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孩子拉近心的距离

与孩子拉近心的距离

李凌云绘画疗法师

  

  做父母难,做让孩子喜欢的好父母更难。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曾体会过为孩子们变化多端的情绪而焦躁的感觉。明明上一秒还高兴,下一秒就哭闹起来或者赌气不理人。头疼吧?心急吧?可偏偏又没办法……

  我们乐园有位家长曾经跟我说,女儿刚上小学没多久,有次放学回来的时候特别沮丧。在她的追问之下,才知道女儿这次考试丢了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第一名,并且还被老师批评了。妈妈听后就对女儿说“没事,不就是考试么,下次再考回来就行了,不要太伤心了。大不了妈妈给你找个家教,给你好好补补课,放心,你那么聪明肯定没问题的……”。妈妈心里想,瞧我这话说的多漂亮,既安慰了伤心的女儿,还表达了我对女儿的信任,女儿一定会开心起来的。结果让她大跌眼镜的是,女儿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别理我”,就再没说话,弄得妈妈尴尬不已,却着实不知道说错了什么,将女儿惹生气了。

  那么,到底为什么孩子的情绪会表现的如此变幻莫测呢?其实,成人也有情绪,但是成人懂得理性的控制和调整情绪。但是孩子不同,孩子的情绪经常是不会拐弯的,如果被引起便会立刻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讨好型

  2、“哭什么哭,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你再吵我就打你了!”—惩罚型

  3、“那你可以……(怎么做)”“你应该……才是对的”—说教型

  这三种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讨好型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他会觉得只要我哭闹,就能得到好处,长此以往会教养出蛮横、自负的孩子;

  惩罚型的处理方式则对孩子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让孩子感觉到害怕和恐惧,长期被惩罚以后,孩子会发展成胆小,懦弱,或者极端化的人格;

  说教型的处理方式表面看起来好似最平和,既不宠溺孩子又没有体罚孩子,实际上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孤独和不被理解,慢慢的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

  以上那个案例中的妈妈,就是偏向于说教型的处理方式。看似温和恰当,实际上是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真正的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做到感同身受,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和被肯定。

  

  当孩子伤心的时候,轻轻地抱抱孩子,告诉他你在这里;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倾听孩子的愤怒,给他你信任的眼神;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坚定的支持……这些才是父母真正应该学会的。

  学会处理孩子的情绪,一定不要急着下定义判断事情的对与错,不要急着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不要急着转移孩子的注意,诱哄孩子放下“坏”心情。此时,家长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倾听并给他陪伴,给他支持,给他肯定。这是心与心的沟通方式,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最好桥梁,也是所有“情绪”问题的最好良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 父母该怎么缓解
太爱说这三个字,是“中国式父母”的通病
父母越不管,孩子越优秀,看完你就明白了!
经常被吼和从来没被吼的孩子,20年后差异明显,值得每个家长反思
认同感受, 打开父母与孩子的连结│煦舟教育学员分享
当你遇到孩子行为“越轨”,不要总是急着解决麻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