那只蝴蝶,惊喜地叫我去看:“快来啊!看呀!它多美!……”

我到阳台一瞥,脑子里马上飞出一串“?”来:城市里怎么会有这玩意儿?它是怎么飞到这么高的阳台上的?这是什么季节?这也许不是蝴蝶,而是一只大蛾子吧?别看它的羽翅那么艳丽,它的磷粉可是有毒的吧?它停在阳台护栏那儿干什么?我家阳台有什么吸引着它?……

我不由得做出一个要找东西捕捉它的动作。这动作立即被妻发觉了,她迅即瞥视我一眼,啊,这一眼如同利箭般,把我的心射穿了!

一瞬间,我从妻的眼里读出了太多的东西:它多美啊!让它停留吧!不要打搅它!啊,它真太美了!……

在这一瞬间,我心中的“多余理性”被粉碎了。我感受到了女性直觉的美感。我更爱我妻子。蝴蝶离开了阳台,然而永落于我的心中,并总是在必要时,便翕动着那搔心的双翼。

简析

本文写的是生活中的琐事。作者在看电视的时候总喜欢与妻子发生冲突。由此开始思考其中的缘由,终于悟出其中的根源:在很多情况下,自己与妻子的矛盾是两性思维的差异造成的,并且认识到既然无法改变对方,不如相互尊重理解,乃至互补互济,和谐相处。一只阳台上的蝴蝶让妻子惊喜,也让作者感受到了女性直觉的美丽,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妻子真挚而深沉的爱,温馨而动人。

冰箱贴下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在那个被称作“家”的空间里,什么东西最让我顾念?是冰箱——别着急,别马上责备我贪吃,听我把话讲全:是冰箱贴子,就是那种底盘是个吸铁石,表面则是某种造型,把它往冰箱外壳上一放,便会被吸住的玩意儿。我家的第一个冰箱贴是十几年前从美国带回来的,造型是旧金山的有轨电车。后来我每次旅游回来总喜欢带几个冰箱贴,造型多姿多彩,有巴黎铁塔、布鲁塞尔小尿童、新加坡狮身鱼尾兽、日本富士山……渐渐地,也不一定搜集风景名胜造型的,像一只打翻的酒杯、咬掉一角的汉堡包什么的,也往家里带——附带说一下,现在国产冰箱又多又好,但是很少看到国产的以中国特色为造型的冰箱贴,比如我一直想买到北京天坛或北海白塔造型的冰箱贴,竟总没见到过。你会问:恋家,就恋那些个冰箱贴子,岂不是太“小儿科”了?你听我细说端详:冰箱贴的第一功能并不是装饰冰箱、供人赏玩,它的第一功能是压纸条子,家里有些一时不能或不必马上扔掉的纸条子,比如某些通知、刚缴纳过的电话费收据、过几天要去欣赏的音乐会入场券,等等,都可以往冰箱贴子下随便一压,但这些功能在我家还都不是最主要的,它的最主要功能,是家里人相互留言。

我家的温馨,往往并不体现在全家人欢坐一处。我的作息时间很古怪,每晚10点到凌晨4点写作,凌晨4点到中午12点睡大觉,中午起床后才吃东西、翻报刊杂志、读书、听音乐、会客或外出;妻子是正常作息,上午外出购物、遛弯儿,往往中午在外面吃点快餐,下午一两点才回来,回来时我正活跃,她却要午休一阵了。我中午起床洗漱后,一定会去冰箱前,于是我便会看到那个比别的冰箱贴都大的旧金山电车下压着妻子留的纸条,上面可能写着:“汉堡包已经搁到微波炉里了。注意:冰箱里的西红柿也必须洗过再吃!”“厨房蒸锅里有冬菜包子,只需加热三分钟,万勿一翻报纸又忘了关火,弄得一整天屋里全是煳锅的气味!”“别找那盘色拉了,已经变味儿,扔掉了!热完炒饭吃过后,请吃一个苹果——别又偷懒不削皮,把削掉的果皮留在案板上!”……当然,有时我要出去她却还没回来,我也会给她往冰箱贴下面压纸条,我的留言可举几例:“音响里已放妥CD盘,是我昨天为你买的新版《月光》,你只需按一下PLAY键即可。”“《文汇报》‘笔会’版上李子云文章甚好,已放你枕边。”“千万不要因为买回的东西忽然又不中意,匆匆转回去退换!身体要紧!”

