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搬运 - 核心技术】高清摄像机,你真的会用吗?(PP值大揭秘)

      做为一个摄像师,我经常使用的摄像机,除了PDW539蓝光以外,高清摄像机有松下的260P2,索尼的EX280和EX1R,而这些高清数码摄像机(俗称小高清)上基本都会有一个PICTURE PROFILE的菜单,俗称PP值。以前一直不会用这个功能,也上网查询了很多资料,发现有很多专业的摄像师都在研究这个PP值到底应该如何调整。自从2014年索尼的NX3摄像机上市以后,我与两位师兄也专门购买了几台这样类型的摄像机,俗称小高清。之后在实地拍摄过程中也一直在尝试着研究PP值与拍摄效果的各项关系,现在终于理出了一些头绪,发在这里给各位同事、同行们参考。


1、我们为什么要调整PP值?


       用过小高清的朋友都知道,摄像机默认设置拍摄出来的画面在电脑上看不仅颜色惨淡、图像发灰,而且画质也不好。其实就是由于现在的小高清摄像机CMOS片太小,导致对比度不足和色彩表现力不强引起的。而摄像机产商通过给予摄像机这样一个功能,也就是调节摄像机PP值内的黑色等级、伽马(GAMMA) 、拐点(Knee)、色彩模式、色彩等级、色彩相位、COLOR CORRCT (色彩修正)、肤色细节、WB转换、锐度(详细信息)等参数,在拍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改善色彩惨淡、图像发灰的情况,使得摄像机拍摄出来的原始素材画面变得清晰漂亮。


      但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本身我们用到的摄像机大多数都是按照4:2:0(N制为4:1:1)进行色彩取样的,而在拍摄过程中传感器捕捉的色彩信息其实早已经损失一大部分,如果再在PP值上损失一部分,那么留给后期可调整的色彩就更少了。当然,如果你对于达芬奇,color或者最简单的AE looks等专业调色软件并不能运用自如的话,我们调整PP值则就是一个很好改善画面色彩质量的方法。

       其实,使用数码单反(佳能5Dx、尼康Dx00系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数码单反有个RAW格式,而RAW格式图像是图像传感器捕捉到的光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也就是说,RAW文件就是直接从CCD或CMOS上得到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画面数据信息。RAW文件记录的色域非常宽广,能记录下人眼无法辨别的色彩,再将其转化为16位的图像,一共有65536个层次可以被调整。这些单反拍摄的RAW格式看上去往往其貌不扬,灰头土脸,但在后期却可以随意调整白平衡、亮度、对比度、明暗细节等参数。并且,经过后期专业的调色以后,你会发现它变得惊艳无比。也有朋友喜欢拍摄JPG格式图像,不可否认,经过相机的各项参数(比如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白平衡、色彩模式等等)直出的JPG格式确实比RAW格式漂亮,但它的后期可调整的余地,就少的可怜了,换句话说,相对于RAW的12位或14位模式,转换成JPG的8位模式后,每个像素的4096到16384个亮度层次将直接减少减为256个,这中间的差距,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摄像机需要调整PP值也就是这个道理。


     总结一下,小高清拍摄出来的影片并没有RAW格式的影片宽容度那么高,后期可调的范围也非常有限,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前期拍摄能很好的应用PP值的调整的话,后期的调色工作也就变得非常简单(一级调色就够了),一句话来说,就是省了不少事儿。





2、为什么摄像机监视器上的画面非常好,导入电脑一看画面就变差了?



      在这里我们要搞懂一个问题,并且还要提一下电视机(电视机指的是荧光屏电视,而不是指现在的液晶电视和显示器),这种电视机又叫做CRT电视。(专业的影视工作后期一般都会有一个屏卡连荧光屏电视,一个液晶显示器。)

      我们说到的CRT电视其实并不能全方位地显示“过黑”和“过白”的图像。专业术语叫做——它只能显示动态范围在16~235的图像,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台要把广播电视视频的色彩限制在RGB16~235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我们家里常看的电视节目,至今还是沿袭着这个标准,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有兴趣也可以注意看一下,电视中“过黑”和“过白”的图像细节或多或少会丢失一些。


      而我们现在使用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也是采用的RGB色彩模式,但是,它的动态范围却扩大到了0~255。所以,电脑显示器在理论上可以做到比电视显示出来的黑色“更黑”的极限标准——0、0、0,也可以做到比电视白色“更白”的显示效果——255、255、255。


      再回到我们现在使用的小高清摄像机,它生产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在电视上使用的,它上面的小屏监视器默认的色彩,一般都是按照有限的16~235动态范围设定的。也就是讲,我们的小高清拍出来的视频,在小监视屏幕和荧光屏电视机上可以显示出正确的色彩,但在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的色彩就不是很白,也不是很黑,整个画面就会灰灰的,色彩也偏淡,但在电视机上显示的却是漂亮的色彩,也就是正确的效果。


       总结来说,我们的摄像机监视器一是由于比较小,一方面显得画质好,并且它的动态显示范围就在16~235,一方面能够正确的反映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色彩。



