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中医与孙子兵法 2
现代中医与孙子兵法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一、兵法原计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反。

注释:① 天:天候季节,这里指客观自然条件。《孙子兵法·计篇);。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② 往蹇来反:语出《易·蹇》:“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象曰:往蹇来反”。这句话可理解为,进攻当前之敌已有准备,不利条件多,就应该诱使敌人脱离良好的阵地来寻我作战。

译文: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去困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引诱他。敌人占据坚固或艰险难攻的阵地,我们便返回,不再攻打,设法引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再来攻击敌人,方能取胜。

二、中医运用

调虎离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其盘踞的山头。老虎本来就很凶猛,如果又盘踞在山中,更难以对付。要想捉住虎,只能智取,不能硬拼。设法诱使老虎离开其盘踞的山岗,使其丧失得以逞威的有利环境,捕捉它就会更加容易。这样的结果便是:虎落平阳遭犬欺,龙搁浅滩遭虾戏。

用在兵法上,就是调动敌人,以便加以消灭的一种计谋。计中的虎,指的是强敌;山,比喻敌人占据的有利条件。敌既强大,又得地利,就如虎添翼。如果想战胜敌人,只能智取。比喻用计使敌人离开原来占据的有利地形,或使敌人离开防守坚固的据点,以便袭击。该计也蕴涵着在运动中伺机打击敌人,而“调敌”过程中又涉及到许多计谋的运用。

用兵逐敌与用药驱邪有许多相似之处,该计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在中医学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某些部位的病邪很难直接祛除,就引导病邪离开它居留部位,在运动中祛邪。如外感风湿邪,湿性粘滞.又以风为先导,停留在关节部位,如单用化湿祛风药,由于到达关节的药力不足,收效往往不明显;过量增加药物.又对机体不利。但是,在化湿祛风的基础上,加入活血行气药,就能使关节气血更加流畅,让流畅之气血携关节部位风湿之邪到血脉中,再通过祛风湿药来驱除。这种“调”关节中风湿之邪于经脉中的方法,便是调虎离山的很好运用。又如停留在胸膈部位的痰饮、瘀血、湿热等邪.如直接攻邪,则邪难速去。如用通利方法,引导病邪下达中焦从腑而解.也是运用该计谋“调”胸膈之邪下行。同样,对于某些部位不易祛除的病邪,可以用汗、吐、下等法调邪离开其居留的地方。

虎借山助更凶猛,病邪之间相互为助,互为“虎”、“山”,则病势更增。单治一邪,邪难尽,两邪同治,邪易竭。如湿热之邪,湿热交蒸,互为“虎”、“山”,单清热,湿蕴热,单利湿,热愈盛。治以湿热分解,同时治之,使二邪互不能助,犹如二邪各离其“山”。

中医学上引导患者脱离不良的心境,治疗一些情志所致的疾病,也是调虎离山计的运用。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各有五脏所主。不良的情志活动,直接伤及相应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治疗除了用药物调整脏腑气机外,更要指导患者脱离不良的心境。脏腑气机失调是“虎”,不良的心境是“山”,“调”的方法就是让患者从不良的心境中解脱出来。没有了不良情志对脏腑的继续影响,好似虎失去了盘踞的山岗,这时治疗脏腑气机失调,就更加容易。

调虎离山计中蕴涵有在调动中消灭敌人的意思。这种治疗思想体现在中医学上,就是“动”中求治的思想。如桂枝汤调和营卫,一方面用桂枝解肌发表,另一方面又用芍药养阴敛营。一散一收,犹如开关不利之户枢,通过反复开门、关门的活动,户枢得以滑利。又如半夏泻心汤主治胃气不和,胃主通降,胃失所司,寒热互结为痞。组方既用苦降之黄芩、黄连,又有辛开之干姜、半夏,一升一降,犹如水道阻塞,借物反复套动,管道得畅。就是郁闭之火,也可用“动”的方法使邪更快祛除。如热郁肺,用清解的方法虽也可祛邪,然而由于热邪郁闭不能发越,只能慢慢清解。如用川芎之升,枳实之降,一升一降,以挑动郁火,更助火势,则清之可速。

阴阳互根互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它们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因此当阴阳失调时,用药注意促使阴阳“运动”变化,从而加速阴阳平衡。这就要考虑阴阳两个方面,因为两个事物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才易协调平衡。中医治疗学上“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病思想便体现了这一“动”的思想。

三、案例赏析

案:君鱼参禅忘死念。卢不远治沈君鱼。终日畏死,龟卜筮数无不叩,名医之门无不造。一日就诊,卢为之立方用药,导谕千万言,略觉释。然次日清晨又就诊,以卜当十日死。卢留宿斋中,大壮其胆,指菁山叩问谷禅师授参究法。参百日。念头始定而全安矣。? ?情志何物?非世间草木所能变易其性,帷参禅一着,内忘思虑,外息境缘,研究性命之原,不为生死所感,是君鱼对症之大药也(见《续名医类案·惊悸》)。

原文大意:卢不远治疗一病人沈君鱼,沈君鱼整天担心自己将死之病。为此他到处占卜问卦,求诊于名医名家。一天他就诊于卢不远。卢不远开了方药,并耐心开导他。沈君鱼稍感宽慰些。但是,第二天清晨再就诊时,他说占卜的人说他活不过十天。卢不远于是留他在自己家中住宿,为其壮胆,并为他讲授参禅之道,一起探究法理。参禅一百来天,他心绪平定。人也平安无事。?? 什么是情志病?情志病不是草木之药能改变的,只有通过参禅的方法,忘掉各种思虑,抛弃对尘世的杂念,追求生命的真谛,不为生死迷恋,才是治疗沈君鱼之病的对症良药。

按:沈君鱼惧怕死亡,为此求医问药。情志病用药难以奏效,他人劝导也收效甚微。正所谓:情志病非世间草木所能变易其性。该案用调虎离山计,就是用参禅的方法诱导沈君鱼从畏死的精神泥潭中解脱出来。这里的”虎”就是沈君鱼畏死的恐惧心理,“山”就似产生这一病态心理的个人精神状态。使用”调”的方法,就是应用参禅的方法,通过参禅渐渐改变沈君鱼的生活观念,进而影响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产生畏死心理的精神环境发生了改变,就好似“虎”失去了有利于它存在的靠山。这时攻治畏死心理就容易多了,甚至可以不药而愈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一、兵法原计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注释:① 逼:逼迫。这里指用武力逼迫。② 兵不血刃:兵,兵器;刃,刀锋。兵器上没有粘血。形容没有经过血战就获得胜利。③ 需,有孚,光:从《周易·需卦》演化而来。卦辞曰:“需,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其意为:需象征等待。心怀诚信,光明亨通;只要坚守正固,就会吉祥,利于涉渡大河巨流。这里指给敌人一线光明。

译文:追击敌人过于猛烈,就会遭到反扑,让敌人逃跑,反而会削弱敌人的气势。紧紧地追踪他,而不要逼迫他。消耗他的体力,消磨他的斗志。等敌人兵力分散时再去擒拿他们,这样不经过血战就可以取得胜利。按“需”卦的演推方式等待,让敌人相信还有一线光明。

二、中医运用

欲擒故纵,意思是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暂且放松一步。纵是手段,擒是目的。纵,不是对敌人放任不管,而是有目的地放松一步,以防敌人狗急跳墙,拼死反抗。因为把敌人逼急了,他必然会集中全力,拼命反抗。因此,倒不如有意放松一步,给敌人一线生机,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伺机而动。《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穷寇勿追”,便是这个道理。对于较强大的敌人,可以用骄纵的方法使敌人麻痹大意,然后将其消失;欲擒故纵还包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放长线、钧大鱼,如放走敌人之后,尾随跟踪,当他与同伴会合时,再将其一网打尽,以取得更大的成绩。欲擒故纵,能否成功,要看纵的是否得法,擒得是否及时,这就要求有纵的胸怀和勇气,擒的能力和把握。

该计所蕴涵的思想,在中医学上有多方面的运用。在中医治法中,“擒”是目的(药到病除),“纵”是手段,是为“病除”所采用的迂回措施。扶正祛邪是该计的最直接运用。正气过于虚弱,而疾病的产生又主要是由实邪引起。祛除实邪是目的,也就是要“擒”的对象,可是此时攻邪,恐攻邪不成,反伤正气。用欲擒故纵“纵”敌的计谋,暂时不攻邪,即“纵”邪,以扶正为主,依正气祛邪或再辅以药物攻邪,这便是“纵”的妙处。纵的结果是从根本上祛除病邪。

反治法也是欲擒故纵的运用。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所谓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疾病所表现的假象,虽然在疾病中不是根本的,但是由本质引起的这些假象可以继发引起脏腑气血等生理功能障碍。祛邪治病是要“擒”的对象。但是针对本质的药物却是顺从这些假象的,它对假象继发引起的机体损害有助长的作用,这便是“纵”的手段。这种“纵”是为了从根本上“擒”住病邪。如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虽然热象只是假象,但是热象同样也对机体造成伤阴耗液的病理损害。用热性的药物治疗,虽然是为了从根本上“擒”住内寒,但是热性药物也会对假热象有一定的助长作用。为了根本病机的治疗,这里只能暂“纵”王。

欲擒故纵不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纵敌,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把握纵的时机。外科疮疡肿毒,疮疡初起,应用消法散邪驱邪,若此时“纵”邪,只能是助邪向其它部位扩散,使病情加重。但当疮已形成,脓欲透时,治疗方中加入一些益气之品以助邪势而使毒外出。这是用益气之品“纵”邪,使邪盛外达,疡溃邪毒外解,从而轻松“擒”住病邪。这里“纵”的妙处关键在于把握“纵”的时机,对邪因势利导。透脓散组方中用生黄芪、当归、川芎就体现了这种“纵”的思想。

中医治法中“欲升先降”、 欲降先升”、“行气止血”也是该计谋的运用。如清阳不升,为使清阳能升,可先降浊阴,浊阴得降,清阳自升。升清阳是“擒”,降浊阴是“纵”;肺不肃降,肺气上逆,呼吸表浅,及时用宣发肺气的方法,使肺气肃降,使肺能肃降是“擒”,宣发肺气是“纵”;止血中加入行血之品,止血是“擒”的对象,行血只是“故纵”的手段。行血是为了更好地止血。同样,轻可去闭,开上启下等也是类似的道理。都是欲擒故纵的应用。

有的情志病是由不调情志通过长期、持久作用而影响脏腑功能。对于这类情志,在出现情志不遂的早期,使用相应的方法,使不遂情志发泄出来,使之不可能长期持久地存在。如患者欲哭不能哭,或欲怒不敢怒,长期如此,必会对相应脏腑产生损害,与其这样,倒不如想办法使其痛快地哭出声来,或使一腔怒气尽情发泄。祛除不良情志是“擒”的的目的,使之更悲、更怒的发泄方法则是“纵”的手段。

敌人隐匿,虽知有敌情,但不知敌人的详细情况,为了更好地探明敌之虚实。先纵敌,待敌麻痹或势稍长时,更易辨识。这种欲擒故纵的思想在诊断疾病上,同样可以借鉴。有时疾病初起,临床表现很少或不典型,很难准确辨别病邪的性质,用欲擒故纵计,暂时不攻病邪,只是予以临床观察,待病势稍盛。临床表现的症状更加明显,从而更加容易准确地分辨病邪的性质、位置。这里明确病邪性质是“擒”目的,暂不治疗是“纵”的手段,这比盲目攻邪更胜一筹。

三、案例赏析

案:阴虚嗽疾。丹溪治一男子,三十五岁,因连夜劳倦不得睡,感嗽疾,痰如黄白脓,嗽声不出。时初春大寒,医与小青龙汤四帖,觉咽喉有血腥气上逆,遂吐血线自口中左边出一条。顷遂止,如此每一昼夜十余次。诊其脉弦大散弱,左大为甚。人倦而苦于嗽。丹溪云:此劳倦感寒,因服燥热之剂以动其血。不急治,恐成肺痿。遂与参、芪、术、归、芍、陈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节麻黄,煎成人藕汁。服两日,而病减嗽止,却于前药去麻黄。又与四帖,而血证除,脉之散大未收敛,人亦倦甚,食少。遂于前药去藕汁,加黄芩、砂仁、半夏。至半月而安(见《古今医案按·卷五·咳嗽>)。

原文大意:有一名男子,因整日劳累得不到休息,患了咳嗽。咳黄白脓痰,咳声不断。当时正值初春,天气非常寒冷,医生给他开了四剂小青龙汤,患者服后感到咽喉问有血腥味上逆,于是就从口中左边吐出一条血线,片刻就停止了。象这样,每天有十多次。切诊其脉象弦、大、散、弱,左手更加明显。患者精神倦怠,因咳嗽而感到痛苦。丹溪说:“这是由于劳倦而外感寒邪,因为服用燥热的药物使血妄动。不及时治疗,恐怕会酿成肺痿病。”于是给予黄芪、白术、当归、芍药、陈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节麻黄等药物。煎好后,加入藕汁。服药两天后,病势减弱,咳嗽停止。然后在前方中减去麻黄,再服四剂,血证没有了,散大的脉象仍然存在,人感到很倦怠,饮食很少。于是在前方中减去藕汁,加用黄芩、砂仁、半夏。过了半月后。病就好了。

按:因劳累而病咳。此为因虚致实。直接攻邪,用小青龙汤,病反加剧。用欲擒故纵计,这里要“擒”的对象是实邪,“纵”便是暂不攻邪,相反以补正为主。从目前的情况看,补正不仅不能祛邪,还可能滞邪。然而从长远来看,待到正气盛,邪自除去,这便是“纵”的妙处。运用该计的结果,临床疗效也很明显,服药两天,“病减嗽止”,“半月而安”。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一、兵法原计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注释:① 叩:询问,寻求。② 察:观察,考察。这里指详细收集敌方的情报。③ 复者:反反复复以查明敌情。《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④ 阴之媒:阴,隐藏。媒,媒介。