儿子在外企工作,自己已贷款买了房,但目前尚未娶妻,常回我们这里住,他在冰箱贴下会压上诸如此类的纸条:“晚上回来睡,会较晚,是去酒吧一条街,别担心,绝不胡闹。”“我回那边去了。橱柜里有我给你们留下的东西,希望喜欢。”“没什么事,只是想写:保重!”

虽然打电话很方便,尤其儿子,他总随身带着手机,但在冰箱贴下“广而告之”、交流感情,仍是我家成员一致的首选。

那天我从外面回来,冰箱贴下竟没有妻儿给我的片纸只言,心里顿觉空缺一块,仿佛天空上没有了日月星辰。一低头,才发现那旧金山电车和纸片都落在了地下——后来悟出是我家猫咪所为。冰箱贴下家人间的相互关爱,是世界上任何衡器也难测出其吨位的啊!

简析

本文以介绍冰箱贴开头,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冰箱贴下的留言。一家人互相留言的内容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却让人感到温暖而幸福,那一句句留言承载着家人的牵挂、关心、惦记、想念、问候、叮嘱……点点滴滴,都是脉脉温情,家人通过冰箱贴下的留言互示关爱,交流情感,用爱把一家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人感到充实而又满足。

皱皮苹果

从郊区书房回到城里的家,总会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邮件,我的习惯是先看熟悉者的。对于那些寄件方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这是否有些个“嫌贫爱富”?但“金玉其外”的诱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拒绝的,尽管往往会发现“败絮其中”,也只好叹息一声了之。有的来函,信封寒酸,字迹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镇某村,由作协或编辑部贴条转来。根据近年来的经验,这样的信函,很少是读我新作品后告知感想的读者来信。多半是附上他写的并不成熟的习作,希望我能往报刊推荐的。

回到城里,大体浏览一下积存的邮件后,我多半会下楼,到附近绿地遛遛。那天到票友聚集的廊亭,听他们轮番演唱,几位经常炫技的票友,已成为我们那一带的明星,我一见他们那堂皇的架势,就总要坐到廊栏上洗耳恭听,无论是裘派黑头,还是程派青衣,听着那些唱段,真觉得满耳落花,满心沁芳。不仅那些名票脸熟,就连总去旁听的,也有若干熟脸。有位年纪估计跟我相仿的,个头矮小,其貌不扬,他欣赏时,总轻闭双眼,一只手还随那声腔在膝上轻叩,他那满脸的皱纹也微微抖动,令我觉得非常滑稽。

那天傍晚遛弯回家,饭后想吃水果,去阳台取。我家的水果一般都放在阳台的一个大纸匣里,弯腰一看,所储水果不多了,又忽然发现,在角落里,有只不大的苹果,显然是很久以前买来,一直忘了吃的,赶忙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一看,它那表皮已经干燥得起皱了。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忘了是国人写的还是翻译过来的,里头有几句是以苹果的名义请求:“削我皮,或者用牙啃\/之前,能否仔细欣赏一下\/我表皮的美丽。”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确实有权利这样地要求人类。实际上我是一贯比较注意水果外表的,而且经常“以貌取果”,也懂得把比如说苹果的外皮当做专门的审美对象。我曾很小心地将一只大苹果那华丽的外衣削成连续不断的螺丝转,然后将它巧妙地搁放到桌子上,令它望去仍是一只完整的大苹果。

那天我仔细端详那只皱皮苹果,忽然非常感动。它在被遗忘的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让自己沾染霉菌,坚决地不腐烂,因此虽然它的表皮因脱水而发皱,却身无黑斑,并且让那红晕依然具有诱惑力,还散发出一种略带酒味的甜香。它是怎样度过那些寂寞的日子,如何洁身自好、保存实力,甚至还利用那被冷落的时间,尽量把自己的糖分保持住的?

