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志刚:收藏烟标 宣传戒烟

吴志刚:收藏烟标 宣传戒烟



亲爱的朋友们,香烟您一定不陌生吧。您见过的香烟,除了变成一缕缕青烟,随风而逝,您还知道烟盒都派什么用场了吗?几乎都是扔掉,对不对?

  可咱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民警,南开大学毕业生,法学学士,一级警督,他对烟盒的态度,您知道是什么吗?淘,捡,攒,藏,赏,捐。最近,他的烟标藏品在县民俗博物馆展出,以此方式直观宣传吸烟有害健康,提醒广大市民关爱健康,远离香烟,吸引了很多群众前去参观。这位“奇怪”的人士,就是本期藏主——吴志刚。


  吴志刚今年51岁,戴副眼镜,文文静静,从警已近三十年。本人不吸烟,却酷爱积攒香烟的装潢包装品,即烟标。


  聊起他与烟标的结缘,吴志刚笑了,“玩呗!”吴志刚自嘲说他小时候,“手脚笨拙。”弹球、滚铁环之类的不会玩,就爱和男生玩个咱平定人说的“扇盖”。这个所谓的“盖”,便是用烟盒叠的三角。为了玩,小小的吴志刚开始了积攒烟标之旅。


  不过,那时年龄尚小,吴志刚并不真正明白他搜集的这些废旧烟盒有啥好处,只单纯地知道它可以叠“盖”,花花绿绿的图案挺好看,从上面可以认一些字。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业增多,“扇盖”的游戏慢慢不玩了,对烟盒的搜集也暂时割舍告一段落。一起玩的小伙伴,有的把曾经的“盖”和空烟盒扔掉了,而他,却一直珍藏着。把曾经的“盖”拆开来,一点点抚平弄展,压在玻璃板下,疲累的时候,无聊的时候,看看花花绿绿的它们,便觉得十分安静美好。吴志刚笑称这些美丽的图案像万花筒,甚至还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阳泉日报》上。


  参加工作后,吴志刚有了空闲时间,重拾起收藏烟标的爱好。


  他本人不抽烟,只能四处淘。看到地上丢弃的稀罕烟标,他会不怕丢面子,悄悄捡起来带回家。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知道了,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同学出国,给他带回了外国烟标;有的同事,外出旅游,把稀罕的烟标带给他。如此这般,随着时间的流逝,吴志刚收藏的烟标越来越多,到目前达到了2000多种。他粗略分了一下,按烟标图案内容分的话,有历史、戏曲、神话等人物类,山川河流、动植物自然类,纪念名胜等特殊类;按地域分的话,有英美日韩俄欧盟等国外烟标类、港澳台类;按材质分,有软标、卡标、硬标、铁质、铝质、塑料质等;按形状分,有直式、横式、超长式标、听标等,真是五花八门,令人大开眼界。


  吴志刚说,细细欣赏这些烟标,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从烟标名称和图案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时代变迁:“灯塔”、“先锋”“工农兵”“青松”“战斗”“大生产”、“前进”、“飞马”、“团结”“红满天”等图案。印有红灯记、毛泽东语录、雷锋头像、工农兵头像等图案,具有毛泽东时代的鲜明特点。


  比如从烟标上可以学到地理知识。“金澳门”牌香烟上印有澳门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延安牌”香烟印有延安标志性建筑宝塔山。“中华牌”香烟印有天安门城楼和华表;“人民大会堂”香烟印有人民大会堂图案;“大庆”香烟印有大庆油田图案;“红旗渠”香烟印有红旗渠图案等,让没到过这些地方的人一看,便形象直观地了解到当地的标志性风景名胜。


  比如从烟标上可以学习文化历史知识。“诗仙”烟标上印有李白把酒赏月的国画,并配有李白诗词两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还印有印章“太白”……


  比如从烟标上可以学到花卉知识。“红茶花”、“川红椒”“红梅”“大丽花”“腊梅”“桂花”等,上面都画有相应花卉图案,结合香烟产地,可以清晰知道,此种花卉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盛产于何地。


  比如从动物图案的烟标上可以学到动物知识。“小熊猫”“金龙凤”“猴王”“真龙”等,都印有相应动物图案标志,一目了然。


  比如有的香烟,以吉祥话为题,让人看后心情愉快。比如“福”“喜”“双福”“回家看看”“喜来宝”“利群”“万事利”“吉运”“一路发”“亨利来”“达”“金百利”“合欢“等,无不寄寓美好愿望与祝福在其中,令人心神愉悦。