译文:有疑问就要侦察核实。调查清楚之后再行动。“复”卦的原理,反复叩实追究,是发现隐藏敌人阴谋的手段。

二、中医运用

毒蛇潜伏在草中,不易察觉。打草发出响声,蛇受到惊吓就会跑出来;跑出来的蛇,目标明确,才会被捉住。这是打草惊蛇的本意。用到军事上,打草惊蛇的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内部的奸细,可以用来试探战场上敌人的火力情况。“惊蛇”是核心,“打草”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式。后也用来比喻惩办某些人,而使同样情况的其他人受到震动;也比喻做事不机密,走漏了风声,惊动了对方。

该计应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种情况是,如果有充分的准备,能够抓住蛇,为了使蛇出现,可以使用“打草”的方式;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没有能力控制住蛇,就不要去惊动它,避免“打草”而使蛇跑出来伤人。

在中医学上,前者主要用在发现、诊断疾病上。在疾病的早期,因为正气强盛,邪气尚弱,人体不一定表现出临床症状,为了尽早发现出病邪的性质、部位,可以用一些方法,诱使某些症状表现出来,从而尽早治疗。如心气虚的早期患者,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如果让患者增加一定(正常人能够耐受)的运动量,而患者却表现出心气虚的表现。这说明患者心气已不足,应尽早补益心气。这里让患者增加运动的方法,就是“打草”的方法,患者出现心气虚的表现,就是达到了“惊蛇”的目的。

在诊断疾病上,有时不能从病人的临床表现上推断出病邪的性质,用“打草惊蛇”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明辨病邪。如患者临床表现既有热象,又有寒象,通过四诊合参.仍不能确定其本是寒证,还是热证。可以用寒性药物进行诊断性的治疗,如果病情减轻,可能就是热证;反之。就是寒证。这里诊断性治疗便是“打草”的方法。根据病情减轻或加重,便推断出病机所在。也就达到“惊蛇”的目的。对于疑难病情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准确判断病机,这正是对“打草惊蛇”核心内容“疑以叩实,察而后动”的具体运用。

这种方法是医生主动设计“打草”的方法,以甄别病情。临床中还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来达到相同的目的。如痹证患者,临床有不同的证型,怎样鉴别。如果痹证疼痛在天气变冷时加重,那寒痹的可能性就大。这里天气变化在“打草惊蛇”中就成了“打草”之法。可见,详细询问病史在诊断疾病上十分重要。

以上所说是利用打草惊蛇的计谋来帮助明确诊断疾病。但是当我们还没有清楚认识到疾病的本质时,盲目用药,有可能“打草惊蛇”,使得病情反而复杂,甚至加重。如虽知实邪为患,但是又不明确是何种实邪,是痰湿淤血,还是虫积、食滞,即用攻法,用药不是直接针对某种病邪。结果实邪未去,正气反伤;又如某种病邪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如果不详细辨识,胡乱用药,结果反使病情复杂,难辨根本病机所在,从而为治疗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应是医生努力避免的。

三、案例赏析

刘某,女,20。高热、头痛、呕吐四天。起初先觉形寒,继则高热达4O℃,头痛如劈恶心呕吐,翌日延某医院诊治,谓暑风病。方以清暑祛风,用香薷、滑石、葛根、防风等不效;病情加剧.热势更高,口渴引饮,目定神呆,更方以连翘、知母、花粉、荷叶等,病势有增无减。

邀邹诊治时.病已垂危,除上述症情外,喉间痰声漉漉,舌苔黄,脉象弦滑而数。时届夏季,病由平时气郁失宣,痰火内蒸,弥漫心包。复感触暑邪,痰火化毒,上犯神明脑府,风木鸱张,痉厥乃见。治以凉心涤痰解毒之剂。

方用:天竺黄、川贝母各3g,姜竹茹、白蒺藜、桑寄生9g,银花、川石斛各15g,白茅根60g。西洋参3g.北沙参12g,海蛤壳24g。藕汁一匙冲入。

投上方两帖,热势大退,头痛渐减,神志渐清,又予原方三贴,病愈。

按:打草惊蛇本身还包含有,打草使蛇受到惊吓,反招致蛇伤人。 引申到中医治疗上,当还没有清楚认识到疾病的本质时,盲目用药,使病情加剧。该案患者高热,头痛如劈,恶心呕吐,实由痰火内蒸,复感暑邪,痰火化毒,上犯清窍所致。前医误作暑风,用风药发散,风药助热势,从而使病情加剧。这里风药的不恰当运用,便扮演了“打草”的角色。痰火加剧就如同“蛇伤人”。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一、兵法原计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释:① 有用者:指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有所作为。与“尸”相对。② 不能用者:此处指腐朽衰亡的事物。⑧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匪,通“非”,不是。童,幼童。蒙,物初生之形,引申为蒙昧无知。意为不是我求那些蒙昧无知的幼童,而是蒙昧无知的幼童求我。

译文:凡是朝气蓬勃,有作为的事物,都不能利用,而腐朽落后,没有什么作为的事物,要加以利用。利用没有作为的事物,并不是我受别人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二、中医运用

借尸还魂原指人死后灵魂借别人的尸体复活。后来用它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势力思想,又借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如借用新的名目,使旧的事物复活;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给旧事物(旧的思想、传统、风俗、习惯、事件、文学作品等)披上现代化的外衣,以把它们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斗争的工具;让实际全新的东西具有古老而受人敬重的庄严感;借用他人的力量为自己所用,达到自己的目的,等等。

将它应用到中医上,如器官移植,把死者或他人的器官组织移植到患者的体内,具有患者的“魂”,即具有患者的生理功能,为患者利用,这是该计在医学上的最直接应用;借用圣人、神灵的威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书名冠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这种“借”的思想在历史上对传播文化、学术思想起到了一些巨大的作用。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一面,旧的事物不是完全没有一点价值,仍然有可利用的东西。既便是“尸”,还可以用作“还魂”用。在医学上.要勇于开发应用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如牛患痘疹,疹后痘上结的痂,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可用来预防人患痘疹;脱落的头发制成血余炭,具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的作用。

古人在生命垂危时,想到用独参汤,不知是否认为人参具人形,因此希望“借”人参之灵气来还患者之“魂”;用胎盘来补虚,“借”生命蕴育初始之精华;用动物的肝脏来养肝,以脏养脏,“借”万物本归于一,其气相通。这种朴素的“借”的思想对在自然界寻找新药、发现药物新的功效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该计释文将借尸还魂解释为:“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为什么要借不能用的东西,这是因为不能用的东西容易得到,容易被我掌握,容易被我所用,这才是要这样去做的真正动机。

因此,用到中医学上,那就是尽量控制住那些容易控制的病证,治疗那些容易治疗的脏腑。其实临床经常遇到一些复杂的病证,如有虚有实,或阴阳气血俱损,或多个脏腑都有功能障碍,同时治疗往往没有重点,收效甚微。但是可以先从容易收效处着手,迅速取得一些效果。患者也会对治愈充满信心,有利于配合医生治疗。临床中对于老年慢性疾病,这种先易后难的策略也很可取,如反复咳嗽咳痰5年的老年患者,治疗时除了咳嗽外.还有便秘、失眠、胃脘胀闷等症状。如果分析便秘只是最近才出现,不如先使其大便通畅;如果分析胃脘胀闷只是饮食不慎,过饱所致,就毫不犹豫首先消食化积;然而,若分析失眠乃由于夜间久咳所致,时间也很久长,恐怕单纯安神无法神安,那只好以治疗咳嗽为先。

借没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很容易借到。中医治疗过程中,前医失败的治疗方法、经验,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这些失败的治疗方法,也很容易借用,问问患者,耐心的翻翻病历,不用再让患者花钱用药,自己可能也走的弯路就不会出现。中医是一门实践很强的科学,实践本身就存在着尝试,勇于吸取别人的失败经验.就会增加成功的概率。

三、案例赏析

有士人观书忘食,一日有紫衣人立前曰:公不可久思,思则我死矣。问其何人,曰:我,谷神也。于是绝思而食如故。出自《古今医案按·卷五·七情》。

医案大意是:有位读书人看书就忘了饮食。有一天,一位穿着紫色衣服的人站在他的面前说:“先生不能长时间思考,这样会饿死我的。”读书人问他是谁。他说:“我是谷神。”于是读书人不再长时间思考,饮食恢复到以前一样。

按:情志致病,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收效甚微。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让患者自己从思想上认识疾病的危害。这里用紫衣人,借谷神之名,让这位“士人”认识到久思的严重后果。当然该案借用谷神之名达到目的,是以“士人”相信神灵为前提。用借尸还魂计,借的是“谷神”之尸,还的“魂”是士人的健康。其实,根本不存在“谷神”,但对于病人来说,用“谷神”之名却达到了治病的目的,无用的东西仍然有使用的价值。迷信的东西本是使人愚昧的,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却也有使用的价值。如对于某些精神病患者.或文化程度低且迷信思想又根深蒂固的病人,借用神、佛等的存在,如同该案的方法,对病人因势利导,也能收到治疗效果。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一、兵法原计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注释:① 损阴以益阳:损,减损。益,增益,加强。阴,指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指主要的、全局性事物。本句意思是以某种局部损失为代价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译文: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去时,应舍得局部地损失弱小兵力,以保全大局的优势。

二、中医运用

桃树要受难了,李树来代替桃树受难,桃活李死,谓之李代桃僵。用来概括各种主动或被动地代受过的现象,比喻彼此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协调,以整体的利益为重,甚至不惜牺牲一方。该计应用到中医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

李代桃僵蕴含的奉献精神体现在中医实践的许多方面。患者需要血液、骨髓、器官,亲人、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将自己的血液、骨髓、器官捐献给患者,他们不是替患者受过了吗?在临床活动中,医护人员被患者误解时,不与患者争论,宁愿自己忍受委屈,为的是让患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这不是医护人员代患者受过了吗?

在中医治疗上,有时也借用这种代受罪的思想。由于脏腑互为表里,五脏有邪,为了保护五脏之气血阴阳,不直接攻治五脏,而以攻六腑为法,也能邪去病退,这便是六腑代五脏受罪,如肺热通大肠,肾热利膀胱等。又由于脏与脏、腑与腑,以及经脉、气血、阴阳等之间存在生理联系,一方出现功能障碍,通过治疗另一方来调节其生理功能。如肺病久咳冶肾,血病调气,即是一方代另一方受罪的应用。

在给药方式上,婴儿生病,让母亲服药,通过母亲的乳汁将药物带到婴儿的体内,避免婴儿服药之苦,这是母亲代婴儿受良药苦口之罪。再引申应用,通过直肠、皮肤给药,不也是为避免口服药物之苦,这便是直肠、皮肤代口胃受了药物之苦。应用发散的思维方法,更可以引申出中医治疗上更多“代”的思想。

李代桃僵还蕴含着另一种思想,当形势发展到必须有所损失时,要舍得以局部的损失来换取整体的利益。如临床上为了确诊需要必要的检查,可是检查会对机体造成一些损害,但是为了弄清楚疾病的病因病理,这一点损失也是值得的,如放射检查、穿刺等。

在治疗疾病的方法上,有时很难同时兼顾所有方面,这时应考虑主次、利弊。如患者虚实夹杂,若用攻法,虽可攻邪,但也可伤正。为了攻邪,宁可让正气受到一定的损伤,待邪气尽去,邪不伤正,正气渐复,最终以小的损伤换来大的胜利。如多脏腑受累,有时为了重要脏腑首先康复,甚至不惜对次要脏腑造成一些损伤。从全局利益来说,这也是可取的。再如肢体坏疽,当机体的某部分的损害无可挽回,如果不祛除这部分,就可能危及生命,这时只有牺牲局部,截除患肢来保全生命。

三、案例赏析

案:文挚舍身怒齐王

齐王患疾,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苛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日: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悦,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出自《吕氏春秋·至忠》。

原文大意:齐王患了疾病,派人迎请文挚。文挚到了后,看了齐王的病情,对太子说:“齐王的病一定可以治好,虽然他的病好了,但是他会杀了我。”太子问:“这是为什么?”文挚回答说:“这是因为一定要激怒大王.疾病才可治愈,然而激怒了大王,大王一定会除掉我。”太子叩头强烈请求文挚说:“如果齐王的病好了,我和母后一定会竭力向父王求情,父王一定会原谅我们,我和母后希望你不要担心。”文挚说;“好吧,我愿意为王而死。”齐王与太子一起前往。有三位大夫阻拦他们,齐王本来就已经发怒了,这时文挚到了,文挚没有脱鞋就登上齐王的病床,踩着齐王的衣服问他病情,齐王十分生气而没有回答文挚。文挚又用不礼貌的话激怒齐王.齐王大怒站起,病马上就好了。因文挚激怒了大王,大王准备生煮文挚。太子与太后急忙向齐王解释,结果还是以大锅生煮了文挚。按语: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痛苦努力寻求最好的方法。当患者的康复需要医生付出代价甚至生命时,医生义无返顾,这种舍己的精神何等高尚。齐王之疾非怒不能愈,文挚冒险怒齐王,齐王病好了,自己的性命不保。文挚不是替齐王承担了苦难吗?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患者的生命,亲人甚至不相识的人捐献自己的器官;医生为了患者康复,自己承受许多委屈。这些不都是李代桃僵计蕴涵的献身精神在医学上的体现吗?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一、兵法原计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注释:① 微隙:小漏洞,小疏忽。② 微利在所必得:小的胜利也一定要得到。③ 少阴,少阳:四象中的二象。少阴,阴之初生。少阳,阳之初生。这里的意思是从敌方小的漏洞中,可以获得小的利益。

译文:敌人出现的小漏洞也必须乘机利用;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变敌人的小漏洞为我方的小胜利。

二、中医运用

在行路时,发现路边有一只羊,便顺手把它牵回家据为己有,这就是顺手牵羊。指意外地不费多大气力获得小东西。该计体现两点:一是没有花太大的力气,得来顺手;二是,得到的东西,即使羊这样的小东西,也应争取。

应用到中医上,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复杂的疾病,主要的病证可能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明显效果,这时应重视那些有把握的、容易改善的症状。另一方面,在治疗主证时,同时治疗兼证。用药直接针对主证是主要的,随兼证的不同,加入几味治疗兼证的药物,兼证的改善可能更有利于主证的恢复。这里对兼证的治疗,便是顺手牵羊的应用。

