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蕊红 | 我爱西沟

 

情到深处乡愁浓,一枝一叶常入梦。故乡装着我一生的梦。

我的故乡位于凤翔县西北部,由于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外貌,有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五指岭。这个名字对于故乡人不用解释,而对于外来的客人,却要解释好一会儿,还要加上想象,他们才能似懂非懂的理解。我的家在原宝鸡市凤翔县原汉封乡西沟村三组,就位于“无名指”上。随着撤乡并镇,我的村子现在已经是柳林镇关村村第15组。

难忘故乡的房。在我的孩提时期,故乡的村落里,家家户户都是东西对面盖的两座土房子。这也是著名的陕西八大怪之一------“房子单边盖。”我们住的院子,就好像电视剧中看到的四合院,四四方方。每家每户头门前的路面是土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在村子的东西两边都是大沟,放眼望去,沟对面是由近及远的羊肠小道、山草树木、一排排曾经住过的窑洞,还有那最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难忘故乡的路。我们村总共有三个队,每个队之间连接的路也是一条土路。土路的两边,是我们村里上好的塬上平地,交通方便,产量也高。一条条羊肠小道一直延伸到沟底。岭两边的坡里,是一块块修水保平整过的梯田,种着小麦、大麦、苜蓿,散布着柿子树。一代又一代的西沟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亲们在沟底泉中担水,在地里割苜蓿,从坡地担麦捆……日子艰辛,却又充满了鸡鸣狗叫的烟火气,苦着,也甜着。柿子红了一年又一年,故乡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

难忘故乡的人。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城市公园美丽的人造风景,也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却有着醇厚的民俗民风和勤劳、善良、热情的父老乡亲,有一起长大的积极上进的伙伴。感谢故乡贫瘠的黄土地,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儿时的我每天和伙伴们一起玩闹很开心。我们一起摘酸枣、打核桃、摘柿子、采美子、吃桑葚,总会一饱口福。我们玩踢方、打沙包、踢毽子、追蝴蝶……常常是汗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一个个都变成了大花脸,衣服上也全是土。在现在的人们看来脏的简直不能容忍,但是我们却玩的很开心,毫不在乎。我和小伙伴勤工俭学捡麦穗、挖柴胡、采洋槐树籽,野外的劳动在我们眼里却是无比开心的野游,丝毫感觉不到累。闭上眼,现在的我似乎还能闻到那股熟悉的泥土味。小时候,经常到吃饭时我们还玩得不亦乐乎,迷恋忘返。在大人们扯着嗓子千呼万唤声中才极不情愿地跑回家。有时,我们干脆不回家吃饭,随便到哪个小伙伴家蹭饭也是常有的事。大人们也不计较,却是厚道热情的让我们吃饱饭。我们这群小孩儿永远不知道疲惫,没日没夜地玩闹在一起。每天都有不同的自编的游戏精彩上演。我们如同井底之蛙,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有时,我站在空旷的地方远眺,看到的是四周的高山连成一片,环绕着、阻隔着、禁锢着。我曾经以为世界就是那么大。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后来上了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时候去县城上学,我才感觉到外边的世界原来那么大,也是那么的精彩。一眨眼,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多年了,时光流逝,我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正是因为从小在家乡的磨练,培养了我坚韧、拼搏的品质,这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受益匪浅。现在的我过着平静而又充实的城市生活。提起故乡,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家乡的沟沟坎坎图,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那么清晰,就如同发生在昨天。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是那么落后,那么闭塞。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那样的亲切,就如同对父母的眷顾之情,让人依恋,终身难忘。

难忘故乡的四季。

初春的日子,稍有寒意。但是,绿油油的麦苗和小草从地面探出了头。两边山坡上也是绿油油一片,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夏天来临,骄阳似火。虽然我们热得全身流汗,但是虎口夺食的夏收不能停下来。我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父母、姐妹们一起割小麦。那时候没有收割机,家家户户都是老少全体出动,我们小孩儿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娇贵,能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都是自己积极主动去干,比如割麦、拉麦捆、做饭、烧开水、送水送饭、推麦草等等,真是“乡村儿女各当家”。那些热闹的场景,直到现在还时时浮现在眼前,尤其是用麦秆编蚂蚱笼子、躺在麦草堆仰望星空数星星、到山里摘杏子,至今令人回味无穷。那时虽然没有风扇和空调,但是有自然风。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坐在沟边吹风,探讨今年的收成,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各种夏虫的叫声也是时起彼伏,但却不是城市的喧闹,而是一片自然的宁静。