我把皱皮削掉,那苹果露出的果肉居然鲜若处子,先尝一口,异常香甜!吃完它,还回味了许久。

第二天,我又下楼遛弯,又去听那些票友演唱。那位我觉得颇为滑稽的听众,又在那里闭眼击节。我忽然觉得,他很像是一只皱皮苹果。待那边一曲唱完,我就跟他说,您何不来上一段?他脸倏地红了,更像皱皮苹果了。接着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他,跟着劝,或者竟是跟着起哄,后来连操琴的也问,他究竟想露哪段?他呢,站起来,走到人群当中,说了声“让徐州”,清清嗓子,跟拉琴的对了对弦,然后在琴师配合下,居然唱起了言派腔,宛转优雅,吐字如珠,我觉得那一刻他就仿佛削掉皱皮的苹果,因为在落寞中久久地自爱,保存住了一腔鲜活,一旦得以施展,则散发出沁脾的香甜。一曲终了,掌声里,我悟出更多。

我承认,因为对积存的邮件里那些“皱皮”的一贯轻视,有的启封后潦草一瞥,就马上当做废物丢弃。现在,我提醒自己,也许,那会是一只“皱皮苹果”,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委琐鄙陋,但表皮里面,却会有鲜活的甜汁,我必须慎重对待,不得轻率处置。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好比能唱言派“让徐州”的高手能人,但殷殷期待之心,确是有了。

又想到,悠悠人生,谁能永居中心?谁能永有抢眼而马上被选取、光艳显示的机会?我自己,也颇像滑落到果匣角落的一只苹果,我能否努力避免感染霉菌,在洁身自好中,任凭表皮起皱,而内里仍默默地保持,积蓄着能贡献于他人、社会的精华呢?

简析

这篇散文描写了由一只小小的皱皮苹果引发的对处事原则的深入思考。起初,作者对寒酸幼稚的来信和其貌不扬的票友很不以为然。后来却真诚地鼓励那位票友登台献艺,并且一改往日的拆信习惯,殷切地期待皱巴巴的信封里装满才情。作者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竟然源自一只毫不起眼的皱了皮的苹果,这只苹果表皮脱水发皱。但果肉依然香甜,引发了作者深入的思考,联想到做人也应该在不受人重视的时候依然洁身自好,保存实力。一旦有施展的空间,就要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散发出沁人的甜香。

电话机旁的纸片

家里安上电话机以后,我循例在电话机旁准备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开列出备用的电话号码,小本本后面几页是空白,以备续录,我不是一个社交多么广泛的人物。但很快地,小本本上便不仅没有了空白页,连原来整齐的行列间,也出现了许多匆促甚至歪斜的补充号码。这当然都不算稀奇。想来几乎每一个有电话的家庭都有类似的情况。

但我在原有的小本本被涂写得密密麻麻之后,却不再更新或增加新的电话号码本,而是用一些大小长短不同的纸片,来记录备用的电话号码。也不光是我记,家里其他人也记,又都并不认真地列行排齐,有时斜着,有时反着,有的竟相互重叠。经常地,谁想查一个要用的号码,查半天查不到。终于查到,却又模糊不清,甚至与别的号码纠缠。于是抱怨、发火……但那些不伦不类的纸片也还是都留了下来,而且,每过一些时间,那纸片的数目便有所增加。

前些天一位朋友来我家做客,闲聊一阵后,他要用电话,并且想从我的记录中寻出一个我们共同的熟人家中的电话号码。我让他自己检索,他便打开我那小本本,正惊叹里面何以夹着那么多小纸片,忽然窗外刮入一股风来,顿时将那些纸片吹得满室飞舞,活像穿翔着的白鸽,煞是好看!他一边帮我捡拾着那些纸片一边呵呵地讥笑我说:“怎么连再置备个小本本都舍不得!真是抠门儿大仙(北京人对吝啬鬼的恶谥)!”

朋友走后,我心想,也真是该清理一下这些纸片了——将有保留价值的号码誊录在新本本上,然后将它们尽悉撕碎扔进垃圾桶!当晚,我便来进行这桩工作。谁知,翻动着这些纸片,我手软了。

这些大小长短厚薄粗细不一的纸片,实际上,已经成为我生活的年轮。对,这张,本是一个信封,是从它的背面开始记录头一个号码的——回想当时,实在来不及翻开小本,何况下意识里也知道小本本已满……那封信还并没有读完,却来了一个电话,告知一桩于我极其重要的事情,并嘱我立刻与某电话处联系……我们的个体生命,便往往在这样的社会网络中,焦灼、疑虑、沉重、承担……

