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养生:照顾好脾胃 养好肺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秋属金、金主肺,秋季天气干燥,燥气伤肺,肺在志为悲,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情绪比较容易低落。所以秋天要特别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心情舒畅。专家提醒,立秋之后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待天气更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饮食上也可选择滋阴润燥,健脾祛湿的食物。除此之外平时还可以按揉一些简单的小穴位来达到祛湿养脾的效果。

秋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防凉防燥。可从中医所谓的“肺”着手,秋季肺气旺,是最易被侵犯的脏器。五行中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也,中医里有个重要养生原则“虚则补其母”,所以养肺要先增强脾胃功能。补肺气润肺阴的主要穴位有膻中、天突、中脘、足三里和气海。所以秋季穴位养生既要照顾好脾胃,又要保养好肺部。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小穴位

1、揉按天突穴:天突穴在左右锁骨正中间的凹陷处,胸骨上窝中央,是属于肺经的穴位,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2~3分钟,只要坚持做了,可以有效缓解肺部疾病例如咳嗽、哮喘等,还能预防这些疾病。

2、按揉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

3、按揉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4、按揉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处。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气海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它的功效简单的归纳为“温阳益气、化湿理气”八个字。

5、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除了平时按揉一些简单的穴位以外,饮食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方面,那么饮食上我们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呢?

秋季天气干燥,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燕窝、乌骨鸡、猪肺、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宜多食新鲜果蔬,苹果、香蕉、梨、胡萝卜、莲藕、荸荠等,即清热,又润燥。(瓜类一定要适量,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瓜类大多属于阴寒性质,老人、小孩和肠胃不好的人多吃容易吃坏肚子。)

当然,上述只是对正常人及血虚、阴虚体质的人而言,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薏米粥等清补、平补、健脾利湿之品,对身体大有裨益。

其次,秋季为收敛的季节,是肺当令的时间,所以人体的肺气处于旺盛的状态,肺在五行中属金,肝属木,肺气太旺容易克制肝气,对肝脏造成伤害,而酸味有收敛的作用,可以让肺气不至于太旺,可以达到补肝养肝的作用。所以秋季饮食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的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总之,在秋天要适当多吃些酸的食物,可以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希望以上这些秋季小知识可以帮助大家,为朋友们带来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降肝气 生和气]肝气不升肺气不降
立秋到伏未去,最宜养肺健脾、滋阴润燥
白露秋凉至,中医大咖教你5大养生法!
沙棘原浆喝起来酸,为什么秋季要坚持喝?
三个中医妙穴,教你养肺小妙招~
明天末伏,脾胃伺候好!一定要这样,全家少得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