收获的喜悦伴随着秋季的到来,家家户户的玉米棒子挂在屋檐下,金灿灿一片。成串的辣椒也火红火红。高粱羞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菜园里,粗壮的萝卜窜出地面,成片的胡萝卜色艳味甜,一垄垄葱粗壮,一串串辣子火红,一个个南瓜赛磨盘。那些没喷洒过农药的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如今却很难找到。秋风一扫,一片片黄色的树叶随风落下,叫人想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名句。

冬天悄然而至。晚上,我早早钻进被窝。冬天乡村的夜晚是寂静的、漫长的。一觉睡到天亮,自然醒的感觉是那么惬意。早上一出门,哇!整个世界全变白了,一棵棵树都是银装素裹。大雪给小麦盖上了一层厚被子,来年肯定有好收成。空中雪花漫天飞舞。西北风吹着口哨呼啸而过,雪花迎面扑来,我们几乎睁不开眼睛。伙伴们不约而同地跑出来了,脸冻得红扑扑,手指头冻得好像红萝卜。但是这阻止不了我们的热情,我们高兴地堆雪人、打雪仗、滑冰,用双脚踩出一行行“拖拉机轮痕”,欢快的笑声久久飘荡在山村的上空。   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每天开心快乐的嬉戏在那个朴实而又宁静的山村。虽然物质贫乏,缺衣少穿,但我们却快乐。因为这里的人们用那颗善良的心滋养着这一片土地。就是这样平凡善良的祖辈人,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如今遍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提起五指岭,外人常常羡慕不已,赞不绝口,说别看五指岭穷山恶水,却是出人才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走出黄土地的五指岭人,早已成为现在的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就这样,代代激励,薪火相传,良性循环。如今,我儿时的伙伴也各奔东西,都常年居住在外地,我们之间的联系大多都是电话。但一旦联系上,才知道小时候的玩伴现如今都在各自岗位上功绩卓著,令人刮目相看。于是,见贤思齐。于是,追赶超越。于是,百花齐放。

难忘故乡的车。我曾经记得,当时在村子里边只有木质的牛车、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只要来一辆汽车,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前去围观。而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私家汽车,轿车、越野屡见不鲜,一辆比一辆好。这都源于党的好政策。现在,村子中不少人盖起了砖房或者楼房,当初那泥泞的道路也变成了水泥路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人都搬进了城里,享受着城市先进的生活条件,恍然若梦。这梦,就是国富民强的中国梦!村子里留守的人并不多,但是,村子里那种自然的风貌依然如故。这种自然没有污染的地方现在却成为城市人的向往,遗憾的是我们却再也回不到过去。由于工作原因,我不经常回去。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自古到今连皇帝也无法长生不老。许多亲人的离去让人哀伤,而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又让人惊喜,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现在回村子,许多陌生的面孔已经不认识了,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昔日的主人,却成了客人。

想家的日子,如行云流水,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一下子涌上心头。故乡的人淳朴、善良、热情。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的,没有丝毫虚假又客套的生疏。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闹,但是却天高云淡、宛如世外桃源。

时光匆匆而过,无论走多远,多少人心中还是充满了“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相信在外的游子和我一样,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多少次梦中回到了故乡,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沟一壑,一树一木,这里的父老乡亲,依旧是那么亲切。从久未联系的小学、初中同学刘建生口里得知,他正和退休干部刘志强外公牵头编写西沟村志,目的是还原历史、留住乡愁,激励后人。但愿我们后辈人能继承和发扬祖辈们淳朴善良的民俗民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老人们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孩子们快乐成长,学业有成,延续祖辈的希望并将这种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

现在我的心情正如席慕容的诗:“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END

作者简介

李喜红(现名李蕊红),女,本科学历,1977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汉封乡西沟三组,在汉封二中初中毕业后又在凤翔县西街中学上高中,于1997年上大学,在宝鸡文理学院物理教育专业学习,2001年毕业后在西安市62中学任教,后又于2007年调入西安市五环中教学至今。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内蒙古】 高尚儒 | 我常常思念的故乡(散文)
美丽的家乡一一和平(马家沟)
“城一代”们最后的“乡愁”
家道,我记忆的深巷!
故乡的晚霞
回不去的故乡之——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