这张纸片原是包茶叶的,甚至于现在它仍散发出茶叶的淡香……用粗笔记下的那个号码,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使用……虽然这个号码现在已经作废,可是,在那段岁月里,这个号码那边所传来的声音,给过我多少心灵的慰藉!……

还有这张,厚厚的,是张未中奖的“有奖贺年明信片”,上面有儿子记下的两个号码,写在最边缘,小小的,仿佛想躲藏起来似的……我注意到,每次他拨这两个号码,总要把电话机端进他自己那间屋子,但那从客厅一直拖进他那房间的长长电话线,却总是昭示着他有隐私……我已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啊!岁月是多么神秘,它竟能把你,一个原本是我一只胳膊便能抱于怀中的乳臭浓酽的懵懂小儿,塑造成一个有其独立内心世界的小伙!

……这个号码,医院的,给我带来过悲思,那前些年还分明是活泼泼的生命,怎么竟会忽然僵硬硬地挺在那里?人生,真的到头来都会走到这一步么?……可是,这个号码,却又让我想起,这世界上分明存在着热闹场,从这号码的机子那边,倾泻过来多少询问乃至质问、牢骚乃至愤懑啊!仅仅是因为,为什么这回没有“安排”他?他一再向我“问路于盲”:谁给使的坏?谁当中传的话?……直逼得我语塞无奈,只好不欢而挂断。这些号码所引出的回忆,反差是多么大啊!

……这个号码,引出几许温馨;那个号码,令人摇头;还有这个,什么时候再拨一下,也许,该会是另一种声气了?那边,记下来还划了几个横道的号码呢?当时为什么认为它那样重要?现在不禁嘴角微弯……

到头来我没有销毁所有的纸片。我甚至认为将它们改抄在新的本本上也是多余的,因为在这些纸片上,保留着我生命中最本原的情绪与情境轨迹。

像保留CD盘一样地保留这些电话机旁的纸片吧,翻阅这些斑驳陆离的纸片,也便是重温人生的复杂况味啊!

简析

电话机旁用来记录号码的纸片日积月累,变得纷乱芜杂。当作者准备清理这些长短不一的纸片时却手软了,因为这些纸片上的电话号码是对往日生活的记录,它连接着另一端的亲朋好友,承载着生命的沉重、焦灼、关爱、隐秘、悲痛、温馨……保存着复杂而真实的人生况味,怎舍得丢弃?本文文笔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怀念的柔情。

框住幸福

接到惠姨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得闲,她要给我送些镜框来。惠姨虽是远亲,可是父母在世时,常来我家,待我很好,记得我的头一本《安徒生童话集》,就是在我12岁生日,她送来的生日礼物。后来我们来往越来越少,最后一次见面,是五年前她老伴去世,接到通知后,我和妻子捧了一篮白菊花去她家,很安慰了她一阵。前年她退休了,倒也过得安闲自在。近年来我们只是在春节时互通电话拜年,没想到这跨世纪后的春节期间,她忽然说要来我家。

惠姨来,当然欢迎。但她不说来拜年,说是送镜框,这却颇费我们猜疑。妻子说,她是长辈,论拜年应该我们去她那儿,她来,自然不说是给咱们拜年,但她来还要带镜框当礼物,这就未免太客气了,干脆,还是再去个电话,咱们提些营养品,去她家吧。我就给惠姨打电话,按妻子的口径说了。惠姨说那不好,因为那天她不止来我们家,还有附近几处亲友,她都要送去镜框,我只好依她。放下电话,我恍然大悟,一定是惠姨退休后手头不甚宽裕,借着身体尚好,揽了哪个公司的活儿——推销镜框。这倒也不足为怪,无可厚非。

约好的那天,惠姨来了。虽有思想准备,还是让我们大吃了好几惊。首先是,她不像是她,倒像她那在武汉安家的闺女,眼角虽有明显的鱼尾纹,脸颊却泛着天然的红润;脱下天蓝色羽绒服,现出一身贴体的玫瑰红保暖运动服,她那腰身不仅不显肥胖,竟比五年前时苗条了许多;乌黑的头发她说是才染过,但依然丰茂,样式也不古板;问她坐什么车来的,竟回答是骑自行车来的,说是既健身,也好驮装镜框的大提包……我不禁笑道:“呀,真不知道来的是阿姨还是表姐了!”

