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成林 : 玉米的困惑

“涨价啦,一块多了……”这是上周一清早上班途经农副产品收购点传出的消息。喊话的老农正拉了满满一三轮车玉米地在交货。玉米涨价,的确对农民是一大好事!半月前手机上就有类似农副产品上涨的迹象,预料之中。提及玉米,对于一个“半农半林”且有着二十多年工龄的两栖怪物来说,深有感触,那些辛酸与苦楚,成为我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块烙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营林场正值困难加剧(全面停止采伐)时期,属省管科级差额单位(机关、护林员按月发工资,其余为生产工人,林场提供土地,职工每年按地等次和比例缴纳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当上林业工人第一年,通过抓阄我的十二亩份内陆被分到离林站五里之外的郭家川二队路边的背阴处。林茂靠溪流近,湿气大,霜期早,这是大多数职工不愿要的缘故,都怪手气差。不过林站多余的地,有能力都可申请承包。

那时我还未成家,在妹妹和父亲的帮助下准备大干一场。人勤地不懒。为打响第一炮,我们三人正月刚过就开始在地头忙活,清理玉米杆,揭地膜,挖玉米茬,拉粪,进行的有条不紊。半月天气一切就绪,只等开播。

种啥好呢?一道难题横在了面前。当然啥效益高种啥,经济社会,种经济作物最实惠,这是大家公认的。站上产职工多数人以玉米为主,黄豆、西葫芦、向日葵也有。父亲提议,为了保险,四样作物按比例都种,我们全票通过。当时家境贫困,母亲常年多病(无劳动能力),大哥成家,自身高中三年的花费,全凭父亲每月一百来元退休金维持生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减少开支,父亲再三考虑增加农家粪,通过关系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几十袋羊粪作为底肥。遵照父亲意见,我们一个挖、一个放粪、一个点籽,按老套路进行了播种。刚冒出土层的玉米嫩黄嫩黄的,如出闺阁的少女,怯生生的,带着好奇和憧憬。几天不见,扁平修长的叶片蹿出老高,颜色变成了翠绿,为空旷灰蒙的田野平添了一抹绿意。由于苗出的齐、杆粗壮、色极正。“谁家的玉米呀,不压地膜这般好,真会种”!每当父亲听到路人这样的夸口,脸上总会洋溢出一份久违的自信。如不出意外,今年雨水好,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父亲端坐地埂,一边吧嗒吧嗒吸着水烟,一边望着满地墨绿墨绿的玉米自言自语。

六月,齐腰高的玉米在化肥的作用下(尤其经过一场透雨),噌噌噌,疯长似的一天一个样。进入七月,玉米抽穗扬花,田野上空弥漫着淡黄薄雾般的花粉,几天之后披红、结棒,整个过程让你觉得生命就是一场出发,一次拼杀,一种挑战。到了八月,如列兵样威武齐整的秸秆油绿闪亮,呼啦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九月,棒槌长的玉米插在杆的半腰身在翘首期盼,每株双棒,喜人极了。

往往“事与愿违”。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雨过后,太阳收敛了最后的光芒。白露刚过两三周,谁知好端端的庄家,天猛地放晴,原本苞皮未干的玉米被厚厚一层白霜打得乌青乌青。靠近山边的几行,缨缨正红呢,掰开苞皮,手轻轻一掐,奶水似的白浆流出,就连长势好的也半熟。彼时,父亲垂下头半晌不语,早饭一口未进,只顾一个劲地抽烟。良久,哎地长叹一声。没想到,早知道,多花点钱也不至于此,辛苦一年,换来个啥?全当给猪准备,

遭罪呀,遭罪!看来种田非得相信科学不成,幸好有西葫芦、向日葵,不然“竹篮打水——一场空”,父亲自责起来。一是沟深湿气大,二是选种不当,三是投资不够。此次种玉米失败的主要原因找到。关键的关键在未压地膜,当然籽种上也有问题,本可选常种的中单二号,为提高产量,父亲选了承3359品种。