对敌人再微小的疏忽,也必须利用,对自己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这样有利于自己取得胜利。对于这一点的应用可从机体和病邪两方面来考虑。对于机体来说,不应忽视一些小的治疗技巧,只要对机体有益,无论大小,尽量使用。如医生在与病人接触中,医生的鼓励、保证等言语暗示,可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安慰,从而有利于恢复。指导患者自我调摄,虽然方法简单,但有时起的作用很大。因此,只要是对疾病恢复有益的,哪怕起的作用很小,也要努力争取。

医生要在意这些“微利”,患者要珍惜这些“微利”。对于病邪来说,要努力抓住病邪的“微隙”。事物发展会出现盛衰变化,病邪也一样,病势发展也有强弱不同的发展阶段。当病邪来势凶猛时,用有效的方法和药物直接攻治病邪是一种方法,如果没有这样的方法,固护正气也是一种策略;但是若能抓住时机在病邪弱时进行治疗,就更容易驱除病邪,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病邪初始时,其势不强,及时治疗,可消灭病邪于萌芽状态,所以应该有病早治;有的病邪盛衰有一定的周期,如疟疾在发作2小时,病势将作未作,其势弱,此时治疗就是抓住了疟邪的“微隙”;咳喘反复发作经年不愈,是由于风寒蕴肺,在冬春季遇风寒外邪相干而病,内外相感,病势更甚,所以冬春治疗往往收效不甚明显。但是蕴肺风寒之邪在夏季时,其势大减。此时攻治就会更加容易。“冬病夏治”利用的就是病邪在季节上的“微隙”。有的病邪的发展与机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改变容易改变的机体环境,使之不利于病邪的发展,这便是创造“微隙”。如蛔虫食用肠道食物得以存在,饱食后服驱蛔虫药,蛔虫食谷不食药,很难奏效;若在空腹时服药,蛔虫饥不择食,则食药而毙。这是根据病邪的特点,创造“微隙”。

三、案例赏析

案:头晕(人流后遗症)

任某,女,33岁,职员,1980年2月23日初诊。既往体健,半年前因刮宫流产而致头晕气短乏力,心慌,面浮,肢肿,腰酸,夜寐多梦。曾数次去医院就诊,血压为2O/12kPa,被诊为高血压可疑。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遂来就诊。刻诊:除见上述症状外,又见脉沉弦,舌红苔薄而少,纳食一般,二便均可。月经准,量较少。亲属中无一人患高血压。辨析上证,证属气血双亏、肝阳偏亢。治当益气养血、平肝潜阳。

药用:生黄芪15g,茯苓、茯神、生白术、生白芍、白菊花各lOg,当归6g,炒枣仁(打碎)、钩藤(后下)、夏枯草各15g,珍珠母(打碎,先下)、桑寄生、夜交藤各3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

二诊:药后头晕、腰酸、心慌见轻。唯面浮、肢肿未消,仍气短、少力、夜寐多梦,并见便溏。舌脉如前,血压18/11.3kPa。证属气血双亏、心神失养。治以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药用:炙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炒枣仁(打碎)、龙眼肉、陈皮各lOg,茯苓、茯神各12g,远志6g,生龙骨、生牡蛎各24g(打碎,先下)。五味子6g(打碎),炒薏苡仁、赤小豆各30g。6剂。煎服法同前。忌食生冷和辛辣油腻。

三诊:诸症续减,面浮、肢肿亦见消退,用二诊原方再进6剂。并嘱药尽后续服归脾丸,每次l丸,每日2次。连服一月而安。

按语:顺手牵羊计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在中医学上,也就是要重视一些治疗细节,本案对生、炙黄芪的选用便是这样。首诊辨证为气血双亏、肝阳偏亢.治疗选用黄芪补气。黄芪甘温升补,虽善补气,但能升阳,生用甘补温升之性较弱,考虑到首诊时患者以头晕为主症,肝阳亢为标为急,所以用生黄芪既可补气又可减轻助肝阳升的作用。炙黄芪补气之力加强。二诊时,头晕减轻,以气短、乏力等症为主症,这时选用炙黄芪来加强补气,虽也升阳,为防肝阳复升,配龙牡镇潜肝阳。本案一诊、二诊过程中,病机都是气血双亏、肝阳偏亢,但是根据不同阶段的主症不同,对生、炙黄芪的不同选用,体现了配药的微妙之处。同一味药炮制不同,功效不同,对机体引起的治疗作用也不同,这些细微之处的合理运用,正是为了努力争取“微利”。在治疗过程中,处处不忘“微利”的思想,是该计对我们的启示。

该案展现了在用药上对“微利”的重视。这里的微利指生、炙黄芪功效的细微差别。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一、兵法原计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注释:①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各种态势。②“巽而止,蛊”见《易经·蛊》。巽,退让;蛊,惑乱。这里可解释为转移兵力去平息敌乱。③金蝉脱壳:蝉幼虫变成成虫后,壳留下,蝉飞走。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译文:保持阵地原形,保留完整的既定阵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妄动,要在他人困惑的时候转移主力。

二、中医运用

金蝉,即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它在变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但形态保持不变。金蝉脱壳是指表面上维持原状,而暗中转移却不让敌人发觉的一种计谋。此计的关键是一个“脱”字。“脱”并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存其形,去其实,走而示之不走,稳住敌人,脱离险境。

金蝉脱壳包含着一种巧用诈术的思想。在现代战争中,诸如用编造假命令、发假电文来迷惑敌人,以及种种掩盖脱壳的手段,这些方法都是巧用诈术,制造假象,迷惑对方,掩盖其真正意图。在当今医学界,还有许多没有攻克的难题困扰着医生们,象爱滋病、癌症等等。患者谈虎色变,医生在治疗上也很棘手。古人认为情志生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又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在藏象学说中,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和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精神情志和意识思维活动的失常势必会影响到五脏的生理功能。情志病因乃中医学主要内容之一,这种病理因素与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观点相一致。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喜怒忧思悲恐惊)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情志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加重病情。有的患者还会产生悲观的情绪而拒绝治疗。所以医生不仅要运用医学手段为患者解除痛苦,还要观察患者的思想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使患者相信医生,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医生有时会善意地隐瞒病情,让患者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此时可以把患者和疾病看作是两股“敌人”,先善意开导,移情易性,稳住患者;然后再施展各种可行的办法来挽救患者,延长生命。

笔者认为,识破敌人的假计而脱身去应付真敌,也是一种金蝉脱壳。如治内真寒而外假热证,内真热而外假寒证,不治假热或假寒本身,而抓住疾病的本质,采取顺应疾病假象的治法,以达到祛除病症、治疗真疾的目的,即所谓“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用通用”等方法。

三、医案赏析

阴血证案:游州义井街北浴堂秦二母病太阴证,三日不解,后呕逆恶心,而脉不浮。文之(即宋廷圭,为好古弟子)与半硫丸,二、三服不止,复以黄芪建中等药,脉中午之极紧,无表里,胸中大热,发渴引饮。众皆疑为阳证,欲饮之水,余与文之争不与。又一日与姜、附等药,紧脉反细沉,阳犹未生,以桂、附、姜、乌之类酒丸,每百丸接之,二日中十余服,渴止,脉尚沉细。以其病人身热,躁烦不宁,欲作汗,不禁其热,去其衣被盖覆,体之真阳营运未全,而又见风寒,汗不能出,神愦不醒。家人衣之,装束甚厚,以待其毙。但能咽物,又以前丸接之,阳脉方出而作大汗。盖其人久好三生茶,积寒所致也。愈后,小便始得通利。翌日,再下瘀血一盆如豚肝然。文之疑不能判,余教以胃风汤加桂、附,三服血止。其寒甚如此,亦余之所未尝见也,治宜详之。大抵前后证变之不同,以脉别之,最为有准,不必求诸外证也。

原文大意:游州义井街北浴堂秦二的母亲得了太阴病,三天没有好转,后来又恶心呕吐,脉象不浮。文之给她服半硫丸,吃了二、三剂后,恶心呕吐还没有停止,再给她服用黄芪建中汤等。中午时脉象非常紧,没有表里证的分别,胸膈中大热,口渴欲饮。大家都怀疑是阳证。患者想喝水,我不让她喝,与文之发生争执。又一天,给她服了姜、附之类的药,紧脉反而变得沉细。阳气仍然没有回复。取桂、附、姜、乌一类的药用酒做丸,每次服百丸,二日连续服用十余剂,口渴即止,脉还是沉细。患者全身发热,躁烦不宁,刚要开始出汗,却忍受不住炎热,脱掉衣服,掀掉被子,致体内真阳运行不畅。于是又出现恶寒发热,汗不能出,神志昏聩不醒。家人给她穿好衣服,用豪华的装束打扮她,等着为她送葬。因她还能咽下食物,又用前面的药给她服用,又触到她的脉象,且身出大汗。这大概是因为长期嗜好饮茶,寒气凝积所致。之后,大小便开始通利。第二日,又泻下一盆象豚肝般的瘀血。文之犹疑不决,不知怎么办。我让她服下胃风汤加桂、附,三剂后,血止住了。这是因为她体内寒气过盛才会如此。我一辈子未曾见过这样的病例,治疗方法还需详细思考。大抵前后证变化不同,用脉象分辨它是最准确的方法,不必再依赖其它症状了。

按语:此案因嗜凉饮,脾胃积寒,故初以脾胃阳虚见证为主,用温中药不效,反见胸中大热,发渴引饮,然其脉极紧、沉细,脉阴为验,舍证从脉,应是内真寒外假热之证。因其积寒太甚,内已伏阴,肾阳虚衰,病重药轻故也。因此坚不与水饮,免增其冷,避开其人表大热不顾,金蝉脱壳,而服大剂桂、附、姜、乌等热药温通肾阳,使阳生寒散而愈。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一、兵法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注释:①小敌困之:对弱小或数量较小的敌人,要设法围困(或者说歼灭)他。②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上乾下),上卦为乾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剥”即剥落之意。卦辞:所往之意。“剥,不利于攸往”意为剥卦说,所有往则不利(不利于急追或远袭)。

译文:对付小股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果让他们走掉,不利于我方追击。

二、中医运用

关门捉贼原意是发现盗贼到自己家里偷窃东西,要关起门来,断其退路,以防止盗贼逃走。这样做,往往能使盗贼走投无路,束手就擒,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关门打狗。此计运用到军事上,就是一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计策。此计中所说的“关门捉贼”,并不仅指对那些行动诡秘、突然来袭、出没无常的小股敌人,要聚而歼灭;也指阻断敌人主力部队的粮草及其与后援部队的通路,让其丧失战斗力,从而歼之;不仅是指静等敌人上门进攻时再关门捉拿,也指主动制造机会,诱敌“进门”,然后再“关门”歼灭。

以玉屏风散为例: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能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恶风之证。方中黄芪、白术能实卫气。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益腠理而司开合者。“实卫”就是固表,益气固表可谓“关门”,防风走表而祛风邪是为捉贼(驱贼)。本方要点在于: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伍少量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其中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驱邪而不伤正。

《伤寒论》中张仲景指出:“表未解,未可攻里”。外感热病中,亦有“先表后里”的原则,即先驱除表邪,把门关紧,再治疗里证——“捉贼”。这是外感热病治疗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因为无论表也好,里也好,都反映了正邪斗争的一定部位所在,治疗上就应该因势利导。如果病在表而误用攻里,就会削弱在表抗邪的正气,从而助长邪气,为它入里创造了条件。尤其小儿初得感冒咳嗽,内体无热,更非麻疹温热大病久病之后,动辄以牛黄清肺散、牛黄千金散、桃花散之类治之,轻则风寒失表,重则引邪入里,发生种种坏病。因风寒之邪侵入人体,乃阴邪猖狂,伤人之阳。以辛温之药解表,是助阳制阴。反以寒凉,是更助阴邪,伤人之阳气矣。治病大法,先表后里,治其新病,后治其痼疾。今不以辛温之药,祛除在表之新邪,而以苦寒攻下之药,伤人之正气,犹如开门揖盗。理虽浅白,人人皆知,但临床时,往往误用。

《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肘肿,肘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既可引起关门不利,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大增等病理现象。故采用温肾纳气之法,使肾气充沛,气化正常,关门得利,则能化气行水,小便畅利。

运用关门捉贼的谋略,还应着眼于全局,选择恰当的关门时间、地点和关门的方式,同时还应该因势用计,因情变通,有时还须网开一面,歼敌于突围的路上。《孙子·军争篇》云:“围师必缺,穷寇必追。此用兵之法也。”《百战奇略·围战》云:“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面,以示生路。”如《温病条辨》中有“透热转气”一法,是指治疗热性病时,使营分的热邪向外透达,从气分而解的方法。由于人营邪热多由气分传入,故清营分热需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促使其透热转气,使营分邪透热出气分而解,即先诱之而后杀之也。代表方剂是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方用水牛角为君,清热凉血解毒;生地、麦冬、玄参为臣,养阴生津;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清宣透邪,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叶天士所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理;竹叶、黄连、丹参共为使药,清心泻火。

三、医案赏析

食滞:马某病后食物失和,肠中变化,传导失职,气滞酿湿,郁而成热,只腑滞浊,为聚,昔洁古东垣辈于胃宿病,每取丸剂缓攻,当放之。川连、芦荟、鸡肫皮、煨木香、青皮、萝卜子、山楂、川朴蒸饼为丸。

原文大意:马某患病后出现肠胃不和,气机郁滞,湿浊内生。郁而化热,与糟粕混聚而成病。过去,李东垣治疗宿食停积的病,常用丸剂缓和攻下,现在同样应该效仿此法。取川连、芦荟、鸡肫皮、煨木香、青皮、萝卜子、山楂、川朴,蒸软后做成丸。

按语:本例食积停滞于中脘(贼),胃主受纳,“脏府者传化物而不藏”,“饮食自倍,肠胃不伤”。因为食停中脘而积滞未甚(弱小之敌),故用平和之品作丸缓和攻下,足以消而化之(包围起来歼灭)。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一、兵法原计

不敌其力,面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注释:①不敌其力:敌: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②势:气势。此处表示事物存在的根据,力量产生的本源。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自“柔克刚”之象。