落坐沙发上,呷了几口妻子送上的香茶,惠姨就兴致勃勃地打开提包,掏出若干镜框,让我们挑选,她说:“你们喜欢哪个留哪个!”那些镜框大的可装12寸相片,小的可装4寸相片;所有木制镜框都保持原木颜色,那正是我和妻子都喜欢的雅致格调。她不住地笑问:“怎么样?好吗?喜欢吗?”我和妻子交换了个眼色,连连赞好,有意多挑了一些。看我们真的喜欢,几乎每种尺寸、样式的都至少挑了一个,她爽朗地仰脖笑了:“好!好!我没白来!”妻子搬出更多的零食招待她,我把为她准备好的营养品提到她跟前,对她说:“惠姨,这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至于这些镜框,您也别优惠,该多少是多少……”惠姨的笑容忽然定了格,几秒钟后,她先是敛了笑容,轮流看我和妻子的眼睛,然后,她忽然大笑起来,把拳头砸在了我肩膀上,高喊:“你们呀!想到哪儿去啦……”

误会很快消除。原来这些镜框全是惠姨自己制作的。起初,她只是为了怀念老伴,老伴生前喜欢业余做细木工活,留下了一匣子工具,还有许多的木料;后来,她觉得制作镜框既健脑也强体;再后来,她从中获得了极大乐趣,沉浸在美的境界里;近来,她心里头更翻腾着一种激情,就是要把自己的幸福感和快乐情绪,尽快地与亲朋们分享……

坐在我们眼前的惠姨,原来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生命。我原来总觉得,在眼下这样的一个时空里,持久的幸福感与快乐情绪是可望而不可得的。温饱无虞,却总觉得自己所得还不够多,向往成功形成焦虑,有所成功却又这山望着那山高,焦虑度反倒更深了;凡付出劳动的总想谋求最高的报酬,凡不能上市的事物就都不愿投入;自己的幸福快乐总怕享受不了多久,不但没有与人分享的冲动,而且对别人获得的幸福快乐按捺不住妒火中烧……

惠姨告别我们,又给别的亲友送镜框去了。妻子立即挑选照片往那些镜框里镶嵌,不住地举起选出的照片问我好不好。我却还坐在沙发上咀嚼品味惠姨来访所馈赠我的心灵营养品。幸福的向往不该是无边的。一位大富豪前些时为什么跳楼自杀?其实即使他的财产大缩水乃至破产,如能甘心回归到一般人的温饱生活,仍可心灵欢畅,但他的欲望只能往无边沿的深邃处膨胀,而完全不能由朴素的健康心智将其框定在适当的弹性范畴里。是的,我们要学会框住幸福,它应该由健康、自足、乐观、与人为善框住。

简析

这篇散文写了惠姨送镜框给自己的故事。惠姨自制镜框,用来怀念自己逝去的老伴。而且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并且把这种幸福和快乐尽情地与亲朋们分享。作者由此领悟到幸福也可以持久,只要把自己的欲望框定在适当的弹性范围内,保持健康、自足、乐观、与人为善的心态,就能把幸福框住。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很普通,但蕴含颇深,道出了幸福的真谛,耐人寻味。

快乐何必无穷大

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把所开发的商品房品牌确定为“快乐无穷大”,想来是为了摆脱动辄号称“花园”、“广场”的命名风气,别出心裁,颇为有趣。

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究竟以什么为衡量的标准?名声?地位?财富?健康?各人取舍不同,当然,也有想“鱼”与“熊掌”兼得的。不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把“安康”作为普适性标准——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如有一桩自己喜欢的事业更好),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则幸哉福哉,这是从总体上说。从人的心理角度看,人的生命其实是存在于连续不断的情绪之中,甚至于在睡眠时,潜意识里的情绪也依然在螃蟹吐泡般地生灭着。因此,有人提出,快乐便是幸福,“快乐无穷大”商品房名称,由此推衍,无可厚非。