在此期间,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满山跑着挖串地龙、黄芩、秦艽、党参等药,拾些杏胡、马茹胡,打些山桃胡,好让手头宽裕。

庄稼人靠天吃饭,天灾没法躲避。记忆最深的要算2000年,路上干土一尺多厚,车辆驶过灰尘飞扬,10米开外看不到前方,这种状态自三月中旬已持续了两个多月,河道几乎全干涸。眼看快六月,在无牲口和三轮车情况下,为种上地,我和大哥会同附近农村姓郑的弟兄俩靠一头犍牛打地垄,人工挖窝、压地膜。干种怎能行?拉水要到两里之外的泉子。硬是一个窝一瓢水播种,半月天气,四家种了不到三十亩地。自己的十九亩地,因节气已迟,种了三亩多就收手。无奈之下,伙同二十几人去了山西清徐县暖气片厂打工,下剩的十多亩地全放弃。好在种上的三亩多地在妻子的悉心管理下,长势喜人,足足打了4000多斤玉米,各项费用除外,还落了仟把块钱,加之打工挣的,将就维持一家三口生活。

庄稼“三分种七分管”。放苗、间苗、封土、除草、打叉、追肥……每个环节必过,环环相扣。要让庄稼长得好,先看地锄的净不净;追肥到位没有;即做到以上,最最重要的要看秋后管理,一旦忽视,岂不是瞎子点灯——白忙活。

锄玉米是有诀窍的。双脚站稳略呈八字型,上半身向前略下倾,锄把握紧拉长,锄头插进土层顺着地行不紧不慢,一锄压一锄,只顾向前,中途不歇,所谓“把式”锄法。满地脚印,锄锄歇歇,草被土埋,根半连不连,一看“初学者”。锄地不单靠臂力,须有腰上功夫,臂劲和腰力相互配合,伸屈自如,左右开弓。有草没草,地块一定锄到,这是“哈数”。一来松土,便于保墒;二来消灭地表下的草。遇到偷懒着,会在草少处东一下、西一下打花锄,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貌似没草的地方,不到一周,密密麻麻就窜出许多杂草来(野苋菜、刺角菜、彬草、灰灰菜等),毕了还得返工。

锄地要锄到时节上,不可过迟。太阳越红,草死的越快,这是老年人经验之谈。地少的人趁凉,早、晚两头下地,天热休息;地多就不一样了,干粮、水备足,从日出到日落,没完没了。记得有一年出外打工,未顾上管理二遍地,加之受连阴雨影响。待天晴下地,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半尺多长的杂草把整个玉米行道围的严严实实,无法下锄。草高出玉米半截,多亏压了地膜,不然非被“咬死”。最头疼的是长在地膜下的倒生草,锐利的尖头将地膜顶的老高,四处破漏,影响保温;且根系十分发达,长达几米,很难根除。

为赶进度。我天亮进地,午饭以油炸馍佐杂菜充饥,天黑收工。也许迫于心切,开始抡起锄头挖地似地一顿狂锄,不足半个时辰,额头大汗淋漓,身后的草就铺了厚厚一层。论面积不足二分地,这样下去,一天能锄多少,心里开始犯愁。和往年一天锄五亩地相比,岂不大打折扣。面对耐心和毅力的双重考验,绝不能一时图快,忽视了锄地质量。干就干的彻头彻尾,第二天下地还需将锄过的草再翻个身,便于晒干。不然,表层死了,下层根部稍带土就能活过来。硬着头皮足足用了两周时间结束了这场人草大战,到毕,胳膊、脸晒得黝黑黝黑,整个人全身褪了一层皮。