译文:如果不能克服敌人刚强的力量就不要硬拼,就要削弱敌人力量的来源,从履卦的原理出发,才能以柔克刚转为强势。

二、中医运用

“釜底抽薪”这一计系从“抽薪止沸、翦草除根”中演绎而来,是指从锅底抽出柴草,使水停止沸腾。用来比喻处理一件事时治本不治标的意思。运用到中医治疗学上,是一种治病求本的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还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搜集疾病的各个方面,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正如沸腾的水只是现象,其本质是锅底下燃烧的柴草所给予的力量,故要使水停止沸腾,只有抽掉柴草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面对气势汹汹的强敌,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能挡住它,却可以设法消灭其据以成气候的各种因素,这样便可以从根本上瓦解敌人。如狂妄之病,多挟痰实,或有瘀血,在治疗时加入一些清心化痰、行血消瘀之品,使邪热无所依附,消弱邪热气势,即可使患者心火下降,神归其宅,自然神情渐安。与敌对势力较量,正面攻击,可能劳而无功,而消除敌对势力的生存根源、基础或依赖物,便是釜底抽薪。阳明腑实证,多大便燥结,出现“痞、满、燥、实、坚”的症状,急以承气辈泻下,则可起到“去火止沸”、诸症悉除的效果。

反叛作乱,肇始者与胁从者合力为火为薪,离间两者,使之不能合力,亦是一种抽薪。如徐大椿在《用药如用兵论》中说:“合旧疾而病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即绝。”对于合并宿疾而发作的疾病,应防止新旧病邪会合。两种病邪相互搏结,病势得到增长,对机体的损害就会更大,治疗也就更加棘手,所以治疗伊始,就应两方病邪同治。再如湿温病,湿与热搏,湿热浑然一体,化湿则有碍清热,清热又不利化湿,用分消走泄的方法,把湿与热分离开来,消是消除,走是指利小便,泄是指通大便,让湿热邪气从四面开泄,从而达到治愈湿温病的目的。

釜底抽薪还可理解为破坏敌方的战争潜力和民心士气,从而达到“不敌其力,而消其势”的目的。敌人再强大也会有弱点,我方突然击败敌人的薄弱之处,再击败敌人的主力,这也是釜底抽薪的具体应用。敌人的弱点有物质方面,还有精神方向。削弱敌人气势的最好方法是采取攻心战。所谓攻心战就是运用强大的思想攻势,抓住患者的心理,打心理战,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热邪不燥胃津”,便耗精液”,“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缓解病情危急状况,“增液行舟”、“提壶揭盖”等亦是“釜底抽薪”的具体应用。

三、医案赏析

案:掏水游戏止惊啼

院使钱公瑛,宣德间,治宁阳侯孙。始生九月,患惊悸啼哭而汗,百方莫救。瑛最后视疾,乃命坐儿于地,使掏水为戏,惊啼顿止。人问人,曰:时当春季,儿丰衣重帷,不离怀抱,其热郁在内,安得发泄?使之近水则火邪杀,得土气则脏气平,疾愈矣,奚用药为? (《古今医案按》)

原文大意:宣德年间,院使钱公瑛为宁阳侯的孙子治病。该儿生于九月,患惊悸哭啼且全身出汗,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能救治。最后请钱公瑛为他治病。钱公瑛让患儿坐在地上,让他用手玩水嬉戏,惊悸啼哭一下就停止了。旁人问他是何原因。钱公瑛说:“当时正值春季,患儿穿衣较多且帐帷厚实,又总是被抱在怀里,其热郁在内,不能发泄,让患儿玩水嬉戏,则火被水克,今得土气协助则脏腑之气平定,疾病痊愈。这还需要用药吗?

按语:本例同样是治病求本的具体运用。患儿生于九月,天气炎热,这是其一;其二,患病之时,患儿穿衣较多,帐帷厚实;其三,患儿总是被抱在怀中。故从这三点,钱公瑛断为患儿的病本在热郁在内,不能发泄。钱公瑛明了病机,针对病本治疗,好比釜底抽薪,所以能不药而愈。故治病之时,应洞察病机,知其病本所在,对症施治,才可收效显著。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一、兵法原计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注释:① 阴:内部。②随,以向晦入宴息:随,随从,顺从。晦者,冥也,冥谓暮夜也。宴。安也。意思是说,人随从天时而作息,夜晚来临要进入寝室去休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上随下,下随上,己随人,人随己,日常生活中的朝作晚息,遇事随时,均不失正道,诚心从善。

译文:乘混乱之际,利用小势力力量弱小和没有主导的局面,使他们归顺我方,就像已经走向黄昏要休息了(在我方的控制下安然而然)。

二、中医运用

混水摸鱼,也作“浑水摸鱼。”原意是在浑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趁机下手,可以将鱼抓住。后来比喻趁混乱之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混水摸鱼的含义十分广泛,是一种乱中取胜的计谋。(1)客观形势已形成“混水”,如军阀混战、诸侯争雄等已经造成了混乱的局势,在此情况下只要抓住时机去“摸鱼”就行了。祖国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辨证论治。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的宝贵的医学理论结晶。掌握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对临床实践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许多名老中医在治疗疾病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通过辨证论治,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战胜疾病,因此他们对于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甚者从之”,是指复杂难以辨认的混乱的临床症状,如内真寒而外假热,内真热而外假寒,只要灵活运用中医辨证,掌握八纲——寒、热、虚、实、阴、阳、表、里,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面对混水,准确摸鱼)。(2)客观形势还是“清水”,必须主动采取行动,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把清水搅成“混水”,然后“摸鱼。”中医询问病史,有“十问”、“四诊。”任何疾病或局部症状都和整体密切相关。辨证求本,审因诊病,必须对患者做周密调查,诊查致病邪正双方的情况,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3)混水摸鱼是一种混战计,虽然是乱中求胜,但使用对象不一定是强大的敌对势力,而可以是“精力冲撞”的动荡之际的较为弱小的势力。在强大的势力忙于相互冲突,不能顾及也无暇顾及相对弱小势力,更不一定知道它们“依违无主”之际,我方采取措施,把这些力量争取或兼并过来,不断增强我方的力量,便于日后能够与强大的势力抗衡,获得胜利。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邪实正虚的情况下,正气在药物作用和病邪两者之间是相对弱小的势力,如果把它争取过来,对治疗疾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医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扶正祛邪并进,处处照顾正气。

正气恢复,则能增强患者的体质与抗病能力,有利于很快祛除病邪。所以在用药物扶正的同时,还可辅以精神调摄、饮食营养、体育锻炼,这些方法对扶正也有重要意义。

三、医案赏析

案:妙论神魂瘥魇疾

绍兴癸丑,予(许淑微)待次四明。有董生者,患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更数医而不效。予为诊视,询之曰:医作何病治?董曰:众皆以为心病。予曰:以脉方之,肝经受邪,非心病也。肝经因虚,邪气袭之,肝藏魂者也,游魂为变。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肝主怒,故小怒则剧。董欣然曰:前此未之闯,虽示服药,已觉沉疴去体矣,愿求药以治之??

原文大意:绍兴,癸丑年,许淑微在四明暂住。有一名叫董生的人,患神气不宁的病,常常自觉睡觉时魂魄飞散,身体躺在床上,魂魄却已离开,常做恶梦,整夜睡不好。看了几个医生都没有什么疗效。许淑微问他:“以前的医生都把它当作什么病来治?”董生说:“大家都认为是心病。”许氏说:“从脉象看,是肝经受邪,而非心病。肝经虚弱,邪气侵扰。肝主藏魂,魂不宁就是病。常人肝不受邪,所以睡时魂归肝经,神明安才能睡得着,现在肝经有邪,魂不能归位。所以睡时魂不守舍,好象离开了身体似的。有主怒,所以发怒时病情加重。”董生高兴地说:“您的见解与前面的医生不同,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服药,已经觉得如此深重的病已经祛除了,希望您能开药来给我治病。” (《普济本事方·卷一>)

按语:《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本神》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患者神气不宁,自觉睡觉时魂魄飞散,恶梦多,从症状上来看,似心经受邪,故前医均从心论治,当然治法可能有所不同。前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好比一滩混水,即客观形势已成混水,许淑微根据患者的脉象,结合症状,抓住“肝经受邪”这个主要病机,即所谓之“鱼”,从肝论治,思路清晰,患者一听,马上信服不已,要求开药治疗。因此面对疑难杂证,只有辨证准确,抓住主要病机,不被周围的人左右思想,疑难杂证也就会迎刃而解。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一、兵法原计

类以诱之,击蒙也。

注释:①类:类同,类似。②击蒙:《易·蒙》:“上九,击蒙。(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六十四卦经解·蒙》:“击,治

也”。击蒙,即打击受蒙骗的敌人。

译文:用类似的东西去引诱人,从而打击被蒙骗的敌人。

二、中医运用

抛砖引玉,就是抛出砖,引来玉石。砖可以泛一切质次的、价值低的或量小的事物,相对来说,玉可以泛指一切质优、价值高的或量大的事物。此喻利用小的东西作为蒙骗手段,获得利大的东西的一种计谋。引玉是该计的目的,抛砖只是该计的手段。为了引出别人的高明的、完美的意见或作品,发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是抛砖引玉的应用;在军事上,先给敌人一点小利,让他们尝到一些甜头而受到蒙骗,最后让他们受尽苦头而自己获得大利,也是抛砖引玉的应用。在中医学上,也有许多应用该计谋的情况。

组方中佐药的使用体现了抛砖引玉的思想。在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的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称为反佐药。如回阳救急汤,本方是治疗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所致寒厥证,方中以温壮元阳、祛寒破阴为君,而使用寒凉之猪胆汁,可能会对阳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抛出去的“砖”,而猪胆汁之寒凉可防阴盛阳脱之变;同时阴寒内盛,服热性药物可出现机体拒药的情况,用寒凉之猪胆汁引温阳药下达元阳,这才是要引来的“玉”。此外,应用佐制药,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峻烈之性,也是抛砖引玉的应用。这些佐制药在方中所占的分量小,是“砖”,可它们在方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玉”。方剂中引经药的使用是抛砖引玉的又一应用。由于药物各有归属某经某脏的特点,一个方剂中,有几种到十几种中药,难免会出现各药物首先趋向于其所归脏腑经脉,以至出现药力分散。如果用药是为了针对特定的某脏某经,加入一味主归经该脏腑经脉的药物,便可以引领其它诸药向此处聚集,从而使药力集中,就可能集中力量对付病邪。一味看似微不足道,可能也不能直接攻邪,就象抛出的“砖”,但其在整个方中的向导和统领作用,却非常重要,这正是祛病所希望的“玉”。

对于情志不畅引起的疾病,可以暂时不去理会患者的诸多症状,而只与患者进行言语安抚,不知不觉地给患者以启发,不经意间改善患者的心意志趣,由情志引起的症状也会渐渐消失。这也是抛砖引玉计谋在治疗情志病中的运用。只与患者交流,在短期内可能对临床症状没有多大改善,这是抛出去的“砖”;从长远看,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心意志趣,祛除了致病之根,这才是引来的“玉”,“玉”便指疾病的彻底恢复。

此外,临床中的一些治疗小技巧的应用,如神曲为丸衣、药线提毒法、冰糖解药苦,等等,也包含有抛砖引玉的思想。这些小技法就是随手抛出去的“砖”,表面看似对疾病没有多大的治疗作用,可是它们在整个祛病过程中的协助作用却不可低估,从有助病症恢复这个角度来讲,也是难得的“玉”了。因此,临床中重视这些小技巧的运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案例赏析

案例:说理开导治病。

西汉枚乘所写的《七发》便是进行说理开导治病的一个典型例子。文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医生)去探问病情,向他叙说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论道七事,指出腐朽生活的弊害,予以启发,以改变楚太子的心意志趣。如曰:“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宣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闻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夫之志,其溪由至哉!”“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经过吴客如同圣人辨士之要言妙道的启发,果然使太子深受感动,变易了情志,于是疾病就痊愈了。

引文大意是:今天患象太子这样病的人,只应该是当今世上的贵族。这些贵族为了广博见识,增强认识能力,承受好的名声,谈论当今的时事,变更法度,改变意图,常使这些事情不离自己的身边,把这些能力当作生活如意的翅膀,沉溺在快乐中,拥有身处大国的心态,抱着象隐士一样的志向,这些小的祸害也会变成大的祸患啊!现在太子的病,可以不用药物、砭石、针刺、灸疗,就可以阻止其发展,可以用简要的话语和玄妙的道理,就能除去。按语:分析太子的患病是因为情志引起,吴医生治病不用药、针、灸、石,只与太子谈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论道等,通过交谈中逐渐改变太子的心意志趣,由情志引起的疾病也就好了。这里正是抛砖引玉计谋的具体运用。只与太子谈论生活中的趣事,看似与疾病毫无关系,这便是抛出去的“砖”;而情志意趣改变,疾病恢复便是引来的“玉”。可见治疗因情志所致的疾病还需从情志人手,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一、兵法原计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注释:①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上坤下),为纯阳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辞》“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

译文:摧毁敌人的中坚力量,抓获敌人的首领,就可使敌人全军解体。无首的群龙在旷野里拼斗,已经到了末路。

二、中医运用

擒贼擒王原指要制服敌人,首先消灭敌人的首领,这样才更容易战胜敌人,后来比喻做事要先抓住关键。由于王是各种组织的核心人物,是集体组织活动的领导者、协调者,对组织整体保持正常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象大脑在人体、领头羊在羊群中的作用。如果这个首领不复存在,组织就会出现内敌或瘫痪局面,打击这时候的集体,也就容易得多,甚至无需打击,就会自己溃散。另外,杀卒不除王,王还可重新组织部下,只有擒得王后,才可避免敌人卷土重来。

擒贼要擒王,先得辨别出王,这是前提。医生面对的是疾病的临床症状,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经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如临床表现许多症状,分析这些症状是由哪种病邪引起的,或是由哪个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找出这种病邪或这个脏腑,便找到了“王”;如果这些症状是由多种病邪或多个脏腑引起的,还要进一步分析哪种病邪或哪个脏腑是最根本的,这是最根本的病邪或脏腑,也就是要擒的“王”。找到“王”后,便可擒王。

擒王有很多方法,也可能用很多计谋。中医针对这些根本病机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解决问题时首先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思想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运用。

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就体现了擒贼擒王的思想。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总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如果治疗只针对这症状进行治疗,就象杀敌只杀卒,虽可暂解病势,但是过不了多久,诸症又会出现。治病求本,直接针对发病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病机进行治疗,就是直接消灭敌军首领的方法,即使不治疗由它引起的症状,只要祛除根本原因,这些症状也会渐渐消失。应该注意的是,疾病的“本”是相对的,疾病在不断地变化,其根本病机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敌军首领也不是永远不变的。

