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亢宝丽 | 奶奶

得知奶奶身体不好的消息,我心急如焚。奶奶虽已八十多岁了,可除了因骨质疏松常年腿疼外,其它各方面状态一直不错。我也会时常抽空回家看看奶奶,陪她拉拉家常。今日忽闻奶奶突然生活不能自理,变成了“老小孩”(大小便失禁),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一路飞奔回家,大脑中一直盘旋着曾经那么爱干净,那么能干的奶奶怎么一下子就成这样了呢的想法?远远隔着车窗,看着春日暖阳下,奶奶孤零零的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晒太阳。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喜怒哀乐,目光呆滞的环顾四周。直到我蹲在她的面前,伸手握住那满是沧桑如树皮般枯燥,布满青筋老茧的手,她才回过神来。口中嘟哝着“我娃来了,你咋没领娃娃哩?”看来奶奶神智还清,还挂念着重孙女。我紧紧盯着奶奶略显木讷的目光,泪水不由的夺眶而出。我哽咽着,疑惑着,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耄耋之年的奶奶会以怎样的神态老去?可怎么也没料到她会老成这样。原来一直怀疑哲人的感言,“人的衰老是一瞬间的”,此刻我竟然懂了。只记得年前的奶奶还能自由交谈,不时念叨给她的重孙(我的儿女)做的猫头枕头是否合适?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起我们的日常生活…….瞅着奶奶浑浊的泪光,我泪如泉涌,迟暮的奶奶就像大风中一盏微弱的油灯,随时都会熄灭。

人常说:“人生最初的味蕾记忆,最初的疼痛与欢喜,大约都是在故乡形成的。”记忆中的奶奶,是那么的慈爱。我在家排行老二且又是女孩,在那个重男轻女且缺吃少穿的时代,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由此我就时常吃住在爷爷奶奶屋里,爷爷虽腿因小儿麻痹有点跛,可勤劳有眼光,最早开始种植各类苗木收益不错,手头也比较宽裕,奶奶操持家务,我打小腿勤干活快且能吃苦,因此爷爷和奶奶特别喜欢我。我读小学时,每天早上放学回家总有奶奶留在锅里的蒸红薯、红小豆玉米糁等着我(90年前后,我们一天去学校三趟,早上七点多去上两节课后回家吃早饭。);夏日的午后我常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去小河里洗衣服;昏黄的煤油灯下奶奶教我包书皮、剪窗花;冬日的暖阳里我和奶奶挎着篮子挖荠菜、包荠菜饺子;班上的小男生抓我的头发,欺负我,奶奶会站在回家的路上等着那个调皮的男生,用严厉的语言警告他……童年处处都有奶奶的影子,时时会忆起奶奶的好。

奶奶是我的“守护神”。小时候的我离母乳早,体质差,三天两头感冒。最难熬的是严冬,北风一吹,气温一降,我就头疼、咳个不停。别的小伙伴们冬天穿个棉袄就能暖和过冬,而我则要大棉袄套小棉服,帽子口罩不离身,热了不敢脱,时刻担心感冒。打针吃药是常有的事,为了治好我的咳嗽,奶奶四处打听给我尝试着一个又一个离奇的偏方。听说从破窑洞里找出罕见的8只倒退佬佬(一种小昆虫,倒退着走,你站在破窑洞前大喊“倒退佬佬快回来”,它听到人的叫声会倒退出来。)装在小瓶子里,用白糖杀死它,可以治罕见的咳嗽。奶奶一次次去破窑洞里找,不知是世上根本无这种小昆虫,还是奶奶没找对地方,总之抓住“倒退姥姥”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奶奶打听到将蛇蜕的皮用剪刀剪成碎末,放在瓦片上烘烤,冲服可以治咳嗽,她就到处给我找,一下午、一下午的守在火炉旁给我烘烤,使出浑身解数让我喝。至今还记着1996年的那个冬天,奶奶步行带着我一次次去太相寺村找一个朱姓的老中医治病,每次面对难以下咽的中药,奶奶总会和蔼的对我说:“趁热喝药不苦,凉了苦的很。”喝完不忘给我一小块冰糖,就那个冬天光中药渣子就装了满满一蛇皮袋。成长的路上承载着奶奶沉甸甸的爱。