“七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锄地最怕变天,稍有不妨,不是把人淋成“落汤鸡”,便是停停下下,下下停停,无法捉摸。我就遇到过一天下三回雨的情景。明明清早下地前艳阳高照,不到中午,一时乌云密布,风掣电闪,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砸下,躲无处躲,即便找到一棵大树,衣衫已湿。打算抽支烟,半截还没完,天猛地一豁亮雨停了。几分钟过后又是风雨交加,地皮刚刚起水,云层退后,几束刺眼的光线透过树梢照在对面的山坡上,亮晃亮晃的,可谓“东边太阳西边雨”。回去吗,要骑十来里路的自行车,不会吧,下还是不下?等等,也许稍就能动手。不料,到下午4点左右,顿时云从四面聚来,天空黑沉沉压下,冷风一过,大雨倾盆而下,半个钟头后又是彩虹当空,这会只有打道回府,让人哭笑不得。即便这样,锄过的地等于瞎忙活,锄过的草一夜间可能复活。

都知道子午岭东山一带野猪多,玉米一旦长到吃嫩棒时,地块离家稍远的非搭棚不可。离家近的,半夜地里多跑几回,哦!哦地拉长声吓唬吓唬。有在野猪经常出没的路上挖陷阱(地坑),操心太大;有靠近黄昏找来几个蘖木疙瘩,放在野猪常出没的路口搭几堆火,据说火光和烟味能驱赶野物;有在地头或中间用破旧衣服、帽子等绑扎成稻草人样,这种法子时间久了失灵,最有效的办法——搭棚。

搭建简易棚,用料可就地取材,如栽的叉桩、木椽到位,半个钟头搞定。形似过喜白事用的棚,不必大,能容一张床即可,我在这样的床上曾睡过半月之久。

搬到塔尔湾林站第二年,地块调整到林站对面不足一里的阴面台地上,24亩地我与建兵两家平分,一条通向山顶的沟是我们两家地的分界线。恰巧那年我去了内蒙打工,因结账慢误了看管。回来玉米地让野猪从头到尾光顾了个遍,细查零零总总三亩多地被糟蹋,可谓损失惨重。压倒咬一嘴的,直接咬成两半截的,被啃的精光精光的,玉米棒和杆分离的,只咬一嘴的情况最多。据说一个野猪一夜能糟蹋一亩多地,锋利无比的獠牙碗口粗的树几嘴就连根哄倒。贼种,哪天被我撞上,非送你上西天,剁成八块,炖着吃。随后,猛跺两脚朝天长吼几声。

听说,距玉米成熟还有一月天气,建兵就在两家玉米地中间搭了守棚,至于是否守我无法断定。让我纳闷的是,说他看了,同样的一块玉米地,不管论长势还是大小,他的玉米超我一筹,几乎完好(靠近山边零星有野猪来过)。难道贼东西也认人?何况初中同窗三年,危难时多次帮助过他,提前电话也嘱托过,难道心偏的这么狠?说他没看,自家安然无恙,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我的多次央求下,父亲终于同意把他的“看家”兵器——老土枪拿出,千叮万嘱安全第一。每到太阳落山后,我就带上武器进入狩猎状态,一连死守了半个月,连个野猪毛也没见着,我彻底失望了。偶尔,在天亮时听到山边玉米地不远处“噗通、噗通”的响声,因树叶厚草深,脚下无法靠近,你挪动,它挪动,你停,它停,好似故意和你捉迷藏。即便对面住家户栓着的狗发疯似地狂叫,丝毫不介意,气的人简直没有半点脾气。

第二年机会来了,我在塔尔湾林站二队郭家川承包了另一块玉米地,一次父亲在玉米地闲转悠时,发现有野猪偷袭过,是近一两天发生的事。再不看会被野猪糟蹋完,父亲有些迫不及待。“处于安全和省人,今晚干脆我们分班看野猪吧,谁看前半夜,谁看后半夜?”吃晚饭的桌子上父亲就征求我的意见。所谓的前半夜就是晚上12点之前,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相对前半夜,后半夜时间较长。