擒贼擒王这种解决问题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考方法,体现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疗其本,标本兼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往往矛盾不止一个,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治疗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治其根本。但矛盾常有变化,有时非主要矛盾在某种条件下可上升为主要矛盾。如阴虚发热的患者忽然喉头肿痛,水浆难下,这时慢性的阴虚发热是本,喉头肿痛是标。如果喉头肿痛严重,有窒息的危险,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应先治喉病,这是“急则治标”。如果喉头肿痛已经消除,而阴虚发热未愈,就继续治疗阴虚,这是“缓则治本”。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可缓则治其本,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不应用一般的止咳法治其标,而应滋养肺肾之阴去其本。标病与本病兼重,则应标本兼治,如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此属邪热里结为本、阴液受伤为标,标本俱急,治当标本兼顾,可用增液承气汤主之。可以看出,标本的治疗法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临床上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治,应视病情变化适当掌握,但最终目的是抓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这里对疾病各个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把握也是擒王之法。

三、案例赏析

案例:妇人食虫吐“虾蝙”。

唐时京师有医者,忘其姓,名元顽。中间有一妇从夫南中,曾误食一虫,常疑之,由是成疾,频疗不损,请诊之。医者知其所患,乃请主人姨中谨密者一人,预戒之曰:今以药吐泻,但由盘盂盛之,当吐之时,但言有一小虾走出,然切不得令病者知是诳给也。其仆遵之,此疾永除(《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京城医者》)。

医案大意是:唐代京城有位医生,有知他姓什么,名字叫元顽。有一对夫妇找他诊治,妻子曾经误吃了一条虫子,经常怀疑虫子还在腹中,因为这个原因得了疾病,多次治疗都没有减轻,请这位医生诊治。医生知道他患病的原因后,于是请一位能够保守秘密的仆人,预先告诉他:“现在可用药使患者呕吐,只是用盘盂接住其呕吐物,正当她呕吐时,只说有一条小虾吐出来了,然而千万不要让患者知道是在哄骗她”。她的仆人遵照去做了,这个病永远被除去了。

按语:因为误食一条虫子,便疑虑成疾,情志病难用药医。这里“贼”便是所患的情志病(疑虑),要想擒到“王”,首先要识别“王”,然后用可行的方法擒住。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原来是患者怀疑误食的虫子仍在腹中。如果向患者解释,虫子不可能还在腹中,患者未必信服。患者亲眼看见服下虫子,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也亲眼看到虫子出来。这正是该案擒“王”的方法。事实上,临床中遇到许多因情志不词而导致的疾病,医生可学习本案的方法,找出导致情志不遂的根源所在,也就是要擒的“王”,然后再找出合理的方法去“擒”。这里“擒”的方法,就要求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志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经历等去区别对待。
 
 

第九计 隔岸观火

一、兵法原计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注释:① 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的秩序混乱,相互倾轧。② 阴以待逆:阴。暗暗地;逆,叛逆。此指我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出现更进一步的恶化局面。③ 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这里指残暴狠毒、翻脸成仇。④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周易·豫卦》。豫,愉,和乐。人心和乐之意。豫卦阳刚与五个阴爻相应,能够遂行意志,又能顺应时机采取行动,因此令人愉悦;豫卦能给人愉悦,就是能顺应时机采取行动。这里的意思就是让事物的发展顺其自然。

译文:表面上回避敌人的混乱,暗地里等待其内部争斗的发生,其内部反目成仇,发展到互相火拼,就会不攻自破,我方顺其自然,自然有所得,若要有所得,就有能不强求。

二、中医运用

“隔岸观火”的核心就是袖手旁观彼岸之火。对于敌方的灾难、混乱局面泰然处之。既不进行援助,也不进行鲁莽干涉,静观其变,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采取相应行动,从中获利。

中医治疗疾病时,有时也会用上“隔岸观火”之计。例如有些疾病不必用药攻治即可自愈。若盲目攻伐,不仅病难痊愈,反而损伤正气,则邪气更加嚣张,而使病情加重。这就如同打仗时,如果盲目出击,不仅克敌不成,反而损兵折将,甚则一败涂地。所以说,打仗时一定要慎用兵,战必以利为目的。有时轻举妄动,倒不如隔岸观火更为有利。治病也是如此。“凡药三分毒”,能不用药,最好不用。“疾病痊愈”是最终目的。就如同战争之利益所在。若不用药,病可自愈,又何乐而不为呢? 正如《孙子·火攻篇》中所述:“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攻伐”。又如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中所云:“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这些都是说滥用药物的危害,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隔岸观火”的思想。

临床中常见“咳嗽”、“呕吐”、“泄利”等症.此时不能盲目见咳止咳、见呕止呕、见利止利。有时这些症状是机体正气奋起抗邪、驱邪外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若不明此理,频频用药,机体抗邪能力受到抑制,则闭门留寇,邪不能出,病反恶化。这时我们只需静观其变。“隔岸观火” ,待正气驱邪外出后,则诸症自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平时我们吃了一些不干净的食物,往往会引起呕吐、腹泄等不适,待呕出腐物及便泄之后.感到舒畅许多,原因就在于此。《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类似的论述。如《伤寒论》:“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本条乃太阳伤寒表实证者,因阳气郁遏,郁而化热,热伤血络,因之而衄。然血汗同源,不得汗解,亦可衄解,一衄之后,外邪可泄,郁阳得伸,其病即除。所以见衄不必慌张。“隔岸观火”即可。只要衄后脉静身和,诸证悉除,则可不用止衄。又如《金匮要略》,“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本条是因体内痈脓蓄积而致呕吐。呕吐是排出脓液的途径之一,故不可治呕,只用“隔岸观火”,甚至可以“煽风点火”,使用一些消痈排脓方药,以助驱邪外出之力。待脓腐尽去,则呕亦自除。

当然,“隔岸观火”也并非单纯地“坐观” 。实施这一计策的目的,不在于“观火”,而在于等待谋利的最佳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得最后胜利。治疗疾病时,有时也须如此,先静观病情变化,待时机成熟后再用药或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例如外科痈疡病人,初期热毒炽盛,脓未酿成,仅用箍毒消肿法,限制毒邪扩散;中期疮疡酿脓成熟后,再行切开排脓术,变“保守治疗”为“根除疗法。如果早期脓尚未成熟时,过于心急而行排脓术,势必造成毒邪扩散,疾病恶化难愈。

此外,“隔岸观火”也体现了中医“审证求因 的治疗原则,一旦病因解除,不必用药,病可自愈。案三。贵人得雨忧疾瘳”便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隔岸观火 计的使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兵法中运用“隔岸观火”计,要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并辅以政治攻势,方可稳操胜券。治疗上使用“隔岸观火”计,须以正气盛为前提。正气盛,才能驱邪外出。所以治疗时,不应单纯将”隔岸观火”理解为对疾病不采取任何措施;扶助正气,使正气旺盛,为“隔岸观火”作准备,也是该计运用的一部分。只有机体自身抗邪能力增强了.才能更好地“隔岸观火”,使疾病趋向痊愈。

三、医案赏析

案:景祥疗身先医心

孙景祥治李长沙学士,年三十九,时患脾病。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荣,形日就惫,医咸谓瘵也。以药补之,病弥剧。时岁暮。臣曰:吾技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必伤重。会孙来视。曰:及春而解。因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公得非有忧郁之事乎? 曰:噫!是也,盖是时丧妻亡弟,悲怆过伤,积久成病,非帷医莫之识,而自亦忘之矣。于是尽弃旧药,悉听孙言,三日而一药,不过四五剂,及春果愈(《名医类案·郁》)。

原文大意:孙景祥治疗李长沙学士,39岁,经常患有脾脏疾病,他的症状是能够进食但不能消化,因此节制而不多吃,越是节制越是吃的少,几乎到了饮食衰败的地步,气逐渐惑乱,形体日渐疲惫。医者都说这是痨病。使用补益药,结果疾病更加剧烈。那时是一年的末尾。他说:“我已经没有办法了。春季木旺,那么脾伤必然更重。”恰好孙景祥来看望他,说:这个病到春季就会自然缓解,他觉得很奇怪就问景祥原因。孙景祥说:“你这病乃心火旺盛所致,得木则可缓解。你说是脾病,是没有猜测到其中的根本原因。你是否有忧郁的事情?”他说:“是的。那时妻子去世,弟弟也死了,悲伤过度,久而久之形成本病,不是高明的医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我自己也渐渐忘记了。”于是他放弃了以前所吃的药,全部听从孙景祥的,三天吃一付药,没有吃到四五剂,到了春天果然痊愈了。

按语:本例表现为脾病,实乃因丧妻亡弟,伤心过度,以致心气不足所致。心火生脾土,心气虚衰,则脾失健运,故见脾病。又因木可生火,而春属木,春季木旺,则心火亦足,故春季病根得除,疾病自愈。该例体现了“隔岸观火”的思想。开始几位医生都认为是痨病而用补益药,结果疾病反而加重。孙景祥看出病因后,充分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知道到了春季,木旺心火生。心火不足得以改善,没有用大量药物攻治(仅用了少量药物调理),只需“隔岸观火”,病可自愈。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一、兵法原计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注释:① 信而安之:信,使相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疑心。② 阴以图之:阴,暗地里。③ 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

译文:使敌方充分相信我方,并安然不动,麻痹松懈,我方则在暗中谋划克敌致胜的方案,经过充分准备后,相机突然行动,不让敌人察觉而采取应变措施。这就是外表友善,内藏杀机。

二、中医运用

笑里藏刀指表面和善而内心狠毒险恶。用表面上的友善和美丽的言行举止掩盖阴险的企图,是一种明里一套,暗中一套,外示柔和,内藏杀机的计谋。笑,泛指一切友好的手段;刀,泛指一切攻击的手段。笑在表面,很容易迷惑人,而刀虽可怕,却藏在暗中,一般不易发现。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往往容易收到奇效。此计用到中医学上。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

患者因为紧张、恐惧而对治疗丧失信心时,医生可以一方面暂时隐瞒进行治疗的真实目的,而另一方面却按疾病的规律进行治疗。如肿瘤患者,如果将病情如实告诉患者本人,将对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时隐瞒病情,就是该计“笑”的应用。而对肿瘤的合理治疗则是“刀”的应用。

对于因情志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的疾病是由情志引起,医生可以根据中医七情的制化规律,表面上附和患者,治疗上如实治疗。

中医治病过程中,经常遇到疾病的本质和外在的症状不一致。如患者本是虚证,但是由于气血、阴阳虚极,导致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病理产物停聚,但临床表现的症状却是一派实象,即“至虚有盛候”。反之,若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临床表现的症状却是一派虚象.即“大实有赢壮”。笑里藏刀之计就是表面做的与暗里做的不一致的计谋。用这种策略对付表里不一的疾病,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真虚假实,用补法,补法对于表现于外的实邪来说,是”笑”的应用;然补虚对于疾病虚的本质来说,乃是隐藏的祛邪之“刀”;真实假虚,用攻法,攻法对于表现于外的虚候来说,表面看似使虚者愈虚,然而,攻法祛实则是隐藏的祛邪之刀。这种不被假象所迷惑,直接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的方法,便是笑里藏刀的应用。

反治法与笑里藏刀计谋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反治就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所用的药物也是顺从疾病的假象的药物。如热因热用,用热性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而疾病的本质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用热性的药物相对假热的症状来说,是“笑”的应用,而相对于真寒来说,就是“刀”的应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也是一样的道理。

兵法笑里藏刀之计,是在对敌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使用的麻痹敌人的计谋。同样,中医在应用该计治疗疾病时,也应建立在对疾病的本质清楚认识的基础上,灵活处治,如果不能正确辨别疾病的病机所在,该计的使用也就无从谈起。

三、医案赏析

案:口藏锐器刺股肿

绍兴初,江东提刑左股发痈,日以肿掀,其高至尺许。每医敷药,亦不容辄近。一医言:此非刺破不可。客将闻之以告宪(提刑之名),宪令裸跣而人,但许以单衣束于腰间。分其发为三四,不髻不裹巾。此人傍立拱手曰:肿已成熟,到晚必自溃,不假针砭之力也。宪喜,偶回顾侍妾,忽大声掣叫,则痈已穿决。出脓血斗余,痛即止,能起立。益医磨半破小钱使极快,置之手下,伺隙用之,故立见效。出自《夷坚志》。

文章大意是:绍兴年初期,江东提刑左腿长痈疮,逐渐红肿达到一尺左右,医生要在患处敷药,他不允许靠近。医生说;这不刺破不行。路过他家的客人听说后,把情况告诉了宪(提刑的名字)。医生让宪裸体进来,光着脚,腰间仅裹着一件衣服,头发左右分开,不打髻,不裹头巾。医生站在宪身旁,拱手说:“红肿已透,到了晚上就自然溃破,不用针刺、砭石的帮助。”宪很高兴.偶尔回头看了一下侍奉的丫头,突然大声喊叫起来,而痈疮已破,流出脓血一斗多,疼痛马上消失,能站起来。大概是医生将破了一半的钱币磨得很锋利后,藏在手中。伺机使用,结果马上见效。

按语:患者左大腿发痈,红肿至极,非破痈难愈。目前治用安慰的言语“到晚必自溃,不假针砭之力”,使患者先“笑”起来,减轻畏惧心理。在“偶回顾”刹那问,用暗藏的“刀”刺破痈疡,患者在不经意问,痈溃痛止,这是对笑里藏刀本意的最直接运用。
 
 
 
 
 

第一计 瞒天过海

一、兵法原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注释:① 备周则意怠;备周,防备严密周到;意怠,意志松懈。此句意为.准备周全之后.往往容易在思想上斗志松懈。②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依据《易经》“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阴生太阴与少阳,阳生太阳与少阴”;故阴阳相互包孕,而不互为对立。世间事理,也是如此。③ 太阳,太阴;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两仪之两极共存,暗示至阴之术,可以用来做至阳之事,至阴之术.可以转化为至阳之效果。反之亦然.至阳之术,可达到至阴之目的。