  吴志刚说,从烟标中,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对香烟危害人体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防伪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戒烟工作宣传力度的逐渐增大。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初的烟标,上面只印有香烟名称,配有图案和产地,以软质直式居多。后来烟标上逐渐标上了焦油含量,又标上了烟气含碱量,增加了条形码,再后来加注上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话语。特别是港澳台烟标,在醒目处标有“吸烟致癌”“吸烟会使牙齿变黄”“吸烟会致牙垠萎缩”“吸烟会使人肺部变黑”等措词更加警醒的提示语,并配发骷髅头等相关图案,更加直观,令人一看,远离香烟之心顿起。


  吴志刚的个人烟标展近日在县民俗博物馆开展,展期半个月。烟标展出时,同期展出了县收藏家协会主席、县民俗收藏馆馆长马斌收藏的火花、打火机、各种烟盒和笸箩烟标,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更加立体和完整地展示烟标文化,吴志刚非常高兴。近日,他将其所藏烟标悉数捐赠给县民俗收藏馆。他说:“烟标是与火花、邮票、酒标齐名的世界上四大平面印刷品(收藏品)之一,它不仅是一张张五彩斑斓的纸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从品牌到图案设计,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将所藏烟标公益展出并捐赠给县民俗收藏馆,就是为弘扬烟标文化,以实际行动宣传戒烟,为推动我县收藏事业深入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苏玲玲)


藏品展示


1

动物烟标

2

名胜古迹烟标

3

花卉烟标

4

台湾烟标

5

人物烟标

6

山西烟标

7

印有醒目警示图案的港澳烟标

8

打火机

9

烟标糊的笸箩

10

火花

11

烟嘴

▉  烟标收藏价值




烟标是香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收藏品(火花、邮票、烟标、酒标)之一。全世界都有烟标收集者。对于他们来说,烟标的设计、印刷、制作水平和风格才是主要的,一个珍奇烟标的价值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远远高过香烟本身。烟标虽小但有价值,因为它记载了一个烟的历史。香烟是个舶来品,一百多年前从海外传过来,并逐渐被人们接受。一开始中国人进口香烟,没有自己的工厂,后来有了自己的民族品牌。1880年,奥匈帝国的卷烟商为了扩大商品影响,在卷烟制品上别出心裁地贴上一个标志,即“尼尔牌”——世界上最早的烟标诞生,而后被世界各国卷烟厂商所效仿。1902年,天津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球”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卷烟商标。

  香烟虽然品种是外来的,但民族品牌是自己的,而烟标则记载了这个品种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作为商品包装,烟标是一种包装艺术。它的设计,像邮票一样,是工艺美术的一部分。目前,烟标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品收藏之一,全世界都有烟标收集者。一个珍奇烟标的价值往往远高于香烟本身。


  烟标百年,在其不断扩展和深化实用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其时代特色。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烟标多为外商及封建、官僚或民族资本家所生产,图案标新立异,雅俗并承。这类烟标因年代已久远,存世量少,所以价格也相对较高。


  建国初期的烟标有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之分,品种繁多,纸质欠佳。在这一时期还有一类“抗美援朝”标,因产品多为赠与在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以流传在国内的极为稀少,因此很难得,拍卖价一般都在百元以上。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烟标是收藏界人士格外看重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由于红色满天,语录至上,八个样板,时代性强,所以非常热门,其价格也颇高。应从稀有度、史料价值、艺术性及知识性4个方面考虑是否收藏此类烟标。


  改革开放之后,烟标更加灿烂也更加泛滥。除国营、集体厂之外,个体厂家也纷纷上马,一时精品与次品同生,鱼目与珠玑共存,“三无”标【没有注册商标、焦油含量、烟型型号(也叫做口味,如:烤烟型、混合型、外香型、雪茄型等等)、“吸烟有害健康”警句及条形码的烟标】更是混迹于世。目前这类烟标的价位较低。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生产的烟标,这类烟标由于环境原因,存世量极为有限,难觅难寻,可遇而不可求,有胆有识的收藏家见到这种烟标一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抽烟,却嗜烟如命——收藏烟标,这个爱好如今还有几人?
[黄石收藏]收藏烟标的朋友/颜克辉
民国流传下来的经典香烟烟盒都很值钱,你见过几个?
烟标——民间收藏常识(一)
烟标,给我打开了生活的一扇窗
【烟草世界】同样是中华香烟,香烟包装风格却千差万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