“我看后半夜”。没加半点思索就脱口而出,父亲低头犹豫片刻,缓慢地吐出“好吧”,随后补充道:“一定要看好,不能麻痹大意——偷睡”。保证完成任务!我爽快地回应。

前半夜一切安好。轮到我了,军人出身的父亲把那只保管了八年的土枪交到我手里再三嘱托说:“千万注意安全,子弹,火药都装好,只等上膛,有情况就开枪,看你的表现了”。鉴于平时我很少玩弄枪,之前用它在山林里只打过几次山鸡,都两手空空。所以父亲对我是否打中野猪没抱多大希望。

九月天高气爽,庄嫁渐渐成熟。天幕上繁星点点,四周群山朦胧。屏住呼吸,我蹑手蹑脚钻进玉米地,这片地先前是林站果园,气候不适等原因挖掉变成职工生产用地。虽四周有围墙挡着,多处已倒塌。几个钟头过去无动静,只有吧嗒、吧嗒露珠从片叶上不停地滴落。

正有睡意,忽听面前不远处,“啪”地一下,声音清脆而利落,细听,又是“咔吧”两声,如此反复。直觉告诉我是野猪。此刻,心快提到嗓子眼,深吸一口气。怕近了受影响,我提前上了枪膛,试着一步步靠近。东边天际开始微微泛白,露水如此大,火炮会不会受潮?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呀,心理嘀咕着。倏地一抬头,离我二十来米远地的中央凹陷处,一头黑大黑大的东西在动,隐隐约约看见身上的毛发。我小心翼翼地把枪依在面前一株玉米杆旁,靠紧右肩窝,瞄准,扳机。砰,枪响了,惊飞枝头鸟雀。单听地中“哗啦”一声长响,贼家伙箭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怀疑火药装多,枪弹高了。听人说野猪打伤后还能跑一段路,又急忙撒腿蹿出围墙外寻找踪迹,徒手而归。

哎,都怪自己心急,可惜这次机会,要是父亲在,准会要了它的命。

一边抱怨一边回了家,“打中了吗?”父亲满脸笑意急切地问道。“没有”,我有气无力地回了句。“没关系,野兽灵得很,贼奸贼奸,不会那么轻易打着,何况你才拿了几天枪,我这个老革命都没多大把握”。听父亲这么一讲,心里气消了许多,今后多练本事就是。此后,这块玉米地再无野猪骚扰。恐怕被吓破胆了,看来这枪没白放,成绩大大有,这是我受到父亲的第一次嘉奖。

一年最忙莫过于收秋。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割的割,剥的剥,拾的拾,装的装。大框、小框,大袋、小袋都派上用场。为赶时间,天麻麻亮,就有人拿镰下地割玉米,听说有个姓袁老汉月亮低下一晚上能放倒10亩玉米,可惜我没碰上。

收秋最累人的要算入仓,当地大多数玉米仓用白桦条编制。上小、底大,酷似圆锥形,也有用木椽栽成长方形的;后来流行用砖砌墩,四周用木条插,顶部带瓦,具有透气、美观、省人的优点。老式圆仓入玉米最费人,一把十几米的木梯搭到仓顶,一袋袋玉米经过肩头,顺梯爬上方可倒入仓内。三轮机子最多一趟能拉上百袋,平均每袋50斤,一口气倒完25吨玉米快也得二三十分钟,崔得人连撒尿时间都没有。如此反复倒几车,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尤其到了晚上,整个人散了架似的,全身上下都是疼。没有农用车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尴尬了,先提前靠好农用车,即使离家门不远,一趟运费最低10元,稍远更多(按里程计算)。白天剥够当天拉的玉米就是,一旦过剩,即便用厚厚的玉米秸秆覆盖,也会全喂野猪。因此必须准备大量的装袋,提前用尿素或面袋一个个装满,又五个或十个堆起摆放整齐。等晚饭过后,看主家是否忙完肯不肯帮忙。不过司机轻易不动手,关系近的领个人情,一般人只顾站在旁边高嗓子大喊:快点,快点,我忙着呢。