快乐无价。快乐是人的心理情绪中的黄金,笑一笑,十年少(“少年”之“少”),笑口常开,安康福泰。追求快乐,享受快乐,是天赋人权。但是,人对快乐的追求,是否有必要推至无穷大的地步?无数前人、旁人的车鉴,都昭示着我们,乐极生悲,纵欢致祸。倘若一个人除了快乐而没有了其余的情绪,那他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疯子,在那种情况下,笑笑笑,至少会导致十年少(“减少”健康生命的“少”)。

我们常在文章里看到“打破心头五味瓶”的说法。一个生命活体,就其所装载的心理情绪而言,确实很像一个“五味瓶”。哪五味?酸、甜、苦、辣、咸,这是以味觉打比方,直接说情绪,则是喜、怒、哀、乐、怨。其实,“五味”的“五”,是言其多的意思,人的心理情绪,岂止五种而已。我们常用的词汇里,把人生际遇和心理情绪合起来说的很多: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苦乐忧喜、愁怨嗔怒、愉悦舒畅、生死歌哭……一个健康的生命,他的心理情绪应该是“五味俱全”而又不会“打破瓶子”。难道只保留一味——快乐,或者只保留一类——喜、乐、悦、畅,不是更好吗?我以为,那并不好。因为,人活在世上,应该有正义感,而正义感常常是与对贪污腐败、邪恶堕落的愤怒、鄙夷、痛心等情绪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国歌词曲都很激昂,却不是由快乐的情绪构成,那里头主要是宣叙着民族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己快乐,而罔顾他人的不幸,对自己所置身的群体漠不关心,特别是缺乏一份对世界和平、环境保护的忧患情绪,那至少是“缺心眼儿”,不是一个健康美丽的好“瓶子”。以上是从大处说。从小处说,自己对自己,毫无愧悔内疚,不能体味怀旧的苦涩,不能氤氲出淡淡的哀愁,不知离别或邂逅时的酸辣,缺乏清夜扪心时的惊悚……那么,人生很难说是完整的,而没有全方位的人生体验,人生滋味不全,也就很难说获得了多大的幸福。

人这个“瓶子”里的“五味”情绪,不应该是均等的,更不应该也不可能僵在那里不波动不翻腾,不互相渗透乃至转化。人的心理情绪的健康,其实也就是把“人生五味”阴阳调燮得恰到好处的那么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标志,常常是快乐,特别是“知足常乐”,但也不尽然,也可能是“难得糊涂”,也可能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还可能是“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式的喟叹,或者是对“同桌的你”的惆怅咏唱……总之,快乐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快乐何必无穷大,因为幸福的滋味不能仅仅是快乐这一种。

一位富翁,他刚从美国拉斯维加斯那边豪赌回来,便到高级俱乐部约朋友先吃鲍翅燕窝,又在夜总会看巴黎“红磨房”式的艳舞,然后是泡药浴、洗桑拿,再全身泰式按摩,再吃港式宵夜,凌晨才驾着名车回到他郊区的豪宅。天亮时,人们发现他淹死在宅后的游泳池里了——经警方调查并非他杀,是否自杀呢?难以判断。而当他还没火化时,与他有关系的一群人已经在为分割其财产而撕破脸争斗了。他仿佛一只气球,把里面的快乐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陡然崩溃了。这究竟是快乐死,还是痛苦死?

相比之下,小康人家、知足人士的快乐,比较扎实,也容易持久。那快乐基本上属于“琐屑的生活小乐趣”,比如全家人共享一只刚熟的沙瓤大西瓜。鲁迅先生是最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伟人,但他反对在切西瓜时牵强附会地去联想到“列强瓜分中国”。能把自己的心理情绪控制得恰到好处,该在什么情况下深刻沉重,该在什么情况下轻松幽默,融入性情,自自然然,那状态,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简析

本文从一个商品房品牌命名为“快乐无穷大”写起,引发对衡量幸福标准的思考,对“人对快乐的追求是否有必要推至无穷大的地步”产生疑问。通过对人心理情绪五味的阐释,认为幸福的滋味不能只有快乐这一种,应该喜怒哀乐五味俱全,而且调和得恰到好处,才是完整的幸福。因此,快乐何必无穷大呢?本文论断精辟,推理严密,颇具说服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灵体操》刘心武散文随笔
小纸片上的随笔
散文诵读《心里难过》作者 刘心武
刘心武:《红楼梦》是很好玩的
刘心武:《金瓶梅》巧胜《红楼梦》
一生有你(散文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