译文:防备得十分严密周全,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司空见惯的事情,往往不会引起怀疑。秘密往往隐藏在明显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非常机密的经常蕴藏在非常公开的事物里。

二、中医运用

“瞒天过海”中的“瞒”是隐瞒的意思,“天”指的是皇帝唐太宗。原意是瞒着害怕渡海的唐太宗,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渡过大海。在医学中可资借鉴。有时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常常需要向病人隐瞒病情。例如对于癌症患者,我们若将实情告诉他(她).往往会使他(她)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而不利于治疗的进行。此时,我们不妨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天”在此当然指病人。即一方面对病人隐瞒病情.另一方面积极治疗.让病人在心情愉快中得到最好的生活质量。当然,不光癌症病人可用“瞒天过海”之计,凡是患者知道病情后对治疗不利的均可尝试使用该计。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代医疗法规,患者有知情权。所以.本计在使用时须慎重,应与患者家属商量并征得其同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瞒天过海”的核心是利用示之于众的假象掩盖目的,寓密谋于最不引起嫌疑的公开行动当中。就是实而示之以虚,示假隐真,利用敌人见多不怪的思维定势,掌握其“熟视无睹,常见不疑”的心理特点,使敌方指挥员思想麻痹.失去警戒之心,最终战而胜之。治疗疾病时也可采取类似方法。如有的病人对药物产生恐惧感、抗拒感,此时可把治疗目的蕴藏于一些十分公开、病人十分乐意接受的行为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恢复健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兵法原计原文提到的“瞒天过海”.还有“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之意。此句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包孕的关系,至阴之术,可以为至阳之目的服务,可以转化为至阳之效果.反之亦然。此句与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医认为,阴阳互根互用。即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没有阴也就无以言阳。没有阳亦无以言阴,二者相互依存。中医治疗学中,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故《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苏垂寂之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段话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关系,也体现了“瞒天过海”计中“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的观点。

此外,“瞒天过海”还可理解为“示之以不过海.而达到过海之目的”,也就是某种手段或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与真正目的相悖,实际上却能达到或促进真正目的的实现。也即兵法原文中所述:“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在此,真正目的为“阳事”,看似与其相悖.实则促其实现的手段为“阴计”。过海是至阳的事情、至阳的目标,但采用的方法却是至阴的、太阴的。中医方剂学中“反佐药”的应用与之有相似之处。如左金丸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左金丸重用苦寒之黄连为君,能清肝胃之火.对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尤为适宜,也是本方真正目的所在,为“阳事”。但是,方中为什么用少量辛热疏利之吴茱萸呢?原因就在于,若纯用苦寒.恐郁结不开。这就好比兵法原计中所论,至阳的途径不一定总有利于至阳的目标,甚至于有时会妨碍目标的达成。故少佐吴茱萸,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且其性辛热,开郁力强.佐于大剂寒凉药中,非但不会助热.且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又能制黄连之苦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本方少佐辛热之吴茱萸看似与清肝胃之火的目的相悖,实则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乃为“阴计”也。“阴计可用于阳事进程中,而不是阳事之敌对面”。由此可知矣。

三.医案赏析

华佗大胆激郡守:郡守笃病久。佗(华佗)以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又留书骂之。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不及。因嗔恚。吐黑血数升而愈。(《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  

原文大意:郡守得了十分危重的疾病很久了,华佗认为郡守大怒后他的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郡守的礼物而不理睬他。不给他用药。无缘无故离开后。留下一封信大骂郡守。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杀华佗,但却未能抓到他。于是勃然大怒,吐出黑血数升,而后痊愈。

按语:华佗认为,郡守得的病必须大怒才可以治愈。但如何让郡守大怒呢?如果将病情告诉了郡守,那么无论华佗怎么做,郡守都会认为华佗是为了给他治病,而不会大怒的。所以告诉郡守病情对治疗不利。于是华佗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向他隐瞒病情.此乃“瞒天”。待其大怒,吐血数升。此时郡守恍然大悟,了解实情,他的病已经痊愈了。即“过海”的目的已经达到

 
 
 

第二计 围魏救赵

一、兵法原计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释:① 共敌:兵力集中的敌人。② 分敌:把敌人分散。或分散的敌人。③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意为攻打。阳,在这里指敌人兵力布陈的强盛之处;阴,敌人的薄弱之处。

译文:进攻兵力结集的部位,不如打击敌人兵力分散的部位;攻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攻击气势衰落的敌人。

二、中医运用

“围魏救赵”最初是指:当魏国攻击赵国时,不直接去解救赵国,而是通过袭击魏国的后方根据地,使魏国不得不放弃赵国而去自救,从而使赵国得救。中医治疗学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提出的“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与之有相似之处。以“抑木扶土”法为例。此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此处。“木”即相当于“魏国”。“土”即相当于“赵国”。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即相当于“魏国攻击赵国”。“抑木扶土”法就是以疏肝平肝为主(围魏)而达到健脾和胃之目的(救赵)。其它三法均可以此类推。

古人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盲目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避其锋芒,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回兵力。如魏国攻击赵国时,其大部分兵力投入到赵国,故赵国敌军兵力强盛,为“实”。而魏国后方兵力空虚,为“虚”。此时“避实击虚”。不直接救赵(避实)。而是通过攻击魏国的薄弱后方(击虚)而达到救赵之目的。所以,“围魏救赵”实际上是一种“避实就虚”的战略。中医治疗疾病时也常运用此法来对付病邪,从而使人体恢复健康。以下几法便是如此:中医十分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先安未受邪之地”。《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肝乃邪气实之处。好比精锐之敌的锋芒之处;脾则尚未受邪。邪未盛,好比敌人的空虚之处。故治疗时应“避实击虚”。通过实脾(围魏)达到泻肝(救赵)的目的。

中医在治疗“上实下虚”、“下实上虚”证时。也常采用“避实击虚”法以达“围魏救赵”的目的。以下实上虚证为例:病人以下焦闭塞不通如小便不通、大便秘结等症状为主,邪盛于下,乃病邪之“阳刚部分”;上焦肺气虚。但邪气亦弱。乃病邪之“阴弱部分”。故治疗时通过养肺气治上虚的方法(围魏)以达到解除下实症状(救赵)的目的。

有些疾病的发生与宿食有关,故治疗时常常先除其食。食积一除,病也自愈。这就好比绕到敌人背后烧毁其粮仓,扰乱敌方后防,使其不得不撤兵自救一样。正如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中所述:“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此处,疾病所在部位邪盛,为“实”,而食积好比敌军粮仓,为其后方空虚之处,为“虚”。故“避实击虚”,通过除积围魏)达到治愈疾病(救赵)的目的。如有些失眠的病人乃由宿食停滞于胃所致,即“胃不和则卧不安”。其病位虽在心,乃邪扰心神所致,然治疗常以除食积安胃为主,此即“围魏”(治胃)“救赵”(宁心)。

“围魏救赵”还可进一步引申为“转移攻击目标”的意思,即一种间接取胜的方法。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五脏间及脏与腑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所以,当疾病发生时,不是象西医那样以对症处理为主,“直接迎击病邪”,而常采取迂回法,以转移治疗目标,即不治病变本脏(不直接救赵),而通过治它脏(围魏)达到使本脏病变消除(救赵)的目的。

以咳嗽为例:西医治疗多以化痰止咳为主,然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遇到咳嗽的病人,有时并不直接治肺.而是通过治疗引起咳嗽的其它脏腑(围魏),以取得使肺气肃降而咳止(救赵)的疗效。又如,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中医提出了“肺病治肠”、“肠病治肺”的方法。这些也有转移治疗目标的意思。

此外,兵法原计中还提到“共敌不如分敌”。即打击兵力集中的强敌。不如先用计谋调动分散它,再进行打击(“分”在此应理解为“使??分散”的意思)。这与中医“一病分治”的观点不谋而合。《用药如用兵论》亦有论述:“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有些疾病多种病邪结集在一起,此时“共敌不如分敌”,先设法使病邪分散。使其前后不能互相救援。再各个击破,这样病势就会自然衰退。治疗湿温病常采用“分消走泄”之法,便是“分敌”的一个典型例子。湿温病乃湿与热合邪所致,必须分离湿与热邪。故叶天士指出:“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湿与热单独致病易于驱除,湿则化,热则清;但湿与热搏,湿热浑然一体,化湿则有碍清热。清热又不利化湿。所以“共敌不如分敌”,采用“分消走泄”法。把湿与热邪分离开来,各个击破。

三、医案赏析

呕血案:鲍姓。女。肝脾不和。湿热交蒸。更兼平素善怒,饮食不节。久而邪气聚积胃脘,遂致胃痛发作之时,痛如刀割。脘中燔热,吞酸。满闷。懊恼作吐,有时吐物中伴有血出。大便秘结而黑,舌苔垢腻。脉弦紧而滑,两关位独盛。某医院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出血”病。亟宜镇肝和胃,行气止痛。搜肃湿热以内消之。处方:石决明(生研先煎)24g,青竹茹、盐橘核、生赭石、旋覆花(布包煎)各12g,台乌药、龙胆草、焦栀子(酒炒)、藿香梗、 郁金(生白矾水浸)各9g。藕节7枚,煨粉葛根、水制甘草各1.5g,陈皮、炒枳壳、犀黄丸(冲服)各6g。土炒焦白芍、槟榔炭(醋炒)、醋军炭各4.5g,苏合香丸1粒(冲服)。共诊9次,服药21剂。然后改配丸药。服两料后疾病痊愈。

按语:本案属肝脾不和、湿热交蒸。胃中燔热而致呕血、大便秘结而黑。治以镇肝和胃,搜肃湿热。孔氏认为:“肝阳过强则胃气被遏??殊不知破虽在胃,而其源在肝也,倘徒治胃而不治肝。为舍本逐末。安望其痊”。此例即为木旺乘土之证。肝木相当于“魏国”。胃土相当于“赵国”,肝气横逆克胃则相当于“魏国攻打赵国”。此时。不必慌于治胃(救赵)。而应先行治肝(围魏)。
 
 
 

第三计 借刀杀人

一、 兵法原计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注释:① 《损》:《周易·损卦》日:“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将《损》卦反转过来推演,就成了《益》卦:损上益下,于我有利。

译文: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

二、中医运用

“借刀杀人”,就是自己不出面,借别人之手,消灭自己的敌人,达到自己希望的目的。实际是一种使用间接方法引人杀敌之计。运用于中医治疗学就是不直接针对病邪而治,却能间接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其具体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法就运用了“借刀杀人”的计谋。“阴病治阳”就是指因阳虚而引起的寒证。用辛热散寒而寒不去,当用补阳法。也即“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病治阴”就是指由阴虚而引起的发热证,用苦寒泻热而热不退,当用补阴法,也即“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为例:阴虚而见热象时,虽有“阳光”,但若用苦寒揭火法治之,往往因苦寒化燥而阴更伤,热愈甚。此时不应直接治其“阳光”.而是通过补阴“壮水”法,使阴液充足而热象自除,“阳光”被制。此时,阴液乃为“盟友”,利用“盟友”,“引之杀敌”。即“借刀杀人”(借充足之阴液来制约虚热),如此自己不出面(没有直接治热证),却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阳光”得制)。故陈士铎云;“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不补水以镇阳光,又安能去火以消其烈焰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可以此类推。

兵法原计还明确指出;“借刀杀人”就是当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时.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中医许多治法与此十分相似。即不直接针对病邪而治.而是通过调动机体的其它功能来消除病邪。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补血必先益气”.“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以及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提出的“木来泻土法”等等。所谓“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就是指当湿邪为患时。单纯祛湿有劫阴之弊。可考虑使用扶助阳气、温化湿邪法,则湿邪得祛。即通过扶阳,再借阳气之力祛除湿邪(借刀杀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指治疗内风外风引起的疾病,先给予行血、凉血或补血法,使血行通畅,则内风外风自然熄灭。即借通畅之血行驱风外出(借刀杀人)。“补血必先益气”.就是对血虚、出血病人,须重用补气药。因为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李中梓也提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对大出血病人,多用独参汤大补元气,就是这个道理。此即借助固守之元气摄血以达止血之目的(借刀杀人)。

又如贫血病人重用补气药,使气化则血自生。此外,中医许多治血虚的方剂中都重用补气药。如归脾汤补气摄血,方中重用黄芪、党参;当归补血汤为补血要方,而以黄芪为主药。如此配伍,乃借旺盛之气生血,以治血虚(借刀杀人) “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意思就是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者,单纯清热燥湿.里滞不除,病难痊愈,而配以行血调气法,使气行血活,积滞得下,则里急后重自除。此即“借刀杀人”(借行气活血达到止痢之功效)。“木来泻土”就是指治疗脾为湿困之证时,可通过助强“肝用”的方法,借木以克土(借刀杀人).以制脾湿。

“借刀杀人”进一步引申.可理解为“借道祛邪”。即通过使邪有出路的方法引邪外出而治愈疾病。如施今墨指出:“外感病为外邪入侵,必于出路,万不可闭门逐寇。其出路有三:即汗与二便。在表多以汗解,在里多以二便而清”。又如张从正所拟“汗、吐、下”攻除病邪的三大治法。也是通过使邪有出路而治愈疾病的。

“借刀杀人”用于中医治疗,还可理解为不用药物,而借助其它手段达到治疗目的。其它手段中最常用的就是“情志疗法”。情志疗法早在《内经》等先秦著作中,就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恩胜恐”。

张从正对此进一步发挥:“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借助情志疗法而不用药物治疗。继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也是一种“借刀杀人”的计谋。

三、医案赏析

一富家妇女。思虑过甚,两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失约,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儒门事亲·内伤形》)

原文大意:有一个有钱人家妇女,由于思虑过度,两年来不能很好睡眠,没有药能够治好她。她的丈夫请求戴人为她治疗。戴人说:两手脉象都很缓。是因为脾伤所致。因为脾主思的缘故,于是和她失约,发脾气激怒她,并从她那里获取财物.戴人喝了几天酒.没有用什么药就离去了。这位女子大怒,出了一身汗,晚上感到困倦而人睡。如此八九天都没有夜间醒。从那以后食欲增加,脉象也变为平和。

按语:此案思虑伤脾,肝木乘之,导致气血失调,阴阳不和,故而长期失眠,久治无功。张氏以五行学说肝木克脾土的道理,将其激怒,使其汗随怒出.汗出则营卫和,营卫和畅,则寤寐自平。此即借助情志疗法.“以情胜情”,以达到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疗效。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一、兵法原计