拉回的玉米从车上下到仓的四周,总体拉完再重新入仓,司机不会白等。一旦遇上人手少袋子装不急,就用借来的框一下一下散装进车厢里,待高度和车厢齐,然后把袋装玉米一层一层压满。这样会给入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倒回院后还的装袋,着急了就婆娘、娃娃用手一个、两个往仓里投,有时会投偏,重新再投,费时间。我有过几次半夜12点在院外悬灯入仓的经历,再累,今天的活绝对不拖到明天。实在找不到农用车就索性用架子车拉,同一大块地种植户多的,有大车拉心肠好的,自己玉米不够装,顺便吆喝几声,连接带抱替别人装,直到车满袋,这样的好事我也遇到过,只是机会太少。一般地多的人家收秋需要近一个月才能结束,多数雇人。听站上姓胡的邻居讲:早些年自己种了40多亩玉米,眼看11月,玉米还未收完,雪就落了厚厚一层,手冻的直发疼,玉米在雪地剥了两个星期才完,险些过冬。

老人常说,啥时间庄嫁真正变成钱,装进自个儿腰包才算数。种地有时也要看运气。有一年我种了二十来亩玉米,鉴于一没人手,二没农机,就提前雇人用了两周时间将未彻底干透的玉米全部入了仓。幸好元旦刚过,玉米商贩就匆匆上门收玉米,据说新疆近期遭了雪灾,牲口急需一大批饲料,只要不变质,一斤六角,价非常好。站上一家出一个劳力,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就把刚脱下来带冰渣子的玉米连剩地摊上带土的也一起装走,票子当场兑现,一分不少。末了,本钱除外,将近一万,算凑活。

2004年可以说是我最懊恼、最苦闷、最辛酸的一年,也许是我有生以来种植玉米最后一年。

十月一过后,叫亲戚、找熟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20余亩玉米入了仓,和往年一样没再去管。奇怪的是,眼看到五一,连个问价的商人都没,大家心急如焚。为以防万一,大哥提议,把仓里贮藏的玉米翻看一下究竟怎样,毕竟时间长了。翻就翻。从上到下,从外到里把仓里玉米翻看了一遍,上层畅开没问题,中间虽倒插了一捆干向日葵杆作通风用,由于仓大、又深、又宽,烧的发烫的玉米冒着热气,几乎全部发霉,看上去叫人直心疼。好端端的玉米怎会这样?我问自己。

还好,多亏发现早,打开仓,把变质的玉米一个个用框全部捡出,倒在院里翻晒。为卖个好价,又用毛刷一个个像刷毛桃一样整个刷过,刷不到的缝细用牙刷处理,最后又一个个入仓,出出进进折腾一番后,这下该没啥问题了吧,反正自我感觉良好。

转眼半年已过,总算有了收购玉米的消息,优、差按等级论,好的4毛5,差的3毛5。林站不大,18户职工23人,双职工5人,其余家属。终于轮到自己的了,玉米从仓里全部倒腾出来,翻个底朝天。七八个雇用捡工在扫净的院落里一字排开,阵势不小。都说“无商不奸”,这回总算领教了。一般,先用牙咬,验干湿,放到这个季节不存在湿。个个玉米棒“咔吧”一掰两半,只要玉米芯胚芽边沿稍有瑕疵(黑点),一律划为“差”的行列。原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好玉米肯定多,经过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的检验,一堆玉米从他们手里挑来挑去反复折腾,快到总数三分之二处,“优”、“差”几乎占半,眼看太阳落山,这样下去怎行?

