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永超 | 祭灶

您生活的笔记本

腊月二十一过,年的气息便像咱西府人酿的农家醋一样酽和了。集市上热闹非凡,置办年货的人们熙熙攘攘,各种年货可谓应有尽有,“灶干粮”在这个时候也闪亮登场了。

在民间,腊月二十三有“祭灶”这一习俗,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老儿“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家宅平安。这一天会烧香供奉,燃放爆竹,敬献“灶干粮”来迎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在民间有“一家之主”的称谓。俗语曰:“灶王爷上天有一句说一句”,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吃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老百姓为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特意制作了“灶干粮”以供灶王爷途中充饥。这一习俗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孩童时期,每逢“祭灶”我就会想起烙“灶干粮”的情景,总觉得“灶干粮”是那样的香甜可口,圆圆的,两面有花纹,粘有芝麻,点缀着桃红色的花印,散发着阵阵麦香,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记得儿时,每逢“祭灶”,年的气息依旧是那样的浓厚。锣鼓会悄然打起,爆竹的响声时响时没,年猪被杀的嚎叫声清晨便传入耳来。母亲会在腊月二十二的晚上起好面放在炕上,第二早面发起来了便开始烙“灶干粮”了。将面团揉擀成直径约10公分,厚度约1.5公分的圆陀形,用刀刃在其正面和背面轻轻地切成方格形或菱形的图案,再粘上黑芝麻和小茴香轻轻地放在锅里,烙馍要用麦草火慢慢烧,把握好火候,不停地翻动“灶干粮”防止火候过大烙焦干粮。烙熟的干粮会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麦香味和小茴香、芝麻受热逸出的辛香味。这两种味道相互搅合着布满整个灶房,散到了整个院落,弥漫了整个村庄。刚出锅的干粮先要敬献“灶王爷”之后,方可食用。刚烙的“灶干粮”软软的,入口香甜、适口,回味悠长。加之做工精细,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不只是充饥,而更是对生活的一次小小的改善。因为,那时的精粮并不充足。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粮白面也充足了,但“祭灶”烙灶干粮的习俗却愈演愈烈了。对灶干粮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有常见的还有油酥、五香、糖盒等等。可谓别出心裁、种类尽有。

美好的回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辛酸的往事。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们临村有一个小伙是“瓜子”,因为不会说话,腿有残疾,以乞食讨饭为生。穿得破破烂烂、很脏,大冷天都没有好鞋来穿。提一只破旧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黄书包,走街串巷要吃的,渴了就趴在河边或渠边喝水。正巧那年“祭灶”瓜子来到我家要饭,我将母亲刚烙好的灶干粮取了一个给了瓜子,瓜子接过灶干粮,咧开焦黄牙齿的大嘴笑了,我分明看见瓜子眼里闪出了晶莹的泪花。到了第二年“祭灶”我仍然等待着瓜子的再次“光临”。但在此后的几十天内都没见瓜子的身影。我不解地问父亲,父亲淡淡地说,可怜的瓜子,“腊八”前一天在要饭回家的途中被一辆卡车轧死了。我偷偷地抹了把眼泪,幼小的心灵为瓜子苦难悲惨的一生而感到痛惜。

在我们家乡凤翔柳林镇窦家庄村一带,却一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可谓与众不同,其中蕴藏着神秘而古老的传说,有待我们进一步探密。为此,县文化部门为这里申请了“非遗”,加以保护和继承。

古老的“祭灶”习俗,呈现出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崇天敬民”祈求神灵保佑的古朴情怀,也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祭灶”伴随着我们过了一年又一年,这种习俗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里。
 

作者简介

蔡永超,生于1982年。本科学历。凤翔县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凤翔县自来水公司。


精彩悦读

周志贤 | 紫荆花开忆彭总

周志贤漫话荠菜及浆水面

周志贤 | 菊残犹有傲霜枝-----记恩师霍松林教授

周志贤 | 青年苏轼与太守陈希亮的故事

宁亚兰 | 我与《背影》的不解之缘

冯媛 | 旧貌换了新颜

靳秀萍 | 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灶王爷[七绝]
读懂送灶爷习俗背后的价值观
【冷知识】小年“祭灶”习俗 你知道多少?
小年的来历与习俗
史上最全腊月习俗,一定要看!
北京人过年买什么年货 北京人过年准备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