困敌之势,不应战;损刚益柔。

注释:① 困敌之势:困,造成困境;势,势力,实力。困敌之势是说使敌人的势力损耗、克减。② 损刚益柔:“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立的双方又可相互转化。《周易·损卦》:“彖日: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己,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方法,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获胜。

译文:使敌人的势力损耗,不使用武力;敌方刚强之势消耗了,我方的力量自然就会增强。

二、中医运用

“以逸待劳”这一谋略的关键是:当敌方进攻时.不迎头反击。而是静观敌方消耗实力,待对方实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采取行动,就可轻而易举击败对方。此计强调要善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行,以静制动,让敌人疲于奔命,不断消耗,待其锐气尽消时,再动手消灭它。中医治疗学中的一些方法与此有类似之处。中医十分强调正气的作用,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治疗时常常十分注意固护人体正气。对于正虚邪实的病人,先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或先扶正,再祛邪,犹如两军对峙,敌强我弱。若盲目进攻,以弱抵强,不胜反折。此时应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逸待劳,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南北筹兵论·上》曰:“闻之兵法,守者常逸,而攻者常劳,以逸待劳。”作战用兵如此,治疗用药亦如此。徐大椿在《用药如用兵论》中日:“病方进,则不治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意思就是,病势正在进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这好比使敌军疲惫的方法。故对于素体虚弱,复感外邪者;疾病初起,邪气盛,正气相对不足者;久病正虚,邪气乃盛者;或起病急骤,来势凶猛,邪气嚣张者,皆应以扶正为主,“固守元气”,“急保未病”,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使病邪不断被消耗,待邪势减,再佐以祛邪法,则能将其“一举歼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其盛,可待衰而已”,其意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势太盛,不宜直接攻邪,应等待病势稍衰后再治,也印证了“以逸待劳”的观点。

中医“治未病”的观点也体现了“以逸待劳”的思想。《孙子·虚实篇》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可见,抢先占领有利地形也是“以逸待劳”的一种方法。“治未病”就是抢在病邪侵犯某脏腑之前,令其脏气实,而邪不可干。如《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受邪,根据中医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知邪必传脾。所以与其猛攻肝之邪气,倒不如“以逸待劳”。先今脾气实,在邪气尚未“占领”脾时,使其脏气强,待肝之邪气传胆时,邪气“仓促应战”,而脾气强则能“对其早有防备”。邪气自不能侵脾矣。如此邪气便在“空折腾或空运动中”而势衰.此时再治肝之邪气,可使疾病痊愈。总之,以我方之精力充沛应战敌方之疲惫不堪,便是“以逸待劳”之精髓。《用药如用兵论》中也有关于“治未病”的论述。如“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意思就是.治疗循着六经传变的病变,应预先占据病邪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必经之道;对来势迅猛的病邪.赶快守护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的险要疆土。

从兵法原计中可以了解到,“以逸待劳”还有“以简驭繁”

及“以不变应万变”的意思。有些疾病看似复杂.其病因却很简单。有些医生未能详审病史、查出病因就盲目用药,往往导致疗效不佳。所以高明者善于询问病史,并分析出致病的根本原因,然后再努力解除。病因一除,往往无需用药,疾病自愈。此即“以简驭繁”(简简单单针对病因治疗不为繁锁症状所惑).“以不变应万变”(以祛除病因为不变之法,不为症状多变所惑)。

中医还十分注重饮食调养,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又如孙思邈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指出药物多有毒性.滥用药物,往往会损伤正气.所以有些疾病若能简简单单用食疗法治愈,又何必繁琐用药去扰动正气呢?

有些名老中医十分注重经方的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方剂药味少而精,配伍巧妙,疗效肯定。临床中如遇症状类似者.在辨证基础上,可效法古人成方成法,服之立效。面对复杂的病证,有的医生为面面俱到而寒温杂投,药味虽多.却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有的医生则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只用简单几味药或活用经方即可使顽症消除,后者便是运用了“以逸待劳”的计谋。

三、医案赏析

丹溪治陈状元弟,因忧病咳唾血,面黧色.药之十日不效。谓其兄日:此病得之失志伤肾,必用喜解,乃可愈。即求一足衣食之地处之,于是大喜,即时色退,不药而愈。由是而言,治病必求其本,虽药中其病,苟不察其得病之因,亦不能愈也。(《古今医案按·七情·忧》)

原文大意:朱丹溪给陈状元的弟弟治病,其弟因为忧思成疾而咳血,面色黛黑,用了十天药都不见效。朱丹溪对患者哥哥说:“他的病是因为不得志而伤。肾所致,一定要用让患者高兴的方法才能使他痊愈。”于是找到一个衣服、粮食都很充足的地方让患者呆在那里。患者十分高兴,面色很快好转,没有用药病就好了。由此可见,治疗疾病必须寻找根本原因,即使医者用一些针对疾病本身的药治疗,如果不能觉察到患病的根本原因,也是很难治好病的。

按语:患者因忧恩成疾而咳血、面色黧黑,朱丹溪看出他的病是因不得志、担心谋生而伤。肾所致,所以其他医生单纯用药疗效不佳。于是丹溪放弃药物治疗.仅仅让患者丰衣足食。患者不再担心生计,疑虑解除,病也“不药而愈”,真可谓“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一、兵法原计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注释:①害:指敌人所遭受到困难、危厄的处境。刚决柔也:语出《周易·夹卦》:“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意思。②参见《国语·吴语》。

译文:敌人遭到严重危机之时,就应乘机获取利益。因为刚强取决于柔弱。

二、中医运用

“趁火打劫”,就是从他人的危急、困难、灾难中获取利益,或通过攻击处于混乱中的敌人而取得胜利,也可理解为“乘人之危”。此计的重点是“趁火”,即不要贻误战机。运用于中医治疗学中,主要是指在病邪衰退时,也就是在病邪“处于困境中时”,要抓住治疗契机,“乘胜追击”,以达祛邪务尽的目的。正如徐大椿《用药如用兵》中所述:“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此句意为:病势正在衰退,就必定穷追到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练勇锐的药物,这就好比摧毁敌人巢穴的方法。这便是运用“趁火打劫”计的生动体现。

笔者认为,本计中医具体运用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此时如果突然停止用药,往往给病邪以卷土重来的机会,使病情出现反复。此时应该趁病邪衰退之时,“乘胜追击”、“趁火打劫”,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例如,湿温病患者,发热等症状消失,然大便始终稀软溏泻,为湿邪未尽之象,此时还需清利,以防病势反复。又如,温病患者而素体阴虚火旺者.在使用清法后纵然热退身凉,仍须防其“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引起余热复起,故还须清余热以除后患。再如,有些疾病甚为顽固,治疗时常常先用汤药作为先锋,待病势已衰时,再改用丸药继续服用相当长一段时间,“趁火打劫”,巩固疗效以除掉病根。此类案例颇多,笔者将在医案赏析中选择几例以飨读者。

中医有“冬病夏治”之说。所谓“冬病夏治”指的就是,冬季经常发作的疾病除在冬季治疗外,在夏季病势缓解、症状消失时,仍用药物攻治以断其病根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在治疗哮喘时便常运用此法。哮喘的病因多为寒邪客肺,夏季寒邪势弱,此时利用大自然火热气候的特点.对寒邪施以“趁火打劫”,使体内宿积寒邪得以驱除,从而“断其根株”。这就好比作战时,当敌人遭受打击后,残余部队往往潜藏起来,养精蓄锐,伺机卷土重来。这时我们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趁其受损之际,穷追猛打,捣敌巢穴,杀得敌人片甲不留。以小儿咳喘为例,本病以冬季发病为多,一般认为此病为冬季疾病,如果仅在冬季治疗,往往会留下病根,每于寒冷之时复发。所以在夏季时,病情虽见稳定(因寒邪被大自然火热之气驱逐而暂时潜伏),此时不可因其未发病而停止治疗。相反应趁寒邪势弱之有利时机.应用中药内服或外治的方法,以温肺散寒、补肾益气等治法驱邪扶正以防冬季复发,从而使本病得以根治。中医治疗疾病,治法常不单一,往往以一种治法为主,其它几种治法为辅。主要治法是针对病邪的主要方面治疗,辅助治法可对主要治法起促进作用,有利于其更好实现。主要治法就好比是先用一把火猛烧“病邪”,使其受到危机。辅助治法则好比是“趁火打劫”,趁“病邪”受挫之际,再给其一击,使其彻底被摧毁。如案四治疗虫证时,在以驱虫为主要治法的同时,佐以健脾和胃之法,使机体自身抵抗力增强,虫积更无容身之地,从而使驱虫药更好的发挥作用。

中医治疗手段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除以煎服汤药为主外,还有针灸、按摩、帖膏药、服药酒、外敷薰洗等多种手段。治疗疾病时,常多种手段配合使用以利疾病更快痊愈。如有的病人以内治法为主,兼以外治减轻局部症状;有些外科病人则以外治为主,兼服汤药以图治本、巩固疗效;还有一些则针灸、汤药并进,疗效甚佳。这些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趁火打劫”的精神。辅助治疗手段都是在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对病邪施以“趁火打劫”,使其受到内外夹击而无处可逃、无处可藏,从而置之于死地、断其根源。

中医中一些方剂在用法上很有讲究,有些则蕴含有“趁火打劫”的意思,桂枝汤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桂枝汤是治疗太阳病中风表虚症的一首方剂,即《伤寒论》中所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方在用法上十分讲究,服药后常嘱患者啜热粥一碗.即遵《伤寒论》:“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之训。此法目的在于,服药后人体正邪相争.再服热粥一碗并加盖衣被取暖,则能“趁火打劫”,即趁病邪欲去之时,使其微汗出而邪能外出,随汗而解,病即痊愈。

三、医案赏析

张某,男,59岁,商店营业员。病史:肛门瘙痒,晚间肛周可出现蛲虫,胸脘不舒,食纳欠佳,舌苔白腻,脉弦缓。辨证:蛲虫多在夜间爬出肛门,故晚间可见。虫积日久,阻滞气机,导致脾胃虚弱,故胸脘不舒,食纳欠佳。舌苔白腻,脉弦缓。乃虫积气滞,脾虚生湿之征。

治法:健脾化湿,杀虫止痒。

处方:白术、川楝子、槟榔、榧子、贯仲、茯苓各9g,陈皮6g,使君肉、楂曲各12g,枳壳、乌梅各3g,冬瓜仁15g。服上方四剂,痒止虫除。

按语:张介宾《景岳全书·诸虫》中说:“治虫之法,虽不去虫,而欲治生虫之本,以杜其源。犹当以温养脾肾元气为主,但使脏气阳强,非惟虫不能留,亦自不能生也”。故本例在以使君子、槟榔、贯仲、榧子等驱虫为主的同时,加用白术、茯苓、陈皮、冬瓜仁健脾祛湿;楂曲消导和胃;枳壳、川楝子理气。如此治疗,即趁驱虫之时(趁火),更绝生虫之源(打劫),使虫证得以根治
 
 

第六计 声东击西

一、 兵法原计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① 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神志混乱而疲惫。② 不虞:未意到、未预料。③ 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译文:(使)敌人处于心速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况,不能提防突发事件,即出现萃卦所展示的水漫于地上的现象;利用他们的心智混乱无主张的机会,消灭他们。

二、中医运用

在军事上,“声东击西”是制造即将攻打敌方某处的声势,把敌方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一处,或使敌方着意防守这一处。同时。悄悄地把我方主力调往敌方毫无防备的另一处,予以沉重打击.从而歼灭敌人。简言之,“声东击西”就是大造袭击东边的声势,实际上是袭击西边。中医临床治病有时也会采用此计谋。

如有的患者对药物或一些治疗手段(如手术等)有畏惧感,若勉为其难,患者高度紧张,十分恐惧,会加重其不适感,对治疗不利。此时,可采用“声东击西”计。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然后再趁其不备,给他施以治疗。这样病人还没来得及紧张,治疗过程已经完成。这就犹如作战时,采用“声东击西”计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处的同时再对另一处发起进攻,趁敌人还没来得及防备,便攻而胜之。案一“冷水泼顶行刀术”便是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而行手术治疗的例子。当然,现代医疗中不会象古人那样用泼冷水的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来行手术,但“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局麻下进行的手术,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很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和痛苦感.此时术者或其助手通常会与病人聊天、拉家常等以分散其注意力(声东),消除其紧张情绪.减轻痛苦,与此同时对其施以手术治疗(击西)。此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还可用于心理治疗。如有些疾病乃由情志因素引起,若单纯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此时可采用移情易性法,把患者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声东),使其无暇考虑情志问题,从而使疾病痊愈(击西)。案二“移情易性愈不昧”便属此类。

声东击西”计中“声东”十分关键。“声东”就是要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同时隐藏真实意图,示假隐真.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以假为真。中医治病时,有时也会使用此法。如有的病人不喜欢某种治疗方法,医者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常采用“声东”法制造假象迷惑病人,把治疗方法隐藏在假象中,使病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治疗。案三赵卿就是使用了“声东击西”的计谋,骗病人说请他吃鱼肉,这是制造假象,为“虚”,此乃“声东”;诱使他喝醋是真正意图所在,为“实”,为“击西”。另外,“声东击西”的计谋与中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治法也有类似之处。《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意思就是,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例如:病人头目眩晕、耳鸣、自觉眼中如爆发火花、苔黄、脉洪数用酒蒸大黄适量轻泻。虽表现为上部症状,然病变实质在下。此时声言治上,看似治上,为“虚”,此乃“声东”;实则治下,为真正目的所在,为“实”,乃为“击西”。“病在下,取之上”,就是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引起的小便不利,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脉数,从上焦治疗,用桔梗提壶揭盖。临床症状在下,但病位实质在上,声言冶下而不治下(声东),实则治上(击西)。