算了,不挑了,为赶时间,统一均拉——4角。价钱谈好了,心瞬间凉了半截。卖啥卖?都怪自己?十多号人拾的拾、提的提、倒的倒、接的接、装的装,院子顿时沸腾起来。三个小时过后,金灿灿的玉米小山似的堆满院,紧跟着装袋、过秤、打包、缝口,一次过。天黑之前,一百六十多袋玉米全部整齐落好。

“屋漏偏逢连夜雨”。买主是河南来的,听说用玉米加工乙醇什么的,用量大,当时只说要,既没签合同,又未缴定金(个别玉米大户拿了千元不等的定金)。谁知到了半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我的住处与堆放玉米有一里多路程,提前雨伞、遮雨布什么都未准备,夜黑的不见五指,一人怎能耐何?心想:反正已经是已经,玉米早淋湿了,天亮再说吧。

家住老城镇的我,最早种地借的是同学的石窑,后来借用大哥的,最后借用父亲用600元买下原塔尔湾林站小学学校两间砖木结构房,自然这房成了我往返种地的住所。婚前父亲虽给我分了两孔石窑,却因年久失修,后墙坍塌,顶部漏水,维修代价大,成了摆设。

次日天蒙蒙亮,正想如何应付玉米时,淅淅沥沥的雨又下个没完没了。这下彻底没戏唱了,听天由命吧!我像陷入了深深的泥潭,睡了整整一个下午,饭都不想动手。不料,夜间还未睡下,突然察觉离炕沿一尺远的床单变湿?拉灯抬头一看,糟了!房顶渗水,每过几分钟,就有“吧嗒、吧嗒”的水珠落下,急忙找来脸盆接上,否则,遭殃的是自己。

三天三夜的雨像脱缰的野马从未停歇,我一连三晚未眠,辗转反侧,胡思乱想。第四天早上,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吃过早饭,来到玉米集中点,个别几家用帆布遮盖。玉米袋湿的不成体统,手一动就能拧出许多水。“快看,玉米都长芽了,”有人嚷到。不会吧,忙搬起一袋玉米去看,果真如此。半寸长的玉米芽打着弯了从袋底钻出。糟糕!我一下惊愕不动。

老板会不会还要咱的玉米?不可能,男子汉——一言九鼎,生意人靠的是信用。大家你一言一语议论开来,一时为“要”和“不要”争得面红耳赤。正当这时,两辆“双桥”从坡头开了上来,喧闹的院子立刻变的寂静,车刚开到玉米点就停下,这下有救啦!有救啦!大家欢呼雀跃。不是人家生意人信誉度高,一年的收获不是全“泡汤”?打心底里我万分感激并佩服他们的为人处世。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装车。几句客套话,很暖人心。开始从东到西一户一户挨着装,装卸工自带,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轮到装自己玉米已是22点多,不知何因,院内过数165袋,装上车为164袋。奇怪,难道自己数的有问题?再数数,装车工连数三遍,我们过数都在车上,每层6袋,你放心,一点不会错,不信你来数?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莫名其妙会少了一袋玉米,心里不甘休。不就一带玉米,算啦吧,人家买主多干脆,只要把卖的现钱拿到手,就烧高香了呢?旁边几个人嘀咕着。算就算了,可能自己手下有误。那年虽多丞包了7亩玉米,机耕费、播种费、地皮费、地膜、化肥、籽种、人工费费等,乱七八糟加起近四千元,净落2000来元,种、种、种啥地,不如外出务工,干吃净拿,哪月不给2000?一年又是多少。此后,我打消了种地的念头。

随着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三北五期等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场在职及退休职工纳入庆阳市财政全额供给,经营管理体制由采伐林木转向保护和培育苗木。之前职工的农田地早已被绿油油的油松或其他苗木取代,种植玉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正是玉米陪我度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感谢玉米一路陪伴,让我在历练中不断成长,渐趋于成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果园里的向日葵
秋日美文特辑 | 秋天的模样
有声读物丨不死之草
玉米香人间 / 戴新成
夜战野猪——童年记忆之三
《故乡》 || 墨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