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梅东 | 中秋吃麻饼




中秋节将至,团圆的日子少不了吃月饼。

记得儿时汶川县食品厂每每中秋节之前十几天就开始制作中秋麻饼了,记忆中那时的食品厂生产的点心除了麻饼以外还有:米花糖、三角酥、杂糖、花生赞、鱼皮花生、萨琪玛等等,尤其是那个用牛皮纸一封一封包裹起来的油櫈子(点心的一种),油噜噜地浸透了整张牛皮纸,小心翼翼打开后一股甜蜜的混合油(猪油和菜籽油)的香气即刻弥漫出来,散发到你鼻孔里,让人垂涎欲滴(70年代中期副食品还是配给制,人们大多缺油水)。但是价钱太贵,一封油櫈子(两个)当时就要卖八角,而一封麻饼(十个)才卖一元钱,因此父亲基本都是给我们买麻饼吃,偶尔买点三角酥等其它相对便宜的点心(父亲当时月工资只有32元),我和弟弟也不在乎,一样吃得欢天喜地。

听父亲给我讲,我家隔壁范家是地主,有田产、有铺子,过得比较殷实,他家是前铺后院的格局,铺子是点心铺,自清末在威州镇上设立街铺以来,就开始制作点心出售,以供行路僧侣、商人、脚夫等充饥。范家制作的点心真材实料、做工讲究、口味纯正,童叟无欺,尤其是范家的椒盐麻饼做得好(因其用黄糖、花椒、芝麻作馅料,面粉作包皮后又在外面一层粘上芝麻,所以称之为“椒盐麻饼”),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解放前买卖一直很好,一直到解放初期都是可以的(当时汶川县叫理番县,县政府所在地设在绵篪,解放后才搬迁到威州镇),直到土改时范家一家老小被赶到农村(沙窝子)为止。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当时父亲是有意识地通过讲述范家点心铺的故事,告诉我一个时代的变迁对于一个家族的兴衰影响有多大,而对于父亲来说,范家点心铺的味道更是他们这代人的抹不去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范家后裔范大叔依然传承了老范家点心铺的技艺,一直坚持手工做麻饼,从和面、做馅、擀皮一直到包制、上麻、烘烤,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由于是手工制作,麻饼的色、香、形、味,就都得全仰仗范大叔多年的经验。麻饼的包装也从最初的牛皮纸变成了现在的食用塑料袋,以前用的猪油变成了现在的菜籽油,以前用炭火烤,现在用烤箱,唯一不变的还是手工的传承。

故乡不是空洞的乡愁,而是在时光中生长起来的各种生活细节。吃麻饼也是生活的细节!今年中秋,我和家人在一起同样吃麻饼。





作者简介

马梅东,男,70年代生人,大学本科,长期从事饭店管理工作,喜欢记录平凡生活中的本真。

END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梅
【七渔河·清涟阁】谢良宏散文||​​陌上艾香
不如不遇江见深
[转载]紫薯季美食
受欢迎的点心
当秋养生点心:山药红豆双麻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