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长垣的相关历史资料读书笔记

刘向军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谥成子,卫国蒲邑人,今孟岗镇伯玉村。奉祀于孔庙东廊第一位。蘧、璩()、琚()姓氏之始祖。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蘧伯玉留下的成语:寡过知非、不欺暗室、弗治之治、宫门蘧车、礼下公门。

班昭,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曹世叔,后世亦称“曹大家”。

汉安帝永初七年(113),班昭之子曹成任职陈留郡长垣长(相当于后来的长垣县令),正月,班昭随其子曹成赴长垣任职。他们行经的路线是:洛阳—偃师—巩义—荥阳—卷城(今原阳县)—平丘(今封丘县黄陵)—匡城(今长垣县西南)。班昭写下了《东征赋》。首句为:“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以东征。”中有这样的诗句:“食原武以息足兮,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到长垣之境界兮,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悟而顾问兮,想子路之神威。卫人嘉其勇义兮,迄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殁而名存。”

班昭《东征赋》最早见于昭明太子《文选》。

《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明嘉靖《长垣县志》载:“卫灵公墓,在县东墙里村(今满村镇陈墙村),墓前有祠。”

苏轼《次韵曹九章见赠》七律首联:“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黄庭坚五言古体诗《颜阖》中末句:“谁能明吾心,君子蘧伯玉。”

胡俨(1361—1443),明江西南昌人,参与编制《永乐大典》,曾任长垣县教谕,修建了文庙、杏坛以及伯玉和子路祠堂。其诗《谒蘧伯玉墓》有诗句:“卫昔多君子,斯人实我师。”

知非:五十岁的代称。

古人把北极周围的天空星象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个区域,即所谓的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在太微垣中,有一个星宿叫长垣。

乾隆帝下江南途中曾过长垣,拜谒蘧伯玉故里及墓祠,并题写有“谒蘧公怀击磬事”诗碑,此碑原立于伯玉村,后被毁。乾隆作诗《谒蘧公怀击磬事》:“荷篑人过识有心,既讥揭浅厉于深。知其一未知其二,玉振金声冠古今。”

今长垣伯玉村村西的荷塘即为孔子击罄处。荷塘边有古井一眼,孔子曾饮水于此,后人纪念曰:及圣泉。

农历正月十八为蘧伯玉诞辰。

孔子周游列国曾在蘧伯玉家三次居住,达九年之久,并在蘧府挂帐讲学。

关龙逄,夏朝末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其故里在今天长垣县恼里镇龙相村。

蘧伯玉“弗治之治”的政治主张,也开创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先声。

蘧伯玉曾出使郑国,在郑国,蘧伯玉和子产、老子有过交流。蘧伯玉把“弗治之治”归于“仁”,归于“德”;老子则归于“自然”,归于“无为”;而子产则归于“法”,归于“制”。

《左传》《史记》中记载了吴国政治家季札在卫国和蘧伯玉交流的事。季札得出结论:“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也。”

或曰《诗经》中的“风”,就是孔子在蘧伯玉家中居住期间与蘧伯玉一起探讨勘订的。

后人因孔子赞扬子路治蒲,就将蒲城镇更名为“三善镇”,即今之长垣县城关镇。

或曰因为子路挽留,孔子住在蒲邑城北一个叫学堂岗的村子讲学,此处也成了子路、颜回、冉求、公西华“四子言志”处。

卫国上大夫史鱼以“尸谏”的方式劝说卫灵公重用蘧伯玉。

卫国早期的都城在朝歌,今之河南淇县;卫灵公时卫国的都城在帝丘,今之濮阳。

公元前四八九年,六十三岁的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在陈住了三年。

或曰在孔门的三千弟子中,后期的,大部分来自卫国。

蘧伯玉幼年在卫国早期都城朝歌生活,后来住过获嘉,到过牧野,在内黄住了五年。

子路为蒲邑宰时率领民众开挖的河道,即今之文明渠。

李化龙,字于由,长垣县老李庄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有《李于由诗集》,收入《四库全书》,收诗一千二百六十余首。

桂陵之战纪念堂建于张三寨镇大张村,位于战国时期“围魏救赵”战场遗址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蘧伯玉与孔子的忘年交
[转载]新乡地名的由来
孔子的困与惑 — 陈文圣
孔子系列故事大全
郭震 | 览志思乡
长垣为何叫“三善之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