3、重中之重——PP值各项参数作用

     之前,我们讲过了为什么小高清需要调整PP值以后,接下来就说说到底该如何调整摄像机的PP值、以及PP值中各项参数的作用。多说一句,我不懂为何索尼自家的PP值参数教程总共要2000多元,其实说到底也就这么回事。而网络上各位前辈高手将PP值的调整方法描述的云里雾里,神乎齐神,他们开设的网络课、公开课也在明码收费,其实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PP值参数有如下几项:



①【黑色等级】:在这个参数里,有主黑色等级和黑色RGB共4个分项。


      主黑色等级:对于整体画面的表现效果来说,这个选项是很重要的。主黑色等级就是基准黑点平,调节它就是调整黑色的最低点,从而达到调整视频的对比度,一般设置为-3~-5,这样在液晶显示器上看起来就不会灰蒙蒙的,而从电路结构上来看,黑、白电平的调整会互相影响,所以,调节完黑电平以后就需要重新调整白平衡。



      黑色RGB:摄像机在盖上镜头盖时拍摄,输出的三个R、G、B电平应该完全相等,这样在监视器上看到的黑色就是“纯黑”,也就是调整“黑平衡”。如果黑平衡调整不好,黑色就会透红或者透绿。一般专业摄像机的色彩调节需要用到“矢量示波器”,但这个东西可不便宜。好在我们常使用的软件ED、PR、VEGAS、AppleFinalCut等都会有矢量示波器的功能,只要找块测试标版就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调试了。如果没有测试标版,就找块纯白卡,让摄像机调整白平衡以后,按照标准白卡拍摄纯白画面,然后在电脑软件中打开矢量示波器。如果拍出来的画面没有偏色,是纯白的画面,它对应的矢量示波器就应该是屏幕中心。如果有偏色,往哪个方向偏就是偏哪个颜色。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黑色RGB这个选项来调整。





②【GAMMA(伽马)】


    GAMMA的意思是成像物体形成画面的“反差系数”,如果伽马曲线比较抖,则输出的画面反差就会比较高,反之,则输出的画面反差比较低。但我们通常不需要懂这个参数,因为这个参数在后期制作中可以调整。乱动PP值中的gamma参数,有可能会使RGB整个通道产生偏色。


③【黑色GAMMA】

    黑色GAMMA是指伽马曲线中光线暗的那一部分伽马曲线。调整黑色GAMMA,就是改变暗部的曲线形态。打个比方,我们把黑色GAMMA调低,那么暗部就会更暗,画面的反差就会更强,反之,我们把黑色GAMMA调高,暗部就会变亮。


④【膝点】


  膝点又叫拐点。它的作用是调整图像的高亮度区,减少曝光过度,使图像的亮度保持在摄像机捕捉的范围之内,使物体的亮部能看到更多细节。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了膝点过后,可能会使图像变的“苍白无力”,这是由于改变膝点同时也会改变摄像机的色度信号,导致图像饱和度下降所致。


  参考数值:


  自动设置:最大点90%~100%,灵敏度——高


  手动设置:点:85%~90%之间(画面会非常有层次感)



⑤【斜率】

  打个比方,我们把斜率提高,高亮部就会超过100%,画面的高光就会过曝。但没有超过100%的部分会得到很好的表现,对比度也很好,但单纯就画面来看,亮部确实太过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膝点,使亮部在我们可接受范围,从而达到一个平衡。建议参数:+2



⑥【清晰度(详细信息)】

  这一项是调节画面清晰度的,也就是我们拍照片、选镜头所说的“锐度”。建议大家可以把摄像机对准头发丝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你可以看到画面的变化,数值越高,画面越锐。


  参考数值:


  等级:+3 手动设定:关 V/H平衡:0 B/W平衡:4 黑色限制:2 白色限制:2


  CRISPENING:1  高亮详细信息:+1



⑦【肤色调节】



  主要用于拍摄人物,数值越高,美颜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⑧【其余各项】



    其余各项都是关于色彩的调节,我建议在后期做“一级调色”即可。毕竟色彩对于人眼的感官不如光线和清晰度那样高。


    重要的是,如果在PP值中做了色彩的调节,后期可调的范围就小了,说到底,色彩的调节还要根据你在电视机还是液晶屏上观看来调,因为之前说过,两种屏幕会存在色差。如果有需要学习调整这项的,欢迎QQ咨询我。



总结:


    以上各项参数的数值只能作为参考,不同的摄像机,不同的环境,都需要不同的PP值,在摄像机上调整PP值比后期修改画质要好。但是永远要记住的是,调整PP值是有损画面宽容度的,这也是“小CMOS片”摄像机目前拍摄的无奈之处。

      PP值能读懂,吃透,那么关于小高清摄像机的使用基本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毕业了。目前,身边有不少摄像师并不能掌握摄像机上这项功能的应用,甚至有很多摄像师都不用这个功能。也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有效的参考。


(原文By:8MM视觉工作室-晴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入了解Sony的PP值(图像配置文件Picture Profile)
摄像机如何在一个较暗的环境里拍摄出色彩丰富的画面
1英寸的手持机 PXW-Z150 都有哪些神技?
【会声会影教程系列】如何修整素材颜色特效
技能|Davinci mini Panel 全面评测及功能详解(1)
Sony A7s 初體驗高反差與低光源測試 | DIGIPHOTO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