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福林 | 凤翔文坛的一面旗帜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宝鸡市凤翔区作协“时光捡漏”第二十一期读书会的帷幕已经降下多时,这次读书会的主角是杨舟平,我与众多读者朋友一起分享了杨舟平的第二本散文集《一城烟雨》的读后感。如我所望,读书会获得极大成功,时至今日,现场热烈而温馨的画面依然在眼前浮现,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能有幸参加这样的读书活动,自然是件令人荣幸的事。高兴之余,我觉得我也应该说点什么,以此证明我不仅仅是个旁观者。
杨舟平先生是凤翔的文化名人,也是凤翔文坛的一面旗帜,他的散文作品短小精致,积极向上,体裁广泛,意蕴皆佳,极具可读性和思想性,是时下不可多得的锦绣文章之一。能与他成为忘年朋友于我是件十分幸运的事,朋友可以有许多,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知心朋友,灵魂相交者则更少,杨舟平就是这样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所以,他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值得我为他喝彩和骄傲。
最近几年,在古老的雍州大地刮起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文学写作风暴,这风暴不但来得热烈和持久,且不时有巨浪翻卷,颠覆大家的认知,让凤翔文坛大放异彩,大家亲切称之为“井喷现象”。“兴风作浪”者自然是领军人物鲁旭了,他是凤翔的作协主席,职责所在,大家有目共睹,我自不必在此多言,我只想说说区作协常务副主席杨舟平,说说杨舟平的散文。在去年短短一年里,他就在各种纸质媒体和文学平台发表70余篇散文作品,其中在市以上主流纸媒副刊上发表41篇散文,这样的创作速度即使专职作家也未必可以企及,称得上是个奇迹。他也因此获得了“凤翔余秋雨” “凤翔徐志摩”之多种称谓,更有人称之为“杨舟平现象”,足见其受众之多、影响之广。实话说,我倒觉得称他为凤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似乎更为贴切,旗帜是具有坐标和示范意义的,可以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正确的创作方向和写作模式。大家只要“照本宣科”,沿着这个路子朝前走,就足以积沙成丘、积水成河,形成巨大的精神气场,不断创造凤翔文坛的灿烂和辉煌,意义非同一般。
我虽然常年生活在西安,故乡情结使然,我最为关注的依然是故乡凤翔这个文学群体和故乡凤翔的文坛动态。杨舟平则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他的文章我是每期必读,感受多多。说他是凤翔文坛的一面旗帜,一点都不为过,我有充分的理由作为支撑。
一是其散文具有独特的视觉和鲜明的观点,有的放矢、信息量大。杨舟平不但出手快,而且质量高,文字精炼,言之有物,有感而发,针对性强,没有絮絮叨叨的闲话,没有故作玄虚的卖弄、刻意掉书袋,而是提纲挈领,就事论事,能快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读者进入主题。这不仅仅缘于写作技巧,更显其文字功力,是其长期历练的结果。
以读者为出发点,为读者写作,想读者所想,描述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这是作家最应该坚持的核心立场,是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的首要问题。杨舟平就是牢牢把握这个核心,写作了大量反映底层生活、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散文,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读者对他的美誉了。
二是精心布局、把控能力强。杨舟平的散文极具思想性和可读性以及文字张力,其作品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兴趣。他的散文篇幅大多在2000字左右,篇幅小、容量大,有故事、有趣味,朗朗上口,引人入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精神享受。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实则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形散而神不散,认真谋篇,精心布局,恰到好处地彰显了文化大散文的写作特点,不露声色的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努力为读者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这种不露声色的写作风格,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他长期修炼的必然结果。
三是立意深刻、是非分明。杨舟平的散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既有深度,又有高度。无论是历史体裁,还是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散文,他都用事实说话,列举足够的事例来阐述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很少有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的空洞说道。坚决拒绝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八股腔,接地气,有人脉,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这可能与他的法官职业身份有关,当然,更是来自他自身的文学素养,他的文章总能给人鼓舞和启发,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读者读出光明和希望。
四是文风淳朴,符合大众阅读口味。杨舟平的散文之所以深受读者厚爱,好评如潮,与他自然淳朴的文风有着重要关系。杨舟平虽然身为法官,手握权重,至今仍担任着法院领导职务,但他为人谦和,行事低调,从不因此而高高在上、咄咄逼人。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法官,是人民的作家,是在为人民写作。他还很好地处理了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文学创作是他的副业,都是他在“深夜孤灯下”写作的。他的本职工作也是精彩纷呈,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他的笔端流淌的是人民大众的行与思、苦与乐,是油米酱菜盐,是吃喝拉撒睡,是百姓最熟悉的生活。所以,他的散文才有市场、接地气,才能形成巨大的精神气场,深受读者青睐。
杨舟平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出如此众多高质量的散文作品,除了他勤奋敬业、对文学的虔诚和敬畏而外,还有其对精神高度的坚守。他十分注意个人的文学修养和知识积累,阅读了海量古今中外历史书籍和文学名著,为文学创作贮备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营养,因此才有了他丰硕的文学成果。如今,我们一起赏读他的文学作品,既是他个人的荣光,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发扬地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次大好机会。

三年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评价杨舟平,说他的文学创作只是处在一个特定地域的文学高度,如果有一天他停止了前行和攀登,依然会被人超越。令我意外的是,他似乎是有意要颠覆我的认知,在此后的几年中,他井喷式地写作了天量的散文作品,创造了年内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四十余篇新作的奇迹,其散文作品被多家大报刊选用和转载,为凤翔文坛树立起一座崭新的地标。我只所以敢称他为地标,是以我保守的眼光看,在家乡凤翔,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人可以比肩和超越的。这不仅需要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足够的素材和灵感、素养和学养、人品和性情等等,这些近乎苛刻的要素,不是凭勇气和毅力就可以达到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除非被他本人颠覆。当然,如果真的被他颠覆了,对大家、对凤翔的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杨舟平是我交往了十余年的朋友,我是了解和懂得他的,所以才敢如此断言。他的文学年轮已经三十余年,迄今为止已发表了150余万字的作品。他虽小我十多岁,但我们在一起时可以无话不说,是我很尊重的灵魂朋友之一。衷心祝愿杨舟平老弟能以此作为新的起点,不负众望,继续高举为人民写作的旗帜,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引领凤翔作家描绘更加灿烂的明天。

202338日于西安清心斋

END

作者简介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舟平 | 千年苏轼
五一是旗帜/崔俊田
【签售预告】||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天津见面会
喜看文坛树旗帜
渭南文坛 | 车舟:巷子
明代|第二课:明代文学之散文小品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