记忆中奶奶是聪慧、能干的。她总喜欢裁裁剪剪,老屋那台脚踏缝纫机是她的最爱。只要有空,奶奶就戴着老花镜,脚踩的哒哒哒的很是神气,这让没手艺的姨婶们很是羡慕。奶奶能干也很大气,只要邻居张口帮忙,改个裤子,剪个小孩棉袄等技术活,她总是有求必应、热心帮助。印象中,奶奶心灵手巧,一块块碎布在她的手里一眨眼的功夫就会变成机灵的小猴、可爱的小兔子等小香包,那可是端午节里的稀罕物;儿子、女儿满月时的猫头小马夹、狮子头、虎头枕、满月鞋等一度让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难以下咽的玉米面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变成了可口的玉米面粑粑、裹花等杂粮小吃,至今还很想念奶奶做的水煎包、芥菜、糖包子……曾经在我的眼里,奶奶神通广大,我的美术课上的鸡蛋壳不倒翁、泥人,剪纸等因有奶奶相助而一直让师生拍桌惊叹。奶奶是我的骄傲,我以奶奶为荣。印象中每次姊妹们回家,奶奶都会与我们分享她平日积攒的“百宝箱”,晒干了的灰灰菜,腌好的芥菜…….春季还会有难得的苜蓿菜、地软等。奶奶总是很用心的惦记着每一个孙子、孙女甚至重孙们的喜好,尽己所能给予关照。这也使得一提起奶奶生病,众姊妹几乎不约而同赶赴回家,都愿奶奶安好!

故乡,决定了一个人的血脉和情感走向。离开故乡已十几年了,然而年少时烙印在心底的记忆,非但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渐次模糊,反而日渐清晰。亲爱的奶奶,炎热的夏夜,我还想偎依在你的怀里感受你手摇大蒲扇的那缕凉风,听你讲嫦娥的故事;寒冷的冬夜,我还想蜷缩在你的炕头,和你一起剪窗花、缝沙包……。亲爱的奶奶,我明知属于你的岁月正一天天减少,每周都想去看你,陪你聊聊天,也像你曾偏袒我那样给你温暖和依靠,可忙碌、焦灼的生活,日渐长大的儿女的牵绊,常常让我心力交瘁,一次次将遗憾推至未知的以后。偶尔挤出极少的碎片时光,急匆匆的赶去看你几眼,简单的问候几声,带给你最爱吃的小吃。望着你目送我上车时依依不舍的神情,我的泪无数次浸湿眼眶。迟暮的奶奶曾给过我不少温暖童年的记忆,承载了我太多的欢喜和忧伤。

是啊!亲人是我一辈子心的牵绊,乡愁是永远的,也是治愈不了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内心咏唱着童年,用文字书写着童年的故事,治愈着童年的创伤。往事可忆,未来可期,只愿岁月静好,衷心的希望至亲至爱的奶奶能在为数不多的岁月里能尽享暮年之乐,过得舒心、惬意。  

作者简介

亢宝丽 ,凤翔县城关镇儒林小学喜欢文字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精彩悦读

开学了——致那时候的我们!

百合 | 成都的雨

寸少凡 | 不丢(二)

张卫军 | “出师”一表真名世——再读《诸葛亮传》

闫实 | 致永不消逝的母校——紫荆中学

清风明月 | 童年的记忆

亢宝丽 | 孝

宋力行 | 你是杨二嫂吗?

侯芳梅 | 致敬“平凡”

亢宝丽 | 致敬熟悉的“守门人”

蔓蔓青萝 | 有风自南 翼彼新苗

刘春宁 | 不攀枝的芽

刘建超 | 乡恋

袁五省 | 心  思

王小勃 | 野人伯

刘智权 | 孙家南头怀古

亢宝丽 | 战“疫”中成长

有性格的公众号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经在过的,都不在了——那些亲爱的人
一腔热血酬知己
真实故事:你听说老人去世前会到生前去过的地方“收脚步”吗
回忆里的痛
我们最后的岁月是否一定在养老院度过?
童年趣事200字{8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