最后,中医反治法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声东击西”的精神。“声东击西”的计谋,我方可用.敌方亦可用。病邪好比是敌军,以真寒假热证为例,病邪便是采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用“假热”来迷惑我们,为“声东”;“真寒”是其本质所在,为“击西”。我们要善于识破它.将计就计.也用“声东击西”计,顺从疾病的假象,热证本应该用寒凉药.却用热药来迷惑“病邪”,此为“声东”;同时,热药治其真寒本质,则为“击西”。总之.“声东”是虚,“击西”是实。战场上,兵不厌诈,虚虚实实,假假真真,谁能明辨虚实真假,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治疗疾病也须如此,只有明辨本质与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并针对本质施治,才是成功的运用了“声东击西”之计,“击退病邪”,使疾病痊愈。

三、医案赏析

某叟患胀满.诸医多云膈证。应凤日:此肺痈耳。取二大盂水,向病者顶上倾之,病者陡惊.急举刀直刺心,泻脓出数碗而愈。人问之,应凤日:人心下垂,水泼而惊,惊则心系提,我刀可入也。(《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姚应凤》)

原文大意:有一位老头患胀满不适,大多数医者说是膈证。应凤说:“是肺病”。拿来两大盆水泼向老头脑袋,老头突然一惊。应凤赶紧拿起刀刺向心脏部位,流出数碗脓后病就好了。别人问应凤原因,应凤说:“人的心脏下垂。泼水后,因为惊而心上提,这样我的刀就可以进入而不会伤到心脏”。

按语:肺痈、刺心、心垂、系提等语未必确切,然趁惊而分散注意力之时,而行术排脓的用意,可资借鉴。向老头脑袋上泼水,分散其注意力,好比“声东”;趁其不备行排脓术才是真正用意,乃为“击西”。“声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一、兵法原计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注释:① 诳:欺骗。用以诳骗人的假象。② 实:使? ? 成为真实或实象。③ 少阴、太阴、太阳:少阴,虚假;太阴,虚假之极;太阳。真象之极。这样的排列,表现从假到真的演绎过程:先用小假象诳骗。再用大假象,最后突然推出真象。

译文: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

二、中医运用

“无中生有”,通俗去理解,就是“把没有的事说成有”。乃为一种骗术,一般用来指凭空捏造事非害人。中医在给病人治病时,有时也会略施“无中生有”计。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所以说这种“无中生有”是善意的谎言。这种方法的运用在古医案中多有记述。案一“忧”、案二“状元喜病以死吓”便属此类。此外,现代医学有“神经官能症”“癔病”之说,这种病人从生理角度而言并无大碍,多无器质性病变,但自觉症状多。人们常常认为他们是“假病”“没病装病”,其实这类病人多由情志不舒,对自身过分关注而致。往往你越是说他没病,他越是不相信,其症状可能持续甚至加重。所以有些高明的医生会采用“无中生有”计,即顺从病人的意思,虽然他“没病”,但仍在其面前承认他“有病”,同时,嘱其家属重视他,关心他,鼓励他从事各类社会活动,以分散其对自身的关注力,并给予逍遥丸之类调理功能紊乱。这样,患者的一些自觉症状便自然而然消失了。

中医十分讲究辨证论治,其中“辨证”又至关重要.临床上疾病症状错综复杂,常常会出现一些假象。如因“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而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证,从而给我们正确辨证带来困难。这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善于“无中生有”,即真象不明显时要善于通过四诊合参等多种手段分析出真象本质,从而针对本质治疗。如真热假寒证,因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患者有时会以四肢凉甚至厥冷,恶寒甚至寒战,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或细数)等似为阴寒证(假寒)的表现为主;而“真热”表现并不明显,此时必须认真诊查,分析出其真热之本质,即“无中生有”(无明显热象表现,辨证分析后方知有真热本质),从而给予清热解毒法予以治疗才能切中病机,否则错用温热药而使热邪更加嚣张,病情反而加重。又如真实假虚证,多由热结肠胃,痰食壅积,湿热内蕴,瘀血停蓄所致。由于大积大聚,以致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有时会出现一派类似虚证的假象,如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赢瘦,脉象沉细等,。而实象表现不明显,不易诊查。但仔细观察,患者虽见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却动之觉舒;虽赢瘦而胸腹硬满拒按;虽脉沉细而按之有力;故知病变本质属实,虚为假象如此“无中生有”(无明显实象表现,经准确辨证分析其真实本质,再相应给予消导、通下法)。若不能正确“无中生有”,妄用补法,则实更实,而犯“虚虚实实”(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之戒。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辨证时均可以此类推。所以临床辨证时必须四诊合参。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要结合病人体质的强弱、发病的原因、病程的长短、精神因素以及治疗经过。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去伪存真,抓住疾病的本质,从而指导治疗。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是迷惑敌人的假象,“有”是我方欲实现的真实意图。所以“无中生有”的关键在于“示无”。即如何使敌人相信你“无”。只要使敌人相信,那么“无中生有”之计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中医治疗疾病时,也常常通过“示无”来达到“生有”之目的。如有些出血的病人不用止血法(示无)而血自止(生有),黄疸的病人不用退黄法(示无)而黄自退(生有),泄泻的病人不用止泻法(示无)而泻自止(生有),呕吐的病人不用止呕药(示无)而呕自除(生有),等等。《金匮要略》中便有类似的论述,如“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此呕吐由实热壅阻胃肠,腑气不通,下闭上逆所致。治当攻下泻热,热除实去,腑气通畅,呕吐自愈.从而未用止呕药而呕吐自除。此外,中医还有“养正积自除”之说,即有些积聚的病人不用消积法(示无)而采用养正法使积消除(生有)。此观点由金代张元素提出。他认为正气强盛,脏腑阴阳恢复平衡,气血通泰,自能消除积滞,祛除病邪。并用了一个形象比喻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说 “养正积自除,犹之满座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今令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他还创造了枳术丸一方,即以补养胃气为主,从而达到化其食积的目的。此方充分反映了张元素养正除积的治疗思想,也体现了“无中生有”计之内涵。值得注意的是。“无中生有”应包括“示无”和“示有”两方面。单纯“示无”,盲目“示无”而不能通过“示无”达到“生有”的目的则是白费力气,无功而返。正如兵法原计中所述:“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此句即言作战时,假有不可能战胜敌人,必须在虚假之下推出实在,才可能取胜。治病也是如此。以泄泻为例,虽未用止泻药,但必须能取得止泻效果。即必须在虚假之下(看似不止泻)推出实在(实则能止泻)。总之,无论如何.“示无”是手段.“生有”是目的.“示无”必须为“生有”服务的。

三、医案赏析

案:忧。

徐书记有室女。病似劳。医僧法靖诊曰:二寸脉微伏,是忧思致病。请示病因,徐日:女子梦吞蛇。渐成此病。靖谓有蛇在腹,用药专下小蛇,其疾逐愈。靖密言非蛇病也,因梦蛇过忧成疾,当治意而不治病耳。(《古今医案按·七情》)

原文大意:徐氏书中记载有一女子,疾者看似痨,法号靖_的医者给她把脉.两寸脉缴伏,是因为忧思所导致的疾病,请求明示病因,徐氏说:“该女子做梦吞下一条蛇,慢慢的就形成这种病。”靖说蛇在腹中。用一些功能驱蛇的药,她的病逐渐痊愈。靖悄悄地告诉徐氏,该病不是蛇本身引起的疾病,而是因为梦见吞下蛇后过度忧伤形成的疾病,应当治其心病而不是治疗疾病本身。

按语:该女所患之疾乃忧思所成,病因为做梦吞下一条蛇,于是总担心蛇在腹中,随时有生命危险。久而久之,思虑伤脾,身体衰弱,病似痨。法号靖的医者,将计就计,巧施“无中生有”计,骗她说蛇的确在她的腹中,并告诉该女子已给她用了一些功能驱蛇的药。她信以为真,认真服药,心中忧虑消失,数日后认为蛇已驱走,便痊愈了。其实医生给她用的只是安慰剂,根本不是什么驱蛇药。患者疾病痊愈了,原因就在于患者心中忧虑解除,心病得治,疾病当然自愈。
 
 
 

第八计 暗渡陈仓

一、兵法原计

示之以动,乘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注释:① 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② 利其静而有主:主,专心、专一。言敌方静下心来专注(我方的佯攻)则于我方有利。③ 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象征增益;巽,六十四卦之一,象征顺逊、顺达。《周易·益卦》:“象日: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译文:有意展示佯攻行动,利用敌方决定重兵在这里固守的时机,暗地里悄悄地实行真实的行动,乘虚而入出奇制胜,事物的增益,因为变动而顺达。

二、中医运用

“暗渡陈仓”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缩语。原意是指:不待栈道修好,暗中从另外的道路迂回到陈仓。军事上的含义是:用正面佯攻、佯动的手段来迷惑敌人,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和突破点的谋略。其特点是明与暗相结合,奇与正相对应。以明修栈道为幌子,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掩盖暗渡这一真实目的。

中医治疗学中“先标后本”的治法便很好地体现了”暗渡陈仓”的内涵。《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大小便不利,治其标”。中满、大小便不利,都是较急重的症状,故当先治疗。此处,“治标”好比是“明修栈道”,属我方采取的正面佯攻、佯动的手段,而非真实意图,用以迷惑敌方(病邪).即“示之以动”;“治本”则相当于“暗渡陈仓”.属我方攻击的真实目标,趁敌方(病邪)注意力集中于“明修栈道”(治标)上时,攻其不备(病邪以为我们仅治其标,未对其实质构成威胁.遂“放松警戒”),“利其静而有主”.给敌人(病邪)以致命打击(治病邪之本)。如水臌病人,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的时候,应先治疗标病的腹水、大小便不利.采用利水、逐水法。此即“明修栈道”.非真实意图所在。单纯“明修栈道”(治标)不能治愈疾病.所以待腹水减轻.病情稳定后,还须调理肝脾以治其本,此即“暗渡陈仓”。又如大出血的病人,无论属于何种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后,病情缓和,再治其本。

值得一提的是.“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十分相似,容易混淆。战争中用之不当,易致失败。如兵法原计中姜维不善于运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却能察觉姜维的“声东击西”的计谋,姜维战败。“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是虚张声势,制造一种假象迷惑敌人。在假象的掩盖下,采取真实行动。不同之处是 “暗渡陈仓”是采取真伪两个行动,如“先标后本”治法中,“治标”“治本”是治疗时采取的真伪两个行动,“治标”属短期内对病邪实质未构成威胁的行动,为“伪行动”;在病邪以为我们治标并未切中病机,被迷惑时,此时病情稍稳定,再予以“治本”,属真实行动、真正目的所在,为“真行动”。“声东击西”是一个打击行动,真伪两个目标,用意在于把敌方力量吸引到假目标上去,以便成功打击真目标。例如“反治法”中,看似治其假象,为“声东”,“伪目标”;治真象才是真实意图所在,为“击西”,“真目标”,“真实打击行动”。所以“用药如用兵”,治疗时也必须分清计与计之间的区别,才能正确运用之攻克病邪。

中医的一些方剂本身也体现了“暗渡陈仓”的意思。乌梅丸便是其中一例。乌梅丸专治蛔厥,充分利用“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规律.酸、苦、辛并用,酸使蛔虫安静,辛使蛔虫蛰伏,苦则下之,前二者可以说是明修栈道(安蛔),后一者则是暗渡陈仓(驱蛔)。“安蛔”非真实意图,乃为迷惑敌人(蛔虫)而采取的让它觉得并无大害又很愚蠢的行动,待其安静(蛔虫“被迷惑”)后,再暗中采取打击行动(驱蛔),使蛔虫排出体外而病愈。

另外,“暗渡陈仓”强调出奇制胜。中医治疗有“知常达变”之说,也即此意。对于一些难治性疾病,除考虑常法外,还要能灵活变通,考虑奇法,若用之得当,往往能收奇效。如有些顽固性失眠,无论用养心安神、镇心安神,还是用祛食积治胃以安神的方法,疗效均不佳时。应考虑是否有“瘀”,是否有“痰”。中医有“怪病多痰”,“怪病多瘀”之说,此即提示医者不可忽略这两种病理因素。若患者确有“瘀”、“痰”之象,用祛瘀逐痰法往往能取效。又如闭经患者,活血通经为正法,此法不效时.要考虑奇法,当然,治疗也不可盲目标新立异,投机取巧,若用之不当,反会弄巧成拙。正如兵法原计中所述“无正则不能出奇”,“正”毕竟为常法。“奇”乃为变法。所以初学者还是应以掌握常规治疗方法为主,待积累临床经验以后,便能自然而然“知常达变”,从而“暗渡陈仓”,出奇制胜。

三、医案赏析

案:乱读致忿解羞明。

青龙桥王某,患病喜独居暗室。不近灯火。偶出则病愈甚,遍延名医皆不能治,乃延建昂诊。诊毕,并不处方。索取王所著文章,乱其句读。朗声而诵。王叱间为谁声,李则声益高。王忿然夺其文曰:客非此道中人,不解句读,何其狂妄。因就灯而坐,忘畏明之习。后李释日:此病郁也。得怒则郁解,故有此为。(《南部县志·人物志·李建昂医事》)

原文大意:住在青龙桥的王某,患有这样一种疾病:喜欢一个人呆在黑暗的房间里,不敢接近灯光,偶尔外出病情就会加重,四处请名医都没能治,于是请来建昂。建昂给他把脉后,并没有开药方,而是索取王某写的文章,乱断标点,大声朗读。王某大声呵斥道:“是谁在外面乱读我的文章?”李建昂不理会他,且声音变得更大了。王某十分生气地夺回他的文章说:“你不是同道人,不理解断句,为什么还如此狂妄呢?”于是他在灯光下坐下,顿时忘记自己害怕灯光的习惯了。后来李建昂解释说:“这个病是郁证.发怒后才能解除。

所以我才像那样做的。”

按语:本例李建昂故意乱读患者写的文章,让他生气发怒以解除其郁证。建昂“乱其句读,朗声而诵”乃为“明修栈道”之法。患者对此举莫名其妙,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是在给他治疗,只认为建昂的这种作法让他很生气。遂大怒,其病也“得怒而解”,从而“暗渡陈仓”。所以。“明修栈道”是一种迷惑手法.“暗渡陈仓”才是真实意图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中医学堂】保婴神术按摩经
调肝扶脾“调和”之法治疗过敏性紫癜
医易闲话 (65) —— 医易诊治
《实习心得报告》第二期
春不养肝,夏易病,中医教你正确养肝护肝,跟各种疾病说拜拜
易诊卦出现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